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07)
- 2023(3299)
- 2022(2920)
- 2021(2808)
- 2020(2371)
- 2019(5605)
- 2018(5291)
- 2017(11237)
- 2016(6070)
- 2015(6720)
- 2014(6652)
- 2013(6602)
- 2012(6305)
- 2011(5161)
- 2010(5207)
- 2009(5010)
- 2008(5341)
- 2007(5023)
- 2006(4474)
- 2005(4209)
- 学科
- 济(23469)
- 经济(23444)
- 管理(21556)
- 业(18058)
- 财(16786)
- 银(15718)
- 企(15638)
- 企业(15638)
- 银行(15573)
- 行(14253)
- 制(12685)
- 方法(11675)
- 数学(10824)
- 数学方法(10807)
- 务(10626)
- 财务(10624)
- 财务管理(10588)
- 企业财务(10174)
- 度(9150)
- 制度(9149)
- 业务(9052)
- 融(8554)
- 金融(8554)
- 银行制(7797)
- 家(7265)
- 国家(7120)
- 中国(6675)
- 地方(6482)
- 财政(5818)
- 税(5634)
- 机构
- 大学(74485)
- 学院(73878)
- 济(35830)
- 经济(35187)
- 管理(28430)
- 中国(27865)
- 财(24816)
- 研究(23682)
- 理学(23247)
- 理学院(23065)
- 管理学(22914)
- 管理学院(22762)
- 银(19217)
- 银行(18431)
- 财经(17476)
- 行(17124)
- 经(15890)
- 京(15369)
- 财经大学(13151)
- 经济学(12737)
- 中心(12517)
- 江(12469)
- 融(12137)
- 金融(11925)
- 经济学院(11704)
- 所(11552)
- 科学(10893)
- 州(10295)
- 人民(10247)
- 农(10237)
- 基金
- 项目(42180)
- 科学(33211)
- 研究(32057)
- 基金(32028)
- 家(26577)
- 国家(26402)
- 科学基金(23161)
- 社会(21886)
- 社会科(21002)
- 社会科学(20996)
- 基金项目(16468)
- 省(15244)
- 教育(14405)
- 资助(14111)
- 自然(13561)
- 自然科(13248)
- 自然科学(13247)
- 自然科学基金(13034)
- 划(12276)
- 编号(12223)
- 成果(10925)
- 部(10269)
- 性(9797)
- 国家社会(9703)
- 教育部(9395)
- 重点(9357)
- 人文(9180)
- 社科(8853)
- 制(8822)
- 发(8693)
共检索到132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健
根据地方政府债务理论和中国现实,结合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启示,本文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规模测算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影子银行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影子银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这种推动作用在西部最大,中部次之,但是东部并不显著;中部以外的各省在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上均具有较强的惯性;经济增长能够明显地刺激地方政府的举债规模,且存在着因"GDP排位赛"而举债的现象;在中、西部,地方政府债务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快速增长;除西部之外,地方政府债务与对外贸易水平呈反方向变化,与第二产业比重则同方向变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子荣 赵丽芬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使我国地方政府积累了一定的债务规模,而与隐性债务相关的影子银行监管相对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基于2002-2016年的相关经济数据,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经济增长在促进影子银行规模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方面作用都十分显著;地方政府债务明显推动了经济增长和影子银行规模,但影子银行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方面作用有限。因此,应重视经济增长效率,调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防范影子银行风险。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地方政府 债务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子荣
选取2002-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考量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的关系,结果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间是长期均衡关系;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即影子银行是地方政府债务的原因,而地方政府债务不是影子银行的原因;地方政府债务对自身的促进作用小于影子银行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促进作用,影子银行对自身的推动作用大于地方政府对影子银行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地方政府债务 VAR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子荣
运用VAR模型,通过收集2002-2017年数据,研究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间的关系。结果如下:无论全国还是广东、河南、陕西的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间均是长期稳定关系;全国、广东、河南的政府债务受影子银行影响,而影子银行变动主要是受自身的影响;陕西地方政府债务的变化主要是受自身影响,影子银行的变化也主要是受自身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的影子银行占比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河南和陕西)的影子银行占比,但没有超过其经济增长占比;经济不发达地区(陕西)的影子银行占比高于经济中等地区(河南)的影子银行占比,且陕西影子银行的占比超过其经济增长占比。因此,应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对影子银行的依赖性以及加强监控经济欠发达地区影子银行的风险。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地方政府 债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娟
地方政府债务因4万亿元刺激计划而迅速膨胀,影子银行近年又给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提供了渠道,使得地方财政风险剧增。本文认为,在地方政府债务日益加重的情况下,改革政府会计,已成为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举措。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地方政府债务 政府会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部山东监管局认真贯彻财政部党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管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建立"组织保障、基础建设、预防监控、核查调研、成果运用"五大监管工作体系,推动地方政府债务监管工作不断提质增效。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实现债务监管工作"系统化"以政领财,切实抓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这项政治任务。一是党建引领。打造"底线护卫"支部党建品牌,与山东省、市、县财政结对共建,探索债务管理部门之间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做到债务管理"党建引领、四级联动、防范风险、直达基层"。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丽涛 张子荣
在收集2002—2018年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影子银行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影子银行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短期来看,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有正效应;长期来看,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有负效应。短期内,影子银行受自身影响大于经济增长;长期内,经济增长对影子银行的影响大于影子银行自身对其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影子银行 经济增长 地方政府 VAR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平
