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6)
2023(10732)
2022(8914)
2021(8196)
2020(6469)
2019(14921)
2018(14626)
2017(28031)
2016(14540)
2015(16624)
2014(16607)
2013(16836)
2012(16373)
2011(15304)
2010(15361)
2009(14422)
2008(14211)
2007(12629)
2006(11971)
2005(11569)
作者
(43273)
(36047)
(35935)
(34435)
(23326)
(17189)
(16274)
(13986)
(13858)
(12905)
(12872)
(11948)
(11858)
(11756)
(11662)
(11222)
(10706)
(10495)
(10298)
(9642)
(9420)
(8792)
(8669)
(8427)
(8317)
(8226)
(7964)
(7793)
(7354)
(7124)
学科
(89806)
经济(89736)
管理(33929)
(32858)
方法(27750)
中国(27682)
地方(24923)
数学(24850)
数学方法(24760)
(22867)
银行(22722)
(22659)
企业(22659)
(21510)
(20133)
(19756)
(17302)
金融(17302)
业经(16984)
(16150)
贸易(16132)
地方经济(15723)
(15611)
(14205)
农业(14179)
(13250)
(13194)
环境(12450)
(11707)
制度(11702)
机构
大学(218991)
学院(218082)
(112713)
经济(110854)
研究(89222)
管理(76631)
中国(76060)
理学(63193)
理学院(62398)
管理学(61746)
管理学院(61318)
(49737)
(48556)
科学(47918)
(45443)
研究所(40677)
中心(39185)
财经(38550)
经济学(37972)
(35157)
(34822)
经济学院(33953)
(33672)
北京(32339)
(31387)
(28929)
师范(28687)
财经大学(28565)
科学院(27292)
(27167)
基金
项目(131642)
科学(104558)
研究(99272)
基金(97294)
(84055)
国家(83398)
科学基金(70491)
社会(67822)
社会科(64609)
社会科学(64598)
基金项目(49512)
(48125)
教育(43480)
资助(40882)
(40799)
自然(40558)
自然科(39586)
自然科学(39577)
自然科学基金(38908)
编号(37397)
(35546)
成果(31422)
(30751)
重点(30243)
国家社会(29923)
发展(29916)
(29453)
中国(28466)
课题(27443)
教育部(26816)
期刊
(136212)
经济(136212)
研究(82202)
中国(50880)
(39250)
金融(39250)
(35827)
(33647)
管理(31546)
科学(29647)
学报(28899)
经济研究(23879)
大学(22680)
农业(21801)
学学(21341)
财经(21054)
教育(20476)
业经(19010)
技术(18509)
(18386)
问题(17877)
(16455)
国际(16074)
世界(15639)
技术经济(12835)
(12106)
经济问题(11208)
统计(10968)
经济管理(10271)
现代(10057)
共检索到373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悦  谢坤锋  
本文在区分内外部影子银行的基础上,运用宏观资金流量分析法,对中国影子银行整体规模进行系统测度;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影子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当前金融体制下,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发展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为影子银行发展提供了基础,反之并不成立;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为实现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协调发展的目标,本文提出政府部门应理性对待影子银行的发展,适度审慎监管,完善配套金融制度安排,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则需要强化金融资产服务管理,规范内部影子银行业务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小霞  谭家豪  
本文首先对影子银行的界定进行了阐述,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分类进行说明,运用影子银行规模的数据分布,选取2006-2013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法,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许付常  王传东  
本文从信贷需求角度对我国1990—2014年影子银行规模进行系统测度,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影子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发展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促进了影子银行发展,反之则不成立。本文认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引导影子银行资金流向,建立预警监测系统以保证影子银行风险可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勇  
虽然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已经著作颇丰,但金融结构和长期的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通过何种机制实现的,却一直缺乏深入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金融结构的差异并不能有效地解释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而进一步的分解分析还表明,在金融体系的内部,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明显强于市场渠道,其基本的实现机制是:银行的发展增强了私人部门信贷的可获得性,同时银行具有事实上比股市更为重要的融资地位,从而在长期的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耀军  
国有银行贷款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准财政工具,为国有企业提供资金。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在改变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格局的同时也使得地方政府面临较沉重的财政收支压力,这增强了地方政府干预银行信贷决策的动机。政府干预降低了银行信贷的配置效率。以国有化比率及其财政支出收入比为政府干预的代理变量,基于中国大陆1997—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一阶差分GMM估计技术,本文发现,政府干预对银行中介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晓枫  申妍  
