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8)
2023(12525)
2022(10805)
2021(9681)
2020(8346)
2019(19012)
2018(18490)
2017(35730)
2016(19952)
2015(22147)
2014(22118)
2013(21924)
2012(20211)
2011(18338)
2010(18298)
2009(17380)
2008(17554)
2007(15922)
2006(13940)
2005(12536)
作者
(60545)
(50966)
(50779)
(48352)
(31979)
(24589)
(23062)
(19800)
(18941)
(18043)
(17401)
(16886)
(16289)
(16142)
(16005)
(15953)
(15757)
(15150)
(14639)
(14617)
(12908)
(12508)
(12375)
(11589)
(11461)
(11407)
(11301)
(11252)
(10249)
(10169)
学科
(76746)
经济(76629)
管理(61102)
(57283)
(47218)
企业(47218)
方法(35827)
数学(31732)
数学方法(31461)
(27717)
(22032)
(21833)
税收(20568)
(20400)
中国(19512)
(19341)
业经(17319)
(16894)
(16216)
财务(16187)
财务管理(16147)
(16055)
贸易(16052)
(15632)
企业财务(15309)
农业(14127)
地方(13351)
(12974)
(12973)
银行(12909)
机构
大学(291287)
学院(289338)
(118182)
经济(115794)
管理(107642)
研究(98099)
理学(93369)
理学院(92288)
管理学(90779)
管理学院(90241)
中国(73070)
科学(62327)
(60977)
(60188)
(57790)
(51537)
业大(48330)
财经(47258)
研究所(46726)
农业(46076)
中心(44638)
(44608)
(42722)
北京(37198)
经济学(37152)
财经大学(34886)
(34796)
(34505)
师范(34284)
(34206)
基金
项目(194597)
科学(151575)
基金(142010)
研究(135549)
(126697)
国家(125665)
科学基金(105797)
社会(87127)
社会科(82635)
社会科学(82605)
(76186)
基金项目(75717)
自然(69703)
自然科(68094)
自然科学(68067)
自然科学基金(66920)
(64822)
教育(62085)
资助(57209)
编号(53538)
重点(44406)
成果(43914)
(43129)
(40924)
(40890)
(38639)
创新(38447)
科研(38272)
计划(37491)
课题(36844)
期刊
(125863)
经济(125863)
研究(85067)
学报(54501)
中国(54382)
(51689)
(49376)
科学(45715)
大学(39731)
学学(37985)
管理(36802)
农业(34049)
教育(24819)
(24534)
金融(24534)
财经(23405)
技术(21935)
经济研究(21120)
业经(19973)
(19960)
(18161)
(17400)
问题(17175)
(16031)
(16019)
税务(14243)
(14205)
业大(14065)
技术经济(13824)
科技(13659)
共检索到424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焦耘  
正确认识影响税制变迁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方向和方式,在税制改革中十分重要。因为其最根本的影响来自内在制度,所以分析政治制度对税制变迁的影响,能够揭示税制变迁藉以实现的外在制度因由。在此基础上,解析内在制度中的平等义务观及如何影响外在制度在税制变迁中的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在这两个制度约束下征纳双方对税制变迁的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昌财  
税制变迁主要是诱致性变迁的结果,交易费用的变化一直影响着税收制度的变迁。从历史上看,主体税种的演变、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化、包税制的兴衰等具体的税制变化都遵循了一个共同的规律:社会追求交易费用降低的寻利过程诱致税制变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涛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变迁整体上属于"渐进式"的制度变迁。长期以来,中央政府"供给主导性"制度变迁方式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近年来逐渐过渡到"供给主导性"与"需求诱致性"并存的状态。影响我国政府预算制度变迁的具体因素有很多,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展开分析。政府预算制度变迁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影响因素的同时存在决定了政府预算制度的均衡与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安平  李锁云  张天旺  
影响转轨国家金融制度变迁的因素主要包括政策的巨大推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经济结构多元化局面的形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等。正是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 ,各转轨国家金融制度由计划金融转向了市场金融 ,这主要表现为金融资产多元化、金融资产总量增加、金融相关比率不断提高等方面。这种转变最终使各转轨国家的金融制度不断地由无序走向有序 ,由低级迈向高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焦耘  
理论界对效率似是而非的看法,妨碍了对税制及其变迁效率的研究。所以,准确把握税制及其变迁的效率内涵,需要首先界定效率。对效率的重新界定主要涉及两个核心内容,即效率客观性的重新解读及效率与公平之间相互关系的重新认识。以此为基础,分析税制及其变迁效率可具体分为三个层次来认识。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耘  
