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90)
- 2023(21885)
- 2022(18412)
- 2021(17422)
- 2020(14637)
- 2019(33691)
- 2018(32995)
- 2017(63303)
- 2016(34118)
- 2015(38500)
- 2014(38092)
- 2013(37588)
- 2012(35025)
- 2011(31347)
- 2010(31452)
- 2009(29714)
- 2008(29407)
- 2007(25919)
- 2006(23059)
- 2005(21160)
- 学科
- 济(141954)
- 经济(141800)
- 业(112656)
- 管理(107128)
- 企(98773)
- 企业(98773)
- 方法(65033)
- 数学(54377)
- 数学方法(53675)
- 财(42361)
- 中国(41880)
- 农(40802)
- 业经(38259)
- 银(35916)
- 银行(35769)
- 制(34557)
- 行(34129)
- 融(33450)
- 金融(33448)
- 务(28962)
- 财务(28880)
- 财务管理(28830)
- 贸(28165)
- 贸易(28144)
- 农业(27855)
- 易(27424)
- 企业财务(27389)
- 地方(26630)
- 理论(25247)
- 学(25005)
- 机构
- 学院(481208)
- 大学(480913)
- 济(203622)
- 经济(199470)
- 管理(191955)
- 理学(164009)
- 理学院(162345)
- 研究(160543)
- 管理学(159645)
- 管理学院(158786)
- 中国(135462)
- 京(102712)
- 财(97377)
- 科学(93704)
- 所(79711)
- 财经(76957)
- 中心(76071)
- 农(75682)
- 江(71807)
- 研究所(71696)
- 经(70097)
- 业大(66466)
- 北京(65529)
- 经济学(62079)
- 范(60153)
- 师范(59646)
- 农业(58946)
- 州(58527)
- 院(57994)
- 财经大学(57189)
- 基金
- 项目(314133)
- 科学(248798)
- 研究(232617)
- 基金(230419)
- 家(198603)
- 国家(196901)
- 科学基金(171027)
- 社会(148542)
- 社会科(140990)
- 社会科学(140953)
- 基金项目(120294)
- 省(119829)
- 自然(109772)
- 自然科(107301)
- 自然科学(107279)
- 教育(106734)
- 自然科学基金(105385)
- 划(100698)
- 资助(96643)
- 编号(94906)
- 成果(77164)
- 部(70361)
- 重点(69579)
- 发(66280)
- 创(65887)
- 课题(64478)
- 国家社会(61680)
- 创新(61128)
- 教育部(61103)
- 科研(59715)
- 期刊
- 济(224561)
- 经济(224561)
- 研究(148980)
- 中国(95252)
- 财(77954)
- 管理(74660)
- 学报(69294)
- 农(69074)
- 融(66616)
- 金融(66616)
- 科学(66097)
- 大学(54379)
- 学学(51090)
- 教育(49744)
- 农业(46458)
- 技术(43462)
- 财经(38969)
- 经济研究(36236)
- 业经(35819)
- 经(33487)
- 问题(28498)
- 业(26294)
- 贸(25846)
- 技术经济(24955)
- 理论(24335)
- 国际(23907)
- 统计(23501)
- 图书(23087)
- 世界(22807)
- 现代(22404)
共检索到743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马骁 张梅兰 赵玮璇
近年来我国愈发重视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传导,而影子银行规模的变化必然会对这一传导过程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围绕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这一研究主题,基于中国上市非金融企业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实证计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规模的增加会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敏感程度,但同时能够提高对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敏感程度。因此,在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其市场化的优势,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效果。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货币政策 融资约束 利率市场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于博 罗玉玲
本文以2009-2019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为样本,研究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以及影子银行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强化约束预期、激励预防性动机,导致企业提高预防性金融资产的配置水平;但紧缩性货币政策也会通过抑制流动性来制约资产价格泡沫,从而弱化投机性金融资产的配置,进而抑制金融化。(2)除直接影响外,存在"货币政策→影子银行→企业金融化"的间接影响机制。紧缩性政策会激励影子银行发展,这一方面缓解了企业预防性动机,降低了预防性金融资产配置;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资金空转和资产价格泡沫,激励企业逐利性金融资产的配置,推升了金融化水平。(3)多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尽管紧缩政策通过传统信贷和影子信贷对企业金融化产生的影响截然不同,但借传统银行信贷渠道抑制投机与金融化,仍是紧缩性政策所发挥的主导性作用。本文拓展了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路径分析,为监管当局强化影子银行监管,引导企业"脱虚返实"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韩珣 易祯
本文构建了一个动态均衡模型分析货币政策对企业影子银行业务的理论影响机制,提出了对应的研究假说,并利用2007—2019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对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起到正向影响,影响机制是通过影子信贷利率和金融资本配置效率两个渠道作用于企业影子放贷行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企业影子银行业务的正向影响,在分析师乐观偏差程度较高、对外担保事件较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投资者情绪高涨、企业家信心提高及P2P问题平台数量的增加会放大紧缩性货币政策与企业影子银行业务之间的正向关系。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央行沟通中稳定市场预期、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等词频的提高会减弱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企业影子银行业务的正向影响。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促进企业影子放贷行为而提高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中介初次信贷配置失衡的问题。本研究对于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指引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珣 田光宁 李建军
本文从理论角度剖析了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和机制,基于三个假设命题构建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融资结构的关系模型,并运用2009—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结构对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业务的规模产生显著的影响,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对企业影子银行规模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外源融资相较于内源融资、股权融资相较于债权融资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强;第二,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引致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加剧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趋势;第三,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融资结构 正向效应 金融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珣 田光宁 李建军
本文从理论角度剖析了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和机制,基于三个假设命题构建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融资结构的关系模型,并运用2009—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结构对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业务的规模产生显著的影响,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对企业影子银行规模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外源融资相较于内源融资、股权融资相较于债权融资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强;第二,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引致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加剧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趋势;第三,不同所有制结构、不同规模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与其融资结构的关系存在差异,国有、大型企业外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占比高,影子银行化动机强烈。但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上升,影子银行化行为会因股东关注和社会舆论受到一定的约束。最后提出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融资结构 正向效应 金融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争艳 陈惟
中小企业融资贵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其中货币政策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银行信贷市场和民间借贷市场两类中小企业主要融资市场的实际利率衡量中小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并构建OLS回归模型,分析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实际融资成本的影响,以此判断货币政策是否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贵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央行无论通过释放流动性等数量型调控工具,还是降低贷款基准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都不能显著地降低中小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因此,未来货币政策不应将解决融资贵作为主要目标,而应将政策重点继续集中于稳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速,融资贵问题从根本上还需要通过纠正经济和金融体制扭曲来解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小企业融资贵 实际利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争艳 陈惟
