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9)
- 2023(11816)
- 2022(9986)
- 2021(9515)
- 2020(8280)
- 2019(19238)
- 2018(19326)
- 2017(38386)
- 2016(20715)
- 2015(23016)
- 2014(23128)
- 2013(23058)
- 2012(21177)
- 2011(18735)
- 2010(18598)
- 2009(17244)
- 2008(16823)
- 2007(15292)
- 2006(13239)
- 2005(11493)
- 学科
- 济(89233)
- 经济(89150)
- 业(61658)
- 管理(52562)
- 农(48220)
- 方法(41744)
- 企(40045)
- 企业(40045)
- 数学(37978)
- 数学方法(37538)
- 农业(31753)
- 财(23610)
- 中国(21708)
- 业经(21566)
- 地方(18316)
- 制(17001)
- 贸(15746)
- 贸易(15741)
- 易(15345)
- 学(15294)
- 银(12698)
- 银行(12669)
- 收入(12561)
- 务(12554)
- 财务(12510)
- 财务管理(12476)
- 行(12023)
- 技术(11942)
- 发(11800)
- 企业财务(11798)
- 机构
- 学院(288510)
- 大学(283864)
- 济(123299)
- 经济(120972)
- 管理(114598)
- 理学(99958)
- 理学院(99001)
- 管理学(97252)
- 管理学院(96728)
- 研究(91667)
- 中国(71641)
- 农(65535)
- 京(57505)
- 科学(56380)
- 财(53570)
- 农业(50531)
- 业大(48878)
- 所(45921)
- 中心(45832)
- 江(43280)
- 财经(43071)
- 研究所(41702)
- 经(39387)
- 经济学(37970)
- 范(36035)
- 师范(35685)
- 北京(35026)
- 经济学院(34602)
- 州(33624)
- 经济管理(33581)
- 基金
- 项目(197843)
- 科学(156095)
- 研究(144874)
- 基金(144533)
- 家(125140)
- 国家(124057)
- 科学基金(107186)
- 社会(92921)
- 社会科(87812)
- 社会科学(87787)
- 省(78790)
- 基金项目(77144)
- 自然(68956)
- 自然科(67371)
- 自然科学(67352)
- 自然科学基金(66117)
- 教育(65985)
- 划(64672)
- 编号(60119)
- 资助(58861)
- 成果(47155)
- 部(44410)
- 重点(43902)
- 发(43014)
- 创(41051)
- 课题(39434)
- 国家社会(38679)
- 科研(38549)
- 创新(38388)
- 教育部(37920)
- 期刊
- 济(133231)
- 经济(133231)
- 研究(77054)
- 农(67009)
- 中国(54268)
- 农业(45328)
- 学报(44497)
- 科学(41275)
- 财(41190)
- 管理(36380)
- 大学(34498)
- 学学(33004)
- 融(28284)
- 金融(28284)
- 业经(28023)
- 技术(25663)
- 教育(24005)
- 业(22140)
- 财经(20547)
- 经济研究(19460)
- 问题(19278)
- 经(17570)
- 版(15594)
- 统计(15320)
- 农村(15073)
- 村(15073)
- 技术经济(14728)
- 农业经济(14363)
- 世界(14319)
- 资源(13857)
共检索到415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弓秀云
贫困地区就业的典型特征是自我雇佣,很少从事有酬劳动。如何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估计劳动供给行为就成为一个难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影子工资和影子收入来观察农户及其成员的劳动供给行为,为我们研究农户劳动力配置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本文利用Translog和C-D生产函数对四川省沐川县、安徽金寨县农户在林业、种植业、畜牧业和非农业的影子工资率进行估算,并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了影子工资率等因素对农户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户的影子工资与劳动时间之间是负向关系,闲暇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是劣质品,家
关键词:
影子工资 劳动供给 影子收入 农业工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鹏飞 尚丽娟 周升强
基于安徽金寨县和四川邛崃市653户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进一步讨论了宅基地退出对不同类型农户子女教育获得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有正向显著影响,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选择性偏误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表明,宅基地退出可通过提升外出上学便利性、优化农村教育环境和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农户子女教育获得;考虑农户异质性,宅基地退出对多子女家庭的子女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独生子女家庭,对农村家庭女孩的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男孩,对金寨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邛崃。最后,提出宣传宅基地退出在改善农户子女教育获得上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的收入水平、完善宅基地退出政策实施中与教育相关的配套政策、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等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鹏飞 尚丽娟 周升强
基于安徽金寨县和四川邛崃市653户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进一步讨论了宅基地退出对不同类型农户子女教育获得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有正向显著影响,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选择性偏误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表明,宅基地退出可通过提升外出上学便利性、优化农村教育环境和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农户子女教育获得;考虑农户异质性,宅基地退出对多子女家庭的子女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独生子女家庭,对农村家庭女孩的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男孩,对金寨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邛崃。最后,提出宣传宅基地退出在改善农户子女教育获得上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的收入水平、完善宅基地退出政策实施中与教育相关的配套政策、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等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潘纬
