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5)
2023(12274)
2022(10147)
2021(9378)
2020(7844)
2019(17897)
2018(17895)
2017(33182)
2016(18322)
2015(20010)
2014(19689)
2013(19416)
2012(17951)
2011(16566)
2010(17000)
2009(15891)
2008(15798)
2007(14384)
2006(13350)
2005(12366)
作者
(51237)
(43787)
(42959)
(41331)
(27490)
(21014)
(19229)
(16767)
(16741)
(15600)
(15162)
(14599)
(14266)
(14071)
(13870)
(13341)
(12667)
(12635)
(12591)
(12433)
(11197)
(10810)
(10577)
(10395)
(9838)
(9774)
(9652)
(9513)
(8774)
(8678)
学科
(73545)
经济(73433)
(55999)
(50359)
管理(48689)
(35263)
企业(35263)
农业(33514)
业经(23651)
(23039)
方法(22424)
(22266)
中国(21301)
数学(18594)
数学方法(18316)
(16330)
(15897)
地方(15809)
(13462)
银行(13448)
(13348)
(12982)
金融(12978)
(12960)
收入(12834)
农业经济(12583)
体制(12454)
(12264)
贸易(12257)
(11933)
机构
学院(256785)
大学(255516)
(108002)
经济(105689)
研究(93987)
管理(92541)
理学(78266)
理学院(77337)
管理学(76002)
管理学院(75488)
中国(73717)
(60832)
科学(55453)
(54569)
(54176)
(48146)
农业(46039)
中心(43468)
研究所(42930)
(42092)
业大(41819)
财经(40898)
(37116)
(36910)
师范(36625)
北京(34024)
(33153)
经济学(32818)
(32376)
(32048)
基金
项目(165781)
科学(131027)
研究(125725)
基金(120613)
(105604)
国家(104576)
科学基金(88535)
社会(81272)
社会科(76472)
社会科学(76456)
(64153)
基金项目(63295)
教育(56877)
自然(54349)
(54073)
自然科(52998)
自然科学(52985)
自然科学基金(52051)
编号(51498)
资助(47511)
成果(43584)
重点(38225)
(37833)
(37035)
(36980)
课题(36552)
国家社会(34308)
(33966)
(33844)
(33389)
期刊
(134038)
经济(134038)
研究(84971)
(65211)
中国(62894)
农业(43748)
(43272)
学报(42678)
科学(39532)
大学(34247)
教育(33062)
管理(32458)
学学(32117)
(30104)
金融(30104)
业经(26141)
财经(21859)
(21052)
技术(20517)
经济研究(18879)
(18877)
问题(18402)
农村(15712)
(15712)
(15617)
农业经济(15212)
世界(14861)
资源(12636)
经济问题(12500)
社会(12362)
共检索到416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清华  晋洪涛  卓建伟  
对上海7村2281户农民的调查显示,征地对当地农民收入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大部分被征地农户收入不降反升。研究发现,失地农民收入的上升源于三方面因素:多元的就业途径避免了失地失业现象,多源的财产收入扩大了农民增收渠道,多重的社会保障提供了重要收入来源。征地并不一定降低农民收入这一现象说明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另有根源。分析表明,在现行征地程序安排下,农民不能完全参与征地利益分配过程,充分表达意见,获取土地所有权人应有回报,才是引发失地农民问题的深层根源。因此,未来征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赋予农民完全的征地谈判权,实现程序公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廖长林  高洁  
征地过程中农民集体土地产权的残缺表面上看是现行的土地管理法造成的,根源则在宪法第十条。而宪法第十条与第十二条之间存在严重的法理冲突。消除冲突的关键在于,必须从平等保护的立宪本源出发,确保农民集体土地作为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宪法第十条的相关条款和整个土地管理法进行修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天森  华兴夏  孙杭生  
首先分析了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包括农地产权主体模糊,农民利益受损;征地范围过广,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征收土地补偿标准过低,土地征收规模失控等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学术界关于征地制度改革模式的讨论,提出了我国征地模式改革思路,包括非农建设用地一级流转方式,土地使用权的征用范围,土地征收、征用及出让主体的划分,土地补偿或买卖价格的确定等内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申其辉  
