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9)
- 2023(12606)
- 2022(10645)
- 2021(10141)
- 2020(8435)
- 2019(19189)
- 2018(18888)
- 2017(36869)
- 2016(20230)
- 2015(23012)
- 2014(22907)
- 2013(22691)
- 2012(21023)
- 2011(18746)
- 2010(18561)
- 2009(17379)
- 2008(17333)
- 2007(15427)
- 2006(13592)
- 2005(12320)
- 学科
- 济(73746)
- 经济(73656)
- 管理(62129)
- 业(57243)
- 企(45267)
- 企业(45267)
- 方法(33822)
- 财(31774)
- 数学(30641)
- 数学方法(30456)
- 制(24894)
- 农(24866)
- 中国(23627)
- 银(23301)
- 银行(23155)
- 行(21764)
- 贸(18308)
- 贸易(18294)
- 易(17867)
- 融(17346)
- 金融(17338)
- 务(16116)
- 财务(16076)
- 财务管理(16026)
- 业经(15499)
- 企业财务(15130)
- 学(14995)
- 度(14917)
- 制度(14911)
- 体(14909)
- 机构
- 学院(282222)
- 大学(281729)
- 济(116803)
- 经济(114333)
- 管理(105922)
- 研究(95994)
- 理学(90118)
- 理学院(89133)
- 管理学(87819)
- 管理学院(87306)
- 中国(83024)
- 财(64786)
- 京(59981)
- 科学(58053)
- 农(55485)
- 所(49942)
- 财经(47729)
- 中心(45225)
- 研究所(44712)
- 业大(44382)
- 农业(44351)
- 江(43286)
- 经(43158)
- 北京(37915)
- 经济学(36096)
- 财经大学(35263)
- 州(34698)
- 院(34424)
- 范(33357)
- 经济学院(32862)
- 基金
- 项目(182543)
- 科学(141073)
- 基金(132237)
- 研究(128729)
- 家(117163)
- 国家(116198)
- 科学基金(97698)
- 社会(81271)
- 社会科(77125)
- 社会科学(77103)
- 省(71191)
- 基金项目(69979)
- 自然(64565)
- 自然科(63061)
- 自然科学(63036)
- 自然科学基金(61935)
- 划(60250)
- 教育(58500)
- 资助(55060)
- 编号(51263)
- 成果(41368)
- 重点(40690)
- 部(40214)
- 发(38218)
- 创(37649)
- 科研(35683)
- 课题(35660)
- 创新(35356)
- 计划(34225)
- 教育部(34003)
共检索到440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增武
影子银行体系的诞生模糊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窗口指导口径,比如2010年中央银行制定的信贷规模上限为7.5万亿元,但如果加上通过影子银行体系进行的贷款投放规模,2010年的新增货币供应量将大幅提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珊珊 邓智琦
理财产品较为成功地规避了信贷管制,从而间接地创造了货币供给,这是当前多数文献讨论并形成的共识。本文另辟蹊径,从货币供应量的角度研究问题:通过对理财资金流动和资产负债表传导的考察,对银行理财产品自身所具有的、直接的货币创造功能进行了分析论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健全银行理财产品统计信息制度、优化完善理财业务相关会计科目设计、贴近创新实践适时修订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等建议。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银行理财 影响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建坤 范俊林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变化导致存款余额的相应变动,使得针对现金和存款进行统计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受到影响,但并非是"理财增加=广义货币供应量减少"或者"理财减少=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的简单关系。表内理财产品对现行广义货币供应量统计并不产生影响,而表外理财产品是否影响广义货币供应量,则取决于其资金运用方向,影响主要体现在理财资金可能滞留在金融体系内部(体现为同业存款),从而导致广义货币供应量统计失真。受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现行广义货币供应量明显低估,通过资金运用方向的估算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测算出货币供应量的实际变动趋势。
关键词:
理财产品 广义货币供应量 货币统计口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碧 曹宝玉
2010年开始,我国影子银行业务呈现喷涌式发展,反应我国资金面比较紧张,但是根据M2/GDP来看,2010年达到1.8,说明我国市场上流动性很充足,但社会融资仍旧困难,说明我国金融结构性扭曲,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已经不能够反应市场货币供求状况。影子银行作为被漏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影响着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为此,文章通过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统计的影响,以解释M2/GDP与CPI之间和M2与市场货币供求之间这两对矛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以简化的银行资产负债表直观地反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对资产负债表的冲击,并得出结论:不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以表外或表内核算,若理财资金投资于增量金融资产,仅改变存款结构,并不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若投资于存量金融资产,短期非均衡时会降低货币供应量,而长期均衡时会增加货币供应量。JJ(Johansen-Juselius)协整检验证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额、货币供应量、利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从长期均衡来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增加会促进货币供应量增加;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证明,从短期非均衡来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额增加会使货币供应量减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新功
影子银行运用自身信用创造功能向社会增加了信贷供给,实际扩大了货币供应量,这对当前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产生了冲击,影响了货币政策调控效果。采用1992-2010年的年度数据建立相应的VAR模型,实证研究影子银行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动态关系,根据实证结论并结合我国当前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采用信用总量主导的货币政策降低影子银行影响;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弱化货币总量波动;规范银行理财业务降低金融风险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碧 曹宝玉 吴姗姗
