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06)
2023(9511)
2022(7991)
2021(7347)
2020(6260)
2019(13607)
2018(13414)
2017(24804)
2016(13222)
2015(14416)
2014(13726)
2013(13108)
2012(12029)
2011(10769)
2010(10927)
2009(10371)
2008(10423)
2007(9373)
2006(8229)
2005(7449)
作者
(36334)
(30764)
(30250)
(28798)
(19351)
(14596)
(13528)
(11803)
(11527)
(10785)
(10561)
(10341)
(10126)
(9793)
(9506)
(9304)
(8960)
(8865)
(8799)
(8703)
(7656)
(7504)
(7185)
(7069)
(6921)
(6825)
(6766)
(6697)
(5993)
(5962)
学科
管理(48775)
(45861)
(43777)
经济(43694)
(40529)
企业(40529)
(16489)
方法(16145)
技术(15978)
(15196)
中国(13590)
数学(12982)
数学方法(12766)
(12648)
业经(12543)
技术管理(12173)
(10949)
(10359)
财务(10333)
财务管理(10309)
(10216)
企业财务(9848)
(9706)
银行(9690)
(9263)
(8934)
体制(8760)
(8722)
金融(8720)
农业(8455)
机构
大学(180625)
学院(180320)
(72789)
管理(71426)
经济(71213)
研究(61322)
理学(61043)
理学院(60367)
管理学(59483)
管理学院(59122)
中国(48063)
(38602)
(37574)
科学(36249)
(29983)
财经(29264)
(29054)
中心(28378)
(26959)
研究所(26845)
(26486)
业大(24986)
北京(23409)
(23359)
(22826)
师范(22601)
(22169)
经济学(22136)
财经大学(21701)
农业(20729)
基金
项目(123217)
科学(99812)
研究(91168)
基金(90998)
(80051)
国家(79409)
科学基金(69148)
社会(59770)
社会科(56695)
社会科学(56685)
基金项目(48429)
(48358)
自然(44424)
自然科(43399)
自然科学(43391)
自然科学基金(42665)
教育(41780)
(40979)
编号(35134)
资助(34636)
(31914)
(29353)
创新(28909)
重点(28593)
成果(28554)
(27377)
(26038)
课题(25443)
国家社会(25328)
教育部(23741)
期刊
(82855)
经济(82855)
研究(55753)
中国(42991)
(31840)
管理(30135)
科学(27004)
学报(26258)
(23835)
教育(21352)
大学(20695)
学学(19538)
(17650)
金融(17650)
技术(15854)
农业(15479)
财经(14752)
业经(13130)
经济研究(12918)
(12693)
科技(11465)
问题(10055)
技术经济(9191)
(9116)
会计(8746)
(8529)
财会(8431)
现代(8185)
(7976)
资源(7825)
共检索到278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卫东  彭俊  
研究目的:提出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和土地价格评估法。研究结果:中国征地补偿标准可以根据失地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实际损失和政府出让土地价格对于土地征用补偿的支付能力分别进行计算,区分土地财产权和农民公民权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具有可行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生国  
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创新的类型区分公益性与经营性用地,实行有差别的补偿标准。由于我国没有从法律上明确我国的征地补偿标准的原则,因此,学者往往从征地补偿实践角度出发,认为我国补偿标准低和补偿范围窄,属于不完全补偿。这种不完全补偿导致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受损。针对这个问题,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根据项目是否以盈利为目的划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然后通过实行有差别的补偿标准取得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差别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闫凤翥  
现行征地补偿的不完全性和非公平性,加剧了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构建征地市场补偿制度,有利于保护农民权益、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维护社会稳定。现行征地补偿制度设计成本大于效率从法律规定和各地实践来看,现行以产值标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的制度,实际是在计划经济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长春  郑旭东  黄伟军  王楚健  
城市不断扩展,不少农民失去土地这个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基础。“失地”农民是否得到妥善安置,事关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大局。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仇大海  
征地安置补偿标准源自《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和各省制定的《征地安置补偿最低保护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个别地区的被征地农村集体和农民实际获得的补偿,远远超出了《土地管理法》关于产值测算的规定标准,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地区的村民(居民)因此而一夜暴富。这既造成了因攀比补偿收益而出现的诸多征地冲突,扰乱了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又与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不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明月  史京文  
实施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是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的强制性制度创新。与原补偿产值倍数法补偿制度相比,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测算方法、补偿标的、补偿理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实施将是征地补偿制度革命性的变革。本文研究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补偿制度可能的积极效应和弊端,并提出了完善这一制度创新的简短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小雄  朱晓刚  黄小兰  冯小丽  
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我国以往补偿标准以及新征地补偿标准的利弊比较分析,综合弹性标准、绝对刚性标准以及相对刚性标准各自的优劣,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新征地补偿标准的应用建议:新征地补偿标准作为征地补偿的最低标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成日  
研究目的:探索征地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方向。研究方法:通过探索征地补偿与农地土地价格的关系,试图回答征地补偿标准高低的问题。对征地补偿制度进行经济分析,结合理论和国际经验探索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提出改革建议。研究结论:(1)《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不一定低于农地的土地价格,特别是在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少的区域和当采用高限的土地补偿倍数和安置补助倍数时;(2)在"一对一"式的征地框架下,单纯提高补偿金难以平息征地中可能产生的种种争议和冲突;(3)"零星式"征地不利于为失地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社会保障;(4)由于土地价值及其增值是由社会和国家(政府)带来的,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土地价值的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军  闻勇  
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现有征地制度中关于土地资源转让权重新界定的严重滞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如何通过有效的征地制度供给缓解目前诸多的征地矛盾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学术界最为关注的征地用途及征地补偿标准等征地制度核心要件的梳理,提出征地制度缺乏顶层设计以及具体征地制度设计不合理是征地矛盾的根源。为此,在顶层设计层面,应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的权力进行规范与约束,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对农地征收用途范围进行规范和限制,对于"三农"问题相关的制度一并统筹考虑。具体制度设计层面,应完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成玉  
我国因失地补偿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异常突出,对现行补偿制度需要进行改革。现行补偿制度存在补偿额内容属性不明确、一次性补偿无法弥补农地保障功能的持续性、一次性补偿无法弥补农地提供现金收入的增长性、农民得到的承包经营权补偿额偏低四方面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厘清补偿内容属性,进行分类补偿;建立失地农民动态的保障体系;提高农地承包经营权的补偿标准,改变补偿手段三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元庆  邱爱莲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征地冲突愈演愈烈,表面上是由于征地补偿过低,无法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来的生活水平所致,实则是深层次的制度安排不合理所致。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观点,用科斯产权理论解释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不合理因素,希望用一种新的制度设计思路找到适应我国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方向,以破解我国征地冲突困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其玲  
本文从信访视角对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1)现行征地补偿制度设计不科学。征地补偿对象——农民集体与承包经营权人两者在征地中利益交织(征地补偿费分配比例不明)、征地补偿方式与被征土地在功能上不具有替代性、补偿标准难以遵循等价原则;(2)现行征地补偿制度所要求的同地同价原则在实际征地补偿方案审批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贯彻;(3)现行征地补偿标准调整迟滞,实施同一标准跨时太长,与社会环境脱节,演化成了一种特殊的限价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静  
我国现行征地补偿的非理性来自征地制度本身:征地补偿原则回避被征土地的真实价值,不符合"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则;征地补偿依据掩盖土地的预期收益并使补偿趋于最小化;征地补偿方法缺少科学的理论基础,使政府定价成为现实。因此,只有重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征地制度框架,才有可能使征地补偿回归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