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40)
2023(19130)
2022(16704)
2021(15822)
2020(13461)
2019(31222)
2018(31289)
2017(60776)
2016(33502)
2015(38073)
2014(38515)
2013(37690)
2012(35056)
2011(31527)
2010(31787)
2009(29444)
2008(29308)
2007(26304)
2006(22927)
2005(20286)
作者
(97996)
(81659)
(81142)
(77533)
(52039)
(39164)
(37317)
(32033)
(30960)
(29528)
(27780)
(27435)
(26074)
(26049)
(25637)
(25340)
(24801)
(24242)
(23625)
(23404)
(20355)
(20339)
(20168)
(18704)
(18338)
(18320)
(18257)
(18179)
(16590)
(16331)
学科
(129676)
经济(129524)
管理(96781)
(91463)
(76504)
企业(76504)
方法(62848)
数学(55027)
数学方法(54161)
(36491)
(35658)
中国(33697)
(30225)
(28569)
业经(27927)
(27291)
银行(27144)
地方(25780)
(25631)
(24545)
贸易(24529)
(23823)
理论(23678)
(23660)
财务(23555)
财务管理(23499)
农业(23264)
(22430)
金融(22421)
企业财务(22221)
机构
学院(473925)
大学(472520)
(184934)
管理(184301)
经济(180626)
理学(158467)
研究(157365)
理学院(156705)
管理学(153490)
管理学院(152653)
中国(123362)
(100762)
科学(99205)
(88352)
(82608)
(80739)
中心(73471)
研究所(73375)
业大(72829)
(71986)
财经(69797)
农业(65227)
北京(63659)
(63186)
(61802)
师范(61132)
(58336)
(56851)
经济学(54912)
技术(52505)
基金
项目(317353)
科学(247366)
研究(229437)
基金(227560)
(198808)
国家(197141)
科学基金(168358)
社会(140281)
社会科(132765)
社会科学(132729)
(125584)
基金项目(119926)
自然(112055)
自然科(109426)
自然科学(109397)
教育(107741)
自然科学基金(107382)
(105718)
资助(96282)
编号(95314)
成果(78044)
重点(71246)
(69548)
(66699)
课题(66377)
(65109)
科研(61123)
创新(60717)
大学(59212)
教育部(59147)
期刊
(200528)
经济(200528)
研究(138307)
中国(91765)
学报(77513)
(74196)
(69741)
科学(69087)
管理(66546)
大学(58075)
学学(54785)
教育(54715)
(52875)
金融(52875)
农业(49504)
技术(43465)
财经(33800)
业经(33441)
经济研究(32147)
(28790)
问题(26036)
(25975)
统计(23672)
图书(23657)
(23109)
理论(22945)
技术经济(22909)
科技(21568)
(21272)
实践(20992)
共检索到702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蔡镇锐  
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与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密切相关。本文基于DCC-MV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价格型工具相比,数量型工具与影子银行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更大;货币政策工具与影子银行业务关系并非恒定不变,主要看当时市场资金的松紧程度。当市场资金紧张时,提高市场利率,影子银行业务增加,替代信贷业务;增加基础货币,影子银行业务减少,被信贷业务替代。因此,应协调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对影子银行体系进行调节,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坚持价格型调控改革方向,尽快建立影子银行体系监测统计制度,加快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立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霞  朱玲  
文章基于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影响的理论分析,选取2008年至2015年的月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影子银行会使新增信贷规模减少;但从长期来看,影子银行会使信贷规模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预期发生偏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霞  朱玲  
文章基于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影响的理论分析,选取2008年至2015年的月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影子银行会使新增信贷规模减少;但从长期来看,影子银行会使信贷规模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预期发生偏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翠  
本文通过建立包含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等多个部门在内的DSGE模型,利用不同货币政策工具规则反应系数的OLS估计结果,探索解决在充分发展影子银行背景下的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的选择问题。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利率规则在稳定产出、物价方面发挥的作用更明显,利率规则未来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的最优选择。同时,比较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的福利损失得出结论,三种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的福利损失从小到大分别是利率规则、混合规则和货币供应量规则,这也表明利率规则是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的最优选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翠  
本文通过建立包含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等多个部门在内的DSGE模型,利用不同货币政策工具规则反应系数的OLS估计结果,探索解决在充分发展影子银行背景下的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的选择问题。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利率规则在稳定产出、物价方面发挥的作用更明显,利率规则未来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的最优选择。同时,比较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的福利损失得出结论,三种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的福利损失从小到大分别是利率规则、混合规则和货币供应量规则,这也表明利率规则是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的最优选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亚明  常军  佟淼  
本文融合我国取消利率管制初期的利率粘性特征、企业杠杆率差异和影子银行因素,建立DSGE模型研究了不同企业部门杠杆率差异水平下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不同存款利率水平下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传导效果上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当企业杠杆率差异维持在合理区间内,货币政策向主要经济变量传导是有效的,且随着利率实现完全市场化并处于一定区间内,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实现对经济微调上更具优势,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则更适于刺激总产出的快速增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少强  颜永嘉  