随着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近年来喷涌式发展,凸显出我国资金面比较紧张的局面,但是根据经济杠杆M2/GDP来看,2010年达到1.8,说明我国市场上流动性很充足,出现了金融结构性扭曲现象。M2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依据,其统计失真使得无法真实反映市场上货币供求关系,更不能真实反映M2/GDP与CPI之间的矛盾,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影响的原因、后果分析,试图解释上述两个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明东 宗怿斌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迅速,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日趋显现。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形式,其发生态势、具体流程、构成情况等都值得关注和重点研究,尤其是信贷资产类银行理财产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尤为显著。银行理财产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致央行货币监测与货币定义的难度加大;二是加剧了市场的投机风险;三是对维护金融稳定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四是信贷类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央行的信贷窗口指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卢满生
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迅速,但其表外运作模式使货币政策调控面临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上升、广义M2统计失真、社会融资规模调控难度加大以及政策工具运用效果弱化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
银行理财 货币政策 政策调控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蔡真
本文收集了20072014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将其归类整理后形成31个省份的年度面板数据,在控制住一些重要变量后考察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居民储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并且期限越短的产品负向关系越显著。结合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主要以货币市场为定价参照的事实,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是以银行理财产品为形式、以货币市场为载体逐步推进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蓓 张明 邹晓梅
理财产品作为中国影子银行最重要组成部分,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系统分析了影子银行负债端理财产品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全面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以中国14家上市银行2009—2015年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发行理财产品通过降低资本比率与资产收益率,降低了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不同规模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或是同一商业银行发行不同类型、不同期限理财产品,均会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但影响机制因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大小不同存在差异;银监会"8号文"对大银行的影响尤为突出。
关键词:
影子银行 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 经营稳定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焱
经过十余年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已成为重要的财富管理工具,在利率管制背景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创新的关系。理财规模的不断扩张及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及中介目标的影响日益显现,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本文以理财产品业务模式和投资投向为出发点,系统论证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动理财市场健康发展,应不断完善政策工具,规范市场秩序,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鼓励混业经营及创新。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雅茜
文章分析了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根据月度数据辩识了我国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并从两者相互影响的角度,对理财产品收益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之间影响关系的大小、稳定性以及影响程度等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
理财产品 收益率 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旭阳
资产证券化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发展的主战场,应把理财资金引入这一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自2004年以来,中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迅猛发展,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品种。2013年3月,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后,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灿贞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成为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重要收益来源,但由于理财产品种类繁多、评价指标不明确等问题,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零值现象的机率不断上升。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系统分析影响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与收益的客观因素,并在阐述结构性存款收益风险特征之后,提出一些评价指标,从而在将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为投资者创造最大经济效益。
关键词:
银行 理财产品 风险 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