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3)
2023(8997)
2022(8079)
2021(7793)
2020(6453)
2019(15255)
2018(15245)
2017(30095)
2016(16221)
2015(18415)
2014(18440)
2013(18271)
2012(16629)
2011(14877)
2010(14543)
2009(13151)
2008(12762)
2007(10965)
2006(9618)
2005(8367)
作者
(46303)
(38003)
(37785)
(35999)
(24287)
(18253)
(17282)
(15018)
(14631)
(13616)
(13308)
(12737)
(12005)
(11908)
(11766)
(11595)
(11385)
(11338)
(10879)
(10689)
(9358)
(9259)
(9214)
(8620)
(8545)
(8513)
(8501)
(8399)
(7615)
(7454)
学科
(60661)
经济(60594)
管理(44894)
(42422)
(36190)
企业(36190)
方法(30968)
数学(26838)
数学方法(26553)
(18632)
银行(18485)
(17215)
(16836)
中国(15344)
(15004)
(14492)
(13664)
业经(13448)
地方(12500)
(12219)
金融(12218)
理论(10996)
(10533)
制度(10520)
(10423)
(10420)
贸易(10413)
农业(10105)
(10095)
技术(9815)
机构
大学(224685)
学院(221688)
管理(93618)
(84583)
经济(82573)
理学(81358)
理学院(80492)
管理学(79204)
管理学院(78810)
研究(70894)
中国(57887)
(48108)
科学(44765)
(38523)
(35040)
(34813)
业大(33502)
中心(33148)
研究所(32036)
财经(31615)
(31151)
北京(30443)
(28844)
(28800)
师范(28600)
农业(27684)
(26487)
(25778)
经济学(24485)
财经大学(23877)
基金
项目(156982)
科学(122906)
研究(115278)
基金(113822)
(98238)
国家(97425)
科学基金(84258)
社会(70630)
社会科(66897)
社会科学(66877)
基金项目(61615)
(60876)
自然(56048)
自然科(54710)
自然科学(54700)
自然科学基金(53699)
教育(52493)
(51357)
编号(47808)
资助(47122)
成果(38173)
(34414)
重点(34289)
(32650)
(32516)
课题(31899)
创新(30327)
科研(30166)
项目编号(29948)
教育部(29618)
期刊
(87987)
经济(87987)
研究(67334)
中国(38360)
学报(34411)
管理(32662)
科学(32136)
(31014)
(30798)
金融(30798)
(27400)
大学(25813)
教育(24209)
学学(24194)
农业(20613)
技术(18588)
财经(14776)
业经(14279)
理论(13507)
经济研究(13323)
图书(13258)
实践(12801)
(12801)
(12259)
问题(11325)
科技(11226)
技术经济(10496)
情报(10374)
现代(10294)
(10033)
共检索到319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娄飞鹏  
金融危机后,影子银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者对影子银行的界定及特征、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国内外的差异、发展的利弊、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管理等进行了研究,本文对此加以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影子银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荣  向文华  
银行效率的研究不仅影响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对于金融体系的功能发挥也具有重要意义。和大多数从计量方法角度开展的银行效率文献评论不同,本文侧重于从金融理论发展的视角评述银行效率研究。论文重点探讨了2002年以来考虑银行资产风险特殊性的银行效率研究以及引入委托一代理关系后的银行X效率研究,以及结合法制环境与经济体特征、经济改革等等其他影响因素的银行效率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姸  代金奎  
随着金融业成为全球并购浪潮中的热点和我国银行积极参与国际并购,把握银行并购问题的研究脉络及其最新进展具有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梳理了近10年来国外银行并购问题的主要文献,就银行并购后绩效的实证考量、银行并购与多元化战略、并购的非利润最大化动机、并购对贷款者和存款者的外部效应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回顾和评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兆丰  
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稳定理事会开始着力于全球范围内影子银行的研究和监管。欧盟为落实金融稳定理事会的推荐意见,主动强化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其中货币市场基金和证券融资交易及金融工具再利用的透明度问题已经有了立法草案或正式法规。欧盟的立法实践为我国开展影子银行监管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的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斌彬  
目前,境外主要经济体如美英欧和以FSB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组织出台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都把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作为其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防控金融系统性风险积聚和监管套利的需要和必然反映。借鉴境外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最新制度安排和变革经验,我国应在结合影子银行体系自身运营特征的基础上,从影子银行的区分、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微观审慎监管安排的细化与相关监管法律法规的立法完善等方面,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使之与传统银行共生互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实体经济。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乔海曙  许可  
