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60)
- 2023(3219)
- 2022(2774)
- 2021(2684)
- 2020(2402)
- 2019(5345)
- 2018(5304)
- 2017(10648)
- 2016(5459)
- 2015(6256)
- 2014(6293)
- 2013(6177)
- 2012(5615)
- 2011(5048)
- 2010(5182)
- 2009(5086)
- 2008(5248)
- 2007(4815)
- 2006(4377)
- 2005(4231)
- 学科
- 银(18914)
- 银行(18769)
- 行(17456)
- 业(17287)
- 济(16621)
- 经济(16596)
- 管理(15896)
- 制(15164)
- 企(13492)
- 企业(13492)
- 融(11113)
- 金融(11113)
- 险(10794)
- 保险(10703)
- 业务(10413)
- 度(10124)
- 制度(10123)
- 方法(9186)
- 银行制(8822)
- 数学(8092)
- 数学方法(8015)
- 中国(7731)
- 财(7038)
- 体(5650)
- 体制(5327)
- 务(5062)
- 财务(5053)
- 财务管理(5029)
- 企业财务(4815)
- 各种(4428)
- 机构
- 大学(73628)
- 学院(71864)
- 中国(31295)
- 管理(29288)
- 济(29122)
- 经济(28270)
- 理学(23071)
- 理学院(22873)
- 管理学(22499)
- 管理学院(22370)
- 研究(22328)
- 银(20997)
- 财(20127)
- 银行(20016)
- 行(18554)
- 京(16432)
- 财经(14891)
- 融(13774)
- 金融(13584)
- 经(13577)
- 中心(13217)
- 江(12429)
- 科学(12134)
- 农(11639)
- 财经大学(11541)
- 人民(11265)
- 所(11015)
- 北京(10956)
- 州(10541)
- 国人(10429)
- 基金
- 项目(42834)
- 科学(33510)
- 基金(32655)
- 研究(29928)
- 家(27968)
- 国家(27753)
- 科学基金(24364)
- 社会(19073)
- 社会科(18045)
- 社会科学(18039)
- 基金项目(16923)
- 自然(16771)
- 自然科(16385)
- 自然科学(16381)
- 自然科学基金(16119)
- 省(15159)
- 资助(14661)
- 教育(13299)
- 划(13241)
- 编号(11541)
- 部(9753)
- 成果(9469)
- 重点(9456)
- 科研(8561)
- 教育部(8553)
- 创(8451)
- 性(8331)
- 大学(8160)
- 制(8154)
- 人文(8062)
共检索到130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计岱琳
目前,关于影子银行并无确切的定义。一般而言,影子银行是指那些无银行之名但行银行之实的种类繁杂的各类融资机构以及银行内部大量衍生的信用业务。在我国,影子银行目前主要表现为地下钱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民间借贷机构、私募投资等非银行融资机构。长期以来,影子银行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龚明华 张晓朴 文竹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等国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缺失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推出了多项强化监管的改革措施。这对于评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尽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影子银行的概念与内在风险2007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执行董事麦卡利(Paul McCulley)第一次提出了影子银行的概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东庆
随着我国金融脱媒现象和表外资产的大量出现,影子银行发展迅速,导致表内信贷已不能完全反映全社会的信贷资金供求状况。本文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的现状和成因,指出游离于监管体制之外的影子银行已成为削弱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因素,影响了我国的信用创造和金融稳定运行,需要疏通社会资金在金融体制内外的循环,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全面监管,避免因其资金链断裂引起的系统性风险冲击。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影子信贷 系统风险 全面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伟 谢婷
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应尽快出台措施,解决影子银行的内生脆弱性和外部监管缺位问题影子银行与银行业机构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相互传导或感染风险与收益,并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信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全球金融监管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正在经历一个新的反思与调整阶段,从目前的趋势看,重点表现为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以及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影子银行系统(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的概念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阳希 万幼清
金融活动全球化、金融业务纷繁化、金融创新复杂化以及市场维度多元化是当今时代的特征,影子银行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肆扩张。近年来,国内影子银行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特别是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和脆弱性备受争议。本文从国内外影子银行产生与发展入手,系统梳理了包括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意义、国内影子银行的特征、风险来源及监管等影子银行体系研究的主要问题,旨在客观认识风险状况并对其合理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风险管理 金融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莉 晏文胜 曾玲玲
2014年的信托兑付危机再一次将影子银行推向了风口浪尖,作为影子银行信用中介链条的一环,它无疑敲响了防范和化解影子银行风险的警钟。本文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的特点,紧接着在基于我国影子银行现有的不同业务的基础上剖析了影子银行的风险成因、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与损失,继而归纳总结了现有的监管制度。最后,针对目前我国在影子银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相应提出了可行的监管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风险成因 风险分类 监管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浡力 李建军
