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63)
2023(3910)
2022(3187)
2021(3302)
2020(2515)
2019(5806)
2018(5855)
2017(8552)
2016(6133)
2015(6973)
2014(7360)
2013(6381)
2012(6017)
2011(5807)
2010(6185)
2009(5243)
2008(5147)
2007(4768)
2006(4306)
2005(4196)
作者
(15723)
(13032)
(13007)
(12418)
(8281)
(6301)
(6054)
(5242)
(5214)
(4919)
(4384)
(4312)
(4269)
(4218)
(4216)
(4185)
(4091)
(3846)
(3835)
(3671)
(3629)
(3440)
(3173)
(3162)
(3097)
(3031)
(2973)
(2954)
(2863)
(2768)
学科
教育(19473)
(11668)
经济(11649)
(10984)
中国(10954)
理论(8693)
管理(7897)
教学(6607)
(5738)
(4971)
企业(4971)
(4195)
思想(4078)
研究(4034)
发展(3879)
政治(3801)
(3757)
经济学(3627)
(3626)
方法(3479)
改革(3349)
学法(3255)
教学法(3255)
高等(3254)
学校(3184)
思想政治(3162)
政治教育(3162)
治教(3162)
德育(3133)
(3110)
机构
大学(84169)
学院(76036)
研究(33665)
教育(29595)
(23861)
师范(23737)
科学(21289)
(20369)
师范大学(19953)
(19413)
经济(18629)
(17929)
管理(17885)
中国(16937)
研究所(16436)
理学(15129)
理学院(14731)
管理学(14209)
北京(14066)
管理学院(14035)
(13604)
技术(13579)
(13134)
中心(13015)
职业(12063)
(11283)
教育学(11247)
农业(10874)
业大(10584)
(9958)
基金
项目(44207)
研究(38444)
科学(35396)
基金(28013)
教育(27485)
(24508)
国家(24128)
社会(20169)
成果(19356)
(18858)
科学基金(18528)
社会科(18512)
社会科学(18506)
编号(18386)
(18300)
课题(16643)
(14491)
基金项目(13285)
重点(12046)
规划(11952)
(11732)
自然(11199)
项目编号(11197)
(10990)
自然科(10885)
自然科学(10882)
资助(10782)
自然科学基金(10676)
(10562)
教育部(10559)
期刊
教育(49687)
研究(34816)
中国(27583)
(24077)
经济(24077)
学报(15368)
(12195)
职业(11630)
大学(11391)
科学(11240)
技术(10071)
学学(8599)
农业(8045)
技术教育(7808)
职业技术(7808)
职业技术教育(7808)
(7268)
管理(6977)
图书(6326)
高等(5589)
(5528)
论坛(5528)
(5334)
高等教育(4924)
成人(4837)
成人教育(4837)
(4817)
书馆(4705)
图书馆(4705)
发展(4678)
共检索到130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魏凤云  于伟  
《学校生活——批判教育学导论》(Life in Schools-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作为一部批判教育学名著,自从1989年第一版到2014年的第六版,25年间一共五次再版,不仅获得广泛的关注、赞誉和肯定,也迎来不断的批评和质疑。作者彼得·麦克拉伦(Peter McLaren)也不断地在后续的新版本中及其他的学术研究中充实、扩展其批判教育学思想并对相关的批判与质疑进行相应的回应。这部经典之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媛媛  霍玉文  
霍华德·耶拉·麦克拉斯基是老年教育学研究的先锋,是终身学习的典范,老年教育思想是麦克拉斯基成人教育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老年人存在社会适应性下降、晚年话语权丧失、社会偏见与老龄歧视普遍存在、老年学习机会不足等现实问题。面对被忽视、被低估的现实境遇与老年教育被边缘化的事实,老年人要勇于面对衰老,打破晚年误解,重申年长的潜力和价值,以麦克拉斯基教育思想为指引,以老年教育为纽带,探索积极老龄化的发展进路。基于此,要坚定终身学习立场,树立正确老龄化观念;将过渡教育融入老年学习,做好身份转变准备;纵向研究完整生命周期,提供科学的老年教育指导;满足老年人需求,提供适切教育支持;倡导代际接触,形成代际共同体等预见性进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富兴  
批判教育学是当代西方重要的教育思潮。国内对此已有不少的介绍,但是对于批判教育学的道德教育思想却根本没有谈及。批判教育学的道德教育话语具有特殊性。他们批评现行学校道德教育是一种培养服从与维系社会现状的道德教育。据此,批判教育学者强调培养学生的转化美德观,这是通过学校隐蔽课程批判来实现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应该关注道德教育的批判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金洲  
美国批判教育学之批判——吉鲁的批判教育观述评郑金洲批判教育理论是西方重要的教育理论派别。它自六十年代以来汇综了多种思潮在内,形成了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众多的教育家卷入了这场思想运动,有的积极推进批判教育理论,有的抵制、批评批判教育理论,还有的对批判教...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启进  
本文通过对贝瑞·康柏个人生活历程的考察,说明了其走上批判教育学的道路的原因。进而从务实的批判教育学的内涵、务实的批判教育学对批评的回应以及通过探讨使中小学教师成为批判教育者的可能性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致力于务实的批判教育学的思想。其思想中强调的把批判教育学思想从学院精英的话语转译为学校中教师和行政人员可理解的教育实践以及改变过去批判理论过于重视批判而忽视建构的做法等都对我们当下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树培  
本文评述了书中的十个主题——学习与自我理解、战争心理学、房与家、他人、为人父母、动物与自然、广告、生存、性别、宗教。本文从整体上评析了《批判性课程》一书对我国基础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启发: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超越学科划割的教师专业发展取向;超越教育视域的研究风格。还剖析了《批判性课程》一书的有待探讨之处,如所选主题的依据不明确、与我国的文化差异等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辛治洋  
