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5)
- 2023(14600)
- 2022(12562)
- 2021(11707)
- 2020(9907)
- 2019(22483)
- 2018(22469)
- 2017(41963)
- 2016(23883)
- 2015(26990)
- 2014(26964)
- 2013(25800)
- 2012(23338)
- 2011(21034)
- 2010(20833)
- 2009(18802)
- 2008(18106)
- 2007(15953)
- 2006(13704)
- 2005(11586)
- 学科
- 济(82690)
- 经济(82589)
- 管理(64709)
- 业(58435)
- 企(47944)
- 企业(47944)
- 方法(39394)
- 数学(34236)
- 数学方法(33838)
- 农(23397)
- 中国(22812)
- 学(21581)
- 财(21300)
- 业经(18763)
- 地方(16692)
- 理论(16086)
- 制(15683)
- 贸(15647)
- 贸易(15642)
- 教育(15582)
- 农业(15576)
- 易(15175)
- 技术(14067)
- 环境(13687)
- 和(13663)
- 务(13352)
- 财务(13281)
- 财务管理(13259)
- 银(12575)
- 企业财务(12543)
- 机构
- 大学(329657)
- 学院(326350)
- 管理(125070)
- 济(118654)
- 经济(115858)
- 理学(109462)
- 研究(109335)
- 理学院(108154)
- 管理学(105883)
- 管理学院(105330)
- 中国(77485)
- 科学(73612)
- 京(70307)
- 农(63301)
- 业大(57012)
- 所(56218)
- 财(53111)
- 研究所(52109)
- 农业(50373)
- 中心(49015)
- 江(47409)
- 范(45382)
- 师范(44781)
- 北京(43798)
- 财经(43072)
- 院(39779)
- 经(39243)
- 州(38532)
- 技术(37887)
- 师范大学(35741)
- 基金
- 项目(233375)
- 科学(180538)
- 研究(166206)
- 基金(165424)
- 家(147114)
- 国家(145863)
- 科学基金(123229)
- 社会(101000)
- 社会科(95455)
- 社会科学(95428)
- 省(93886)
- 基金项目(88818)
- 自然(82927)
- 自然科(80981)
- 自然科学(80955)
- 自然科学基金(79468)
- 划(79426)
- 教育(78343)
- 编号(68305)
- 资助(67352)
- 成果(55720)
- 重点(52644)
- 部(49850)
- 创(48991)
- 发(48984)
- 课题(48254)
- 创新(45502)
- 科研(45373)
- 计划(44793)
- 大学(43850)
- 期刊
- 济(123697)
- 经济(123697)
- 研究(91217)
- 中国(64855)
- 学报(63193)
- 农(56294)
- 科学(52834)
- 教育(47385)
- 大学(46533)
- 管理(43363)
- 学学(43257)
- 财(39284)
- 农业(38988)
- 技术(26964)
- 融(22260)
- 金融(22260)
- 业经(21472)
- 图书(20125)
- 业(20073)
- 财经(20025)
- 经济研究(19982)
- 科技(17822)
- 版(17442)
- 业大(17358)
- 经(17076)
- 问题(16138)
- 理论(14726)
- 技术经济(14273)
- 农业大学(14113)
- 商业(13777)
共检索到463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英 田蜜 刘任烨 范娇颖
近年来,社交媒体在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为了全面、系统地把握社交媒体采纳的影响因素,本文对个人采纳信息技术领域中的经典理论模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研究变量进行了整合分类,并结合高校学生和社交媒体特点挖掘出具有潜在可能性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统一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在该模型基础上结合已有文献构造了相应的变量测量量表。
关键词:
采纳 社交媒体 高校学生 共性因素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哲 王以宁 陈晓慧 林芳竹
创客空间被认为是一项会在未来2-3年对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技术,但创客空间的建设无论是人力资源的配置,还是软硬件环境的配置都需要较多投入。如果建设后的使用情况不佳不仅会影响其功能的实现,而且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于创客空间建设与推广的研究和实践都是基于功能和价值实现的视角,没考虑其建设后的使用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构建创客空间理论模型,并以数字媒体创客空间为例,以我国某师范大学相关专业2013和2014级在校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AMOS18.0构建路径分析模型、SPSS21.0进行人口特征变量相关性检验,以探究影响高校学生采...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创客空间 行为意向 影响因素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范哲
文章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基于30个数字原住民样本的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资料,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等几个步骤,归纳出影响数字原住民采纳社会化媒体的19个概念范畴并发展为5个主范畴,构建了数字原住民采纳社会化媒体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动机和情感感知是影响数字原住民社会化媒体采纳的内部因素,平台功能与社会情境是外部因素,能力特征对动机与采纳行为之间的强度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向先 耿荣娜 郭顺利
