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01)
- 2023(16406)
- 2022(13739)
- 2021(12406)
- 2020(10706)
- 2019(24228)
- 2018(23555)
- 2017(45104)
- 2016(24423)
- 2015(27191)
- 2014(27017)
- 2013(26694)
- 2012(24521)
- 2011(22100)
- 2010(21887)
- 2009(20305)
- 2008(19594)
- 2007(17278)
- 2006(14970)
- 2005(13082)
- 学科
- 济(117343)
- 经济(117238)
- 管理(69304)
- 业(65791)
- 企(53037)
- 企业(53037)
- 方法(50333)
- 数学(44944)
- 数学方法(44432)
- 农(27956)
- 财(26479)
- 中国(25640)
- 地方(25127)
- 学(23975)
- 业经(23086)
- 贸(19614)
- 贸易(19608)
- 农业(19382)
- 易(19007)
- 制(17348)
- 务(16699)
- 财务(16656)
- 财务管理(16619)
- 环境(16389)
- 企业财务(15754)
- 和(15680)
- 地方经济(15283)
- 技术(14676)
- 理论(14612)
- 融(14493)
- 机构
- 学院(354650)
- 大学(354441)
- 济(152217)
- 经济(149403)
- 管理(135555)
- 研究(120525)
- 理学(118431)
- 理学院(117089)
- 管理学(114941)
- 管理学院(114306)
- 中国(88257)
- 科学(76553)
- 京(72441)
- 农(66434)
- 财(65459)
- 所(61719)
- 业大(57723)
- 研究所(56746)
- 中心(55677)
- 财经(53563)
- 农业(52768)
- 江(51510)
- 经(48653)
- 经济学(47768)
- 北京(44253)
- 范(44148)
- 师范(43545)
- 经济学院(43048)
- 院(42751)
- 州(40666)
- 基金
- 项目(246588)
- 科学(193505)
- 基金(180930)
- 研究(170941)
- 家(160990)
- 国家(159703)
- 科学基金(136210)
- 社会(110929)
- 社会科(105270)
- 社会科学(105241)
- 省(96541)
- 基金项目(96427)
- 自然(90512)
- 自然科(88479)
- 自然科学(88450)
- 自然科学基金(86898)
- 划(81595)
- 教育(78364)
- 资助(73303)
- 编号(66615)
- 重点(56137)
- 部(53926)
- 发(53545)
- 成果(52533)
- 创(51359)
- 科研(48454)
- 创新(48138)
- 计划(47282)
- 国家社会(46895)
- 教育部(45883)
共检索到504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勇 蔡建军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毋庸置疑的是,相对落后的西藏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会面临很多棘手的难题。弄清影响西藏地区GDP增长的相关因素,将会对西藏的发展有极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基于经济权利禀赋的视角,运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建立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得出影响因素与GDP之间的函数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建飞 韩程 张文英 潘琳
随着预期寿命延长和医疗条件持续改善,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亟待深入探究。文章基于要素禀赋视角,利用2000—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再次检验人口老龄化对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水平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能通过促进整个社会要素禀赋质量提升和结构改善两条路径推动技术创新;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给技术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要素禀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恒
文章对要素聚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推导,在此基础上,对1996—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要素聚集度进行了评价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地的经济发展动力具有较大雷同性,地区间的发展模式可能会形成零和博弈,人力资本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
关键词:
要素禀赋 要素聚集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宜庆 钟宇生
本文依据1990~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金融数据,选用HHI指数运用主成分赋权法计算金融集聚度;运用主成分赋权法计算各地区的资本集聚度、劳动要素禀赋指数和技术集聚度;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得出区域金融集聚度与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结果表明: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最高,金融集聚作用系数排在第三位。金融集聚度最高的东部地区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最明显;全国、东北和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明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郝大江
空间不可能定理的确立使一般均衡理论在空间经济学中的通用性越来越无法准确地进行把握。意识并承认要素禀赋的非均质空间分布,我们将经济增长的空间维度特征附载于要素禀赋的区域性和非区域性的统一之中,并建立了基于区域性要素和非区域性要素相互作用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理论和模型分析,我们揭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本质,即当经济达到稳态增长时,区域性要素禀赋在区域经济增长率的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性要素 最优控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强
本文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为在一定生产要素禀赋以及资源环境、经济结构、收入结构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效率。基于Lucus经济增长模型框架和随机边界异质面板生产模型,本文对1997-2011年中国及各省域经济增长质量影响因素和经济增长质量走势进行了实证测评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走势显著趋缓;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比物质资本更大;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整体面临显著的内在约束;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模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东中西三类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呈现出明显的阶梯状分布;各省域人均GDP和经济增长质量指数之间基本正相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永恒 郝寿义 杨兰桥
