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9)
2023(2170)
2022(1688)
2021(1905)
2020(1291)
2019(3208)
2018(3373)
2017(4230)
2016(3597)
2015(4167)
2014(4366)
2013(3405)
2012(3148)
2011(3055)
2010(3284)
2009(2577)
2008(2452)
2007(2329)
2006(2163)
2005(2082)
作者
(6738)
(5471)
(5424)
(5381)
(3396)
(2659)
(2617)
(2407)
(2115)
(2105)
(1936)
(1899)
(1851)
(1747)
(1736)
(1708)
(1702)
(1689)
(1644)
(1644)
(1574)
(1504)
(1467)
(1341)
(1330)
(1261)
(1258)
(1238)
(1214)
(1159)
学科
教育(18805)
中国(8455)
教学(5456)
理论(5378)
思想(3753)
(3654)
政治(3506)
思想政治(3329)
政治教育(3329)
治教(3329)
德育(3301)
(3278)
(3115)
改革(3112)
发展(3079)
高等(3000)
研究(2991)
(2956)
教育改革(2767)
学校(2458)
学法(2430)
教学法(2430)
管理(2331)
(2297)
经济(2291)
(2260)
教育学(2206)
计算(2188)
算机(2182)
计算机(2182)
机构
大学(41331)
学院(36279)
教育(25112)
(17217)
师范(17192)
研究(16742)
师范大学(14441)
(10813)
职业(10225)
教育学(9797)
科学(9104)
技术(8817)
(7990)
北京(7953)
(7338)
研究所(7302)
教育学院(7180)
职业技术(7001)
中心(6097)
(6014)
管理(5874)
技术学院(5854)
(5514)
(5414)
中国(5328)
教育科(5147)
教育科学(5110)
经济(4978)
研究院(4973)
理学(4842)
基金
研究(22873)
教育(20032)
项目(19777)
科学(16843)
成果(13414)
编号(12481)
课题(12437)
社会(11342)
(11282)
社会科(10331)
社会科学(10329)
(10118)
基金(10021)
(9182)
规划(8612)
(8032)
(7630)
研究成果(7464)
年度(7418)
国家(7374)
项目编号(7336)
(6984)
(6662)
(6636)
阶段(6619)
(6314)
(6310)
教育部(6199)
重点(6167)
阶段性(6098)
期刊
教育(43973)
研究(22837)
中国(18617)
职业(10575)
技术(7417)
技术教育(6835)
职业技术(6835)
职业技术教育(6835)
(6104)
经济(6104)
高等(5069)
成人(4676)
成人教育(4676)
大学(4556)
高等教育(4522)
学报(4230)
(4184)
论坛(4184)
(3604)
职教(3561)
发展(3416)
(3416)
比较(3301)
科学(3234)
教研(2849)
高教(2849)
(2544)
图书(2509)
学学(2370)
远程(2150)
共检索到68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贺晓星  李黎  
少儿文学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产生着诸多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涉及到教育,但问题不在于作者是如何看待少儿文学发挥怎样的教育作用的,而是以如此这般形式呈现的少儿文学文本,为我们理解教育提供了怎样的视角。在此,教育不是一个“应该这样必须那样”的问题,而是一个“还可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具体通过对梅子涵少儿文学在写作风格上的特色以及写作风格与写作内容间的背离现象的解读,对成长、成熟、社会化、教育等既有观念提出社会学的反思。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骆蕾  谭斌  
儿童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扮演过教育儿童、为儿童树立榜样的角色。另一方面,通过儿童文学这个平台,我们关于儿童的知识被不断地建构。社会化话语是这个建构过程得以合法化的根据。然而,这一话语中所隐含的独断性却否认和遮蔽了儿童是作为一种异文化的存在。"彼得.潘写作"视野对成长、成熟、社会化、教育等既有观念的社会学反思,提醒我们应该重新看待儿童的生活与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嘉蔚  张晓月  
作为分析教育哲学的重要引领者,彼得斯发现“教育”概念被长期混同于社会化形式和工具性过程,难以保持自身独特性。考虑到教育既与人类处境密切相关,又是人类公共传统的重要部分,他回归教育概念的非工具性立场,提出“教育作为启导”的综合性概述,以期重建教育的内在价值,为个体参与文化传承提供开端。启导源于彼得斯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重审,意指学生经由教师的引领,进入公共世界并成为认知上更自主、意愿上更积极的参与者,由此创造心智与世界的根本联结。在当代语境中,对该命题的考察有助于进一步应对教育中“传统”与“进步”之间的张力、“理性”与“德性”之间的裂隙、“目的”与“过程”之间的风险。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程亮  