农户融资难问题长期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信用评价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农户信用评价主要包括农户信用信息指标体系构建、信息采集与信用评价三个环节。以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家庭资产负债情况、家庭信用能力和个人品行五大类指标建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构建的农户信用评价模型,能够大大增强对农户信用状况的识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鹏飞 赵凯 贺婧
基于宅基地退出试点区安徽省金寨县614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分组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农村人口老龄化、社会信任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信任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信任的两种类型(即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产生显著积极影响;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均能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不利影响,缓解效应显著,且人际信任的缓解作用要强于制度信任。由此,提出完善宅基地退出户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升农户社会信任水平、制定多元化宅基地退出政策等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鹏飞 赵凯 周升强 贺婧
研究目的:以宅基地退出试点区安徽省金寨县626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风险预期、社会网络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为促进农户宅基地退出、提高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研究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Probit模型。研究结果:风险预期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社会网络能够缓解风险预期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不利影响;社会网络的两个维度(即强连接网络和弱连接网络)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强连接网络缓解风险预期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效应显著。研究结论:为引导农户理性退出宅基地,应降低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风险预期、注重培育和提升农户的社会网络以及实施差别化的宅基地退出政策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静 赵凯
研究目的:探究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考察宅基地退出年限与退出帮扶政策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内生转换模型,Tobit模型。研究结果:(1)退出农户与未退出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2)宅基地退出整体上降低农户农业生产效率(-0.087);从不同作物类型来看,宅基地退出降低农户粮食作物效率与经济作物效率,但对后者影响更大。(3)随着宅基地退出年限的增长,农户农业生产效率以及粮食作物效率、经济作物效率均有显著提升;宅基地退出帮扶政策显著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效率以及经济作物效率。研究结论:当前农户自身恢复力与宅基地退出帮扶政策的提升作用有限,尚不足以完全抵消农户参与退出带来的农业生产效率损失,未来应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市场构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宅基地退出帮扶政策,来助推宅基地退出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银根 杨春梅 董文静 齐琪 张也 林书达
在城乡建设用地双扩背景下,宅基地有偿退出是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而农户主体的决策行为是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得以实施的关键。本文立足农户微观视角,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构建农户宅基地退出感知价值权衡模型,分析农户感知价值对其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户参与宅基地退出行为遵循"感知价值→退出意愿→决策行为"的路径模式,感知价值是农户具有宅基地退出意愿和决策行为的基础,退出意愿是产生实际退出行为的主要动力,农户感知利益对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具有负向影响;②农户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是"风险规避者",政策制度会促使农户的退出意愿转化为实际退出行为;③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兼具"主动性"和"诱导性"双重行动逻辑,"诱导性"行为效用高于"主动性"行为效用,表明"诱导性"行为逻辑占主导地位。因此,提出维护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权益、加大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支持力度等2个建议,以确保宅基地退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璨
本文采用多投入一多产出生产函数,利用金寨县1978年~1997年的93个样本农户数据,分析了同期农户一级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将全要素生产率与贫困发生率等有机地联系起来。结果表明,不同农户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有明显区别,制度变迁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与贫困发生率呈现出逆向变化,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可以有效地促进消除贫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翔
