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2)
- 2023(13446)
- 2022(11405)
- 2021(10456)
- 2020(8767)
- 2019(20024)
- 2018(19158)
- 2017(37005)
- 2016(20662)
- 2015(22918)
- 2014(22890)
- 2013(22625)
- 2012(21119)
- 2011(19023)
- 2010(19072)
- 2009(17696)
- 2008(17990)
- 2007(16165)
- 2006(13938)
- 2005(12260)
- 学科
- 济(81577)
- 经济(81492)
- 管理(63242)
- 业(59704)
- 企(48031)
- 企业(48031)
- 方法(39399)
- 数学(35542)
- 数学方法(35197)
- 财(34481)
- 农(24207)
- 中国(21865)
- 贸(18862)
- 贸易(18859)
- 易(18401)
- 务(18086)
- 财务(18062)
- 财务管理(18007)
- 业经(17333)
- 学(17279)
- 制(17228)
- 企业财务(17119)
- 地方(16413)
- 农业(15658)
- 财政(14080)
- 银(13648)
- 银行(13586)
- 行(12802)
- 融(12496)
- 金融(12494)
- 机构
- 学院(296918)
- 大学(296283)
- 济(124758)
- 经济(122329)
- 管理(112261)
- 研究(101523)
- 理学(97440)
- 理学院(96376)
- 管理学(94720)
- 管理学院(94194)
- 中国(76940)
- 财(64566)
- 科学(64092)
- 京(60518)
- 农(59119)
- 所(53385)
- 业大(48815)
- 研究所(48472)
- 财经(48219)
- 农业(47261)
- 中心(46809)
- 江(45125)
- 经(43755)
- 经济学(39059)
- 北京(37357)
- 范(36233)
- 院(35773)
- 经济学院(35760)
- 师范(35749)
- 财经大学(35537)
- 基金
- 项目(199708)
- 科学(155837)
- 基金(145661)
- 研究(139392)
- 家(129411)
- 国家(128344)
- 科学基金(108614)
- 社会(89181)
- 社会科(84777)
- 社会科学(84749)
- 省(78425)
- 基金项目(76987)
- 自然(71910)
- 自然科(70304)
- 自然科学(70277)
- 自然科学基金(69090)
- 划(66567)
- 教育(64269)
- 资助(59993)
- 编号(54933)
- 重点(45368)
- 成果(44422)
- 部(44336)
- 发(42556)
- 创(41726)
- 科研(39582)
- 创新(39124)
- 计划(38280)
- 课题(38165)
- 教育部(37523)
- 期刊
- 济(130813)
- 经济(130813)
- 研究(85835)
- 中国(55090)
- 财(53879)
- 学报(53435)
- 农(52095)
- 科学(45606)
- 大学(39055)
- 管理(37835)
- 学学(37404)
- 农业(34759)
- 融(29927)
- 金融(29927)
- 教育(25322)
- 财经(24155)
- 经济研究(22972)
- 技术(22708)
- 业经(21306)
- 经(20701)
- 业(18589)
- 问题(17643)
- 贸(16232)
- 版(15721)
- 技术经济(14747)
- 商业(14011)
- 统计(13931)
- 理论(13598)
- 科技(13395)
- 业大(13366)
共检索到434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敏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文甫
次贷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应对危机的冲击,取得一定成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再次引起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选择1996第1季度至2009第3季度相关数据,主要运用向量自回归比较分析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效应,得出主要结论有:我国财政政策的效应比货币政策的效果明显;货币政策的实施受财政政策一定的影响;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是在短期内有效,长期是中性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向量自回归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永光 刘国华 魏世春
自去年以来,为启动内需,遏制紧缩,促进经济增长,我国政府已经和正在推行着积极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虽然措施不少,力度不小,但效果至今尚未尽如人意。因此,在新的建议还在不断提出,新的措施还在不断出台的目前,很有必要探讨影响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效用的因素。笔者认为,影响政府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效用的因素至少有以下方面: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忠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在一个国家内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必然在经济发展有明显差距的地区之间产生较大的政策效果差异。探讨这一效应的性质,对于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制订及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因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城效应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章和杰 何彦清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属政府干预宏观经济最重要、使用最频繁的两大工具,可依宏观经济调控要求进行合理搭配。本文在人民币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框架下,用修正的M-F模型深入分析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综合影响,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开焰 蔡雪雄
针对我国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的态势,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误差纠正模型(ECM)基础上,本文运用DAG技术,研究了宏观调控政策工具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同期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长期中,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同期因果关系,货币政策则没有;短期中,财政扩张导致信贷扩张,由于消费信贷尚处起步阶段,信贷渠道影响居民消费效果甚微。货币渠道比信贷渠道能更有效地影响居民消费,两渠道之间相互影响,有同期因果关系。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DAG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亦春 郑瑜