"受过教育的人"的概念是彼得斯教育哲学的出发点。他不仅将它作为教育的内在目的,而且通过这个概念确立了认知标准在教育概念中的基础作用。根据彼得斯的观点,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定是在知识上显示出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拥有"善的知识"。然而,德尔、怀特、马丁等批评者认为,彼得斯的这一观点主要是形式化的、先验性的、男性主义的,因而是不完备的。在辨析这些批评合理性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彼得斯有关"受过教育的人"的形象表面上具有普遍的、客观的和先验的特征,实则浸润着彼得斯个人的教育理想和西方社会文化的主流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东明  张坤  
现代著名的管理学理论大师彼得·德鲁克特别强调创新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意义,围绕着企业创新的问题他阐述了一系列的思想主张,主要立足于四个维度:(1)企业要在创新中为自己制造机遇;(2)管理创新者要具备独特的战略眼光;(3)要秉持着"五要"、"三不要"的创新原则;(4)成功的创新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性条件。面对变化,唯有创新,文章系统梳理和学习德鲁克创新管理思想的四个维度,以期对当代的管理者、企业家有所裨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钒夫  
关键词: 八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了  
劳伦斯J.彼得和雷蒙德.赫尔所著的《彼得原理》(1969年第1版)一书,虽然出版年代已经比较久远,但书中描述的关于层级组织的普遍现象依然存在,所揭示的彼得原理即换一个视角看组织、看个人职业发展,今天读来仍具新意。书中了列举大量例子,从学校到政府部门再到各类企业,揭示工作中的不胜任现象,并从这些现象深入挖掘,分析造成不胜任的原因——在层级组织中,每一个员工都有可能晋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丽颖  
彼得原理是解开层级制度之谜的钥匙,"彼得现象"因彼得原理而生。美国学者劳伦斯J.彼得(Laurence J.Peter)和雷蒙德·赫尔(Raymond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华斌  
彼得斯的“走动管理法”高华斌“走动管理法”又叫“巡视管理法”,可以这样讲,它诞生于80年代初美国的一片“管理危机”的呼声之中。当时,著名的麦肯齐管理顾问公司出动两批管理专家对日本的崛起和美国一些优秀的大公司成功的奥秘进行了考察研究。前者的成果我们知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雪峰  
本文介绍了俄国 1 8世纪初叶彼得一世推行的高等教育改革 ,论证了开世界实科教育 (包括高等实科教育 )风气之先的是俄国 ,而彼得一世为其首倡者 ,同时彼得一世还是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先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越  
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①被誉为“现代管理之父”。在他以前无人对“管理”进行过真正系统的、可以形成一门完整学科的研究,以往研究着重于如何提高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而德鲁克将研究重点转向如何提高现代社会中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特别是如何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成效。其管理思想体现了由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跨越和转型时期现代管理学的发展方向。文章首先阐述了德鲁克的管理实践及其管理思想的广泛影响,在此基础上,就其对“有效的管理者”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管理思想进行解读分析,并指出它对中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魏凤云  于伟  
《学校生活——批判教育学导论》(Life in Schools-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作为一部批判教育学名著,自从1989年第一版到2014年的第六版,25年间一共五次再版,不仅获得广泛的关注、赞誉和肯定,也迎来不断的批评和质疑。作者彼得·麦克拉伦(Peter McLaren)也不断地在后续的新版本中及其他的学术研究中充实、扩展其批判教育学思想并对相关的批判与质疑进行相应的回应。这部经典之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