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50)
- 2023(5384)
- 2022(4432)
- 2021(3969)
- 2020(3302)
- 2019(7439)
- 2018(7468)
- 2017(13747)
- 2016(7611)
- 2015(8549)
- 2014(8838)
- 2013(8774)
- 2012(8653)
- 2011(8189)
- 2010(8636)
- 2009(7966)
- 2008(7941)
- 2007(7398)
- 2006(6868)
- 2005(6336)
- 学科
- 济(59283)
- 经济(59247)
- 管理(19501)
- 方法(18244)
- 数学(16239)
- 数学方法(16034)
- 地方(15063)
- 业(14027)
- 学(11755)
- 地方经济(11708)
- 企(10991)
- 企业(10991)
- 中国(9908)
- 农(9387)
- 业经(9050)
- 经济学(7171)
- 环境(6921)
- 融(6444)
- 金融(6442)
- 制(6280)
- 财(6257)
- 理论(5970)
- 和(5888)
- 贸(5832)
- 贸易(5829)
- 发(5635)
- 农业(5596)
- 银(5558)
- 银行(5529)
- 易(5527)
- 机构
- 大学(124651)
- 学院(124166)
- 济(61536)
- 经济(60423)
- 研究(49221)
- 管理(41747)
- 中国(36566)
- 理学(35418)
- 理学院(34925)
- 管理学(34078)
- 管理学院(33847)
- 科学(29761)
- 京(26732)
- 所(26326)
- 财(25564)
- 研究所(23917)
- 农(21415)
- 中心(20999)
- 经济学(20844)
- 财经(20477)
- 江(19683)
- 经(18450)
- 经济学院(18434)
- 业大(17445)
- 北京(17218)
- 院(17119)
- 农业(16875)
- 范(16389)
- 师范(16223)
- 科学院(15753)
- 基金
- 项目(75752)
- 科学(58582)
- 基金(55007)
- 研究(52842)
- 家(48696)
- 国家(48359)
- 科学基金(40078)
- 社会(34745)
- 社会科(33032)
- 社会科学(33022)
- 省(28967)
- 基金项目(28154)
- 自然(25183)
- 自然科(24564)
- 自然科学(24552)
- 划(24189)
- 自然科学基金(24088)
- 资助(23873)
- 教育(23574)
- 编号(19838)
- 重点(17493)
- 发(17487)
- 成果(16648)
- 部(16573)
- 国家社会(15070)
- 创(14625)
- 课题(14452)
- 济(14247)
- 发展(14166)
- 科研(14145)
共检索到198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耿吉第
一、影子价格及其相关概念 影子价格,通常是指原问题线性规划对偶模型中对偶变量的最优解。在运用单纯形法求出原问题线性规划模型最优解时,其对偶规划模型的最优解可同时得出。如果原线性规划模型属于在一定资源约束条件下,按一定的生产消耗关系生产一组产品并寻求总体效益(如利润)目标函数值最大化问题,那么其对偶模型对偶变量的最优解,则分别表现为相应资源的影子价格。这里设定第ⅰ种资源的影子价格为y_i。影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桂元
影子价格来源于最优化问题,它表示某一经济结构中的某种资源在最优决策下的边际价值,它的大小反映了该种资源的稀缺程度。肖渡和胡汉辉二同志在文[1]中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某一资源的投入量增加△b时,最优目标函数值的增量不一定是y~*△b(y~*是该资源的影子价格),并认为要使最优目标函数值增加y~*△b,除所论资源增加△b外,还可能要增加一些影子价格为O的资源。卢方元同志在文[2]中认为△b可正可负,并认为资源的影子价格表示为它的投入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在其他条件和最优基不变的条件下原问题的目标函数增加(或减少)的数值。对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有不妥之处。这里的影子价格应该认为是它的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方元
影子价格来源于最优化问题。从数学意义上说,是目标函数对某约束条件的一阶导数,表现为线性规划中的对偶解、非线性规划中的拉格朗日乘数或动态规划中的哈密顿算子。从经济意义上来说,一般解释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某种资源变化一个单位后,原规划问题最优目标函数值的增量。最近,肖渡和胡汉辉同志对此种经济解释提出了疑义,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某一资源的投入增加△b时,最优目标函数值的增量不一定是y△b(y是该资源的影子价格);并认为要使最优目标函数值增加y△b,除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安宁 张敏
本文比较了关联度系数和加权的关联度系数的经济含义,并推导出加权的关联度系数就是一种弹性;介绍了加权的关联度系数在关键部门的选择中的一个应用。
关键词:
加权关联度系数 弹性 关键部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冶平
为了正确评价公用事业项目和公共投资项目对整个社会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必要对项目进行经济分析。经济分析又称费用一效益分析,它是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评价项目的经济效果的。经济分析区别于财务分析的根本之处在于,一是费用、效益的构成不同;二是对费用和效益的衡量方法不同。经济分析对项目投入和产生的衡量采用的是影子价格和影子汇率或换算系数。影子汇率是影子价格的一种。在分析影子汇率之前,对影子价格的实质意义先作一简要评述。在项目评估的经济分析中,使用影子价格而不用市场价格,是为了反映资源(包括外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庞嘉伟 陈骐
