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8)
- 2023(11020)
- 2022(9374)
- 2021(8431)
- 2020(7322)
- 2019(16626)
- 2018(16176)
- 2017(31185)
- 2016(17302)
- 2015(19436)
- 2014(19305)
- 2013(19216)
- 2012(17746)
- 2011(16042)
- 2010(15994)
- 2009(14774)
- 2008(14943)
- 2007(13756)
- 2006(11775)
- 2005(10386)
- 学科
- 济(71234)
- 经济(71160)
- 业(58336)
- 管理(55440)
- 企(48424)
- 企业(48424)
- 方法(36829)
- 数学(32830)
- 数学方法(32588)
- 财(23293)
- 农(19604)
- 中国(16474)
- 技术(16389)
- 务(16294)
- 财务(16272)
- 财务管理(16240)
- 企业财务(15544)
- 贸(15460)
- 贸易(15458)
- 学(15456)
- 业经(15169)
- 易(15078)
- 农业(13765)
- 制(13391)
- 地方(11937)
- 环境(10461)
- 和(10284)
- 银(9976)
- 理论(9934)
- 银行(9904)
- 机构
- 大学(259000)
- 学院(257673)
- 济(104809)
- 经济(102802)
- 管理(99711)
- 理学(87402)
- 理学院(86435)
- 研究(85760)
- 管理学(85017)
- 管理学院(84551)
- 中国(62762)
- 科学(56136)
- 农(53688)
- 京(53500)
- 财(46643)
- 所(45475)
- 业大(45473)
- 农业(43200)
- 研究所(41873)
- 中心(39603)
- 财经(38155)
- 江(37833)
- 经(34789)
- 北京(32840)
- 经济学(32145)
- 范(30992)
- 师范(30496)
- 院(29955)
- 州(29618)
- 经济学院(29543)
- 基金
- 项目(177759)
- 科学(138392)
- 基金(129688)
- 研究(120790)
- 家(116662)
- 国家(115726)
- 科学基金(97668)
- 社会(77132)
- 社会科(73334)
- 社会科学(73306)
- 省(70130)
- 基金项目(69930)
- 自然(66269)
- 自然科(64791)
- 自然科学(64767)
- 自然科学基金(63678)
- 划(59725)
- 教育(55964)
- 资助(52469)
- 编号(46989)
- 重点(40470)
- 部(39379)
- 创(37853)
- 发(37370)
- 成果(36902)
- 创新(35524)
- 计划(35500)
- 科研(35373)
- 教育部(33096)
- 业(33049)
- 期刊
- 济(106310)
- 经济(106310)
- 研究(66773)
- 学报(50301)
- 农(46897)
- 中国(45452)
- 科学(42949)
- 财(38320)
- 大学(36292)
- 学学(34823)
- 管理(33945)
- 农业(31624)
- 技术(22358)
- 教育(21049)
- 融(19856)
- 金融(19856)
- 财经(19144)
- 经济研究(18012)
- 业(17930)
- 业经(17498)
- 经(16348)
- 技术经济(14575)
- 问题(14558)
- 版(14183)
- 科技(13796)
- 业大(13344)
- 贸(12758)
- 商业(12288)
- 理论(11450)
- 财会(11369)
共检索到361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剑波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国际间技术转移主体的跨国公司无疑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并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一方面,跨国公司利用其市场、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希望通过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推动本国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开放的逐步深化,跨国公司与中国的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也更加密切,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迈入全球化的进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靖
全球经济中已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复杂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跨国公司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既是先进技术的载体和绝大多数前沿技术的创新者,也是国际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的主体。随着前沿创新领域的扩展、创新成本的迅速提升以及高科技活动战略联盟的发展,没有跨国公司的直接参与而获得新技术将是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而且,随着FDI机制越来越自由化的发展,创新活动成本的提升使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内部的技术转移。随着我国加入WTO,开放的逐步深化,贸易投资的日益自由化可能会进一步使技术引进的政策失效可见,如
关键词:
技术转移 行为函数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娟茹 朱焕亮
首先将文献元分析与调研访谈分析相结合,识别和提取了影响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知识转移的20个因素;然后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将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归纳为6类,即知识转移动机、知识转移能力、知识转移机会、回任匹配、社会支持和知识特性;在此基础上,对6类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并对不同维度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六因子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6类因素对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的知识转移具有很强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回任人员 知识转移 影响因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洋 余凌曲
跨国公司利润转移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影响跨国公司利润转移的因素有税率、汇率、信息获取能力、中间品市场、最终产品市场的竞争结构等。应对跨国公司利润转移问题,应该从现实出发,借鉴国际先进做法,以公平交易为原则,改善转让定价立法,加强与国际组织、国际机构和其他国合作,加强国际征管协助,积极探索整体解决方案。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利润转移 影响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宝成 张岩贵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FDI)的目标区位及其决定因素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分析了流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类型FDI的区位选择因素的变化,指出了促使FDI在各个区位之间进行转移的影响因素,并且给出了一个FDI空间转移的一般模式。文章最后指出东道国政府需要根据跨国公司所关注的区位优势的变动,改进并创造自己特有的区位优势,以保持对FDI的持续的吸引力。
关键词:
区位优势 区位选择 投资转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梦 潘镇
