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8)
- 2023(12577)
- 2022(11031)
- 2021(10291)
- 2020(8730)
- 2019(19768)
- 2018(19553)
- 2017(37674)
- 2016(20608)
- 2015(22835)
- 2014(22464)
- 2013(22314)
- 2012(20242)
- 2011(18251)
- 2010(17825)
- 2009(16121)
- 2008(15517)
- 2007(13203)
- 2006(11359)
- 2005(9542)
- 学科
- 济(77779)
- 经济(77685)
- 管理(59488)
- 业(57063)
- 企(47142)
- 企业(47142)
- 方法(39116)
- 数学(34062)
- 数学方法(33735)
- 农(21435)
- 财(20137)
- 中国(18947)
- 学(18249)
- 业经(17655)
- 贸(15267)
- 贸易(15262)
- 易(14792)
- 地方(14648)
- 农业(14646)
- 务(13169)
- 财务(13110)
- 财务管理(13089)
- 技术(12901)
- 环境(12851)
- 理论(12733)
- 制(12691)
- 和(12568)
- 企业财务(12445)
- 划(11387)
- 银(10833)
- 机构
- 大学(291693)
- 学院(289267)
- 管理(118159)
- 济(111124)
- 经济(108818)
- 理学(104389)
- 理学院(103243)
- 管理学(101424)
- 管理学院(100933)
- 研究(94344)
- 中国(67380)
- 科学(62325)
- 京(61145)
- 农(53209)
- 业大(49606)
- 财(47934)
- 所(47547)
- 研究所(44177)
- 中心(42469)
- 农业(42378)
- 财经(40048)
- 江(39172)
- 北京(37950)
- 范(37248)
- 师范(36776)
- 经(36583)
- 院(34074)
- 经济学(32348)
- 州(32231)
- 商学(31153)
- 基金
- 项目(210740)
- 科学(164605)
- 基金(153680)
- 研究(147514)
- 家(136398)
- 国家(135258)
- 科学基金(115533)
- 社会(92684)
- 社会科(87781)
- 社会科学(87758)
- 基金项目(83143)
- 省(82163)
- 自然(78367)
- 自然科(76539)
- 自然科学(76516)
- 自然科学基金(75156)
- 划(69902)
- 教育(67158)
- 资助(62470)
- 编号(59464)
- 重点(46744)
- 成果(46013)
- 部(45613)
- 创(43955)
- 发(43692)
- 科研(41154)
- 创新(40945)
- 计划(39930)
- 课题(39865)
- 教育部(38632)
- 期刊
- 济(113590)
- 经济(113590)
- 研究(78294)
- 学报(53503)
- 中国(47540)
- 农(46920)
- 科学(46462)
- 管理(40199)
- 大学(39253)
- 学学(37368)
- 财(34175)
- 农业(32546)
- 教育(27995)
- 技术(22211)
- 融(20274)
- 金融(20274)
- 业经(19965)
- 经济研究(18734)
- 财经(18539)
- 业(16580)
- 科技(15716)
- 经(15640)
- 图书(14794)
- 问题(14754)
- 版(14608)
- 业大(14598)
- 理论(14029)
- 商业(13835)
- 技术经济(13342)
- 实践(13060)
共检索到394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红红 宫秀双 陆佳雯
作为企业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社交媒体影响者营销为品牌传播带来巨大流量。本研究基于详尽可能性模型和说服知识模型,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数据,探究了影响者生成内容的四个核心因素对消费者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者生成内容的形式、内容享乐价值、推广激励及推广意图对消费者参与行为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即影响者发布以视频形式、高享乐价值、有推广激励或以品牌宣传为意图的推广内容更能激发消费者的点赞、评论和转发行为。此外,推广意图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即当推广意图是品牌宣传时,视频形式(vs.图文形式)或有推广激励(vs.无推广激励)的影响者生成内容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评论和转发行为,而当推广意图是销售转化时,高享乐价值(vs.低享乐价值)的影响者生成内容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评论行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汪旭晖 陈鑫
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使消费者更频繁地借助用户生成内容获取产品信息和产品使用体验。用户生成内容的感知效应和劝说效应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感知效应增加了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感知,劝说效应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Web 2.0时代,网络口碑的主要形式为图片评论和文字评论,目前图文结合的用户生成内容作为网络口碑的新形式受到广泛关注。从图文一致性和图文位置关系两个视角剖析图文结合的用户生成内容对消费者感知有用性的影响,为增加研究结果的内部效度,采用情景模拟实验法,通过4个实验,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威 郭永谨 鲍勇
目的——对比信任和满意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和结构方程作为分析的方法;结果——人际信任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作用超过一般信任和满意;结论——使用满意作为衡量消费者态度的属性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使用满意和信任属性可以提高预测消费者行为的准确性。