本文选取2007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以影子银行的流动性、银行的表内信贷和经济增长为主要指标,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分析手段,实证分析影子银行的流动性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与银行表内信贷的流动性创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2007年以来,影子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短期内影子银行创造的流动性波动较大,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但是从长期看将趋于稳定;影子银行的发展具有顺周期性。因此,既要充分发挥影子银行的正面效应,积极引导影子银行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又要在保证市场和银行流动性的同时,加强对其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丽涛  张子荣  
在收集2002—2018年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影子银行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影子银行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短期来看,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有正效应;长期来看,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有负效应。短期内,影子银行受自身影响大于经济增长;长期内,经济增长对影子银行的影响大于影子银行自身对其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阳小晓  包群  赖明勇  
通过对Feder(1983)模型引入适应性预期过程并考虑了双向外部效应,文章采用银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动态两部门模型,针对中国1978~2000年期间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银行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实际部门对银行部门的外部效应大于银行部门对实际部门的外部效应,说明我国银行发展基本处于"需求带动型"阶段,进一步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银行部门的外部效应主要体现在资本形成效应,而银行发展对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雷薇  罗伯托·罗恰  
中国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是特殊背景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利率市场化与监管套利是其直接动因,但过多的金融管制与金融法律改革滞后却是导致中国影子银行扭曲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国影子银行的扭曲发展不仅累积了大量金融风险,而且从长远看,会进一步挤压其他机构投资者(如共同基金、养老金)的发展空间,并最终影响中国建立一个稳健、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中国影子银行发展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俞超  何山  
2018年中国出台资管新规后,影子银行活动受抑制,经济虽"脱虚"但未"向实"。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内生融资约束的异质性企业模型,研究影子银行限制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子银行限制政策一方面导致资本总量下降,减弱了宽松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刺激效果;另一方面使资本向高效率企业集中,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资管新规虽然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但"一步到位"的监管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成本。因此,政府应当"堵疏结合",在限制影子银行的同时,疏通货币政策影响中小和民营企业的传导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奇  张红伟  
文章首先给出2004~2013年各省份银行业金融机构效率与经济增长效率数值,在此基础上使用基于DEA-Tobit模型的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研究我国30个省份银行业金融机构效率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从效率互动角度分析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就全国来看,10年间经济增长速度和地方政府财政措施积极程度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效率存在显著负向作用,居民储蓄倾向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效率作用不显著;经济增长速度和地方政府财政措施积极程度均未对经济增长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居民储蓄倾向则对经济增长效率存在显著负向作用。从经济增长效率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效率的关系来看,10年间两者存在单向关系,前者对后者影响不显著,而银行业金融机构效率对经济增长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奇  张红伟  
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经济增长对金融的反作用也值得关注。文章首先给出2004~2013年各省份银行业金融机构效率与经济增长效率数值,在此基础上使用基于DEA-Tobit模型的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研究我国30个省份银行业金融机构效率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从效率互动角度分析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戴敏华  
以世界银行代理第一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艾伦·盖尔布(Alan Gelb)为首的世行专家们认为:现在是发展中国家在4年创记录增长后不确定性增加的时期。2008年全球增长将稍稍下降到3.3%,世行专家们除了考察近期和更长时期内的经济前景外,还深入考察了技术成就的当前水平和最近趋势,探究发展中国家成功利用外国技术的主要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子荣  赵丽芬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使我国地方政府积累了一定的债务规模,而与隐性债务相关的影子银行监管相对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基于2002-2016年的相关经济数据,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经济增长在促进影子银行规模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方面作用都十分显著;地方政府债务明显推动了经济增长和影子银行规模,但影子银行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方面作用有限。因此,应重视经济增长效率,调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防范影子银行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晔  
由于信息不对称对资本积累过程的影响,为了维持足够的经济增长速度,银行必须考虑签订消除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合约,让更多的可贷资金流向生产性投资,推动经济走向更高的资本积累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