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62)
- 2023(19022)
- 2022(16215)
- 2021(15100)
- 2020(12782)
- 2019(29222)
- 2018(28668)
- 2017(54481)
- 2016(29360)
- 2015(33260)
- 2014(33199)
- 2013(32881)
- 2012(30926)
- 2011(28225)
- 2010(28399)
- 2009(26607)
- 2008(26328)
- 2007(23330)
- 2006(20795)
- 2005(19193)
- 学科
- 济(137512)
- 经济(137376)
- 管理(81856)
- 业(78969)
- 企(62588)
- 企业(62588)
- 方法(57140)
- 数学(50676)
- 数学方法(50156)
- 中国(38082)
- 农(34593)
- 财(31877)
- 地方(30640)
- 制(28985)
- 业经(28245)
- 银(28132)
- 银行(27985)
- 学(27026)
- 行(26543)
- 贸(25412)
- 贸易(25395)
- 易(24605)
- 融(23816)
- 金融(23813)
- 农业(23289)
- 环境(19294)
- 务(19269)
- 财务(19213)
- 财务管理(19161)
- 和(18448)
- 机构
- 大学(429983)
- 学院(428482)
- 济(184803)
- 经济(181127)
- 管理(162662)
- 研究(151151)
- 理学(139046)
- 理学院(137447)
- 管理学(135162)
- 管理学院(134363)
- 中国(120250)
- 科学(91654)
- 京(91222)
- 财(85485)
- 农(77738)
- 所(77566)
- 研究所(70237)
- 中心(70084)
- 财经(67581)
- 江(65057)
- 业大(64572)
- 农业(61480)
- 经(61310)
- 北京(57827)
- 经济学(57345)
- 范(54738)
- 师范(54068)
- 院(53656)
- 州(52068)
- 经济学院(51548)
- 基金
- 项目(280195)
- 科学(219753)
- 基金(204087)
- 研究(199141)
- 家(179788)
- 国家(178308)
- 科学基金(151641)
- 社会(127808)
- 社会科(121308)
- 社会科学(121277)
- 省(109101)
- 基金项目(107450)
- 自然(98871)
- 自然科(96588)
- 自然科学(96559)
- 自然科学基金(94861)
- 划(92753)
- 教育(91055)
- 资助(84293)
- 编号(79245)
- 成果(64358)
- 重点(63857)
- 发(63750)
- 部(61930)
- 创(57846)
- 课题(54819)
- 科研(54408)
- 创新(54239)
- 国家社会(53361)
- 教育部(52827)
- 期刊
- 济(206596)
- 经济(206596)
- 研究(130376)
- 中国(85333)
- 学报(70405)
- 农(70142)
- 财(65754)
- 科学(63265)
- 管理(59880)
- 融(52830)
- 金融(52830)
- 大学(52445)
- 学学(49625)
- 农业(46215)
- 教育(39652)
- 技术(36975)
- 财经(34415)
- 经济研究(34150)
- 业经(32653)
- 经(29542)
- 问题(27317)
- 业(24617)
- 贸(23620)
- 技术经济(22328)
- 统计(22234)
- 理论(21381)
- 国际(21201)
- 商业(20231)
- 策(19933)
- 图书(19764)
共检索到659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剑 张晓龙
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子银行的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采用短期约束的SVAR模型,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量的冲击。结论表明,从整体上看,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会提高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并无显著影响。同时,本文还发现影子银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量减少。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影子银行这种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融资环境等特点,改善增强当地经济实力,同时也要控制由委托贷款、民间借贷等招致的高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解凤敏 何凌云 周莹莹
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分位数回归技术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影子银行是在金融二元结构和利率管制格局下,金融活动主体为规避监管、分散风险以及投机套利而进行金融创新的产物。利率管制是促成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根本原因,经济结构变迁、经济周期运行及宏观调控政策在总量与结构层面作用于金融资源供求关系,通过扩大或收缩监管套利空间,也对影子银行规模变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翟光宇 刘萌萌
从《巴塞尔协议Ⅲ》设立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原因出发,分析了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的参考指标GAP。在论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计算了我国2005—2014年34个季度数据的GAP,并将其与上证所A股平均市盈率、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相对比,结果显示GAP在我国有一定的适用性。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结论表明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缓冲在样本期内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性。股份制银行和三家城商行资本缓冲的顺周期性更为显著,国有银行更依赖于次级债和贷款损失准备对资本缓冲进行调整。根据研究结论,认为我国监管当局应加快出台明确的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建立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亮 吴浜源
将电子货币引入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后发现,电子货币通过改变货币供求结构和货币流通速度产生了通货膨胀效应。基于2003—2011年的季度数据,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电子货币的通货膨胀效应显著存在,当前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但未来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会加速通货膨胀。此外,我国电子货币通过减小货币乘数提高了通货膨胀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翟光宇 何玉洁 孙晓霞
针对近年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迅速发展的现实背景,本文对上市银行同业业务与银行风险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利用统计分析,对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与贷款资产规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同业资产近年来的发展是以贷款资源为成本的,并且中小上市银行同业资产发展相对激进。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蓬勃兴起,说明同业业务不再仅仅行使银行间调节头寸流动性的职能。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本文推理同业业务兴起的原因是出于盈利和规避监管的需要,从而增加了银行风险。接下来本文通过构造违约概率模型,得出同业业务波动容易造成银行间市场的传染性风险,最后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得出同业资产的上升加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其中股份制银行影响更明显。
关键词:
同业拆借 银行风险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超 马玉洁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影子银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金融系统的完善发展,影子银行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我国金融系统中的占比和发挥的作用也逐步增强。本文基于我国影子银行2002-2012年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影子银行对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的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影子银行系统对我国金融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其发展对金融稳定产生负向冲击。因此,要充分发挥影子银行对金融发展的积极作用,降低金融风险,就必须通过强化并表监管、实行差异化监管等建立全面的影子银行监管体系。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发展 金融稳定 脉冲响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湧超
