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2)
2023(7372)
2022(6173)
2021(5741)
2020(4934)
2019(10876)
2018(10954)
2017(20388)
2016(11420)
2015(12986)
2014(13035)
2013(12544)
2012(11874)
2011(10730)
2010(10989)
2009(10590)
2008(10846)
2007(10064)
2006(8906)
2005(8385)
作者
(34141)
(28716)
(28638)
(27309)
(18320)
(13904)
(12953)
(11208)
(10870)
(10350)
(9906)
(9876)
(9460)
(9291)
(9267)
(8798)
(8511)
(8447)
(8404)
(8350)
(7459)
(7104)
(6930)
(6568)
(6506)
(6474)
(6412)
(6357)
(5783)
(5699)
学科
(40691)
经济(40591)
管理(40474)
(33757)
(29882)
企业(29882)
方法(16136)
(15505)
(14843)
数学(13177)
数学方法(12898)
中国(11379)
(11292)
(11010)
业经(10124)
(9967)
(9669)
财务(9639)
财务管理(9613)
企业财务(9171)
(8667)
(8645)
银行(8628)
体制(8359)
(8226)
税收(8041)
(7980)
(7739)
金融(7737)
(7630)
机构
大学(168174)
学院(165568)
(64044)
经济(62464)
管理(60520)
研究(58083)
理学(50916)
理学院(50268)
管理学(49242)
管理学院(48930)
中国(45988)
(36330)
科学(35867)
(35624)
(30211)
(27775)
(27372)
中心(27015)
研究所(26893)
财经(26745)
(24106)
业大(24054)
北京(22964)
(21869)
师范(21621)
(21515)
农业(21490)
(20900)
(19926)
财经大学(19691)
基金
项目(106769)
科学(84015)
基金(78486)
研究(76276)
(69337)
国家(68778)
科学基金(58392)
社会(48644)
社会科(45950)
社会科学(45938)
基金项目(41086)
(40374)
自然(38408)
自然科(37422)
自然科学(37410)
自然科学基金(36749)
教育(35179)
(34730)
资助(32004)
编号(30281)
成果(26362)
(24698)
重点(24606)
(23999)
(21628)
(21509)
课题(21470)
科研(20582)
教育部(20452)
国家社会(20342)
期刊
(77177)
经济(77177)
研究(51830)
中国(38478)
(30254)
学报(28636)
科学(26181)
(25665)
管理(24496)
大学(21992)
学学(20726)
教育(18656)
(17036)
金融(17036)
农业(16584)
财经(14209)
技术(13666)
(12132)
业经(11297)
经济研究(11138)
问题(9921)
(9047)
(8966)
(8266)
(7937)
财会(7828)
会计(7803)
理论(7689)
技术经济(7635)
科技(7584)
共检索到264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若鹏  姜天怡  李连凯  
从制度层面研究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以及现行立法的缺陷,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借鉴国外立法,认为应合理界定个人信用征信的范围,建立多层次的信用主体权益保障和救助机制,并在征信活动各环节中体现个人权益保护精神等,以建立和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权益保护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叶天华  费宪进  李跃华  芦华征  
为了解浙江省个人征信权益保护现状和公众现实需求,发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我们在浙江省内组织开展了个人征信权益保护制度专题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现场座谈等方式,调查对象主要包括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跃华  
我国个人征信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导致侵权采集个人信息、信用报告知情权不充分、信用资料传播控制不严、失信惩戒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借鉴西方特别是英、美有关个人征信权益保护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征信活动实践,按照平衡征信业务发展与个人权益保护的原则,提出建立我国个人征信权益保护制度框架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田霏  何亚琴  张水泉  
结合我国个人征信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我国个人征信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制度缺陷,认为个人信用信息权益保护的核心在于:既要保证信用信息的收集与使用符合法律规定,又要充分保证个人在征信活动中的同意权、知情权、异议权、退出权以及救济权,自上而下通过法律法规对个人征信权益进行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明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征信立法对个人权益应提供充分、适度的保护。一些国际准则已对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达成共识。为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我国的个人征信立法,应充分借鉴国际准则的有益经验,平衡好个人权益保护与信息利用的关系,并结合国情做出具体的制度设计。
[期刊] 征信  [作者] 占硕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借鉴国际个人征信制度的发展历程,着重研究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与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问题,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出建立健全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个人征信制度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志梁  
当前我国对个人征信业务需求日趋扩大,但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个人信用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如何在保护个人征信权益和促进征信业发展两者中寻求平衡是征信管理立法的应有之义。本文借鉴美国征信业发展过程中的立法经验,立足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征信业发展中保护个人征信权益的相关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兴波  马骥  
从当前基层人民银行征信监管执法情况入手,分析个人征信违法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借鉴上市公司、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和外汇违法(负面)信息披露制度,认为应完善个人信息立法保护、建立个人征信违法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征信知识宣传教育,以实现对个人征信机构的约束和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玥  
随着个人征信信息的广泛应用,个人征信权益保护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对个人征信权益保护现状调查,发现存在权利与义务不协调、现状与意识不相称、意愿与实际不一致、制度与实践不匹配现象。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征信信息数据质量不高、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不规范、社会宣传成效不高,造成个人征信权益保护不够到位。因此,应完善征信维权立法,加强征信维权管理,强化征信维权意识,制裁征信侵权行为,加强个人征信权益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建军  向光俊  苏海燕  
随着个人征信的发展,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加之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信息主体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护个人征信信息安全不受侵犯成为重要课题。通过对个人征信信息权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完善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征信市场监管、建立打击侵犯信息主体权益的机制等角度提出建议,以促进征信信息主体权益得到保护。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贾晶  
我国《企业破产法》和《保险法》等原则性规定保险公司可以进行破产重整,但一些重要的具体问题概无明确规则可言。保护保单持有人合法权益是保险公司破产重整的重要内容,应在法律制度中规定信息披露等有关要求,明确保单持有人的实体权益,优化程序设计,并发挥保险保障基金的专业优势。
[期刊] 征信  [作者] 崔冬  相振宇  
征信领域中信息主体信用信息权益受到侵害现象屡见不鲜,信用信息权益保护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从个人信用信息权益保护机构设置分工、法律与制度建设、征信业务操作、社会公众权责意识等四个层面,对当前征信领域中信用信息权益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征信  [作者] 冀志芳  
各国征信立法都将保护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作为重要的规范内容。在借鉴国外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征信活动实践和立法进展,提出我国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整体框架设计和制度安排。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处课题组  杨宇焰  
随着金融科技对征信业务模式和业务链条的影响日益增长,内生于征信业务环节的各项个人征信权益正面临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甚至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从个人征信权益构成视角,分析了金融科技背景下个人征信权益保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基于问题对比分析了国际与国内的相关立法理念、监管举措、行业做法,最后结合国内实际,从法规、监管、技术等方面提出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个人征信权益保护应对策略。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徐子福  
当前我国个人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征信系统接入机构违规查询、超范围使用甚至个人征信信息泄露事件频频发生,市场化征信机构在信息采集、保存、加工、使用以及征信查询、异议处理等方面存在侵犯信息主体权益的风险和问题。为此,应充分借鉴欧美等征信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完善监管制度框架、引导优化市场结构、持续强化日常监管和切实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进一步加强我国个人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