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49)
2023(18459)
2022(15466)
2021(14201)
2020(11872)
2019(26875)
2018(26721)
2017(50797)
2016(28196)
2015(31577)
2014(31578)
2013(30704)
2012(27951)
2011(25130)
2010(24921)
2009(23194)
2008(22633)
2007(20205)
2006(17877)
2005(15780)
作者
(83613)
(69382)
(69145)
(65654)
(44009)
(33384)
(31303)
(27251)
(26491)
(24758)
(23641)
(23535)
(22346)
(21837)
(21633)
(21310)
(21078)
(20690)
(19909)
(19812)
(17530)
(17116)
(16876)
(15836)
(15591)
(15522)
(15399)
(15271)
(13988)
(13769)
学科
(105316)
经济(105113)
管理(82282)
(76419)
(64057)
企业(64057)
方法(46132)
数学(38486)
数学方法(38061)
(31082)
中国(30786)
(29593)
业经(26781)
(25742)
(24533)
地方(20460)
农业(20318)
理论(20051)
(18575)
贸易(18567)
(18282)
财务(18201)
财务管理(18166)
(18052)
(18029)
(17854)
(17601)
银行(17519)
企业财务(17235)
技术(17106)
机构
大学(400318)
学院(397335)
(151974)
管理(151578)
经济(148545)
研究(136145)
理学(131241)
理学院(129721)
管理学(127281)
管理学院(126583)
中国(99308)
科学(87412)
(85755)
(74096)
(72368)
(69651)
业大(65093)
研究所(63709)
中心(60856)
(59355)
农业(58478)
财经(57498)
北京(53565)
(52872)
师范(52217)
(52199)
(49124)
(47225)
经济学(45636)
技术(43480)
基金
项目(275447)
科学(214682)
基金(198231)
研究(197117)
(175664)
国家(174184)
科学基金(147628)
社会(124296)
社会科(117080)
社会科学(117047)
(108554)
基金项目(105303)
自然(96881)
自然科(94582)
自然科学(94552)
自然科学基金(92848)
(91998)
教育(90963)
资助(80223)
编号(79885)
成果(65574)
重点(62293)
(59792)
(57948)
(57196)
课题(55982)
创新(53440)
科研(52838)
计划(51173)
国家社会(50898)
期刊
(167539)
经济(167539)
研究(115499)
中国(80336)
学报(73670)
(68397)
科学(63266)
(55932)
管理(55432)
大学(54903)
学学(51786)
教育(47720)
农业(46275)
(32842)
金融(32842)
技术(32496)
财经(28301)
业经(28029)
经济研究(26534)
(24175)
(23580)
问题(22125)
(21412)
图书(20538)
科技(20470)
业大(19915)
理论(18115)
技术经济(17487)
现代(17182)
商业(16662)
共检索到581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占欣  夏志杰  罗梦莹  何音  
研究表明群体智慧可以抑制社会化媒体谣言的传播,探索影响群体智慧高质量的因素,便于更好地利用群体智慧应对谣言传播,但是当前研究缺乏对这方面的定量分析。为弥补这一不足,构造社会化媒体谣言传播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定量描述社会化媒体谣言热度,通过建模和仿真分析群体智慧抑制谣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仿真结果表明,用户理性、用户规模、用户多样性及用户独立性的提高均会加强群体智慧抑制谣言传播的效果;而群体极化具有减弱作用。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江耘  严由卫  
文章运用SOR(刺激—有机体—反应)行为模式,从信息内容、信息源和个体感知三个方面构建了"网络红人"信息传播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通过在线调查,收集了284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传播决策过程主要受个体感知中的有用性感知和信任感知的影响;情感属性越强的信息更能刺激用户的有用性感知,信息质量以及其他用户对信息源的认同度可以提高信任感知,从而间接促进信息传播行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谢新洲  刘京雷  王强  
分析社会化媒体对品牌传播效果的影响,基于此设计由认知指标、态度指标和行为指标构成的社会化媒体品牌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给出基于熵值法的指标赋权方法和计算步骤。实证研究表明,该指标体系能够成为社会化媒体营销效果评价的有效工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旭  李阳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情境下谣言信息更易在网络上肆意横行,提高社交媒体辟谣信息传播效果,对于更好地发挥辟谣信息的影响力,抑制谣言信息传播、净化舆论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新冠疫情社交媒体辟谣信息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法计算辟谣信息的综合影响力,利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融合信息传播主体特征和信息内容结构特征,探讨辟谣信息传播效果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进而提出若干思考和启示。[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信息传播主体和信息内容结构均会对辟谣信息传播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同类别下的影响因素对辟谣传播效果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不尽相同,其中粉丝数、会员认证和链接比其他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强度更大,除链接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对辟谣信息传播呈现正向影响。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冯缨  王娟  
针对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信息质量问题,以双路径模型和"把关人"理论为基础,从信息源、信息内容、信息受众以及媒体平台4个方面构建信息质量影响因素模型,并设计具体的衡量指标。基于292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19.0和AMOS19.0分别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源的可靠性、信息内容特征、普通受众的信息素养和平台信息技术正向影响社会化媒体信息质量。研究结果可为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信息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丹丹  马静  
谣言传播易引发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已成为舆情传播和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文章从经典的谣言传播模型到复杂社会网络上的谣言传播模型,从微观个体层面到政府、社会媒体的宏观层面,分别从个体的遗忘和记忆心理因素、政府对公民的教育率、社会媒体的信息发布等角度,系统评述了谣言传播模型的发展历程。基于此,提出几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真实社交网络上的谣言传播、加权网络上的谣言传播、线上社交网络和线下人际关系网络交互作用下的谣言传播以及多个谣言的共同传播。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洪巍  王虎  