区域民间借贷危机再度将影子银行问题引入人们的关注,关于影子银行规模与风险的各种猜测莫衷一是。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到底有多大?其风险状况如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对国内研究文献梳理和对国内影子银行类型、产品剖析的基础上发现,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是一个倒锥体结构,2012年末影子银行资产规模约25万亿元。影子银行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新型非银行金融机构领域。加强表外业务监管,控制融资担保、投资公司等运营风险,把握好货币信贷政策力度,提升银行监管有效性等,是防范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规模结构 风险评估 监管对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蕊
影子银行作为广义金融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投融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其与正规金融体系关联度高,且较少或没有受到监管,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比较了关于影子银行的多种概念界定,梳理了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机构形态和工具种类,分析了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在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正规银行体系、金融稳定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降低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降低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的关联性、加强全球范围内的监管协调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稳定 期限转换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毅 蒋玉洁
本文从影子银行存在的基础与发展的动力入手,首先从影子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上分析其期限错配引致流动性风险的传导机制,进而以我国目前两种信用风险较高的影子银行业务——民间借贷和银信理财合作为主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传导机制进行了解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正刚 李仁兵
影子银行是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种金融实体和业务活动。文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定义、规模,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的操作模式,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存在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并提出了加强监管的措施。
关键词:
影子 银行 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俊霞 刘军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作为引发危机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较成熟的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特点和风险。其次界定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运行模式和风险。从中国各类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评估来看,目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总体风险可控,结构上有风险暴露隐患。未贴现承兑汇票、委托贷款结构较为简单,同属银行表外业务,其风险与银行信贷相当。银行理财产品最大的风险是期限错配与收益率错配风险。信托贷款中信政合作、基建信托及产能过剩行业的信托违约风险较大。小额贷款公司等非典型金融机构的规模较小。最后根据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情况提出了监管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体系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阳 张佳睿
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巨大的融资缺口,部分企业无法从正规的银行信贷渠道取得融资,从而转向影子银行等非正规的融资渠道。同时,影子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也是金融机构规避监管套利的结果。影子银行的业务在监管视线之外,扩大了整个社会信用创造的范围,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并对政府的产业政策造成了负面影响。但影子银行对满足我国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简单地直接禁止或强制转型都是不可取的。利率市场化定价是消除利用利率双轨制进行融资套利的根本途径,是有效控制影子银行体系不合理扩张的最有效方法。
关键词:
影子银行体系 风险 监管 融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琪
影子银行应该说发展还是非常快的,中国一些国际权威机构都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给了一个界定。但是我们想谈的不是影子银行,我们想谈的是影子银行当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引用对影子银行的一个规范定义,那就是国务院107号文的定义。国务院107号文对中国影子银行给了三个部分的界定。第一块,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第二块,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真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从一个新的视角——影子银行体系来分析现代金融体系,并重构现代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影子银行体系的有效监管必须具有翔实的微观基础,比如体系边界、风险特征及表现形式等。国际上对影子银行体系并无公认的定义。影子银行具有证券化程度高、信息不透明、杠杆率较高等特征,这直接引致其存在诸多内生性金融风险,国际社会倾向于采用"类银行化"的监管路径对影子银行进行金融监管。国际社会采取的一系列法律、政策措施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影子银行体系 金融风险 国际法律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