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在“三农”制度变迁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转型时期农民的贫困主要是制度性贫困。征地制度已经成为农民资产流失的最大渠道,它对农民的掠夺已经超过了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剪刀差”。地方政府道德风险造成征地制度的生态环境恶化。解决“三农”难题必须防范和减少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要创新激励和约束机制,实现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全国农民在制度变迁中的激励相容。现实的对策是采取有力措施,壮大农民工的力量,扩大农民的消费者主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红波  
我国现行征地程序缺陷是征地权滥用、征地相对人权益遭致侵害的关键,其缺陷突出体现在:"公益性目的"的认定失真、权力制约主体单一和缺位并存、权利制衡制度缺失和争议裁决机制失灵。改进现行征地程序的重点在于弥补"权利制约权力"环节、建立健全征地全过程监控程序和争议裁决程序,增强公民在征地过程中的参与权和民主决策权。以确保征地权运行的合法性,切实保护征地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振源  
征地制度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从目前的情况看,现行征地制度的种种不足日益显现,改革与完善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土地管理工作的效率。为此,本刊第四期曾就征地制度改革与完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本期的特别策划和这里所刊发的几篇文章也属同类范畴。欢迎大家就征地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以期为部里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心良  钱文荣  
文章对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应修订征地补偿法律制度,维护征地活动的合法性,促使征地补偿程序公开,保障农民知情权和参与权,引入监督制度,保护司法审查程序公正性,等方面完善征地补偿程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平  徐孝白  
本文分析了有关土地征用的三个关键问题 :公共用途、补偿和程序 ①。分析中讨论了国际经验和中国的方法 ,并提出了征地制度改革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秦智杰  
征地与农民问题本刊记者秦智杰征地与农民的问题,早就存在着了。只要有城镇的扩大、厂矿的兴建、道路的拓宽与延伸、能源基地的发展,就必然会存在和发生土地的征用与农民问题。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征地与农民的问题过去虽然存在了,却并不显得突出,或者说基本上不构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屹  钱忠好  曲福田  
江苏、江西两省的农户抽样调查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用,普遍反映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偏低、难以维持农民长久的生活,征地补偿费分配操作缺乏规范,农民缺乏参与权和知情权,征地矛盾日益突出。而产权认知差异是影响农民征地意愿的重要因素,当征地制度安排能够符合农民产权认知时,农民不愿土地被征用的比例显著降低。因此,有必要根据农民产权认知改革征地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朝华  
本文在对我国征地制度改革过程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征地制度对农民利益产生的影响,阐明了征地制度改革与失地农民利益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指出了征地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明月  江华  
现行征地制度受阻的重要原因在于对农民合法财产权利的侵害和正当民主权利的漠视,在新一轮制度改革中,应特别注意对农民收益权、生存权等的保护。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中友  杜继丰  郭程轩  
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三个方面对征地制度的绩效进行初步分析。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相比,征地制度绩效明显下降。在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央财政下放的环境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之间的权力失衡、农村土地产权模糊和征地程序失范是造成征地制度绩效降低的主要原因,集体土地使用权有限期直接进入土地一级市场之后再收归国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人格化"和完善司法救济制度是提高征地制度绩效的主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汝娟  祝天智  
地方政府是征地制度改革的最大障碍,转变地方政府角色是征地制度改革成功的前提和关键。由于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角色缺位、越位与错位同时并存,导致我国土地资源配置出现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各个层面诱发了一系列问题。转变地方政府角色的关键在于,通过制度创新使地方政府真正回归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华  李明月  
现行征地制度矛盾很多,亟待改革,这是决策界和理论界的共识,但到底应如何进行改革,却争议很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的路线之争,并遗憾地指出:现在的改革思路具有某种不彻底性,在对不彻底的改革思路引导下的改革现实进行全景式扫描的基础上,分析了征地制度现实改革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