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0)
2023(4745)
2022(4040)
2021(3916)
2020(3361)
2019(7357)
2018(7459)
2017(14919)
2016(8278)
2015(9331)
2014(9323)
2013(9487)
2012(8838)
2011(8082)
2010(8373)
2009(7853)
2008(7999)
2007(7521)
2006(7032)
2005(6364)
作者
(24263)
(21201)
(20475)
(19760)
(12780)
(10222)
(9118)
(8106)
(8000)
(7369)
(7263)
(7090)
(6586)
(6556)
(6421)
(6158)
(6136)
(6129)
(5844)
(5765)
(5334)
(5320)
(5163)
(5043)
(4715)
(4712)
(4709)
(4555)
(4272)
(4228)
学科
(44605)
(39816)
经济(39775)
(30749)
农业(29480)
管理(17684)
业经(12881)
土地(11344)
(10435)
企业(10435)
(10057)
农业经济(9868)
中国(9582)
(9141)
农村(9131)
(8936)
方法(8927)
(8689)
地方(8059)
数学(7999)
数学方法(7852)
(7627)
(7472)
(7020)
劳动(7016)
发展(6948)
(6938)
收入(6836)
人口(6534)
(6441)
机构
学院(120722)
大学(114962)
(51163)
经济(50037)
管理(45304)
(45150)
研究(44097)
理学(38123)
中国(38122)
理学院(37732)
管理学(37049)
管理学院(36876)
农业(34108)
科学(27723)
业大(26343)
(24855)
(23913)
(22591)
中心(22456)
研究所(21238)
(20871)
农业大学(20758)
(18070)
财经(16944)
(16391)
(16238)
师范(16142)
(15778)
经济管理(15713)
北京(15331)
基金
项目(75775)
科学(59393)
研究(57458)
基金(54309)
(47706)
国家(47177)
科学基金(39316)
社会(36110)
社会科(33633)
社会科学(33623)
(30925)
基金项目(29450)
(26911)
编号(25699)
(24930)
自然(24507)
自然科(23828)
自然科学(23825)
教育(23781)
自然科学基金(23355)
资助(20945)
成果(20464)
(17971)
(17144)
重点(17041)
课题(16521)
(15626)
(15312)
(15152)
(15091)
期刊
(68885)
经济(68885)
(51373)
研究(35249)
农业(34519)
中国(30700)
科学(20191)
学报(19553)
业经(18058)
(16269)
金融(16269)
(15747)
大学(15439)
(15386)
学学(14954)
农业经济(13658)
农村(13600)
(13600)
管理(11115)
问题(10927)
教育(9667)
农村经济(9087)
资源(9031)
技术(8629)
世界(8616)
经济问题(8434)
(8410)
财经(7722)
社会(7090)
经济研究(7042)
共检索到196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德伟  金岳芳  
征地及其所涉及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财产权益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因征地补偿、拆迁引起的信访、行政复议乃至行政诉讼成倍增加。一些地方带有房屋拆迁的征地,引发的群众信访量高达50%以上,且这类信访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组织性、对抗性、越位性和持久性,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秦智杰  
征地与农民问题本刊记者秦智杰征地与农民的问题,早就存在着了。只要有城镇的扩大、厂矿的兴建、道路的拓宽与延伸、能源基地的发展,就必然会存在和发生土地的征用与农民问题。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征地与农民的问题过去虽然存在了,却并不显得突出,或者说基本上不构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廖长林  高洁  
征地过程中农民集体土地产权的残缺表面上看是现行的土地管理法造成的,根源则在宪法第十条。而宪法第十条与第十二条之间存在严重的法理冲突。消除冲突的关键在于,必须从平等保护的立宪本源出发,确保农民集体土地作为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宪法第十条的相关条款和整个土地管理法进行修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屹  钱忠好  曲福田  
江苏、江西两省的农户抽样调查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用,普遍反映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偏低、难以维持农民长久的生活,征地补偿费分配操作缺乏规范,农民缺乏参与权和知情权,征地矛盾日益突出。而产权认知差异是影响农民征地意愿的重要因素,当征地制度安排能够符合农民产权认知时,农民不愿土地被征用的比例显著降低。因此,有必要根据农民产权认知改革征地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忠好  肖屹  曲福田  
本文重点考察农民土地产权认知对土地征用意愿的影响,并藉以探讨征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条件下,绝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用,他们普遍反映现行征地补偿费过低、征地补偿费分配操作缺乏规范,征地矛盾日益突出。农民不愿土地被征用的土地产权方面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征地制度安排与农民的土地产权认知不相一致,土地所有权、土地增值收益权、土地征用谈判权是影响农民土地征用意愿的关键因素。要提高农民对现行征地制度的满意程度,就必须根据农民的土地产权认知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德应  董玉芳  