[目的/意义]分析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行为,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优化和引导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行为,为政务新媒体运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方法/过程]首先借鉴IAM模型理论,结合政务新媒体特点分析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然后利用文献综述法和DEMATEL方法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结果/结论]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分为信息搜寻和整合、信息选择和评价、用户吸收和利用以及采纳后阶段行为4个阶段。信息服务质量、信誉和影响力、用户认知水平、政务信息专业性、信息组织成效、政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俊 龚花萍 熊娟
随着社交媒体成为用户获取、处理、分享和存储信息的平台,用户信息安全风险不断凸显,探讨用户社交媒体信息安全风险感知及其影响因素迫在眉睫。文章提出了社交媒体信息安全风险感知影响因素关系假设,以大学生社交媒体用户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风险感知现状,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基础上对问卷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交媒体信息安全风险感知程度的城乡间差距明显,其面对信息安全风险主要采用系统式处理策略;媒体信任度、社会群体归属感、卷入认知会对系统式处理策略产生影响,知识和信息有效性会对系统-启发式策略产生影响;系统式处理策略在知识、媒体信任度、社会群体归属感、卷入认知、信息有效性和风险感知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负面情绪直接正向影响风险感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勇兵 高静 杨健
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企业保留老顾客和获取新顾客的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但有关顾客采纳社会化媒体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则显得非常滞后。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和检验了顾客采纳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框架以科技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不仅将感知愉悦性、感知风险和信任等变量加进认知建构中,而且还将社会化媒体所具有的信息公开性、参与性、互动性、共享性和贯通性等特征作为认知建构的外部变量。本研究发现,感知愉悦性和信任在顾客采纳社会化媒体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而感知风险在顾客采纳社会化媒体中起着消极的作用;参与性、互动性和共享性对感知愉悦性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对顾客采纳社会化媒体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柴阳丽
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法调查高校学生新媒体阅读的时间、方式、内容、来源、阅读行为及效果、阅读需求等,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因素及改善途径。调查结果显示:基于移动设备的阅读已成为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首选,新媒体阅读中很少发生标注、批注等类纸质阅读行为,阅读缺乏深思、理解、交流和创新,缺乏适合专业学术类的阅读内容和工具,浅阅读增长明显,深阅读每况愈下。阅读内容、阅读工具和平台、阅读素养成为影响高校学生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而阅读工具和平台制约着阅读内容的质量和阅读者的阅读素养。基于调查结果,本研究提出了改善高校学生新媒体阅读效果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胜召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作为使用新媒体的主力军,其思维方式、学习习惯也深受影响,这就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新媒体的特性及对学生影响的现状,提出几种建议,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新媒体 学生管理 高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雅寒
本文根据广告诉求分类,将社交媒体中的短视频广告依据理性诉求视角和感性诉求视角分成两类,并将理性诉求视角下的短视频广告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将广告特点及说服知识作为自变量,将消费者的广告态度和购买意图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告特点中的信息性和可信性对广告态度产生了正向影响;激活化说服知识对广告态度产生了负向影响。广告特点中的信息性和可信性对购买意图产生了正向影响;激活化说服知识中的消费者防御态度对购买意图产生了负向影响;广告态度对购买意图产生了正向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缨 唐慧 孙晓阳
