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85)
- 2023(21407)
- 2022(18032)
- 2021(16792)
- 2020(14095)
- 2019(32325)
- 2018(31912)
- 2017(60747)
- 2016(32912)
- 2015(37057)
- 2014(36823)
- 2013(36414)
- 2012(33973)
- 2011(30613)
- 2010(30756)
- 2009(28466)
- 2008(28205)
- 2007(25038)
- 2006(22110)
- 2005(19988)
- 学科
- 济(140522)
- 经济(140360)
- 业(106720)
- 管理(102350)
- 企(92438)
- 企业(92438)
- 方法(60368)
- 数学(49715)
- 数学方法(49041)
- 农(40204)
- 中国(39415)
- 财(38463)
- 业经(36904)
- 地方(29372)
- 学(28007)
- 农业(27528)
- 制(26926)
- 贸(26391)
- 贸易(26371)
- 务(25988)
- 财务(25904)
- 财务管理(25856)
- 易(25617)
- 企业财务(24520)
- 和(23936)
- 技术(23811)
- 理论(23640)
- 银(21802)
- 银行(21755)
- 环境(21375)
- 机构
- 大学(471743)
- 学院(471131)
- 济(193088)
- 经济(189124)
- 管理(184479)
- 研究(162055)
- 理学(157908)
- 理学院(156163)
- 管理学(153452)
- 管理学院(152595)
- 中国(125890)
- 京(102387)
- 科学(98904)
- 财(90022)
- 所(82011)
- 农(78026)
- 研究所(74178)
- 中心(73317)
- 财经(71214)
- 江(70817)
- 业大(68507)
- 北京(65509)
- 经(64868)
- 范(62612)
- 师范(62014)
- 农业(60776)
- 院(59084)
- 经济学(57995)
- 州(56801)
- 财经大学(52770)
- 基金
- 项目(312940)
- 科学(246973)
- 研究(229328)
- 基金(227824)
- 家(198649)
- 国家(196943)
- 科学基金(169382)
- 社会(145329)
- 社会科(137708)
- 社会科学(137671)
- 省(120410)
- 基金项目(119724)
- 自然(109737)
- 自然科(107212)
- 自然科学(107182)
- 自然科学基金(105271)
- 教育(104960)
- 划(101743)
- 资助(94304)
- 编号(92895)
- 成果(75730)
- 重点(70036)
- 部(69363)
- 发(68903)
- 创(65441)
- 课题(64049)
- 创新(60734)
- 国家社会(60084)
- 科研(59640)
- 教育部(59526)
- 期刊
- 济(219084)
- 经济(219084)
- 研究(143439)
- 中国(94285)
- 学报(72761)
- 管理(72347)
- 农(71864)
- 财(70601)
- 科学(68934)
- 大学(56256)
- 教育(53190)
- 学学(52704)
- 农业(49776)
- 融(44142)
- 金融(44142)
- 技术(42783)
- 业经(36262)
- 财经(35268)
- 经济研究(34374)
- 经(30382)
- 业(28261)
- 问题(28248)
- 技术经济(24439)
- 图书(23920)
- 贸(23424)
- 世界(22173)
- 科技(21900)
- 现代(21790)
- 版(21761)
- 理论(21350)
共检索到716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志梁
当前我国对个人征信业务需求日趋扩大,但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个人信用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如何在保护个人征信权益和促进征信业发展两者中寻求平衡是征信管理立法的应有之义。本文借鉴美国征信业发展过程中的立法经验,立足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征信业发展中保护个人征信权益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征信 个人权益 立法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志梁
当前我国对个人征信业务需求日趋扩大,但由于征信业发展滞后、法律制度不完善、个人守信意识和维权意识较差,个人信用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借鉴美国分散立法、判例执法、个人信息"宽进严出"等经验,立足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征信业发展过程中个人权益得到保护的建议,即依法治国为理念、公共权益为原则、信息征集为基础、信息应用为关键、救济制度为补充。
关键词:
个人征信权益 隐私权 信息开放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若鹏 姜天怡 李连凯
从制度层面研究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以及现行立法的缺陷,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借鉴国外立法,认为应合理界定个人信用征信的范围,建立多层次的信用主体权益保障和救助机制,并在征信活动各环节中体现个人权益保护精神等,以建立和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权益保护制度。
关键词:
征信体系 征信环节 个人权益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明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征信立法对个人权益应提供充分、适度的保护。一些国际准则已对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达成共识。为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我国的个人征信立法,应充分借鉴国际准则的有益经验,平衡好个人权益保护与信息利用的关系,并结合国情做出具体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
征信 信息主体 个人权益 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海 张天金
金融集团是金融跨业经营的重要组织形态,对消费者隐私信息的利用是金融集团经营的优势之一,但是消费者隐私权也可能因此受到侵害。美国金融立法较为注重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障,《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我国应加强对金融集团经营中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制度建设,例如设立隐私政策通知制度,区分关联企业和非关联企业分别采取选退或选进的信息共享模式,以及建立信息防火墙。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玥
随着个人征信信息的广泛应用,个人征信权益保护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对个人征信权益保护现状调查,发现存在权利与义务不协调、现状与意识不相称、意愿与实际不一致、制度与实践不匹配现象。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征信信息数据质量不高、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不规范、社会宣传成效不高,造成个人征信权益保护不够到位。因此,应完善征信维权立法,加强征信维权管理,强化征信维权意识,制裁征信侵权行为,加强个人征信权益保护。
关键词:
个人征信 权益保护 数据质量 维权意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陶品竹
自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一直在探索空气污染控制的法律经验。1943年洛杉矶烟雾事件揭开了美国通过州和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立法历程。由于州和地方政府在治理空气污染中的失败,联邦政府开始介入,并先后颁布了《空气污染控制法》、《清洁空气法》等多部法律,建构起美国治理空气污染的基本法律框架,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通过观察美国的经验可知,中国对空气污染的立法控制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动态平衡中进行空气污染防治立法规划;二是要综合协调,建构多元并存的空气污染防治法律规范体系;三是要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产业技术标准,做到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四是要注重经济诱导,利用市场机制治理空...
