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55)
2023(15086)
2022(12881)
2021(11992)
2020(10328)
2019(24005)
2018(23393)
2017(43919)
2016(23465)
2015(26638)
2014(26420)
2013(26161)
2012(24391)
2011(21926)
2010(22113)
2009(20596)
2008(20057)
2007(17502)
2006(15317)
2005(13903)
作者
(68146)
(57449)
(57086)
(54592)
(36462)
(27531)
(26154)
(22345)
(21694)
(20287)
(19619)
(19317)
(18376)
(18130)
(17944)
(17786)
(17044)
(16881)
(16583)
(16447)
(14266)
(14099)
(13867)
(13323)
(13051)
(12922)
(12704)
(12372)
(11581)
(11359)
学科
(112992)
经济(112879)
管理(63722)
(61271)
(49641)
企业(49641)
方法(47310)
数学(41953)
数学方法(41436)
中国(26880)
(26062)
(25974)
地方(23687)
(23537)
业经(21518)
(18801)
贸易(18788)
(18226)
(17745)
农业(17635)
(15737)
(15712)
金融(15709)
财务(15693)
财务管理(15649)
(15513)
(15170)
银行(15129)
企业财务(14852)
环境(14770)
机构
大学(335948)
学院(332891)
(146546)
经济(143766)
管理(127418)
研究(118517)
理学(109258)
理学院(108000)
管理学(106040)
管理学院(105401)
中国(91908)
科学(71719)
(70678)
(66605)
(59786)
(57013)
中心(55861)
研究所(54324)
财经(52714)
(50786)
业大(49062)
(47918)
经济学(46115)
农业(44411)
北京(44377)
(43132)
师范(42664)
(42411)
经济学院(41365)
(39272)
基金
项目(223378)
科学(176564)
基金(164939)
研究(159448)
(145698)
国家(144274)
科学基金(123258)
社会(102824)
社会科(97585)
社会科学(97559)
基金项目(86606)
(85683)
自然(80294)
自然科(78449)
自然科学(78427)
自然科学基金(77024)
(72938)
教育(72612)
资助(67593)
编号(63021)
成果(51483)
重点(51038)
(49515)
(48426)
(46052)
国家社会(43828)
科研(43750)
创新(43151)
课题(42743)
教育部(42478)
期刊
(161287)
经济(161287)
研究(100797)
中国(64850)
学报(54402)
(53773)
(50365)
科学(49434)
管理(47051)
大学(41098)
学学(38703)
(34232)
金融(34232)
农业(33107)
教育(29958)
技术(29757)
经济研究(26949)
财经(26590)
业经(23388)
(22984)
问题(20903)
(18688)
统计(18383)
(17890)
技术经济(17853)
图书(16856)
理论(16301)
世界(16076)
(16028)
国际(16016)
共检索到510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课题组  孙怡  肖霞  
引入征信活动以纾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许多国家建立并完善征信体系的初衷之一。然而,征信活动是否能够有效促进信贷供给、控制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表现,是研究的出发点。基于全球100个国家2004—2018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征信活动对信贷表现的影响,以及不同经济增速下这种影响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征信活动在促进信贷规模的同时,能有效控制信贷风险;与公共征信机构相比,私营征信机构在促进信贷规模、控制信贷风险方面效果更显著;经济增速的加快会削弱征信活动对信贷规模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征信活动对信贷风险的控制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课题组  孙怡  肖霞  
引入征信活动以纾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许多国家建立并完善征信体系的初衷之一。然而,征信活动是否能够有效促进信贷供给、控制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表现,是研究的出发点。基于全球100个国家(地区)2004—2018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征信活动对信贷表现的影响,以及不同经济增速下这种影响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征信活动在促进信贷规模的同时,能有效控制信贷风险;与公共征信机构相比,私营征信机构在促进信贷规模、控制信贷风险方面效果更显著;经济增速的加快会削弱征信活动对信贷规模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征信活动对信贷风险的控制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耿得科  张旭昆  
本文根据2004~2008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征信系统对一国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在全样本和发达国家中,公共征信、私营征信都对不良贷款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在发展中国家,私营征信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公共征信的抑制作用还不显著,不过因特网普及率、信用信息使用的便捷度以及担保法、破产法对借贷双方权利的保护等因素可以显著地抑制不良贷款率。公共征信与全样本国家中的廉洁度、发达国家的私营征信有显著替代作用,而私营征信与发展中国家的因特网普及率有显著的互补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坡岭  廖雅珍  
本文对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与转型国家经济增长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自由度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没有关系,甚至引入经济自由度后,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降低。本文认为,转型国家既要强调经济自由,也要重视影响经济发展的多种因素,特别要重视制度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奇伟  张诚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深化程度变量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设定一个金融深化程度函数,并将其引入最终产品部门的生产函数,证明了金融深化程度是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采用我国1997~200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也表明,金融深化程度是FDI溢出效应的决定因素之一。从实践来看,相对于我国现有的外资规模,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滞后是造成FDI溢出效应为负的原因之一。而且,金融深化程度的不同也是造成FDI溢出效应跨区域差异和阶段性变化的重要原因。文章最后针对如何推进金融市场化进程以获取正向FDI溢出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姬旭辉  邱海平  冯志轩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非生产劳动对经济发展存在重要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非生产劳动持续显著增加,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特征。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认为,非生产劳动的扩张将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本文根据世界上39个主要国家1995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非生产劳动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验证了本文理论模型的推论并补充了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宏  