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发展有赖于母公司的知识技术,通过其相互间的知识转移得以实现。由于带来竞争优势的隐性知识的无形性和复杂性,跨国派遣是跨国公司向子公司知识转移中普遍采用的形式,外派人员作为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的重要纽带,其胜任力直接影响到跨国公司对其子公司知识转移的成功与否。本文提出应从外派员工入手,以子公司知识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探究外派员工胜任力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知识转移 外派人员 吸收能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保国
本文选择了人们关心的10个影响技术溢出的因素,通过实证分析,观察其相关程度。结果表明,有4个因素相关程度较高,6个因素相关程度较低。文章最后还就这个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技术溢出 跨国公司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闫云凤 李雪梦
文章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跨国公司投资碳转移网络的演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跨国公司投资碳转移网络中,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个体网络地位较为稳定,而中国、东盟等发展中经济体进一步融入发达经济体主导的投资碳转移网络;从整体网络特征来看,“投资碳泄漏”问题进一步扩散。美国和欧盟成为全球投资碳转移的主要转出地和转入地,两者相互依赖,呈现“双足鼎立”的特征。此外,美国对亚洲国家的投资碳转移进一步深化。QAP分析结果表明,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对具有相邻位置、相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科技水平的国家进行投资碳转移。文章的研究结果对于正确认识跨国公司在全球碳转移格局中扮演的角色、制定合理的国际气候合作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洪军 赵芳
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相互约定的出口和采购商品、劳务及技术时所规定的价格。这种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市场供求关系法则的影响,它不是独立各方在公开市场上按独立竞争原则确定的价格,而是根据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和谋求最大限度利润的目的,由总公司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丽虹 吴先明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逐渐关注战略性资源寻求,其中知识寻求日益受到重视,并借由子公司向母公司的逆向知识转移获取东道国先进知识资源,因此探讨逆向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文章从研究该论题的主要文献入手,探讨了母公司战略组织和能力制度两类因素对逆向知识转移的积极调控作用,前者包括国际化战略导向和母子公司控制程度,后者包含吸收能力和转移支持制度,同时在总结现有研究特点基础上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跨国公司 逆向知识转移 母公司 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鹏 赵景华
为了探求软环境视角下跨国公司内部母子公司之间双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本文构建出包含知识本体因素、子公司自身因素和母子公司之间关系因素三构面的整合模型,提出相应理论假设,并以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为样本进行问卷调研和统计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知识的复杂性,在华子公司中外派人员能力、培训措施和知识存量价值,以及母子公司之间正式整合机制、信任水平和组织距离对跨国公司内部母子公司之间双向知识转移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知识转移 影响因素 软环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娟茹
提出了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知识转移行为的三个影响因素,即知识转移能力、知识转移动机和知识转移机会,探讨了三因素与知识转移行为的关系,以156位回任人员为调查对象,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任人员知识转移行为的三个影响因素均对隐性知识转移行为和显性知识转移行为有显著影响,隐性知识转移行为对显性知识转移行为有显著正面影响;知识转移能力对显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大于对隐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知识转移动机和知识转移机会对隐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大于对显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回任人员 知识转移行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保国 乔延清 顾炜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中,外国直接投资(FD I)已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方式。由于技术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作用,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同时,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在日益扩大。技术转移的大规模发生,不仅缓解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短缺,加快了国民经济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步伐;而且使东道国技术水平、组织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国民经济全要素生产率(TFP),使国民经济走上内生化增长的道路。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构建经济计量模型,以我国近年来具体数据为依托,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检验和分析。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转移 溢出效应 区域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洁
跨国公司作为国际技术流动的组织者 ,在各种形式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居于主导性的地位。目前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具有明显的内部化倾向。因此 ,本文试图通过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内部化策略的描述及其原因分析 ,由此概括出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示。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转移 内部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嘉莉
跨国公司的对外技术转移近年来成为我国实施经济活动和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该文通过回顾跨国公司行为理论的发展脉络,结合模型分析提出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所实现的技术转移程度与东道国自身的技术能力、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尤其是根据这种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的成本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先进与否主要在于其适应性,即考虑成本产出的技术进入意愿。所以,基于成本考虑的国际生产合作是我国今后进行有效技术转移的关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转移 成本 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