本文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澳大利亚、挪威政府开启加息程序的背景下,考虑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速、投资与进出口增速、国内政策之间的配合程度、国际之间政策的协调程度等可以作为对财政货币政策调整与退出作出判断的重要指标。文章提出,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在2011年下半年或2012年开始逐渐淡出直至退出,货币政策应该继续维持"适度宽松"的基调,真正向"适度宽松"回归,并注意把握好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从而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的作用,同时还应密切关注美国货币政策的动向。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财政货币政策 退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伟忠 黄炎龙
本文建立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协作的最优政策模型,并以中国经济为研究对象,以福利效应为最优政策的评估标准,研究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协作的最优政策机制。分析表明:在Ramsey最优均衡下,财政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于通货膨胀和产出目标,以严格通货膨胀为目标的最优货币规则会使得政策的福利损失最小,但货币政策在产出目标、通货膨胀目标以及政策福利损失三者上不能同时兼顾;最优财政规则是趋向缩小收支差,从而趋近于福利损失最小。本文同时使用贝叶斯分析,对中国经济政策2005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的福利效应进行了评估,实证分析表明:样本期间政策的无条件福利损失处于波动状态,经济增长增加了家庭部门的条件福利损失,即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淑华 李庆华
本文对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系理论与实证沿革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政政策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系数自回归分布滞后(VADL)模型,以中国财政赤字占比作为财政政策变量.用2005—2015年的季度数据估计了财政赤字占比对VADL模型的系数所产生的影响,得到了四个重要命题。据此得出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最为顺畅,货币中性性质显著;财政收支不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会出现非对称时滞,财政盈余不利于货币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等重要结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淑华 李庆华
本文对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系理论与实证沿革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政政策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系数自回归分布滞后(VADL)模型,以中国财政赤字占比作为财政政策变量.用2005—2015年的季度数据估计了财政赤字占比对VADL模型的系数所产生的影响,得到了四个重要命题。据此得出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最为顺畅,货币中性性质显著;财政收支不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会出现非对称时滞,财政盈余不利于货币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等重要结论。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白金辉
特朗普总统上任后,美国未来财政政策的取向再次成为政策讨论的焦点。本文讨论了美国财政政策转型背后的主要因素,以及财政政策转型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自从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20日宣誓就职以来,美国政府出现白宫与参众两院均由共和党控制的局面。在由共和党主导的政治背景与特朗普总统倾向自由化的经济理念下,美国未来财政政策的取向再次成为政策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静 柯艺高
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学中的IS-LM曲线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出了在既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为了实现更加敏锐、准确地把握经济的趋势性变化,更加注重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的政策目标,应采取一些相关措施予以配合的建议。
关键词:
财政货币政策 政策效应 配套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伟 沈悦
文章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冲击侧重解释经济周期的中期波动,而货币政策冲击则侧重分析短期经济周期波动,合理控制财政支出可以降低经济波动幅度,要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应保证资本投入适度增长,适时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增加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能提升居民消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龙 白永秀
本文根据中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所具有的经济特点,依据宏观经济理论,构建了一个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分析的联立方程模型,并根据中国当前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的经济形势,模拟了2010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扩张对宏观经济目标变量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对GDP的冲击效果大于对价格的效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扩张要强于各自单独的扩张对宏观经济目标变量GDP的影响,而同时扩张对CPI的影响要弱于单独的扩张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