金融与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稳定关系,但不同金融发展指标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广义货币供应量所体现的货币化指标对经济的影响较明显,以信贷所体现的金融发展指标虽短期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在长期内却不能起到显著作用,利率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虽然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对经济的贡献很有限,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符合需求伴随假说。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效率 协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亮 吴浜源
将电子货币引入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发现,电子货币通过改变货币供求结构和货币流通速度产生通货膨胀效应。基于2003、2011年的季度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电子货币的通货膨胀效应显著存在。从长期来看,一方面,电子货币会使货币流通速度先下降后上升,并且当前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另一方面,电子货币通过减小货币乘数提高了通货膨胀率。而在短期,电子货币导致的货币乘数减小降低了通货膨胀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翟光宇
本文首先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增长率等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理论推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进而造成存款转移和增长乏力。实证分析表明,贷款增速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关性不显著,但同业拆借利率对贷款的抑制作用明显,存款增长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负相关。实证结果证实了理论推理,在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增长条件下,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冻结资金有限,信贷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相关性减弱,货币政策效果被削弱。货币政策应尽快从依赖数量型工具转为价格型调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翟光宇 武力超 唐大鹏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历来为资本市场发展所重视,而信息披露是身为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董事会秘书的重要职责,因此研究董事会秘书与银行信息披露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Kim和Verrecchia(2001)对信息披露的度量方法,对银行董事会秘书持股是否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银行董事会秘书持股并没有遵循传统观点,不但没有造成信息披露质量下降,相反却使信息披露质量得到了提高;董事会秘书的个人特征没有较好的得到发挥,上市银行整体的信息披露质量没有相应提高。研究表明持股的长期性及城市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较单一可能约束了董事会秘书持股对披露信息的选择,从而减弱了其"内部人控制"效应。建议进...
关键词:
董事会秘书 信息披露 独立董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常乃磊 吕默
使用1996~2009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了VECM模型,分别采用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函数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FDI、国内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为:无论长短期,国内投资都促进经济增长,FDI阻碍经济增长;而在短期,FDI促进国内投资,国内投资则抑制FDI;经济增长与国内投资在长期为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在短期则为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FDI无论长短期仅为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关键词:
FDI 国内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翟光宇 陈剑
鉴于监管压力是我国银行被动调整资本充足率的原因,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高并不一定代表资本充足的真实和有效。通过计量实证和统计方法对14家银行财务数据进行的研究,本文对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两种方法——资本管理和监管资本套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银行没有通过贷款损失准备进行资本管理,但是通过相互持有次级债弥补资本不足。在监管资本套利方面,我国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很可能进行了监管资本套利。在金融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资本监管,重视资本充足的真实有效是未来银行监管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资本充足率 资本管理 监管资本套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慧 王军
文章构建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并估算了各省份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数。随后以2007—2015年30个省份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子银行对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影子银行规模与经济发展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其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翟光宇
本文从近期存贷比的争议出发,对其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效果、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以及商业银行是否采取粉饰存贷比的监管套利行为进行分析。选取上市银行存贷比与能体现其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存贷比在衡量银行流动性方面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在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上,由于贷款余额与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逐年减弱,证明依靠存贷比进行贷款规模限制进而调控通胀的方法不具有可持续性。在检验商业银行是否存在粉饰存贷比的行为方面,本文选取贷款损失准备角度进行分析,结论表明上市银行目前总体上并不存在该监管套利行为。
关键词:
存贷比 流动性 信贷控制 监管套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叶斌 潘淑娟
本文以自然利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利用Kalman滤波法对我国的自然利率进行估测,研究发现我国的自然利率走势大致呈现下降、上升的趋势变动,进一步地通过回归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模型对我国自然利率与产出缺口、未来通货膨胀率以及货币政策宽松度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产出缺口是自然利率变动的G r a n g e r原因,与其呈现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同时,与未来的通货膨胀率也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对自然利率的估测能够有效地反映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情况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松紧程度,对政策当局的货币政策实际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金融健康指数的构建与实证研究——基于2007年~2015年季度数据的分析
人民币境外存量的测算与分析——基于1992~2012年季度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食品价格变动的属性特征——基于1996~2010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机构投资者资金规模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基于2004-2013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银行业利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商业银行2006年~2011年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基于1996~2011年季度数据的检验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1997-2014年季度数据的GARCH模型实证分析
服务贸易对澳门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基于澳门1998~2010年季度数据实证分析
2011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及全年发展趋势
储备基金、国家福利基金与俄罗斯经济发展——基于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