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7)
- 2023(13431)
- 2022(11210)
- 2021(10157)
- 2020(8527)
- 2019(19436)
- 2018(18849)
- 2017(36520)
- 2016(20196)
- 2015(22437)
- 2014(22121)
- 2013(22220)
- 2012(20842)
- 2011(18806)
- 2010(18838)
- 2009(17678)
- 2008(17665)
- 2007(16268)
- 2006(14234)
- 2005(12364)
- 学科
- 济(91869)
- 经济(91779)
- 业(62438)
- 管理(52543)
- 农(50648)
- 方法(41780)
- 企(40310)
- 企业(40310)
- 数学(38027)
- 数学方法(37763)
- 农业(33469)
- 业经(23880)
- 中国(22156)
- 财(22116)
- 地方(18977)
- 贸(17767)
- 贸易(17766)
- 学(17357)
- 易(17298)
- 制(16524)
- 发(13330)
- 务(13074)
- 财务(13059)
- 财务管理(13024)
- 技术(12869)
- 银(12566)
- 银行(12499)
- 农业经济(12467)
- 企业财务(12407)
- 环境(12382)
- 机构
- 学院(300342)
- 大学(297420)
- 济(125885)
- 经济(123574)
- 管理(113722)
- 研究(100523)
- 理学(99903)
- 理学院(98809)
- 管理学(97221)
- 管理学院(96684)
- 农(77893)
- 中国(75800)
- 科学(64494)
- 农业(60816)
- 京(60148)
- 业大(55826)
- 财(54350)
- 所(52601)
- 研究所(48126)
- 中心(47616)
- 江(44574)
- 财经(44345)
- 经(40549)
- 经济学(39092)
- 农业大学(38545)
- 范(37210)
- 师范(36696)
- 北京(36622)
- 经济学院(35878)
- 州(35068)
- 基金
- 项目(206624)
- 科学(161755)
- 基金(151210)
- 研究(144759)
- 家(134357)
- 国家(133169)
- 科学基金(112730)
- 社会(94319)
- 社会科(89215)
- 社会科学(89184)
- 省(82152)
- 基金项目(81090)
- 自然(73606)
- 自然科(71941)
- 自然科学(71915)
- 自然科学基金(70687)
- 划(68576)
- 教育(65404)
- 资助(60469)
- 编号(57423)
- 重点(46478)
- 部(46022)
- 发(45353)
- 成果(45226)
- 创(43045)
- 农(41898)
- 科研(40405)
- 创新(40303)
- 国家社会(39717)
- 计划(39292)
- 期刊
- 济(136862)
- 经济(136862)
- 农(79759)
- 研究(78609)
- 学报(57062)
- 中国(55971)
- 农业(53854)
- 科学(49589)
- 大学(42594)
- 学学(41139)
- 财(40638)
- 管理(34325)
- 业经(29129)
- 融(28585)
- 金融(28585)
- 业(25854)
- 教育(22708)
- 技术(22323)
- 财经(22138)
- 经济研究(20497)
- 问题(20091)
- 经(18950)
- 版(18536)
- 业大(16468)
- 技术经济(15137)
- 世界(15088)
- 农业经济(15046)
- 农村(15040)
- 村(15040)
- 农业大学(14599)
共检索到427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军丽 刘玉萍
本文从"关于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入手,得出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然后运用1991-2010年西部12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生产率正相关,与城镇登记失业率负相关。其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友根 蒋晓川
本文在时间序列数据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运用西部省(市、自治区)2004年截面数据,对2003年西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比重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经济结构、人力资本状况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户籍制度、农用土地制度等深层影响因素作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西部 实证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蓝红星 曹羽茂 李晓丰
劳动力迁移已成为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对四川省6个县的调查数据,试图更好地解释西部农村劳动力迁移动机和约束机制。通过Pr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家庭人口特征及成年男性构成比例对劳动力长途迁移及长期迁移产生较大影响;短途迁移与家庭人均土地面积呈负相关;家庭和村级网络在促进迁移上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它们在降低迁移人员成本方面互为补充手段。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迁移网络 长途迁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秦华 夏宏祥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水平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根本原因,当今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象,既能提高农民家庭的收入,又能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农村和城市均得到良性发展。而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合理流动,必须提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元经济结构 配套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秀荣
农村劳动力的成功转移,是一个国家步入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本文通过对国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后指出: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村劳动力对非农产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举措。并在对我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职业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职业教育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尊宝 刘玉萍
对"关于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logit回归可得,正上学子女数、家庭医疗和农业支出显著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与否"的选择,搜集1978-2009年西部12省的面板数据对劳动力转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素质、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工业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度相关,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成为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从相关系数可得,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由于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素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理性、"自愿"转移的特点。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苗瑞卿 戎建 郑淑华
本文在对托达罗模型和杨春瑰模型提出修正意见之后 ,综合了新古典主义和结构主义方法 ,重新建立了劳动力转移模型。通过对此模型的递推求解 ,本文分析了影响劳动力转移速度和数量的因素 ,论证了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高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的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孝坤 冯钦 廖嵘
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破解"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统筹战略目标的关键。文章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视角,利用重庆直辖以来的数据,将推—拉模式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结合,针对"推"和"拉"的因素分别建立模型定量分析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人均耕地减少和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提高是影响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推力",而城市较高的收入和现代化水平是影响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拉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闵远光
应用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研究了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因素:城镇推力和城镇拉力。分析显示:2000年到2004年,影响农民工进城的城镇因素中,城镇推力和拉力都有所增强,表明城镇因素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正日益加强。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转移 城镇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勋来 李国平
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视角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以此构建分析框架,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各因素进行了定量测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消除制度因素的阻滞作用、扩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着力点。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制度因素 人力资本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明忠 刘恺
基于广东省广州、东莞、河源及惠州四个市的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调研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中的职业价值、职业行为、交际技能、工作技能、社会资本广度以及社会资本深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职业情感对农地流转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因而,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增强其对非农就业岗位的职业价值认识,强化其非农就业岗位的职业行为,提高其非农就业技能,弱化其对农地的禀赋效应认识,丰富其在城镇的社会资本,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实施农地流转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永正 陈家泽
本文在区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Ⅰ型和Ⅱ型并且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A型和B型这两个新概念的基础上,利用《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田野调查》课题对于成都市10个县(区、市)、34个乡镇、102个村、1020个农户抽样调查所取得数据,对于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短期内技能对劳动力转移所起的影响作用最大,长期内教育程度对劳动力转移所起的影响作用最大;而区域自我吸收——这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都模式”的要义。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区域自我吸收 成都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明忠 陶志
基于广东省539个农村转移劳动力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男性外出就业时间较长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更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作用;职业情感和交际技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作用;而职业价值和工作技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有显著负向作用;职业行为和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见,必须将就业质量提升建立在就业能力提高的基础之上,鼓励农村转移劳动力坚持职业发展的长期持续性,大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强化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认同教育,以提...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就业能力 就业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盈盈
本文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入手,利用1993年到2012年的有关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不影响农村粮食产量,而且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等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最后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的基本设想。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秀荣
针对我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不足的问题,结合对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分析了我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及优化劳动力转移环境等措施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