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3)
2023(9891)
2022(8122)
2021(7830)
2020(6350)
2019(14649)
2018(13919)
2017(27794)
2016(14466)
2015(16461)
2014(16191)
2013(16195)
2012(15296)
2011(14036)
2010(14102)
2009(13599)
2008(12948)
2007(11454)
2006(10615)
2005(10084)
作者
(38713)
(32066)
(31891)
(30947)
(20757)
(15252)
(14769)
(12723)
(12265)
(11694)
(11166)
(10746)
(10539)
(10456)
(10125)
(10096)
(9533)
(9427)
(9358)
(8693)
(8341)
(7914)
(7519)
(7463)
(7453)
(7254)
(7185)
(6862)
(6407)
(6370)
学科
(60879)
经济(60826)
(38500)
管理(38083)
(34185)
银行(34040)
(32517)
(30808)
金融(30808)
(30542)
企业(30542)
中国(27168)
方法(26171)
数学(24233)
数学方法(24050)
(21951)
(17531)
(16902)
(16827)
贸易(16809)
(16612)
(13011)
制度(13007)
业经(12646)
业务(12127)
地方(12061)
中国金融(12020)
(11010)
农业(10990)
(10843)
机构
大学(201486)
学院(200925)
(101556)
经济(99760)
管理(75509)
研究(74034)
中国(73535)
理学(63017)
理学院(62424)
管理学(61788)
管理学院(61410)
(49630)
(42174)
财经(38692)
科学(36809)
中心(36663)
(36020)
(35674)
(35428)
经济学(34521)
银行(34355)
研究所(32170)
(32015)
经济学院(31227)
(30897)
金融(30425)
(29383)
财经大学(29190)
(28727)
北京(27823)
基金
项目(122753)
科学(98345)
研究(94492)
基金(92953)
(78864)
国家(78240)
科学基金(67512)
社会(63796)
社会科(60955)
社会科学(60944)
基金项目(46526)
(43249)
教育(42553)
资助(40632)
自然(39755)
自然科(38883)
自然科学(38873)
自然科学基金(38259)
(37287)
编号(36824)
成果(31526)
(29888)
国家社会(27877)
重点(27655)
(27323)
中国(26912)
教育部(26678)
(25957)
课题(25862)
(25822)
期刊
(107749)
经济(107749)
研究(73715)
(55683)
金融(55683)
中国(41706)
(36424)
管理(28707)
(26810)
科学(24150)
学报(22993)
财经(20452)
经济研究(19369)
大学(18940)
学学(17914)
(17591)
教育(16906)
国际(16054)
农业(16007)
(15857)
技术(15270)
业经(14379)
问题(14165)
世界(13004)
理论(11610)
实践(10091)
(10091)
技术经济(9805)
统计(9549)
农村(9160)
共检索到334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马亚明  王虹珊  
影子银行规模急剧膨胀与社会金融杠杆率持续升高,增加了中国货币政策规则实施的难度。通过构建包含影子银行、金融杠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宽松的价格规则和紧缩的数量规则都可以有效地抑制影子银行信贷规模,提高商业银行为经济运行提供流动性的能力,同时有效调控金融杠杆。若货币政策盯住金融杠杆,数量规则就会提高中国货币政策规则调控的力度,但也会增大宏观经济的波动幅度,社会福利损失反而会增加。因此,为了兼顾增加社会福利与防范金融风险,货币政策规则应当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不断调整与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青召  林秀梅  
在新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理论基础上引入影子银行存量规模对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影响,从而得到一个包含影子银行、货币供应量、利率、CPI和GDP的动态系统模型。在考虑时间聚合问题后,利用混频抽样数据结构向量自回归(MIDAS-SVAR)模型分析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LR检验的结果显示MIDAS-SVAR模型优于季度SVAR模型。对比MIDAS-SVAR模型和SVAR模型中GDP方差分解的结果发现,影子银行在MIDAS-SVAR模型中对GDP预测方差的贡献要高于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显示,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要强于利率R。季度内第3个月份影子银行存量规模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变量的影响与季度内第1个月和第2个月的影响存在差异。央行在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月份影子银行存量规模,保证货币政策效果不被扭曲。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琳  陈伟  刘波  
影子银行的存在增加了投机性融资和庞氏融资规模,形成了对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对冲或扩大作用的势力,使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受到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本文基于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背景,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效应受到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构建分阶段VAR模型,分析在不同货币政策区间,即货币紧缩阶段和货币扩张阶段、影子银行存在下的货币政策实施效应。通过对不同货币政策阶段及考虑影子银行影响与否的四种情形的实证分析表明,货币政策不同阶段、不同工具的实施效应存在差异。目前,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较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货币紧缩阶段的货币政策实施效应将受到对冲影响,货币扩张阶段的货币政策实施效应将受到放大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向前  诸葛瑞英  黄盼盼  
近年来影子银行系统的快速扩张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忽略的问题。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VAR模型,对2000~2012年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影子银行系统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负向作用,对于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以及传导机制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第二,影子银行系统使我国金融稳定性有所降低;第三,近年我国相对稳定的金融系统、较快的经济增长以及货币供给的不断增加是影子银行系统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静文  
本文通过构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探讨不同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进一步模拟得出不同外生冲击下两种利率规则的实施效果及福利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名义汇率贬值率和贸易条件,钉住CPI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在不同冲击下的稳定效果都好于钉住国内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但钉住国内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在不同冲击下的福利损失都小于钉住CPI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静文  
