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62)
2023(14736)
2022(12430)
2021(11290)
2020(9323)
2019(21209)
2018(20792)
2017(40244)
2016(21552)
2015(24089)
2014(24010)
2013(23680)
2012(22160)
2011(20385)
2010(20761)
2009(19194)
2008(18765)
2007(16739)
2006(15125)
2005(13963)
作者
(64560)
(53687)
(53629)
(50780)
(34424)
(25877)
(24167)
(20857)
(20685)
(19190)
(18507)
(18020)
(17367)
(17211)
(16810)
(16571)
(16009)
(15608)
(15490)
(15480)
(13502)
(13421)
(13300)
(12407)
(12201)
(12180)
(11930)
(11677)
(10868)
(10435)
学科
(115058)
经济(114965)
管理(60278)
(58292)
方法(47208)
(45623)
企业(45623)
数学(42894)
数学方法(42334)
中国(29361)
地方(27368)
(25869)
(24098)
银行(23952)
(22692)
(22621)
业经(22171)
(21684)
(19471)
金融(19471)
(19291)
(18796)
贸易(18782)
(18121)
农业(18095)
地方经济(16357)
环境(15153)
技术(14334)
(13898)
理论(13857)
机构
学院(315482)
大学(314336)
(142697)
经济(140094)
管理(120819)
研究(110592)
理学(103703)
理学院(102580)
管理学(100777)
管理学院(100216)
中国(89390)
(66391)
科学(65122)
(62888)
(55899)
(55670)
中心(50636)
研究所(50561)
财经(50237)
(47756)
业大(46526)
(45635)
经济学(45424)
农业(43641)
北京(42254)
经济学院(40781)
(39339)
(39300)
师范(38803)
(38515)
基金
项目(206452)
科学(163233)
基金(151320)
研究(146509)
(132659)
国家(131597)
科学基金(113229)
社会(96372)
社会科(91803)
社会科学(91782)
(80836)
基金项目(79115)
自然(73341)
自然科(71735)
自然科学(71720)
自然科学基金(70455)
教育(68038)
(67640)
资助(63627)
编号(56837)
(48670)
重点(46905)
(45802)
成果(44915)
(42890)
国家社会(40480)
课题(40247)
创新(40166)
教育部(39677)
科研(39474)
期刊
(160276)
经济(160276)
研究(98481)
中国(64292)
(50078)
学报(48855)
(46849)
管理(45797)
科学(45478)
(43545)
金融(43545)
大学(37361)
学学(35700)
农业(32600)
教育(30259)
技术(28446)
经济研究(27902)
财经(26416)
业经(25175)
(22698)
问题(20541)
统计(18138)
技术经济(17817)
(17565)
(16502)
(16446)
商业(16096)
世界(15097)
国际(15066)
决策(14766)
共检索到486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慧  王军  
文章构建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并估算了各省份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数。随后以2007—2015年30个省份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子银行对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影子银行规模与经济发展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其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
[期刊] 预测  [作者] 邹新月  邓亭  文东胜  
本文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1997年至2006年商业银行规模经济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影响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内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存在规模经济特性,且规模经济效益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产权制度、绩效管理、资产质量及金融创新能够有效地促进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稳步发展,是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拓展的内在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剑  张晓龙  
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子银行的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采用短期约束的SVAR模型,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量的冲击。结论表明,从整体上看,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会提高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并无显著影响。同时,本文还发现影子银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量减少。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影子银行这种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融资环境等特点,改善增强当地经济实力,同时也要控制由委托贷款、民间借贷等招致的高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清  陈宏民  
本文运用“规模经济度量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性以及技术进步对银行成本降低的作用进行了统计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蓉蓉  盖锐  
文章从规模经济的原理出发,运用了SE规模系数衡量企业的规模效率,结合2006~2012年15家商业银行的数据,选取了对偶法的指标数值,利用TCF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大银行规模不经济,城市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胜会  
针对困扰我国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商业银行规模经济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提出了衡量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基本框架和理论模型。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资本、风险和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规模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商业银行规模效益的计量中必须综合考虑。同时,作者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效率提高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规模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效益出现了震荡徘徊现象。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必须在资本、风险和管理三维框架内进行,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水平,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晓枫  申妍  
本文选取2007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以影子银行的流动性、银行的表内信贷和经济增长为主要指标,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分析手段,实证分析影子银行的流动性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与银行表内信贷的流动性创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2007年以来,影子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短期内影子银行创造的流动性波动较大,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但是从长期看将趋于稳定;影子银行的发展具有顺周期性。因此,既要充分发挥影子银行的正面效应,积极引导影子银行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又要在保证市场和银行流动性的同时,加强对其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世超  
文章基于信贷影响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理论构建影子银行规模与房地产价格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影子银行规模与房地产价格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影子银行规模与房价之间确实存在互动机制。2008年之前,在房地产市场投资火热的情况下,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助推了房价的上升,房价的上涨会使得影子银行规模下降;2008年以后,影子银行规模对房地产价格产生短暂的负向影响,但影子银行的规模受房价变动的影响不再显著,而是更多地受到利率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迎春  王大鹏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检验探讨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人均GDP、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高等教育规模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其影响弹性系数分别为1.380、2.272和1.625;居民收入水平是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Granger原因,而高等教育规模并未成为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尚未形成一种协调联动的相互促进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史焕平  李泽成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影子银行增长率、M2增速及经济增长率的MS-VAR模型并选取1990~2014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区制下,区制2中影子银行规模增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要大于区制1中的作用效果,即货币扩张时,影子银行规模增速减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而在货币紧缩时,影子银行规模增速加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小霞  谭家豪  
本文首先对影子银行的界定进行了阐述,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分类进行说明,运用影子银行规模的数据分布,选取2006-2013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法,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阚超  王付彪  沈谦  陈永春  
本文采用超越成本对数模型,对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992-2003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已经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整体规模不经济改变为如今的整体规模经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规模经济状态和发展趋势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股份制银行存在的非理性规模扩张行为已经导致其规模经济递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胜会  
学术界对于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存在性、影响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因素等问题从来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使得规模经济问题成为一个谜。将资本和风险作为两个重要的解释因素,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衡量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基本框架和理论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建平  
文章利用成本结构分析模型,从不同层面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在支行层面存在着显著的规模经济性,但在整体层面规模经济性并不显著。文章利用微观经济学理论,系统分析了这一差异存在的原因,即商业银行机构发展中的粗放式扩张,进而提出了通过集约化的机构发展战略,提高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性的观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敬学  别双枝  
竞争是开放条件下银行必须面对的生存法则,对即将与外资银行展开全面竞争的中国银行业来说,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是要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而竞争优势本质上是效率优势,也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增加收益。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1994~2002年的规模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引入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Cobb-Douglas成本函数并对两者进行了假设检验,估计出了各大银行的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指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规模不经济,表面上源于规模大、人员机构多,实质则是隐藏于它们背后的国有产权制度安排和金融领域的长期垄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