笔者基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原则,提出我国与地方政府债务关联的影子银行业务应归纳为受"三会"、受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监管以及受到交叉监管的业务。笔者分析了这些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研究了影子银行风险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的载体和路径,同时利用GARCH-Co VaR模型实证分析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影子银行业务以信托产品、融资租赁业务、银行理财产品和城投债为载体向地方政府债务传导风险,影子银行对地方政府债务有正的风险溢出效应。其中,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产品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溢出效应最大,综合类金融业务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居中,地方政府债务受到融资租赁行业的风险溢出影响较大,受民间资本风险影响开始显现。城投债由于有地方政府信用背书,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溢出程度较低。构建统一监管模式、防控影子银行风险传导和限制地方政府影子银行融资有助于阻止影子银行风险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传导和溢出。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地方政府债务 基建信托 城投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平
笔者基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原则,提出我国与地方政府债务关联的影子银行业务应归纳为受"三会"、受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监管以及受到交叉监管的业务。笔者分析了这些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研究了影子银行风险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的载体和路径,同时利用GARCH-Co VaR模型实证分析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影子银行业务以信托产品、融资租赁业务、银行理财产品和城投债为载体向地方政府债务传导风险,影子银行对地方政府债务有正的风险溢出效应。其中,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产品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溢出效应最大,综合类金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地方政府债务 基建信托 城投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援成 张文君
国际金融危机后实施的"金融救市"政策是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迅速扩张的外部因素,地方政府债务的迅速扩张又反过来加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为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埋下隐患。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后实施的救市政策构成了商业银行"对政府债权"的显著差异与结构突变;商业银行"对政府债权"对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比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扩张 信贷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振 向辉 赵奇锋
目前大量文献研究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和资金需求方企业经营的影响,但缺乏对资金供给方银行行为影响的研究。本文使用2005—2017年中国147家地方银行数据,考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与银行流动性创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会抑制银行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均证明本文结论是可靠的。(2)中介效应表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通过信贷资源挤出效应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抑制作用。(3)异质性分析发现,随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持续扩张,上市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均会增加流动性创造,政府部门作为大股东的银行会减少流动性创造。(4)调节效应表明,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较低地区或产权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的银行以及在地方债置换时期的银行,随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均会创造更多的流动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汪川 张明进
通过将一般债务、专项债务和城投债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的统计范畴,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呈现轻微的负面效果;对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东部地区由于债务负担率较低,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仍呈现正向促进作用。采用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发现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重门槛效应。根据上述结论,我国东中部地区债务负担率处于门槛值之内,仍有一定的债务空间;与此同时,面对快速增长的地方政府债务,应密切关注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积极预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财政风险的系统化演变。
关键词:
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门槛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佳强 陈志勇 解洪涛
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从理论上阐述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利用2006年以来的省际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证实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当负债率较低时,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负债率的增加,债务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逐渐减弱。基于工具变量的分析表明,这种非线性效应体现了从地方政府性债务到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制定举债增支的积极财政政策时,应考虑到地方政府性债务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中,建议采用动态测算的负债率阈值作为债务预警指标,以更有效地判定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佳强 陈志勇 解洪涛
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从理论上阐述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利用2006年以来的省际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证实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当负债率较低时,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负债率的增加,债务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逐渐减弱。基于工具变量的分析表明,这种非线性效应体现了从地方政府性债务到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制定举债增支的积极财政政策时,应考虑到地方政府性债务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中,建议采用动态测算的负债率阈值作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文蔚 陈勇
根据债务审计数据,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态势与结构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这意味着政府举债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随着负债率的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也在加快,但增长速度具有收敛性特征。这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还未触及债务阈值,但仍需要警惕与防范债务风险,在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同时,需要考虑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区域经济增长 债务阈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