本文利用金寨县全部222个行政村的普查数据,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层面,8个维度构建农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地加入了宜居面积和生态安全面积两个生态环境指标,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该县乡村综合发展能力。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山区农村发展整体上存在稳定的橄榄形的发展结构,同时呈现出发展水平普遍性落后的总体特点。本文的研究可为提高农村总体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指导方向和参考意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瑞 费罗成
研究目的:探究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与宅基地退出行为的悖离失调现象及其背后原因,以期为协调农户两类行为提供支持。研究方法:logistic模型。研究结果:(1)从实地调研现状看,农户选择仅流转农地或仅退出宅基地现象较为突出,两者行为同步发生的农户仅占总数的12.34%,客观存在着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和宅基地退出行为脱节的现实;(2)农户农地流转与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受是否已在城镇定居、需要抚养的子女数、耕地面积和常住人口数的显著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受需赡养老人数、宅基地退出政策满意度、家庭收入来源、是否已在城镇定居、常住人口数和宅基地数量的显著影响;(3)当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没有对农地流转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也没有对宅基地退出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现阶段农户农地流转与宅基地退出行为存在失调现象,是制度安排的阶段差异性、治理结构的风险规避性、农户资源利用的价值判断差异性共同造成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弓秀云 秦富
本文利用1990—2001年我国四川省沐川县、安徽省金寨县480户农户的数据,采用Translog函数和C-D生产函数对样本林业主产区农户在林业、种植业、畜牧业和非农业的影子工资进行估算,并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了影子工资、影子收入、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负担等因素对农户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林业主产区农户的影子工资与劳动供给时间存在负向关系,闲暇对于农户家庭中男性和女性来说是劣质品;农户家庭劳动供给的联合决策特征非常明显;农户家庭劳动力存在主次之分,该结论对于说明农户家庭内
关键词:
林业主产区 影子工资 农户家庭劳动供给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乔林 杨成全 李成茂
当前,农业劳动力转移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分析、研究这个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引起的变化、积累的经验、未来的趋势和应采取的对策,对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目标不无好处。本文依据广安县百社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调查资料,就上述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意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洪德和 程久苗 吴九兴 费罗成 万亚胜
[目的]为厘清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意愿—行为的转化机理,以期为制定宅基地退出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借鉴已有研究,在农户分化的基础上,引入计划行为理论并将其进行修正,利用金寨县438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转化机理。[结果]不同类型农户退出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异明显,非农收入占比较高与较低农户之间意愿—行为转化所受影响总体呈相反趋势。非农收入占比较低的农户退出意愿向行为转化过程中,政府作用和社会效应减弱,更加关注自身能力的可行性;而非农收入占比较高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过程中则淡化了自身需求和政策感知,更加重视社会示范效应和政府作用。自身禀赋条件是退出基础,决定着政府作用与社会示范效应的效用大小,农户意愿与行为的转化机理为:减少自身禀赋条件约束,增强外部效应。[结论]应适当提高退出补偿,改善农户退出后居住环境,完善退出后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加强政策宣传,形成良好的退出环境,增强社会示范效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天阁 邓学衷 方兆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央“不得调地”政策:农民的态度与村庄的土地调整决策——基于对黑龙江、安徽、山东、四川、陕西5省农户的调查
农业供给侧改革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基于四川的调查分析
中国农户家庭的劳动供给演变:人口、土地和工资
小额信贷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安徽亳州农村信用社的调查
1978—1997年金寨县农户生产力发展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
宅基地制度改革引领精准脱贫——基于安徽省金寨县的改革经验
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与提升途径研究——基于四川省144户样本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收入影响实证研究——基于江苏、四川、陕西、吉林、河北五省农户的调查数据
当前我国农民经济合作意愿和需求实证研究——基于四川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
农户持续参与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四川137个农户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