关键词:
空气污染 雾霾 《清洁空气法》 立法控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邹芳莉
如何保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是征信立法的核心问题之一。美国征信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宽松的信息数据保护环境。借鉴美国立法经验,我国在构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制度时,应遵循平衡保护、直接保护、可操作性强、权责明晰的基本原则,并从规范征信活动的各参与主体入手进行法律制度设计,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维权途径和监督措施。
关键词:
征信 立法 信用信息 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2017年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APEC工商理事会于2017年4月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当前个人信息保护和征信业规范发展的实践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本期我们特撷取部分嘉宾的演作为专题发表,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2017年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APEC工商理事会于2017年4月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当前个人信息保护和征信业规范发展的实践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本期我们特撷取部分嘉宾的演作为专题发表,以飨读者。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姜盼盼
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当事人同意面临着外溢效应和无限授权效应的实践难题,通过考察欧盟个人信息保护法发现,其对当事人同意的立法规定是:以积极肯定的方式表示同意;当事人同意须为自主同意、特定同意、知情同意和明确同意;对未成年人的同意有特殊的规定。我国应借鉴欧盟立法经验:严格限制默示同意,当事人同意原则上采用明示同意;当事人同意应为实质化,提倡同意的"四要件"生效模式;对于未成年人的同意,建立行之有效的确认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唐琦 田喜辉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征信业的合法合规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对推动征信业既有业务模式变革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我国征信业的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深入研究《个人信息保护法》重要条款和厘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征信业现状,探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施行对我国征信业发展的影响,进而从组织机制、授权环节、操作流程和信息安全等方面提出风险防控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安瑞萍
从美国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服务公司、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规、有效的信用行业监管等方面,揭示现代征信业的发展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征信体系发展的目标应当是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开放、透明和公平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和鼓励市场化运作的征信企业的发展,强化政府对信用行业的管理等。
关键词:
征信业发展 征信业管理 美国征信业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景
报复性解雇系指雇员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作出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而惹怒雇主,导致后者产生报复的心理,以表面上符合劳动法上正当解雇的理由为借口而作出解雇,其与违法解雇、惩戒解雇、不当解雇等术语的外延存在明显差异。报复性解雇可类型化雇员因作出参与行为而被解雇与因作出反对行为而被解雇。我国现有解雇保护制度存在法律漏洞,造成司法机关在处理报复性解雇纠纷时不知如何认定以及怎样课责。借鉴美国立法与司法经验,对报复性解雇认定标准的构造,应分别对报复主体、报复对象、报复动机与因果关系四要素作出认定;而报复性解雇法律责任的构造,应建立以惩罚性赔偿金为中心的法律责任体系。欲将报复性解雇认定标准及法律责任规则嵌入我国解雇保护制度中,应通过立法来完善。
关键词:
报复性解雇 认定标准 法律责任 违法解雇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景
报复性解雇系指雇员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作出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而惹怒雇主,导致后者产生报复的心理,以表面上符合劳动法上正当解雇的理由为借口而作出解雇,其与违法解雇、惩戒解雇、不当解雇等术语的外延存在明显差异。报复性解雇可类型化雇员因作出参与行为而被解雇与因作出反对行为而被解雇。我国现有解雇保护制度存在法律漏洞,造成司法机关在处理报复性解雇纠纷时不知如何认定以及怎样课责。借鉴美国立法与司法经验,对报复性解雇认定标准的构造,应分别对报复主体、报复对象、报复动机与因果关系四要素作出认定;而报复性解雇法律责任
关键词:
报复性解雇 认定标准 法律责任 违法解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