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实施监管套利,反映在其金融产品的定价上,即是突破货币当局对于利率的管制,改变货币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进而对货币政策调控发生作用的渠道和方式产生影响。过去几年间,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给整个金融体系运行带来的改变,正在印证这一进程。本文基于传统银行体系和影子银行体系的简化资产负债表构建理论模型,推导了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不同利率之间传导路径的可能影响,进而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对理论模型的推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改善了市场化利率的传导,优化了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的外部环境;但市场化利率传导的效率和效果还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勇  杨志波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越来越强,国际上主要股票市场经常呈现齐涨共跌的趋势。通过使用动态相关系数(DCC-MVGARCH)模型,本文对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下,我国大陆股市与境外香港股市、日本股市、美国股市和欧洲股市之间的联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股市与境外主要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有增强趋势,尤其是在美国次贷危机以后,其动态相关系数明显增大的态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段奇奇  
基于TVP-VAR模型,本文重点对经济周期、影子银行、货币政策的动态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影子银行具有顺周期性,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顺周期行为具有时变性;二是影子银行降低了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M2作为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值得商榷;三是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均具有正向作用,且该作用具有长期性。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会间接地影响到影子银行自身的运行,形成正反馈环机制,放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增加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最后,文章从影子银行顺周期问题的治理、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转变以及影子银行的规范发展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毛泽盛  周舒舒  
本文将影子银行化企业部门引入DSGE模型,动态模拟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信贷渠道影响的存在性及其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信贷供给和信贷条件均存在正向影响并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它有利于解决融资难问题,但不利于解决融资贵问题。这意味着,虽然当前企业影子银行化仍存在监管滞后和发展不透明等问题,但不应否定其积极作用而强行抑制其发展,正确的做法是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积极调控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及其信贷去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丛文  
影子银行的发展与货币政策调控有密切关系。本文基于时变Copula理论模型详尽地探讨了中国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调控的动态相关性,结果显示:影子银行具有经济发展顺周期特征,能够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并且不会显著影响物价、房价水平;影子银行的调控逆周期特性削弱了紧盯货币供应量的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而与市场利率的联动作用则能够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当前应协调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市场利率等数量型和价格型调节工具对中国影子银行进行动态有效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振华  王振  文兴易  
通过扩展IS-LM模型理论分析,文章采用多项经济指标建立并识别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基于我国2003年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等相关检验,指出各经济指标与影子银行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对模型各参数进行估计,并就影子银行与各经济指标之间做脉冲响应,进一步对主要变量进行方差分解,指出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会有影响,中央银行应执行更为谨慎的货币政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常凯  葛方平  程紫瑶  邵方宏  
选取20072015年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各层次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信贷渠道是我国主要的货币传导渠道;影子银行体系能够创造信用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削弱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影子银行的扩张降低了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和可测性,使M2统计值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真实的货币供给量,同时影子银行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这个作用不太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常凯  葛方平  程紫瑶  邵方宏  
选取2007~2015年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各层次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信贷渠道是我国主要的货币传导渠道;影子银行体系能够创造信用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削弱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影子银行的扩张降低了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和可测性,使M2统计值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真实的货币供给量,同时影子银行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这个作用不太明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先平  
本文利用MS-VAR模型分析了外资银行、本土银行在面对货币政策调控时的信贷行为,发现不论是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还是相对扩张时期,本土银行发放的信贷都会随货币供给增加而增加;外资银行信贷反应相对较弱;在货币政策相对扩张时期,外资银行发放的信贷会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其发放的信贷并不会随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增加。本文对于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