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2)
- 2023(15224)
- 2022(12879)
- 2021(11827)
- 2020(10125)
- 2019(22661)
- 2018(22479)
- 2017(41622)
- 2016(23775)
- 2015(26813)
- 2014(27131)
- 2013(25873)
- 2012(24009)
- 2011(21637)
- 2010(21885)
- 2009(20323)
- 2008(20369)
- 2007(18855)
- 2006(16177)
- 2005(14256)
- 学科
- 济(85916)
- 经济(85726)
- 管理(64427)
- 业(59489)
- 企(49463)
- 企业(49463)
- 方法(41349)
- 数学(34801)
- 数学方法(34403)
- 中国(25442)
- 财(24633)
- 农(24432)
- 学(22402)
- 业经(19695)
- 制(18543)
- 理论(18205)
- 贸(16392)
- 贸易(16387)
- 易(15908)
- 教育(15770)
- 农业(15749)
- 务(15550)
- 地方(15546)
- 财务(15513)
- 财务管理(15474)
- 和(15288)
- 企业财务(14730)
- 银(14342)
- 银行(14265)
- 技术(13545)
- 机构
- 大学(342277)
- 学院(334440)
- 济(126530)
- 经济(123581)
- 管理(119718)
- 研究(116021)
- 理学(103663)
- 理学院(102343)
- 管理学(100096)
- 管理学院(99496)
- 中国(83488)
- 科学(76041)
- 京(72416)
- 农(68849)
- 所(60803)
- 财(59605)
- 业大(57886)
- 研究所(55900)
- 农业(54890)
- 中心(52931)
- 江(51936)
- 范(47983)
- 财经(47577)
- 师范(47360)
- 北京(45087)
- 经(43201)
- 院(41314)
- 州(40834)
- 经济学(38927)
- 技术(37829)
- 基金
- 项目(227377)
- 科学(176198)
- 基金(161581)
- 研究(161255)
- 家(144368)
- 国家(143088)
- 科学基金(119647)
- 社会(100860)
- 社会科(94563)
- 社会科学(94525)
- 省(91341)
- 基金项目(85585)
- 自然(78903)
- 教育(77982)
- 划(77686)
- 自然科(77129)
- 自然科学(77098)
- 自然科学基金(75783)
- 资助(65413)
- 编号(65176)
- 成果(55239)
- 重点(52459)
- 部(49836)
- 发(47668)
- 创(47578)
- 课题(47299)
- 科研(44659)
- 创新(44234)
- 计划(43870)
- 大学(43709)
- 期刊
- 济(134933)
- 经济(134933)
- 研究(96759)
- 中国(72539)
- 学报(67683)
- 农(61596)
- 科学(55236)
- 教育(52504)
- 大学(50679)
- 财(48738)
- 学学(46244)
- 管理(41485)
- 农业(41203)
- 技术(26773)
- 融(26537)
- 金融(26537)
- 财经(24319)
- 经济研究(22511)
- 业(22427)
- 业经(22135)
- 经(20923)
- 版(19793)
- 图书(19142)
- 问题(17910)
- 业大(17768)
- 科技(16802)
- 技术经济(15103)
- 农业大学(15079)
- 统计(14771)
- 商业(14568)
共检索到495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会兰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从而在全社会凝聚思想共识。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的重要责任。因此,文章运用价值认同理论,找出影响高校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外因素,并提出坚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坚持知信统一,坚持知行统一的理论机制,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认同因素 理论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莉英
社会主义价值核心思想的教育问题就实质而言是价值认同的问题,需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价值认同困境,在教育中遵循主导性与多元性相结合、自主选择与积极引导相结合、价值引领与需要满足相结合的原则,以促使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键词:
核心价值体系 高等教育 价值认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丽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文章通过深入剖析大学生价值认同存在的问题,分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必要性,从高校教育、社会舆论环境、教育环境等途径努力寻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认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体正 张吉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并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为我们明确社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燕妮 李月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提炼总结出的内涵丰富、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要求的价值原则和价值取向,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旗帜,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行动指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道德教育,既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道德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翟福生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青耀 周瑛
在科学理解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研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及其原因,有助于我们及时把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趋势,从而增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价值体系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来平 古小明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探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价值认同是前提,以文化人是关键,强化实践是保证,制度建设是基础。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面临有利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是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从十个方面进行探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艾立梅
高校都是人才培育、知识传播、创造前沿的阵地。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逐步向前推进,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高校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受当代文化的熏陶,也难免会受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和阻碍。纠正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仅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健康成长,更有利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由李大健编著,人民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的《多维审视与理性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一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凝聚、支撑、定势等功能进行了论述。笔者基于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项目:《三线建设军工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研究》(sxlswh2020yb04)结合该书内容,对新时期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方式进行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惠娟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任务。文章在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主体、思想理论课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寻求途径,以期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华前 张琨
能否确立科学而健全的教育目标,在一定意义上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败。文章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标的确立必须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体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海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具有深远意义,有助于大学生走出思想困境,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这种引领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深对"八荣八耻"荣辱观的理解等方面。高校要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日常管理融为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与课本理论相结合、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学生情感教育相结合等途径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储德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首次旗帜鲜明地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则再次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华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旗帜和生命之魂。近年来,高校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在分析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并探讨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即加强思想认识,融入课堂教学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