[目的/意义]企业社交媒体在企业—用户的信息交互中起到重要作用,识别分析企业社交媒体信息效用关键影响因素,以期确保企业的信息满足用户的需要,促进企业社交媒体的长期发展。[方法/过程]基于霍夫兰德说服理论,从信息传达者、信息内容、信息接收者和信息情境等4个维度提出企业社交媒体信息效用的22个影响因素,运用模糊集理论—DEMATEL方法研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结论]企业社交媒体的活跃度和知名度是影响企业社交媒体信息效用的关键因素,信息内容的互动性、信息情境的平台覆盖度、意见领袖参与、用户的广告抗拒心理、品牌忠诚度、情绪体验、企业社交媒体的专业性都是影响企业社交媒体信息效用的关键因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新元 方文琪 卢泉 樊雅睿
[目的/意义]针对用户倦怠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在不同学者的观点下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分析哪些因素对用户倦怠行为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揭示用户倦怠行为的前因。[方法/过程]文章运用元分析技术对57项研究58个独立样本中的171个效应值进行整合分析,通过严格的数据编码过程对众多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合并以探究影响程度,并从情境因素和测量因素两个方面讨论影响因素与用户倦怠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认知性因素、情感体验性因素、态度性因素、社会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对用户倦怠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局限]本研究所纳入的实证文献数量较少;自变量的类型有待丰富。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晓悦 樊旭 庞善民 梁少博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中的信息网络复杂性与信息生命周期交错致使用户会频繁采取信息再现行为对已浏览或已利用过的信息进行再次搜索。然而已有信息再现行为研究并未对社交媒体平台中的再现过程进行系统讨论。[方法/过程]文章采用深度访谈、关键事件法收集数据,通过扎根理论分析数据,探索了社交媒体用户信息再现行为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并构建了社交媒体用户信息再现行为综合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再现行为由动机、重新查找和结果三个阶段构成。行为同时受到用户、信息、平台、环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再现行为与传统的信息再现行为有着明显的区别,社交媒体平台应该改进相应的功能设置来提升用户的信息再现行为效率。[创新/价值]该研究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以识别社交媒体中的信息再现过程及影响因素。不仅为理解社交媒体环境中信息再现的全过程提供理论阐释,同时为社交媒体的信息关联设置、用户再搜索功能等相关设计做出参考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谢丽娜
[目的/意义]政务社交媒体已成为各国电子政务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推广政务社交媒体的应用,需要了解影响用户使用的因素。[方法/过程]梳理和总结当前国内外新媒体环境下电子政务用户接受/采纳模型的相关研究,从概念界定、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述评。[结果/结论]将政务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荻取影响因素划分为5个层面,即技术层面、组织层面、环境层面、任务层面和个人层面,以期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祝琳琳 李贺 刘嘉宇 田泽金 武贺顺
[目的/意义]研究旨在厘清社交媒体信息影响力形成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与关联路径,为社交媒体信息影响力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方法/过程]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行为、认知、环境3个方面提取14个形成因素,通过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形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构建形成因素层级系统,运用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方法分析形成因素的依赖性和驱动力,确定因素之间的强度关系。[结果/结论]信息接收者情感共鸣、信息接收者价值认同以及信息发布者的知名度属于根源层因素并处于独立集群;信息传播者转发行为等因素均间接影响社交媒体信息影响力的形成且属于自发集群;信息质量等因素可以直接影响社交媒体信息影响力的形成且处于依赖集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栩彬 甘春梅
[目的/意义]探索习惯、使用动机、压力与移动社交媒体沉迷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法搜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娱乐动机、社交动机显著影响移动社交媒体习惯,移动社交媒体习惯进一步显著影响移动社交媒体沉迷行为;压力也显著影响移动社交媒体沉迷行为。
关键词:
移动社交媒体 微信 影响因素 沉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