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9)
2023(11195)
2022(9425)
2021(8721)
2020(7057)
2019(15917)
2018(15448)
2017(29854)
2016(15814)
2015(16929)
2014(16642)
2013(16147)
2012(14904)
2011(13415)
2010(13444)
2009(12483)
2008(12289)
2007(11055)
2006(9821)
2005(8717)
作者
(44755)
(37319)
(36925)
(35026)
(23820)
(17876)
(16708)
(14227)
(14219)
(13339)
(12683)
(12224)
(12013)
(11743)
(11706)
(11481)
(11146)
(11100)
(10894)
(10719)
(9124)
(9107)
(9053)
(8630)
(8516)
(8326)
(8274)
(8223)
(7395)
(7297)
学科
(56714)
经济(56658)
(50854)
管理(50413)
(42644)
企业(42644)
方法(25768)
数学(22822)
数学方法(22619)
(21075)
银行(20929)
(19640)
(18670)
技术(16822)
中国(16600)
(16464)
(16341)
(14677)
贸易(14662)
(14345)
业经(14237)
(14207)
金融(14207)
技术管理(12556)
(11660)
制度(11655)
(11280)
农业(10920)
业务(10814)
地方(10188)
机构
学院(216528)
大学(214377)
(94972)
经济(93146)
管理(87946)
理学(75777)
理学院(75063)
管理学(74076)
管理学院(73676)
研究(71072)
中国(62887)
(44596)
(43048)
科学(41331)
(39234)
财经(35039)
中心(34851)
(34838)
(33467)
业大(32433)
(31941)
研究所(31627)
农业(30933)
经济学(29350)
(28371)
银行(27279)
(26835)
经济学院(26653)
北京(26587)
财经大学(26215)
基金
项目(146580)
科学(117098)
基金(108262)
研究(104841)
(94967)
国家(94167)
科学基金(81814)
社会(69414)
社会科(66193)
社会科学(66182)
(58036)
基金项目(57223)
自然(53512)
自然科(52401)
自然科学(52386)
自然科学基金(51548)
(48798)
教育(47924)
资助(43372)
编号(40155)
(36845)
创新(33494)
重点(32752)
(32353)
(31516)
成果(31255)
(29112)
国家社会(28984)
课题(28216)
教育部(28072)
期刊
(98475)
经济(98475)
研究(66974)
中国(42880)
(41052)
金融(41052)
管理(34349)
(34328)
(33066)
学报(32375)
科学(30813)
大学(24718)
学学(23728)
农业(21201)
教育(19945)
技术(17739)
财经(17416)
经济研究(17003)
业经(16691)
(14890)
问题(12570)
科技(12541)
(12145)
(11809)
国际(11476)
技术经济(11468)
理论(11023)
商业(10530)
实践(9973)
(9973)
共检索到330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雯霞  
我国影子银行结构日趋复杂化,不确定影响因素随之增加,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当中的作用,影响了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在有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基于IS-LM模型和CC-LM模型分析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建立VAR模型对影子银行、货币供给量以及居民物价生活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波  伍戈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话题。尽管如此,从国内外现有的文献来看,绝大部分局限于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的影响,很少论及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本文结合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前影子银行体系的典型运行模式,着重从其信用创造的角度,创新性地研究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最终得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森  周茜茜  
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已经达到GDP的一半,因此研究与之相关的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影子银行具有特殊的信用创造功能,能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选取2008~2013年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研究影子银行在计量角度上对货币政策各层次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影子银行规模与通货膨胀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影子银行规模对物价有较强烈冲击,同时对货币供应量有时滞性的长期影响,在一定时间内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这说明需要出台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文玉  孙英隽  
近几年来,我国的实际新增货币供应总量总是远远突破中央银行制定的信贷规模上限,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可谓"功不可没"。同时,影子银行体系的存在也给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巨大挑战。首先从理论的视角对比分析中西方影子银行体系的两种不同的信用创造机制,然后运用协整分析法以信托贷款量为例分析了其对我国不同货币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货币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时波  
流动性创造是商业银行高效运转的关键,也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有效调节的主要方式。本文通过运用Sys-GMM估计方法,探讨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的效果。研究认为: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存在差异,对中小商业银行更为显著;商业银行对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高于数量型,资产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对同业拆借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是短期的、阶段性的。因此,差异化的货币政策是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方式,增强商业银行对金融市场的敏感程度,提高自发调节流动性创造的能力,形成货币政策调节的期限差异,对增强货币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存  杨大光  
影子银行的过快发展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不利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可控性,不利于维持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对此,应完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注重社会融资总量指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向利率中介指标倾斜。同时,调整准备金的统计口径,提高再贴现工具的效力,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振华  王振  文兴易  
通过扩展IS-LM模型理论分析,文章采用多项经济指标建立并识别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基于我国2003年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等相关检验,指出各经济指标与影子银行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对模型各参数进行估计,并就影子银行与各经济指标之间做脉冲响应,进一步对主要变量进行方差分解,指出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会有影响,中央银行应执行更为谨慎的货币政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俊岭  陈钦  
为了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我国信托系统规模(SBS)、基本利率(RF)及我国的货币供应紧缩(M1)为评价因素,基于我国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数据及2004年1月至2016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VECM方法实证分析影子银行体系与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关系。研究表明,影子银行业规模的扩大,增强了我国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贷款的独立性。与此同时,影子银行业务是一个不对称的方式,它放大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但削弱了限制性利率为基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方圆  赫国胜  
基于SVAR模型研究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会抑制紧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即会抑制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而这两个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对影子银行的规模扩张具有促进作用,即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加快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方圆  赫国胜  
基于SVAR模型研究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会抑制紧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即会抑制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而这两个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对影子银行的规模扩张具有促进作用,即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加快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向前  孙彤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不断膨胀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根据我国2006—2014年相关变量的月度数据,采用FAVAR模型测度货币政策目标受影子银行影响的效果。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会在一定时期内减弱经济增长波动幅度,加剧物价水平的不稳定性,降低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进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振  曾辉  
本文通过引入银行和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和流动性创造功能,对传统的IS-LM模型进行修正来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选用我国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信贷、利率的传导效果造成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应执行更为谨慎的货币政策;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具有扩张作用,但也存在影子银行资金不具有长期效应等问题,应客观对待,注意防控其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崔治文  刘建平  
影子银行正逐渐成为金融体系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现有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冲击。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关系,结果表明:现有的货币政策已经不能在影子银行快速发展环境下高效发挥作用,在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应尽快引入社会融资规模这一货币政策新指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青召  林秀梅  
在新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理论基础上引入影子银行存量规模对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影响,从而得到一个包含影子银行、货币供应量、利率、CPI和GDP的动态系统模型。在考虑时间聚合问题后,利用混频抽样数据结构向量自回归(MIDAS-SVAR)模型分析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LR检验的结果显示MIDAS-SVAR模型优于季度SVAR模型。对比MIDAS-SVAR模型和SVAR模型中GDP方差分解的结果发现,影子银行在MIDAS-SVAR模型中对GDP预测方差的贡献要高于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显示,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要强于利率R。季度内第3个月份影子银行存量规模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变量的影响与季度内第1个月和第2个月的影响存在差异。央行在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月份影子银行存量规模,保证货币政策效果不被扭曲。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德发  胡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和投融资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影子银行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影子银行突破了传统金融监管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需要,有利于优化市场资金配置的结构。但是事实证明,影子银行自主性的发展确实对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