关键词:
信任 满意 消费者行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平 陈启杰 宋思根
Web2.0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可通过在线网络或社区自由地生成内容,但少有研究关注情境因素对消费者生成内容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从现有网络消费者社群中收集数据,采用客观度量的方式,研究了情境因素对消费者生成内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生成内容行为受到激励、标识、地位、知识和声望的影响。更具体地说,与无激励相比,消费者在有激励的条件下,对其他消费者的问题响应更加及时,响应的平均速度也更快,生成内容所含信息量更多;网络社群团队成员标识和级别地位都对消费者生成内容的频率及信息量产生正向影响;网络社群消费者的级别地位正向影响其生成内容领域的发展,并进而影响其生成内容频率的变化;网络社群消费者向其声...
关键词:
情境因素 网络消费者社群 消费者生成内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成莉 李金峰
对消费者来说,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难免会遇到因企业服务失误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企业及时服务补救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服务失误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后行为。本文以旅游业为例,探讨企业发生服务失误后,服务补救对消费者购后行为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企业服务补救对消费者购后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满意度在服务补救与购后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消费者参与在服务补救影响消费者满意度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基于此,企业在发生服务失误后,应从主动性、补救速度等维度加强服务补救,注重消费者参与服务补救过程的有用性,提高消费者满意度,进而提高重购意愿。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东进 张宇东
对亚健康等社会问题的担忧以及商业性智能应用和可穿戴量化设备的出现和推广,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参与量化自我,追踪测量自我活动水平和健康状况等。学界和业界对消费者的量化自我关注趋增,已有研究明确了量化自我概念内涵和类型,强调量化自我对优化和管控消费者行为具有积极效用。但已有研究并未探明量化自我对消费者活动参与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且尚未形成整合的消费者量化自我分析框架。构建整合的理论框架,以探明量化自我效应及其影响消费者活动参与行为的心理机制,对量化自我过程中消费者的行为反应作出合理解释,从个体认知差异视角出发,基于认知失调理论,结合消费者的自尊水平与测量反馈感知不一致,对量化自我影响消费者活动参与行为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探讨量化对消费者活动参与绩效的影响、感知不一致和自尊水平对消费者提升量化活动参与绩效意愿的影响,以及消费者自我概念清晰性对该影响的中介效应。运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测量阅读页数的实验研究设计,借助方差分析和Bootstrap方法检验量化自我效应及其影响消费者活动参与行为的内在机制,明确消费者自尊水平与感知不一致的交互作用以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非量化情景相比,量化自我将增进消费者活动参与绩效,量化将使消费者更易感知到先前未觉的目标预期与实际行为的不一致。当存在量化条件时,消费者往往会主动选择参与量化自我。量化自我过程中,消费者的自尊水平与测量反馈感知不一致同时影响其提升量化活动参与绩效的意愿,且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这一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当感知到积极不一致时,低自尊消费者较高自尊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清晰性更低,且低自尊消费者对积极感知不一致反应越强烈,其自我概念清晰性越低,继而提升量化活动参与绩效的意愿越强;当感知到消极不一致时,高自尊消费者比低自尊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清晰性更低,且高自尊消费者对消极感知不一致反应越强烈,其自我概念清晰性越低,继而提升量化活动参与绩效的意愿越强。研究结果在丰富相关理论、深入理解量化自我内在机制的同时,对企业驱动消费者参与量化活动、科学设计和开发产品、呈现和传递信息等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靳闵 王全胜
游戏元素作为新型的营销工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用于营销实践,旨在提高消费者参与。鉴于此,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回顾,将游戏元素划分为游戏设计对象、游戏设计机制和游戏设计原则这三类,并从工具结果和体验结果上界定了游戏元素与游戏、游戏化以及游戏化营销等概念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背后理论基础的探讨,发现这三类游戏元素会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情感和内部动机,进而增强消费者的参与行为,并且产品类型和消费者特征都会调节游戏元素与消费者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天一 邓富民 王晓妍