批判教育学从产生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它的基本认识是“教育应该是政治的”,基本立场是站到弱势群体的一边,基本方法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批判教育学把实践理解为在民主授权的合法性前提下规范的政治活动。以上特征使它与其他相关学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批判教育学的产生是必然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发展的道路却不可能一帆风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程亮  
"受过教育的人"的概念是彼得斯教育哲学的出发点。他不仅将它作为教育的内在目的,而且通过这个概念确立了认知标准在教育概念中的基础作用。根据彼得斯的观点,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定是在知识上显示出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拥有"善的知识"。然而,德尔、怀特、马丁等批评者认为,彼得斯的这一观点主要是形式化的、先验性的、男性主义的,因而是不完备的。在辨析这些批评合理性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彼得斯有关"受过教育的人"的形象表面上具有普遍的、客观的和先验的特征,实则浸润着彼得斯个人的教育理想和西方社会文化的主流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珉  
本文分析了德鲁克对管理学方法论的贡献,探讨了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经验学派方法论与社会建构方法论的论争,并分析了德鲁克方法论的思想张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珏  
麦克卢汉的传播学思想发端于其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广阔探索,他有关媒介的主要论断的雏形来自于他为美国广播电视教育工作者协会所完成的新媒介研究项目报告书。在这份报告书中,麦克卢汉阐述了媒介实验和媒介教学大纲,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研究以失败而告终。在他之后的媒介代表作中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他对教育的真知灼见:开启心智、深度参与、强化课程、整合学科、艺术独立等,对21世纪媒介教育的图景规划也有着相当的启示和指导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险峰  
批判教育学之批判既是一种关系性的分析方法,即将教育与对国家和社会的理解联系起来,以及与对这些关系的抗争联系起来,也是一种否定性的激进的态度倾向和言行风格,同时它还是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澄明。批判教育学之批判作为一种关怀伦理,主要体现在民主自由的价值追求、基于受压迫者的立场以及回归教育生活等方面。基于民主左派立场的批判教育学之批判虽然有其理论和实践价值,但其价值是有限的:其实践观有深层缺陷,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的、革命的实践观。作为一种教育学,因其始终局限于知识的社会建构观,致力于意识形态的揭露与批判而走向偏颇。正因为如此,在移植这种批判性的话语时,应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这样,教育批判才更加理性与有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春霞  
本文详细回顾了伯顿·克拉克提出的有关美国高等教育“冷却”功能的理论。对该理论提出的背景、操作过程及该理论引发的纷争进行了述评,有助于深刻理解美国社区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同时,伯顿·克拉克有关高等教育“冷却”功能的理论,在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霖  卜庆刚  
2018年6月15日至16日,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附属小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批判教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吉林长春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教育与儿童的美好生活",旨在深入探索新时代儿童成长的奥秘,深化批判教育学的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来自15个国家70余家机构的300余名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会议。一、儿童美好生活制约机制的教育批判如何审视儿童享有美好生活的教育制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教育界就已彻底超越凯洛夫教育学。但我国教育学界某些人至今依然沉醉于"凯洛夫教育学情结"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把凯洛夫教育学捧为现代教育学术的精华,似乎离开了它,中国的教育就注定要失败。本文旨在梳理20世纪20-30年代苏维埃教育学界不同教育势力围绕"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原理的博弈,回顾苏联教育史上几个重大的历史事实,借以揭示凯洛夫教育学在苏维埃学校教育的发展中究竟充当了怎样一种角色;同时阐明,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重新捡起"学习凯洛夫教育学"口号不仅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而且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绍明  扈中平  
戴伊克的批判话语研究综合社会认知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社会认知在社会结构和社会话语之间的协调作用,通过心理模式、语境模式、事件模式研究生产和再生产意识形态的具体过程,并根据"意识形态方块"等方法研究意识形态话语结构的各个层面。教育学批判话语的权力分析从话语/社会分析、批判语境分析和交际事件分析三个阶段阐释话语结构和权力结构的交互状态。这种批判话语研究范式能更好地揭示教育问题,体现教育学研究的人文精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