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1)
2023(12732)
2022(10748)
2021(9803)
2020(8673)
2019(19885)
2018(19608)
2017(36863)
2016(21196)
2015(24421)
2014(24700)
2013(23581)
2012(21614)
2011(19607)
2010(19988)
2009(18042)
2008(17637)
2007(16156)
2006(13722)
2005(12063)
作者
(63862)
(53287)
(53268)
(50681)
(33723)
(25861)
(24268)
(21118)
(20070)
(19279)
(18072)
(18067)
(17138)
(17087)
(16810)
(16586)
(16559)
(15876)
(15484)
(15376)
(13723)
(13249)
(13228)
(12121)
(12117)
(12044)
(11848)
(11835)
(10924)
(10906)
学科
(80438)
经济(80358)
管理(56043)
(54861)
(43922)
企业(43922)
方法(42573)
数学(38363)
数学方法(37667)
(23209)
中国(21904)
(19259)
(17817)
业经(16989)
(16095)
贸易(16092)
理论(15943)
(15642)
农业(15438)
地方(14233)
技术(14134)
(13326)
教育(12647)
(12252)
财务(12203)
财务管理(12172)
(11760)
教学(11543)
企业财务(11437)
(11183)
机构
学院(303874)
大学(298276)
(114396)
经济(111852)
管理(111826)
研究(98484)
理学(97867)
理学院(96703)
管理学(94378)
管理学院(93873)
中国(70869)
科学(65874)
(62723)
(61190)
业大(52755)
(51927)
(49485)
农业(48915)
研究所(47928)
(46429)
中心(45937)
财经(40479)
(40397)
技术(40353)
师范(39823)
北京(38821)
(36881)
(36752)
(34863)
经济学(34688)
基金
项目(208518)
科学(161869)
研究(147138)
基金(146969)
(130850)
国家(129703)
科学基金(109643)
社会(89114)
(86358)
社会科(84277)
社会科学(84248)
基金项目(77781)
自然(74191)
教育(73591)
(72690)
自然科(72563)
自然科学(72536)
自然科学基金(71239)
编号(61602)
资助(61592)
成果(48794)
重点(48172)
(45309)
课题(44441)
(44249)
(43898)
创新(41040)
科研(40983)
计划(40808)
大学(39341)
期刊
(115976)
经济(115976)
研究(78432)
中国(61933)
学报(56325)
(53909)
科学(47904)
教育(46103)
大学(41305)
学学(39037)
(38368)
管理(38138)
农业(36377)
技术(30675)
(21943)
金融(21943)
(20242)
业经(20018)
财经(19595)
经济研究(19325)
(16802)
职业(16748)
统计(16591)
(16249)
问题(15503)
业大(15351)
(15327)
技术经济(15146)
科技(14712)
商业(13784)
共检索到428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培明  胡芳  张智敏  
在阐述了就业能力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评价,以及作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载体的课程设置特别是实践教学课的基本情况等几个方面出发,对武汉地区有代表性的三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学生和教师进行抽样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目前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尚不健全,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有待提升,实践教学体系尚不完善,职业观教育意识淡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金晓严  
以实例研究的方法对"订单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开展持续跟踪调研,依据第三方调研机构提供的相关数据,详细分析了高职学生在此种模式下的就业现状及原因,并从校方、企业、政府、学生等四方提出可行性建设措施,以期能够切实保障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稳定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川  
文章分析了传统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模式,认为传统培养模式存在工具性实用性强、侧重谋生生计、注重短期效益等问题。而订单式学生培养模式又面临着易受市场环境的波动影响、受合作企业影响、受学生就业双向选择制约等困境,为此,文章提出突出政策引领、注重搭建平台、实行动态管理、打牢基层基础的对策,促进订单式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模式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伟贤  
本文结合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武进办学点轴承班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对这一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市场背景、培养模式的内容,并着重探讨了"订单式"培养的利弊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春光  
本文通过阐述"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就业实习模式"在我国就业实习教育中的意义,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方式将理论实践紧密结合,以岗位成才的方式破解用工难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晓春  李明惠  胡昌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根据学生的高质量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校企联合实施订单人才培养,形成并不断完善了"能力核心+订单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霍丽娟  
产学合作教育是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转型期中普遍而又具特色的现象,是各高职校所积极探索实践的人才培养形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有哪些优势,参加与没有参加合作项目学习的学生在求职和就业的过程中有哪些区别,是本文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某高职院校IT专业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具有相同基础的,参加和没有参加合作项目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回访。在对两个群体就业后的基本情况、工作表现、自我评价以及对在校期间学习的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琳  孔维强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与当地的经济增长方式、劳动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保障体系、教育资质认定等诸多环节密切相关,因此,完善相关环节的法律保障体系非常重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华  
从订单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建设的基本特征分析入手,提出了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应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即职业人与全面发展的人的关系、针对性与适应性的关系、学术内容与职业技术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晓静  刘冬梅  
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实训基地的利用率。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可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依托,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全过程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走一条服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办学之路,逐渐进入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就高职院校如何实施"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管友桥  
"订单式"培养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步履艰难。为此,应从转变职教办学理念,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等方面寻求走出困境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崇华  
高职教育要办得有生机,出路在于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而要提高就业率,就必须贴近市场需求,推行订单式与学科式的统一。本文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与学科式入手,探讨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提出"三师型"师资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学科式的统一的关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晗予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应作为关乎高校发展的重要事业来筹谋,从科学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入手,探索构建"生涯导向下的情境体验"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并通过统筹规划、校企合作和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等策略来保障运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永良  张学琴  
从“订单式”培养的内涵出发,分析了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探讨了订单式培养有效机制的建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惠贞  
高职教育的特色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来保证。因此,探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将推动高职教育事业全过程、全方位改革,从而促进高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此职业技术院校应结合自己实际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