中小企业融资贵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其中货币政策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银行信贷市场和民间借贷市场两类中小企业主要融资市场的实际利率衡量中小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并构建OLS回归模型,分析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实际融资成本的影响,以此判断货币政策是否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贵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央行无论通过释放流动性等数量型调控工具,还是降低贷款基准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都不能显著地降低中小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因此,未来货币政策不应将解决融资贵作为主要目标,而应将政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小企业融资贵 实际利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翟光宇 张博超
我国市场经济以及金融体系还不够发达,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而言,银行债务融资对于企业来说依然十分重要。而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在银企之间的业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本文讨论会计信息透明度对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同时将货币政策因素融入其中。本文以2004至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并经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会计信息透明度较差的公司获得的借款数量较少;现金持有水平较高的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较低,并且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依然如此,但在这一时期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平均水平会提高;非国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翟光宇 张博超
我国市场经济以及金融体系还不够发达,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而言,银行债务融资对于企业来说依然十分重要。而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在银企之间的业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本文讨论会计信息透明度对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同时将货币政策因素融入其中。本文以2004至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并经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会计信息透明度较差的公司获得的借款数量较少;现金持有水平较高的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较低,并且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依然如此,但在这一时期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平均水平会提高;非国有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可能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以争夺信贷资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慧毅 彭一航 刘瑞姣
随着实体经济投资率的下降,我国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参与到高收益的影子银行业务中,系统性风险不断聚集。文章利用2010—2019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信贷供需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增加均会正向影响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扩大信贷供给并没有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反而促进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因企业所有制的不同及区域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环境差异,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程度对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敏感程度出现异质性。要遏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趋势,应当更加精确地识别信贷的真实需求方,加强资金的后续监管,从而提高信贷的利用效率,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研究为后续信贷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非金融企业 信贷供需 地区差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国祥 郝晋豪
本文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数据,探究企业金融化对经营风险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货币政策对金融化与经营风险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企业金融化程度提升使其面临的经营风险加剧,且随着货币供应量的扩大,这一作用逐渐增强。对样本时期进行划分,采用金融收益作为金融化指标,得到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期,企业金融化对经营风险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异质性检验发现:金融化对经营风险的正向影响以及货币政策的强化效应主要体现在经营者受监督程度较低、财务环境较差的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中。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会阻碍未来企业价值的提升。本文研究使用动态指标衡量金融化,并结合货币政策视角,为避免“脱实向虚”引起企业内部经营风险提升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 经营风险 货币供应量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谢八妹
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贷款总量和中小企业贷款总量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是存在的。但在现有传导机制下,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影响是有限的。应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以寻求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新突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香花 王倩 李世辉
基于资本“脱实向虚”的结构性矛盾以及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逐渐趋同的背景,本文选取我国2008—2020年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样本,从行业层面探讨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同伴效应。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存在同伴效应。机理检验发现,学习效应和行业竞争不足构成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伴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的企业更容易受到同伴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伴效应对企业财务风险和企业价值分别产生了“U型”和“倒U型”影响。本研究为理解我国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正确引导和监管影子银行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同伴效应 学习效应 行业竞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军 黄志忠 何翠茹
本文以2002-2010年期间深沪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基础,从投资内部现金流敏感性的视角考察了宏观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和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据此评估了宏观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功能。文章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了企业扩张投资,通过降低企业投资内部现金流敏感性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改善了企业金融生态环境。(2)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3)非国有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对宏观货币政策的弹性更显著;宽松的宏观货币政策能够更大程度地缓解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更有效地改善非国有企业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的研究发现为宏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金融环境优化功能提供了企业投融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桂虎
非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宏观金融风险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研究宏观经济的重要方法。该文首先使用直接法、间接法、占比法等多种方法对1991-2015年中国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表进行估算,然后选取动态GMM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美国、日本、德国、中国、英国和澳大利亚非金融企业的负债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估算结果表明,1991-2015年中国非金融企业负债率的数值和日本比较接近,比美国、德国的数值范围高出很多;(2)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速和贷款利率水平对非金融企业的负债率可以起到抑制作用。该文最后,提出了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