中国经济自从进入"新常态"以来,大部分地区都面临着经济增长动力弱化及转换的问题。用物理学中的变加速模型可以分析要素禀赋变化,尤其是主导要素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之间的关系,为了更直观地认识这一关系,还可以利用更具体的经济学函数形式对其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变化才是区域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主导要素升级将会导致在原有经济基础上产生新一轮的聚集或再聚集,并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最后,文章从初级要素转换和高级要素主导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郝大江 张荣
传统集聚理论以外生化方式处理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而对现实经济的结构调整及其动力转换无法做出有力解释。基于要素的空间流动性分析,通过理论和模型推演,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间优化配置所实现的效率提升是聚集的内生动力。要素禀赋、要素配置决定着集聚的内容和性质,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同时也决定了经济结构的演进;集聚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其作用是长期的,而且也是可转变的。这进一步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新常态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随着我国要素禀赋赋存形式和状态改变,客观上需要我国必须要依据新的要素禀赋条件,重新
关键词:
要素禀赋 要素配置 集聚效应 增长动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勇 朱忠杰 张瑞
本文选取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采用空间面板方法将经济权利禀赋纳入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探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权利禀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自然资源丰裕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作用力较小;在经济权利禀赋中,物质资本权利、劳动力使用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且作用力度较大;人力资本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但不显著;制度变迁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而制度供给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虽正相关,但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洪福 郝寿义
本文运用反事实分析法构建了一个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模型,模型考虑了区域要素禀赋的异质性,并考察了技术进步对全要生产率增长的效应。运用新模型对我国28个省市1978-2015年的数据分析得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非均衡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中部缓慢东北停滞"的态势。同时,中性技术进步对TFP增长的贡献在逐步的提高;而有偏技术进步出现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未来我国经济增长要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关键核心在于技术创新,尤其是要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要素禀赋 异质性 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敦斌
文章简要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优势资源禀赋有效性的发挥,该理论能够解释经济增长发生的条件和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势资源禀赋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变化,经济体应该随着优势资源禀赋的变化而调整促进优势资源禀赋发挥作用的有效性,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解决原有经济结构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创造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优势资源禀赋 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姚芳
本文测度了1991~2010年中国各省区的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构建了要素禀赋指数来反映地区要素禀赋的整体状况,进一步,计算了各省区的资本劳动比和技术劳动比,并根据要素充裕度将各省区分为四种类型:资本技术充裕型、资本充裕技术稀缺型、资本稀缺技术充裕型、资本技术稀缺型,最后,建立时序横截面模型分析了要素禀赋对要素密集型制造业(机械电子制造业)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各省区的要素禀赋对机械电子制造业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本要素相对于技术要素和劳动要素,资本要素的相对充裕相对于资本要素的绝对充裕,对机械电子制造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智新 梁翠
虽然在学界"人口规模"假说和"资源诅咒"假说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但在当今人口危机和资源危机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人口规模与资源禀赋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紧迫。我国是否存在"人口规模"假说和"资源诅咒"假说?本文构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得出以下结论:两种假说在中国根本不存在;无论人口规模或资源禀赋状况如何,不同地区均可通过交易效率传导机制实现经济增长。具体来说,不同人口规模或资源禀赋的地区可以积极探索制度改革,提高社会分工水平,大幅改善交易效率,诱导不同类型的社会实验和组织创新,就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增长。这些结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界存在的争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
关键词:
人口规模 资源禀赋 经济增长 交易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明洪 张强
本文对投资与城镇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认为,西藏境内的投资几乎全部来自于中央,而这些投资的绝大部分又投向了基础设施以及和城镇经济关系密切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长期大规模的投资使西藏城镇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率显著提高,城镇体系趋于完善,产业结构开始趋于合理化,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
关键词:
西藏 城镇经济 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松 王平 赵昌文
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西藏地区的金融资源总量相对有限,其金融效率大致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资本的配置效率来提高该地区银行的金融效率,从而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