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7)
- 2023(9484)
- 2022(8199)
- 2021(7225)
- 2020(6330)
- 2019(14387)
- 2018(13875)
- 2017(26646)
- 2016(14982)
- 2015(16555)
- 2014(16570)
- 2013(16452)
- 2012(15397)
- 2011(13966)
- 2010(13950)
- 2009(12990)
- 2008(12986)
- 2007(11872)
- 2006(10196)
- 2005(8868)
- 学科
- 济(62706)
- 经济(62641)
- 业(41201)
- 管理(41154)
- 企(32014)
- 企业(32014)
- 方法(31510)
- 数学(28440)
- 数学方法(28221)
- 农(17900)
- 财(17068)
- 中国(14681)
- 学(14344)
- 贸(13548)
- 贸易(13548)
- 易(13172)
- 业经(12828)
- 地方(12472)
- 农业(12234)
- 税(10685)
- 务(10292)
- 财务(10279)
- 制(10278)
- 财务管理(10253)
- 税收(10061)
- 收(10016)
- 企业财务(9689)
- 环境(9562)
- 技术(9330)
- 和(9079)
- 机构
- 大学(223981)
- 学院(222388)
- 济(90742)
- 经济(89022)
- 管理(83162)
- 研究(75967)
- 理学(73072)
- 理学院(72206)
- 管理学(70884)
- 管理学院(70489)
- 中国(54727)
- 科学(50990)
- 农(49951)
- 京(45971)
- 业大(41059)
- 财(40874)
- 所(40661)
- 农业(40264)
- 研究所(37615)
- 中心(34694)
- 财经(33313)
- 江(32630)
- 经(30235)
- 经济学(28413)
- 北京(28092)
- 范(27362)
- 农业大学(27079)
- 师范(26913)
- 院(26412)
- 经济学院(26182)
- 基金
- 项目(154759)
- 科学(119840)
- 基金(112574)
- 研究(103933)
- 家(101919)
- 国家(101097)
- 科学基金(84391)
- 社会(66347)
- 社会科(62960)
- 社会科学(62934)
- 省(61075)
- 基金项目(60605)
- 自然(57178)
- 自然科(55871)
- 自然科学(55847)
- 自然科学基金(54900)
- 划(52362)
- 教育(47748)
- 资助(45373)
- 编号(40461)
- 重点(35408)
- 部(33876)
- 发(33247)
- 创(32389)
- 成果(31791)
- 计划(31701)
- 科研(31047)
- 创新(30390)
- 业(28340)
- 大学(28173)
- 期刊
- 济(91213)
- 经济(91213)
- 研究(58856)
- 学报(46195)
- 农(44067)
- 科学(38193)
- 中国(37374)
- 大学(32828)
- 学学(31568)
- 财(31170)
- 农业(29392)
- 管理(26095)
- 教育(17332)
- 技术(16792)
- 融(16312)
- 金融(16312)
- 财经(16220)
- 业(15977)
- 经济研究(15657)
- 业经(15312)
- 经(13881)
- 问题(13077)
- 版(12795)
- 业大(12454)
- 技术经济(11418)
- 科技(11183)
- 商业(10907)
- 贸(10745)
- 农业大学(10703)
- 统计(10172)
共检索到309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玉杰 周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静
自MacDougall(1960)第一次明确提出FDI对东道国的技术外溢效应,理论界对此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是难以得到一致的结论。除了实证检验所用方法不同,许多学者认为,东道国的特征不同使得对FDI技术外溢的效果检验各异。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吸收能力角度入手,全面考虑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因素,系统地分析了技术能力、市场特征、开放度等对FDI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为我国在引资过程中如何提高FDI的溢出效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FDI 技术外溢 吸收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宁东玲 吴远巍
目前,吸收能力早已用于解释不同领域的各种各样的组织现象,包括战略管理、技术管理和网络商务。本文首先给出吸收能力的概念,其次总结了影响吸收能力的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如何提高吸收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吸收能力 知识 影响因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慧超 沈红丽 齐晓丽
"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目标是有效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分散,接受首都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级要素的溢出。有效承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首都经济圈"各个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对"环首都经济圈"的技术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和产业条件。提升"环首都经济圈"技术吸收能力的优化方案应以完善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建设,改善经济发展提供的支撑条件,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增加知识存量,实现基于产业承接的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
关键词:
环首都经济圈 技术吸收能力 优化方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彦丽 付旭 陈建斌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在人机交互场景下,平台环境和个体认知如何互动影响平台用户的知识吸收能力。研究发现:环境因素是人机互动知识共享的基础,而与个体认知因素相匹配的交互设计是提升吸收效能的关键。促进强吸收能力形成的核心条件有强联结、高信任的环境因素和强自我效能和高结果期望的认知因素;导致吸收能力弱的核心条件则是用户之间过大的知识距离和过弱的联结强度等环境因素。研究结论为知识平台提升用户知识吸收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现实启示,为未来提升人机交互设计促进知识共享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太平 刘宏兵
本文以引力模型为基础,利用1990~2011年40个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显著地促进了各国对中国的投资,中国与发达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的投资促进效果更好。
关键词:
双边投资协定 外商直接投资 面板数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如国 孟雨兴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FDI溢出理论,考虑吸收能力和能源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了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分析框架。运用1995—2012年中国30个省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了基于吸收能力的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且各地区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不能充分地吸收国际先进生产技术来提升能源效率。建议中国各区域实施差异化的引资战略、注重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以增大FDI对能源效率的正向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家友 胡剑波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FDI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它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中国吸收FDI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投资额连创新高。然而,2008年,因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继而演变成全球的经济危机改变了这一趋势。进入"后危机时代"后,FDI更是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给世界各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闫国庆 黄文军
本文利用FDI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分析法,对当前我国FDI的吸收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FDI的最优吸收规模,对我国FDI的引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FDI 吸收能力 吸收规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秀霞
本文采用改进后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大会提出的吸收FDI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计算出1994~1998年和1999~2003年两个时间段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值,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山东省虽然是经济大省,但其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还达不到应有的规模。今后随着潜力指数的提升,吸收FDI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2)省内各地市间,领先的或状况改善的地区,如青岛等,需要保持它们的竞争优势和吸收投资的能力;表现低下的或状况恶化的地区,需要研究改变现状;对那些维持在较高的潜力水平但吸收FDI业绩下滑的地区,如济南
关键词:
FDI 潜力和业绩 山东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秦凤鸣 张中楠
通过对1996—2005年我国分省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吸收能力增强是FDI在华独资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人力资本为衡量标准的吸收能力的提高推动了FDI在华独资的倾向。在其他影响FDI在华独资化的因素中,市场规模、市场化程度对独资倾向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这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化程度持续提高,外国投资者更加倾向于独资模式。
关键词:
FDI 独资化倾向 吸收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杏 施国庆
首先论述了技术外溢产生的途径,然后从吸收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因素,最后利用中国1988~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出口依存度、研发投入、产业聚集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有正向作用。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吸收能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樊秀峰 李婷婷
本文基于中国城市的技术吸收能力视角,利用中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服务外包发展和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并通过门槛效应模型测算了相关因素的门槛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区域、有针对性地发展中国服务外包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杏
东道国的吸收能力是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实现的关键;文章论述了技术外溢的产生途径;对中国29个地区面板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从东道国吸收能力的角度分析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因素:人力资本、经济开放度、基础设施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和外商直接投资相结合对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有正向作用,而对外贸易和初中、小学的人力资本尚未构成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