基于参与度理论与社交媒体特点定义消费者社交媒体参与度与它的四个维度:意识、产生情感、产生理性思考、认同。建立社交媒体广告内容分类标准,收集二手数据后使用方差模型分析品牌社交媒体广告内容对消费者社交媒体参与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交媒体广告内容类型显著影响消费者社交媒体参与度,新产品内容效果最好,其次是促销、游戏/抽奖、社会责任内容。此研究结果不仅可丰富消费者行为视角的品牌社交媒体广告相关理论研究,也可为品牌设计社交媒体广告内容营销提供管理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延荣 梁婧茹 付豪
水效标识制度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论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并利用444份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消费者感知、环境因素对消费者采纳水效标识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消费者感知对消费者水效标识采纳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采纳意愿在消费者感知对采纳行为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因素通过采纳意愿间接影响消费者水效标识采纳行为。(2)在消费者感知3个测量维度中,感知信任和感知有用性对采纳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认知程度对采纳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在环境因素3个测量维度中,宣传教育和主观规范显著影响采纳意愿,而激励政策对采纳意愿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水效标识 采纳行为 消费者感知 环境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延荣 梁婧茹 付豪
水效标识制度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论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并利用444份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消费者感知、环境因素对消费者采纳水效标识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消费者感知对消费者水效标识采纳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采纳意愿在消费者感知对采纳行为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因素通过采纳意愿间接影响消费者水效标识采纳行为。(2)在消费者感知3个测量维度中,感知信任和感知有用性对采纳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认知程度对采纳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在环境因素3个测量维度中,宣传教育和主观规范显著影响采纳意愿,而激励政策对采纳意愿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水效标识 采纳行为 消费者感知 环境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邱长波 孙凯 古安伟
[目的/意义]针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信息平台消费者参与质量问题,建立品牌信息内容呈现影响消费者参与的理论模型,详细探讨其影响机理,为网络信息平台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借鉴环境心理学的S-O-R模型研究范式,引入品牌认知和品牌情感两种消费者内在状态作为影响中介,分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品牌信息内容呈现对品牌认知、品牌情感以及消费者参与的影响模型和作用机理。[结果/结论]初步构建不同种类品牌信息内容呈现影响消费者参与的理论模型,深入剖析相应影响机理,为品牌信息内容呈现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孙元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立彬 江林 张永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被唤醒,消费者在品牌选择的过程中会考虑到品牌的行为是否有利于保护环境。一些高端的品牌往往环保意识比较突出,在传播过程中会强调品牌的生态功能。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品牌生态行为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品牌情感和品牌信任,研究也发现品牌生态行为也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评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品牌的生态行为可以有效促进消费者的优先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红宇 周庭锐 严欢 唐小飞
本研究通过构建线性模型的方法,并采用来自大众点评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发现,口碑数量、口碑评分和负面口碑均能够部分地影响消费者的在线行为,如页面浏览、页面收藏和签到。
关键词:
网络口碑数量 评分 负面网络口碑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传红
风险感知是影响消费者网络购物决策的重要因素,而网站风险控制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交易风险的感知,进而影响到消费者对网站的信任和使用该网站交易的意愿。选取体现网站风险控制能力的隐私保护、安全保护、支付担保、交易监控四种具体风险控制措施作为前因,构建一个网站风险控制影响消费者使用网站交易意图的理论模型。问卷针对消费者最近一次网购所选网站收集数据,实证结果显示网站风险控制能减少消费者对网络购物风险的感知,增加消费者对网站的信任,促进使用网站交易意愿。
关键词:
风险感知 风险控制 网站信任 消费者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