社会和谐,其基础是各个层次制度及其变迁的和谐,而税收制度是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因此,税制变迁过程及其结果的和谐组成并推动社会和谐。作为过程的税制变迁的和谐性,经由宪法层面上对强制的约束和对税制衍生过程发生作用的基本力量的约束获得;作为税制变迁结果的税收制度,其和谐性经由追求"认同"获致。而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社会的和谐演进。中国当前税制变迁中存在许多非和谐性因素,需要通过对税制衍生规则的重构推动其和谐演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广进  
文章认为,增值税作为现行流转税的主体税种,其税制设计应有利于我国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发展,但目前增值税对免税农产品的税收规定却限制了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业税制改革的长期滞后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改革现行增值税和农业税制中的不合理之处,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海明  洪旭莲  
影响民营企业管理体制从家长式、家族式向公司化演变的主要因素是内部变迁需求和外部变迁环境。内部变迁需求决定企业体制需不需要变迁 ,是变迁内因 ,是随民营企业发展而产生的自发压力 ;外部变迁环境则决定其能不能变迁 ,是变迁环境 ,是企业主无法改变的 ,需要国家有所作为。所以要使民营企业管理体制有效变迁 ,国家应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碧舟  张忠民  
近代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是从银行业开始起步的,主要表现为西方复式借贷记账法的引进和应用。而影响华资银行会计制度变迁的两大因素分别是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并由此决定了其曲折的变迁路径:早期华资银行受市场引导,大力推行簿记改革,初显成效,但所采用的会计制度各自为政,互不统一;在提倡"统制经济"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华资银行会计制度的形态又渐次演变为政府主导下的部分规范、统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碧舟  张忠民  
近代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是从银行业开始起步的,主要表现为西方复式借贷记账法的引进和应用。而影响华资银行会计制度变迁的两大因素分别是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并由此决定了其曲折的变迁路径:早期华资银行受市场引导,大力推行簿记改革,初显成效,但所采用的会计制度各自为政,互不统一;在提倡“统制经济”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华资银行会计制度的形态又渐次演变为政府主导下的部分规范、统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晶  杨蕙馨  
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但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上极为不平衡,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1991年至2005年间,外资由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转移,呈现出明显的"北上"趋势,而外资"西进"的趋势并不明显,中央政府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举措,并没有促使外资明显向西部地区转移。我们对东、中、西部地区影响外资区位变迁的基础设施因素、劳动力因素、制度因素和集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斌剑  王琪瑶  
文章基于1988~2007年中国住户收入项目的四次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拓展的对数收入模型,研究中国城乡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镇的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倒"U"形变化,近年来城镇的代际收入弹性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农村;受教育程度对子代收入有较大影响;父代从事第二产业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大,父代从事第三产业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小;近年来东部地区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大,中部地区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小松  范金  胡汉辉  
本文根据SDA模型对1987-2002年间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总量上,最终需求促进了就业增长,技术变化对就业增长贡献较小,而就业系数下降减缓了就业增长;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的居民消费、第二产业的资本形成及第三产业的政府消费对各产业就业增长均有较大拉动作用;从行业来看,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是大多数行业就业增长的主要支撑,净出口和技术变化对不同行业就业的影响方向不确定,就业系数下降是阻碍就业增长的重要原因。最后给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海洋  
文章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用计量模型分别分析了决定我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FDI地点分布的因素及其在1991年前后的变迁。认为中国FDI地点选择因素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存在很大差异。当前,沿海地区吸引的FDI仍以出口加工型为主,中西部地区的FDI和当地的固定资产投资存在交替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