从提供信息、交付产品与服务的渠道发展成为将服务与营销相结合的大平台,互联网银行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改变了传统银行业态,是银行业历史上的一大创新,也是中国银行业发展过程中正在经历的重要阶段。目前国内外学者们针对互联网银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银行的内涵与属性研究、互联网银行的驱动机制研究、互联网银行产生的效应研究等三大方面,针对互联网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传统银行的应对措施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新月  李思慧  
银行系统内生固有特征导致银行容易遭遇挤兑恐慌,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银行挤兑机理研究形成了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即随机变量"太阳黑子"自发作用诱发挤兑,银行与存款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性导致挤兑,"太阳黑子"、市场信息及经济环境共同作用产生挤兑。与此同时,学者们从存款保险、流动性支持、暂停支付、增强银行信息透明度等方面提出了防范银行挤兑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建青  周晔  赵涛  
20世纪50年代,Mason和Bain等人率先提出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经济绩效的SCP分析框架,得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在各个方面经济绩效的结论。本文试图在SCP框架的基础上,探讨银行市场结构的最新研究成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健华  
商业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当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2001年末,我国金融总资产达到21.8万亿人民币,其中存款类机构占90%以上(戴相龙,2002),而在存款类机构中,商业银行资产约占80%,其效率的改进无疑对我国金融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银行业效率普遍低下,严重缺乏竞争力。据英国《银行家》杂志2001年度对世界1000家最大银行排名,工、中、农、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一级资本排名分列第7、18、21、29位,按资产总额排名分别排在第15、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晓芳  陈锋  吴青  
巴塞尔委员会最早提出了银行跨境监管的基本思想,并随着国际银行业务的发展和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和发展跨境监管的思想、内容和机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有关跨境监管的一系列文件是银行跨境监管最主要的参考规范。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危机在国际间迅速扩散和蔓延,跨境监管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充分暴露。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蒋海  刘少波  
中国入世后的银行监管体制改革需要积极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理论与经验。基于这一认识 ,本文从银行资本监管的理论出发 ,探讨了其必要性及局限 ,并引证近期西方学者对资本监管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进一步分析市场机制对资本监管有效性的改进及该理论体系的发展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实践意义与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朴  仇书勇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一直是银行监管的重点与难点。自银监会成立以来,特别是2006年《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颁布以来,国内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从无到有,取得了积极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晞  
传统的理论观点认为小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并且主要依赖关系信贷技术,而大银行在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组织规模不利于软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劣势。但近年来的理论与实践置疑传统观点的正确性。学术界认为,实施新资本协议、信贷技术的提升以及大型银行的优势,使得其开展中小企业信贷将比中小银行更具有优势。在中小企业信贷的国际实践中,新加坡淡马锡、美国富国银行、印尼金融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以及美国硅谷银行、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等中小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已经获得巨大的发展,并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业务模式。中国银行业已经开始重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可以从中学习与借鉴国外银行业的发展经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力扬  武康平  
金融市场的统一趋势及其监管范围的不断扩展,引发了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问题。跨国银行主要以分行或子行的形式开展国际业务,组织结构的差异同时带来了银行监管方面的差异。本文探讨了跨国银行监管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并对国际上关于跨国银行监管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跨国银行监管会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