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9)
- 2023(15940)
- 2022(13742)
- 2021(12842)
- 2020(10609)
- 2019(24359)
- 2018(24094)
- 2017(47037)
- 2016(25666)
- 2015(27940)
- 2014(27590)
- 2013(27369)
- 2012(25033)
- 2011(22501)
- 2010(22246)
- 2009(20362)
- 2008(19647)
- 2007(17402)
- 2006(15355)
- 2005(13180)
- 学科
- 济(102428)
- 经济(102304)
- 业(74763)
- 管理(66598)
- 企(51041)
- 企业(51041)
- 农(50710)
- 方法(44945)
- 数学(39861)
- 数学方法(39490)
- 农业(34122)
- 中国(26960)
- 业经(25586)
- 财(24427)
- 地方(21975)
- 学(21215)
- 制(19242)
- 贸(18606)
- 贸易(18596)
- 易(18095)
- 技术(15764)
- 环境(15201)
- 银(14816)
- 银行(14749)
- 务(14532)
- 财务(14468)
- 财务管理(14443)
- 发(14177)
- 行(14066)
- 理论(13923)
- 机构
- 学院(356419)
- 大学(355112)
- 济(143873)
- 管理(141072)
- 经济(141046)
- 理学(123827)
- 理学院(122468)
- 研究(120842)
- 管理学(120314)
- 管理学院(119700)
- 中国(90055)
- 农(81553)
- 科学(77707)
- 京(74457)
- 业大(63893)
- 农业(63403)
- 所(61578)
- 财(61254)
- 研究所(56695)
- 中心(55920)
- 江(50667)
- 财经(50041)
- 北京(46171)
- 范(46077)
- 经(46005)
- 师范(45557)
- 院(42793)
- 经济学(42770)
- 州(40899)
- 农业大学(40736)
- 基金
- 项目(254615)
- 科学(198954)
- 基金(185127)
- 研究(182165)
- 家(163736)
- 国家(162333)
- 科学基金(138119)
- 社会(115813)
- 社会科(109417)
- 社会科学(109388)
- 省(99644)
- 基金项目(99235)
- 自然(90593)
- 自然科(88471)
- 自然科学(88445)
- 自然科学基金(86866)
- 划(83751)
- 教育(81695)
- 资助(74928)
- 编号(74034)
- 成果(58412)
- 重点(56721)
- 部(55877)
- 发(54996)
- 创(52705)
- 课题(49658)
- 创新(49186)
- 科研(48858)
- 国家社会(47999)
- 教育部(47126)
- 期刊
- 济(155443)
- 经济(155443)
- 研究(99005)
- 农(81240)
- 中国(66733)
- 学报(64352)
- 科学(56683)
- 农业(55087)
- 大学(48498)
- 学学(46343)
- 管理(45686)
- 财(42758)
- 教育(33868)
- 融(31791)
- 金融(31791)
- 业经(30863)
- 技术(27697)
- 业(26228)
- 经济研究(23427)
- 财经(23302)
- 问题(21788)
- 经(19870)
- 版(19554)
- 业大(18763)
- 科技(18548)
- 技术经济(16744)
- 资源(16515)
- 图书(16353)
- 理论(16348)
- 世界(16022)
共检索到506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都阳
本文利用贫困地区的农户调查资料估计了农户的农业生产函数 ,并在此基础上根据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估算了家庭成员的影子工资率和影子收入。由于贫困地区劳动力市场 的不完善 ,本文以影子工资率和影子收入为基础对劳动供给函数进行了估计。本文的研 究结果表明 ,农户家庭决策与劳动供给决策是相互联系的 ,而且劳动供给具有家庭联合决 策的特征
关键词:
劳动力配置 影子工资率 贫困地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佳丽 王志章 王汉杰
本文以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A-F指数及BP神经网络法测度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流动家庭的多维贫困状况要明显优于非劳动力流动家庭;(2)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减缓农户多维贫困,但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除了教育维度之外,对于其它非物质层面的贫困维度,作用尚不显著;(3)农村劳动力流动强度与农户多维贫困之间呈现"U形"关系;(4)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缓解一般多维贫困户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都阳
本文利用对中西部6省的贫困地区所作的农户调查资料,根据离散型解释变量模型对农户的非农劳动供给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对工资方程的估计结果,揭示了贫困地区农户对非农工作参与的主要动机在于分散收入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人力资本变量对于农户形成非农劳动供给决策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赖俊明 徐保红
基于浙江西部山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对劳动力迁移的定量数据进行计量验证,探索了参与不同的务工方式对农户选择参与各类生产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劳动力参与外地务工虽然有利于家庭的资金积累,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流出地非农生产活动的参与和劳动力供给;本地务工在促进资本积累的同时,对参与林(经济)作物种植、养殖和自营等生产活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过多的劳动力迁移仍然会减少本地其他活动的收入水平。
关键词:
贫困脆弱性 农户 劳动力迁移 农业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九杰 曾雅婷 吴本健
本文首先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构建了农户家庭生产经营决策模型,分析家庭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禀赋对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然后利用多元线性、非线性模型对武陵山地区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禀赋(数量和质量两个测量维度)与农户农业生产总值(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结果)呈现"瓦型"关系。具体而言,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农户家庭农产品年总产值正相关;农户家庭劳动力质量与农户家庭农产品年总产值呈正"U"形关系。即农户劳动力资源禀赋低时,农户在其生产经营决策中偏向于从事农业生产;随着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提高,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减少、农业收入比重降低;当劳动力资源禀赋进一步提高,农户的农业经营收...