由于诸多原因,严重侵害农民土地产权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原因主要在于现行农村土地制度设计上的矛盾,利益驱使下的有法不依,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弱而社会有效保护途径少。农民土地产权保护对策应该包括明确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和承包土地的私人产权性质,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化用地制度,规范县乡政府的行政执法活动,提高农民自我维权意识和能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牛若峰  
农民作为务农的社会群体,其生存与发展始终离不开土地,因此杜老(杜润生,2003)称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永恒主题。土地制度问题贯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心良  钱文荣  
文章对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应修订征地补偿法律制度,维护征地活动的合法性,促使征地补偿程序公开,保障农民知情权和参与权,引入监督制度,保护司法审查程序公正性,等方面完善征地补偿程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洪名勇  
"农民真穷,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根源是农民的权利贫困,农民土地产权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核心。消除农民土地产权贫困,保护农地产权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激励农民增加投资、建立良好信用和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消除农民土地产权贫困的根本出路在于实施三元农地所有权制度和农地承包权的物权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雪峰  王冬艳  宋福春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土地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其中,土地征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即从被征用土地的权能构成出发,探讨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被征用土地的合理补偿标准,为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提供了一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梦琳  梁亚荣  
农民缺乏有效的救济权利是致使大量征地纠纷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土地征收中赋予农民有效的救济权利可以带来社会净收益的增加,进而说明构建土地征收救济制度的合理性。同时针对当前我国土地征收救济制度的不足,提出要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扩大对农民的救济范围及加大司法审查力度;构建相对独立的裁判机构;降低农民的救济成本;为农民提供救济的法律援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野  
土地征收权是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强制获得土地所有权的国家权力。征收行为符合法定的公益目的与足额补偿的限制条件,被征收者就应当服从。国务院关于"农民对征地决定和征地补偿的确认材料作为征地报批必备材料"的规定,不仅在理论上与征收权的基本属性存在冲突,同时也缺乏实践上的可能性。这样的程序设置表面上有利于农民权利,但在实践中不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影响了行政效率,导致了"农民确认"程序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对"农民确认"程序要进一步完善,加入听证程序,增加争议判断机制,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的相关表述,补充相关内容,以达到真正保护被征地农民知情权、财产权等合法权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野  
土地征收权是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强制获得土地所有权的国家权力。征收行为符合法定的公益目的与足额补偿的限制条件,被征收者就应当服从。国务院关于"农民对征地决定和征地补偿的确认材料作为征地报批必备材料"的规定,不仅在理论上与征收权的基本属性存在冲突,同时也缺乏实践上的可能性。这样的程序设置表面上有利于农民权利,但在实践中不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影响了行政效率,导致了"农民确认"程序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对"农民确认"程序要进一步完善,加入听证程序,增加争议判断机制,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的相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九兴  王秀兰  
造成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是集体土地产权模糊、国家法律政策之间的冲突、农民自治组织性差、经济人政府利益驱动等。为保护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可采取以下措施:明晰农民土地产权,强化法律保护;创设土地发展权,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提高农民自治组织化程度,增加与政府对话的筹码;严格土地征用程序,增加征地成本,约束政府征地行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香芬  李放  
本文以威廉·N·邓恩关于政策分析中的问题构建理论为指导,指出:转型时期,我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实质是如何在综合政府、集体与个人三方利益的基础上,对因土地征收而产生的被征地农民养老风险在政府、集体与个人等相关主体之间进行公平、合理地责任分担,并进一步确定政府、集体与个人养老责任范围,从而明确由哪些主体以何种方式为被征地农民提供何种水平的养老保障,以最终实现被征地农民养老领域总福利的改善。进一步,就如何促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有效解决提出可能的建议,包括:坚持公平、共享的政策价值取向,有效构建政府——个人——集体养老责任共担结构以及合理定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