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3)
2023(10160)
2022(8591)
2021(7679)
2020(6772)
2019(15236)
2018(14853)
2017(27791)
2016(16088)
2015(18027)
2014(18084)
2013(17355)
2012(15994)
2011(14495)
2010(14569)
2009(13568)
2008(13423)
2007(12444)
2006(10492)
2005(9088)
作者
(49102)
(41315)
(41149)
(39056)
(25857)
(19930)
(18755)
(16332)
(15243)
(14527)
(13909)
(13614)
(13443)
(12996)
(12759)
(12677)
(12600)
(12220)
(11931)
(11830)
(10644)
(10021)
(9871)
(9439)
(9392)
(9200)
(9053)
(9018)
(8534)
(8357)
学科
(60777)
经济(60714)
管理(42865)
(40426)
(31418)
企业(31418)
方法(30964)
数学(27914)
数学方法(27691)
(17422)
中国(16995)
(15986)
(14098)
(13733)
贸易(13732)
(13364)
业经(12695)
农业(11844)
地方(10946)
(10197)
(10053)
财务(10040)
财务管理(10013)
企业财务(9439)
环境(9291)
技术(9125)
理论(9018)
(8926)
(8839)
银行(8778)
机构
大学(233238)
学院(229393)
(90411)
经济(88550)
管理(84098)
研究(77092)
理学(73663)
理学院(72782)
管理学(71300)
管理学院(70897)
中国(55298)
科学(51650)
(50232)
(48122)
业大(42308)
(40895)
农业(40542)
(39568)
研究所(37887)
中心(35482)
(34309)
财经(32311)
(30570)
师范(30114)
北京(29434)
(29373)
经济学(28156)
农业大学(27430)
(27006)
(26988)
基金
项目(159012)
科学(122639)
基金(113491)
研究(109698)
(101780)
国家(100912)
科学基金(84477)
社会(68509)
社会科(64866)
社会科学(64841)
(64195)
基金项目(61129)
自然(56721)
自然科(55442)
自然科学(55417)
自然科学基金(54473)
(54297)
教育(52216)
资助(45661)
编号(43906)
重点(36398)
成果(35738)
(34548)
(33853)
(33493)
计划(31868)
科研(31850)
创新(31219)
课题(30876)
大学(30093)
期刊
(90662)
经济(90662)
研究(60160)
学报(46515)
中国(43863)
(43832)
科学(37912)
大学(33782)
学学(31482)
(31190)
农业(29529)
教育(27110)
管理(27040)
技术(17643)
(16519)
金融(16519)
(16366)
财经(15900)
经济研究(15330)
业经(15268)
(13660)
(13177)
问题(12719)
图书(12537)
业大(12219)
科技(11514)
技术经济(11369)
(10902)
商业(10873)
农业大学(10509)
共检索到322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曙刚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伴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拓展大学生就业之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专家学者们也纷纷从各自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岳昌君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于2011年进行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因素对就业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非工作因素对就业满意度既有直接的影响,也通过影响工作选择而间接地对就业满意度产生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炜  岳昌君  
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本文首先对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描述,然后对求职结果、起薪水平和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回归研究,并且与2003年和200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就业效率与2005年相比有所降低;求职费用和求职次数对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并无显著影响;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起薪水平和工作满意度都有显著的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毕业生的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用结合程度高的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更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建慧  
加入WTO之后,我国更加迅速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大量复合型国际型的人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立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对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广慧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工资和就业满意度作为界定就业质量的两大核心指标,本文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应用统计分析和微观计量经济方法,从个体特征和工作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高校毕业生工资水平的因素与影响其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主要是学历、学校类型等与人力资本有关的变量,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家庭背景等与个体工作态度和其成长有关的环境变量。本文的估计结果也表明,工资水平是影响个体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其影响程度仅仅在10%的水平上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启军  
文章将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去向的主观因素进行数量化,针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单位选择的个人因素和就业单位因素,依据其特点与当前经济状况的关系,确定了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政府机构、国有企业、中外合资/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等就业单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去向选择中所占的比重,并依次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兰芳  
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也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新的压力。本文选取了某省10所高校的10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顺泉  
促进大学生就业被称作世界性难题。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20万人。大学生就业困难成为社会共识,给政府、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带来压力,我们应当及时分析原因,寻求应对之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玉平  
基于麦可思公司公布的"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的统计数据,在考虑省际空间效应影响的前提下,运用经典回归和空间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内地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省域社会经济因素。结果发现,省域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毕业生人数都对本省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产生积极影响;非"211"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省域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利军  梁丁玲  朱瑞  
随着高考扩招的逐年深入,招生人数由1977年的27万增长到2012年的685万,录取比例由4.7%增长到75%。"精英教育"早已经变为"大众化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虽然近几年初次就业率有所回升,但2012年又降到70%,其中会计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只有65%。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学生牺牲自己职业理想、专业、特长暂时就业于明显低于自己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临时岗位或非理想岗位上。勉强就业的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玉霞  
文章针对当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从就业情况、学生素质、就业指导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立足于社会、家庭、学生、学校四个层面,分析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就如何提升民办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包括社会关怀支持、发挥家庭作用、增强自身素质、调整办学思路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石庆华  尹涵  
从就业准备视角研究发现,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成功有着显著帮助,而物质辅助准备的影响很弱;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绩效呈倒U型关系,这主要受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传统观念影响,而物质辅助准备与就业满意绩效的关系不显著。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企业转变用人观念以及更好发挥学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助推器功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彭正霞  陆根书  李丽洁  
应用对陕西省77所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16 112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一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质量的不同维度的表现有所不同,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倾向于较满意,对职业匹配度倾向有点符合,对就业满意度接近较满意;二是个体、家庭背景、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三是个体、学校教育、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并发现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的满意度既是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测量维度,也是联系职业匹配度和其他影响因素与就业满意度的重要中介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引导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特征满意更高、更匹配的职业和单位;二是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三是社会和就业单位应积极改进与工作相关的特质,以吸引、留住大学毕业生,助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实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郭茜  孙文凯  
本文基于对清华大学2014年本硕博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查,总结其就业单位、收入、福利状况,并结合其个人特征分析就业市场表现的决定因素。统计发现,清华毕业生绝大部分进入了政府、国企和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其收入要低于"体制外"单位收入,但解决户口比例更高。有一半毕业生对收入并不满意。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英语成绩和专业对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英语成绩好的更容易进入高收入行业。学历对收入没有显著作用,因为学历越高越倾向于进入体制内工作,而体制内收入相对低,抵消了学历可能的正面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岳昌君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无论是北京市和广东省等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还是麦可思公司调查的数据,都一致表明,2013年的就业率明显低于往年同期的水平,2013年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困难的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未来就业趋势会怎样?只有摸清情况,找准原因,才能寻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更好出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