关键词:
农户 劳动力禀赋 劳动力配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毛学峰 刘晓昀
中国正在加速推进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的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贫困人口福利状况备受关注。本文从要素市场的角度研究贸易自由化影响就业的内在机制,结合现有实证文献,考察贸易自由化可能给贫困人口带来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贫困人口在劳动力市场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很难获益于贸易自由化。考虑到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贫困农户严重依赖农业收入(尤其是种植业收入)的事实,这就要求政府在未来扶贫工作中需要采取更加直接的措施去帮助极有可能更加恶化的贫困农户。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非农就业 贫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管睿 余劲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乡村治理体系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却也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6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1045户农户数据,采用多元处理效应模型探究了精准扶贫政策及劳动力市场的双重排斥对中国贫困地区农户乡村治理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精准扶贫政策与劳动力市场均对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体系造成了严峻影响,且其影响程度呈现出“差序格局”。其次,相较于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地区社会信任稳态的冲击,劳动力市场排斥对农户的冲击影响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大。最后,当精准扶贫政策与劳动力市场对农户造成双重排斥时,农户社会信任将出现系统性失衡。因此,一方面要提高贫困人口识别精度,调整扶贫资源分配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地方性市场培育;另一方面要鼓励并保障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及充分就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提高农业人口收入并扩大农业部门就业,进而缓解制度及经济双重排斥对中国贫困地区乡村治理体系的冲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佳丽
决胜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分化问题凸显,扶贫政策的边际效率不断递减、边际成本不断上升。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自发性的经济决策行为,是帮助贫困人口脱离贫困的主要政策倾向。然而,新时期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根本性转变,这对其减贫效应的发挥形成了巨大挑战。因此,通过具有代表性的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考察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减贫的现状,深入剖析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从立体化结构视角,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宏观战略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促进劳动力的本地非农就业等五项政策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飞 夏建军 韩振芳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是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以贫困地区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实现小康为目的,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为手段,通过"边干边学"提升就业能力,通过"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提升就业能力,通过"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就业能力。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村劳动力 就业能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魏雷
对甘肃10个样本村入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显示,目前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农户家庭普遍采取兼业化模式,二是个体劳动力有明显的专业化趋势。针对这一特征,建立农户家庭劳动力兼业化配置模型和个体专业化配置模型以理论解释,并通过计量实证考察了农户家庭与个体在劳动力配置决策中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目前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基于边际劳动价值、预期收入、风险和就业转移成本等因素的理性决策。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与教育投资,建立并完善农村信贷和保险市场,降低农业生产和城市部门就业风险,是加快推进家庭专业化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宝军 罗剑朝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文章基于四川省、陕西省和甘肃省的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家庭具有显著的多维减贫效应,其中,收入维度和教育维度的减贫效应最为突出,健康维度的减贫效应比较微弱,并且劳动力流动的多维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省份差异。因此,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提高农村人口收入及自我发展能力、摆脱自然生存环境束缚,实现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渡的可选路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多维贫困 倾向得分匹配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林秀 霍艾米 罗斯高 黄季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鑫
劳动力转移会显著提高农户人均生活消费和人均居住支出水平,但对农户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购置支出没有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劳动力就地转移方式和异地转移方式的比较发现,就地转移会使农户人均生活消费和人均居住支出水平得以提高,但异地转移却对农户人均生活消费和人均居住支出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两种转移方式对农户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购置支出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消费 投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佳丽
消除贫困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既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了,农村劳动力流动是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离土不离乡"作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形式,是新时期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选择,然而,其对贫困农户的减贫效应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基于此,本文以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离土"与"离乡"的双重视角探讨了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收入贫困及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收入贫困层面,"离乡"的减贫作用大于"离土";(2)在多维贫困层面,"离土"能够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态,而"离乡"则尚未起到显著作用;(3)进一步研究表明,自我雇佣活动对农户收入贫困的改善作用略低于受雇佣活动,但在农户多维贫困层面,自我雇佣活动则发挥了更加积极的减贫作用。显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新时期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减贫政策的针对性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贫困地区 离土 离乡 收入贫困 多维贫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弓秀云 秦富
本文利用1990—2001年我国四川省沐川县、安徽省金寨县480户农户的数据,采用Translog函数和C-D生产函数对样本林业主产区农户在林业、种植业、畜牧业和非农业的影子工资进行估算,并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了影子工资、影子收入、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负担等因素对农户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林业主产区农户的影子工资与劳动供给时间存在负向关系,闲暇对于农户家庭中男性和女性来说是劣质品;农户家庭劳动供给的联合决策特征非常明显;农户家庭劳动力存在主次之分,该结论对于说明农户家庭内
关键词:
林业主产区 影子工资 农户家庭劳动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