文章首先回归了文献中对"分享经济"的定义,然后依据双边市场理论和搜寻匹配理论给出了自己对于分享经济的定义。文章认为分享经济是一种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通过平台将用户群体中的供给、需求信息整合起来并有效匹配,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模式。根据这一定义,文章认为分享经济应具有以个体间交易为主、涉及领域广泛以及对数据分析和网络条件要求苛刻三个特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庞嘉伟 陈骐
文章首先回归了文献中对"分享经济"的定义,然后依据双边市场理论和搜寻匹配理论给出了自己对于分享经济的定义。文章认为分享经济是一种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通过平台将用户群体中的供给、需求信息整合起来并有效匹配,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模式。根据这一定义,文章认为分享经济应具有以个体间交易为主、涉及领域广泛以及对数据分析和网络条件要求苛刻三个特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庞嘉伟 陈骐
文章首先回归了文献中对"分享经济"的定义,然后依据双边市场理论和搜寻匹配理论给出了自己对于分享经济的定义。文章认为分享经济是一种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通过平台将用户群体中的供给、需求信息整合起来并有效匹配,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模式。根据这一定义,文章认为分享经济应具有以个体间交易为主、涉及领域广泛以及对数据分析和网络条件要求苛刻三个特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宣亚南 欧名豪 曲福田
首先讨论了循环型农业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与现代常规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持续农业进行了比较;然后从经济学角度对循环型农业进行了解读,认为循环型农业可通过区域大循环的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以及企业小循环的产业链增值两方面获得效益;并提出,加快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处理中心建设以及建立和完善支持政策措施是促进循环型农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我国的经济转型既不同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也有别于发达经济体的结构调整和再平衡,而是二元结构向成熟市场的过渡,是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转型意味着追求均衡增长。这里的均衡,是指宏观意义上储蓄、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平衡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国民储蓄率高达50%左右,为我国的高投资高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也带来了消费需求不足和贸易顺差过大的矛盾,加剧了经济体间的摩擦。这使人们认识到,必须转变经济发展的路径,实现更富弹性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尚兴娥
概括了学者们有关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经济含义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的意义。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在于:降低人对自然的破坏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有利于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节约型经济的意义在于:有效地实现代际之间在资源分配与利用中的公平;缓解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节约型经济 含义 发展优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于长革
关于公共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学术界颇多争论,分歧较大,虽然一些研究成果发现公共消费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但也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公共消费支出的社会经济效应,并以中国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政府支出 公共消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世明 胡冬梅
产业集聚现象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阐明了产业集聚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了其经济效应,并结合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集聚政策。同时本文试图说明用产业集聚的思想指导我国的产业政策,对于加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增进经济效益提升竞争力,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种内在的经济规律,理应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并付诸正确实践。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经济效应 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