本文通过构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探讨不同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进一步模拟得出不同外生冲击下两种利率规则的实施效果及福利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名义汇率贬值率和贸易条件,钉住CPI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在不同冲击下的稳定效果都好于钉住国内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但钉住国内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在不同冲击下的福利损失都小于钉住CPI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国祥  郭建娜  
未考虑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会忽视物价稳定下金融过度繁荣累积的潜在风险。文章在通货膨胀和产出两个目标变量的基础上,将金融稳定以指数的形式加入货币政策目标中,对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泰勒规则所具有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金融稳定和产出在货币政策中可以平稳地传导,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中的传导不平稳。(2)央行在高通胀时会增加对金融稳定目标的关注,高通胀时产出缺口的扩大对利率的影响比低通胀时要大,利率需对通货紧缩做出更大的反应。(3)如果参照未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宏观调控,则调控力度会被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国祥  郭建娜  
未考虑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会忽视物价稳定下金融过度繁荣累积的潜在风险。文章在通货膨胀和产出两个目标变量的基础上,将金融稳定以指数的形式加入货币政策目标中,对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泰勒规则所具有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金融稳定和产出在货币政策中可以平稳地传导,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中的传导不平稳。(2)央行在高通胀时会增加对金融稳定目标的关注,高通胀时产出缺口的扩大对利率的影响比低通胀时要大,利率需对通货紧缩做出更大的反应。(3)如果参照未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宏观调控,则调控力度会被低估。(4)我国在货币政策调控中显著关注了金融稳定目标,逐渐趋于按照含有金融稳定目标的泰勒规则进行操作,因此将金融稳定目标加入货币政策规则中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是有效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智华  杨秀云  
商业银行的顺经济周期特征和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机制,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可能会导致影子银行的逆周期扩张。研究表明,这一金融特征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会相互强化并使经济产生滞涨风险,而传统上紧盯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Taylor规则无法有效抑制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货币政策当局应该将社会信贷总量纳入到传统Taylor规则中并对其做出一定程度的反应;作为衡量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信贷条件的贷款利率差这一观测变量,当其波动程度超过一定范围时,货币政策也应对其做出反应。消除金融歧视和金融抑制具有最好的社会福利效果,对金融变量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也应避免政策工具的冲突和政策目标的叠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存  杨大光  
影子银行的过快发展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不利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可控性,不利于维持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对此,应完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注重社会融资总量指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向利率中介指标倾斜。同时,调整准备金的统计口径,提高再贴现工具的效力,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振华  王振  文兴易  
通过扩展IS-LM模型理论分析,文章采用多项经济指标建立并识别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基于我国2003年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等相关检验,指出各经济指标与影子银行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对模型各参数进行估计,并就影子银行与各经济指标之间做脉冲响应,进一步对主要变量进行方差分解,指出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会有影响,中央银行应执行更为谨慎的货币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骆振心  冯科  
影子银行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大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效果。本文从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角度,分析了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向前  孙彤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不断膨胀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根据我国2006—2014年相关变量的月度数据,采用FAVAR模型测度货币政策目标受影子银行影响的效果。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会在一定时期内减弱经济增长波动幅度,加剧物价水平的不稳定性,降低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进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亘  鲁靖  
本文通过CC-LM模型和VAR模型研究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结论表明:影子银行的发展会推动经济增长、扩大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并且根据Granger因果分析,在现阶段,影子银行不是CPI和利率水平的Granger原因;但从脉冲响应的结果来看,影子银行也会给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所以我国应当积极引导影子银行发展,使其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同时也应当将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纳入监管范围。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熊劼  
理论和实证证据表明,银行业的稳健程度和信贷行为可以改变货币政策影响通货膨胀和产出的方式。近年来,一些理论研究还表明,银行资本监管在银行贷款决定中可能发挥潜在作用。本文的实证分析主要通过引入资本缓冲率与货币政策代理变量的交互乘积项来识别货币政策的银行资本渠道,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下的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资本约束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信贷发放的调节效应。同时,考虑到我国资本监管制度的施行与效力发挥时间点上的不一致,本文引入时间虚拟变量,对2004年前后和2008年前后我国的银行资本渠道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