本文在传统的SIR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真实信息传播者,构建了SIRT谣言传播模型,运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模型考虑了网民对信息的辨识能力、风险认知水平、媒体发布信息透明度、媒体公信力、记忆效应等因素对谣言传播过程的影响,从网民、信息本身和外部作用力3个方面定量的分析谣言传播规律,谣言模型传播演化仿真的结果表明,网民的辨识能力、风险认知水平、媒体发布信息透明度以及媒体公信力等因素都会对谣言传播演化过程产生影响,并提出了谣言应对的建议。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杨晶  罗守贵  
结合传播网络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利用元胞自动机的基本原理,构建了网络谣言传播的动态模型,从中心度、关系强度和网络结构3个方面对传谣传播的效果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网民在其网络群体内的社会地位和网络谣言传播呈正相关;关系强度和中心度对网络谣言的传播范围共同产生正向影响;网络密度和网络谣言的传播范围呈正相关。根据仿真结果,提出预防网络谣言涌现的建议参考。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范纯龙  宋会敏  丁国辉  
[目的/意义]在线社交网络的流行推动了网络舆情的研究,网络谣言作为网络舆情分析的重要方面,对其传播规律和控制方法的研究越发重要。[方法/过程]当前,利用传染病模型分析网络谣言传播的多种模型中,SEIR模型通过节点的易感、潜伏、感染、免疫四种状态较全面的反应了谣言的传播特性。但模型对于单位时间内网络节点间的传播概率均等这一假设与实际社交网络的传播性质不一致,个体间的亲密度、谣言接收次数等均影响谣言的传播概率,另外免疫节点对谣言传播在实际情况中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基于这两点提出一种改进的谣言传播模型PSEIR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焦勇兵  高静  
在社会化媒体品牌社区中,关系强度和群体认同可以提升消费者忠诚,这就需要对关系强度和群体认同的前置因素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以974位社会化媒体品牌社区消费者为样本,实施了社会化媒体问卷调研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的独立型自我建构会通过内部动机提高其关系强度和群体认同,而相依型自我建构则不会通过外部动机来提高其关系强度和群体认同;心理健康在独立型自我建构对内部动机的积极影响中起到强化作用,但在相依型自我建构对外部动机的积极影响中起到弱化作用。因此,营销经理须深入洞察消费者行为,识别出独立型和相依型自我建构两个细分市场,提高独立型自我建构消费者的心理健康程度,以有效地实施顾客关系管理战略。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范哲  
文章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基于30个数字原住民样本的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资料,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等几个步骤,归纳出影响数字原住民采纳社会化媒体的19个概念范畴并发展为5个主范畴,构建了数字原住民采纳社会化媒体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动机和情感感知是影响数字原住民社会化媒体采纳的内部因素,平台功能与社会情境是外部因素,能力特征对动机与采纳行为之间的强度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静茹  
互联网的飞快崛起,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新时期的营销传播途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也对传统的销售模式带来了强烈冲击。在社会化媒体口碑下展开营销传播,需要充分挖掘市场需求,积累良好的产品口碑,在提升企业产品销量的同时,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就社会化媒体口碑下的营销传播方案创新进行探究,立足于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措施应用到实处,最大程度上提升营销传播效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仁彪   尹春晓  
[目的/意义]网络辟谣作为一种应对谣言传播问题的有效途径,增强辟谣信息的传播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辟谣信息的传播效果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并且与谣言产生与传播的现实情境紧密相关,所以探讨多元情境中辟谣信息高传播效果的组合因素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从多元情境视角出发,通过搜集微博与短视频辟谣信息相关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谣言类型、辟谣主体和辟谣渠道三个维度分别探究不同情境下辟谣信息高传播效果的组合因素差异。[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不同谣言类型、辟谣主体以及辟谣渠道中网络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组合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不同情境下部分辟谣信息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有所不同,这为现有研究中不统一的结论提供了区别于传统方差视角的解释机制。本研究主要创新点如下:(1)探究多情境下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组合因素差异;(2)为人们理解现有研究中不一致的结论提供新的理论视角;(3)为组态分析方法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子溪   朱学芳   李川  
[目的/意义]公共危机事件突发后,经媒体报道,会迅速引起公众的关注,负面情绪下谣言极易在网民间传播。结合网民的失望情绪,探索负面网络谣言传播过程,将为谣言传播的管控提供有力支持。[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病毒动力学模型,引入网民的失望情绪状态,构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负面网络谣言传播模型,并通过仿真探究负面网络谣言动态传播过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网民认同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谣言的感染率、网民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应对的感知失望参数与负面网络谣言传播人数和谣言数比率密切相关,结合这些因素提出应对策略有利于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负面网络谣言传播的管控。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覃志华  刘咏梅  
【目的/意义】近年来微信已成为民众社交的首要平台,同时也逐渐成为谣言传播的主阵地,但目前针对微信谣言传播的研究尚不多见。【方法/过程】将微信网络划分为朋友圈网络、群网络和公众用户网络,生成了微信谣言传播加权有向三层网络,在此网络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兴趣衰减效应的线性阈值谣言传播模型,并利用多主体仿真平台Netlogo对该模型进行仿真。【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微信群的存在改变了个人用户网络节点的度分布,且导致当节点信任度较低时微信网络比微博类网络更有利于谣言的传播;节点信任度与谣言的传播力度显著正相关;增大谣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