依据国际上影响较大的两个自然灾害数据库,以及联合国和世界银行1970年~2008年的统计数据,以洪水灾害损失为例,对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自然灾害损失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4个国家中除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头号经济强国以外,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对GDP的弹性估计值都大于1,表明大部分国家的灾害损失水平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而大幅增长。由此,经济增长固然可以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但也可能由于经济规模的扩张和经济活动程度的加剧而导致自然灾害损失的增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晓敏  张俊飚  何可  
为综合考察政府的一系列监管带来的农业增长贡献,基于FAO的全球45个国家数据,选用世界银行监管质量指标实证分析政府监管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并比较不同产业结构下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政府面向私有部门经济的高质量监管能直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并存在以农业要素为中介的间接影响,其中监管提升了土地要素产出弹性,但抑制了劳动和政府农业支出的贡献;这种直接、间接的作用多发生在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经济中,而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中两种作用关系均不显著。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杜凤莲  孙婧芳  
利用CHNS数据,计算FGT指数,分解贫困变动,计算贫困弹性及减贫增长率。发现减贫效果具有波动性,经济增长对减贫具有正效应,但收入分配在不同时期减贫效应不同。1991-1997年贫困人口从经济中获益低于非贫困人口,1997-2004年与此相反。2000-2004年间,经济增长对赤贫不利,而收入分配对赤贫有利。政策含义在于,制定减贫政策时,既要考虑经济增长又要考虑收入分配;在贫困人口内部,根据遭受贫困的程度,制定不同的减贫政策;进行减贫评估时关注贫困人口构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鹏  
面对国际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以及内部的经济下滑压力,传统的需求端的要素驱动模式已难以为继,我国必须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完成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经济转型要求。本文选取2004-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论证了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结论表明要素投入难以促进经济中长期增长,供给侧结构创新改革是大势所趋。文章分别从政府制度创新、供给主体创新和市场创新多角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政策建议组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延吉  陈祺超  秦波  
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生产要素。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分化,非正规就业已成为城镇就业的重要途径。本文的估测显示,2000-2010年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占城镇就业人口的比重已达45%左右。但庞大的非正规就业群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尚不清晰。本研究表明,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对经济总产出的带动作用是城镇正规就业的25%,但强于农村劳动力。而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与人均GDP的增速之间呈曲线关系,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在9.6%-100%的区间内与经济增速呈倒U型关系;而当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由9.6%逐步降低时,经济增速将得到更迅速的提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筱乐  
政府规模存在差异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本文将政府规模作为门限变量,结合我国2004-2011年20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和门限回归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呈非线性关系。政府规模较低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但当政府规模跨越较高门限值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减弱。建议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市场化改革、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转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斌  
本文将华东地区作为一个典型样本,使用1990~2009年的面板数据计量外商直接投资(FDI)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以及FDI推动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我们的计量结果表明:FDI和人力资本确实对华东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政府消费对于经济增长没有显著作用,人力资本存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也并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绪娴  
自然灾害问题的日益严重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严重威胁,使得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对灾害经济学的研究。本文利用中国31个不同省份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Eviews6.0和Stata11进行了三种情况的面板回归分析:(1)不考虑灾害损失变量的面板回归;(2)考虑灾害损失但无门限变量的面板回归;(3)灾害损失作为门限变量的面板门限回归。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灾害损失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灾害损失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存在双门限效应的非线性关系,当灾害损失占GDP比重低于0.0103时,灾害损失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也就是说灾害损失能一定程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盛勇  刘一颖  
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于1999-2007年分地区高等教育劳动力的面板数据,计算分析了高等教育劳动力(接受过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的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递增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贡献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的逐步显现,高等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将会越来越大,高等教育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