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23)
- 2023(20085)
- 2022(16769)
- 2021(15394)
- 2020(13014)
- 2019(29818)
- 2018(29540)
- 2017(56055)
- 2016(30704)
- 2015(34325)
- 2014(34219)
- 2013(33632)
- 2012(31189)
- 2011(28301)
- 2010(28438)
- 2009(26108)
- 2008(25711)
- 2007(23186)
- 2006(20143)
- 2005(18069)
- 学科
- 济(127262)
- 经济(127134)
- 管理(84824)
- 业(84596)
- 企(67567)
- 企业(67567)
- 方法(57966)
- 数学(51124)
- 数学方法(50301)
- 农(35851)
- 中国(35768)
- 财(31620)
- 业经(28075)
- 学(27709)
- 地方(27518)
- 农业(24634)
- 贸(23838)
- 贸易(23823)
- 制(23332)
- 易(23123)
- 理论(20931)
- 银(20786)
- 银行(20707)
- 技术(20315)
- 融(19806)
- 金融(19801)
- 行(19747)
- 务(19631)
- 财务(19552)
- 财务管理(19501)
- 机构
- 学院(440260)
- 大学(440106)
- 济(175882)
- 经济(172168)
- 管理(165645)
- 研究(152555)
- 理学(143373)
- 理学院(141671)
- 管理学(138569)
- 管理学院(137799)
- 中国(113833)
- 科学(98306)
- 京(93753)
- 农(85245)
- 所(79388)
- 财(79112)
- 研究所(72568)
- 业大(72359)
- 中心(70303)
- 农业(67505)
- 江(66635)
- 财经(63214)
- 北京(58809)
- 范(58032)
- 经(57466)
- 师范(57245)
- 院(54979)
- 经济学(53715)
- 州(52852)
- 技术(49591)
- 基金
- 项目(300294)
- 科学(235271)
- 基金(217125)
- 研究(210566)
- 家(193663)
- 国家(192064)
- 科学基金(162940)
- 社会(132034)
- 社会科(125143)
- 社会科学(125104)
- 省(118972)
- 基金项目(114085)
- 自然(109258)
- 自然科(106835)
- 自然科学(106799)
- 自然科学基金(104888)
- 划(101374)
- 教育(98662)
- 资助(90256)
- 编号(83828)
- 重点(68657)
- 成果(67672)
- 发(66373)
- 部(65265)
- 创(62821)
- 课题(59182)
- 创新(58749)
- 科研(58720)
- 计划(57859)
- 教育部(55145)
- 期刊
- 济(188626)
- 经济(188626)
- 研究(122392)
- 中国(91224)
- 学报(79069)
- 农(76871)
- 科学(70144)
- 财(61249)
- 管理(61093)
- 大学(58959)
- 学学(55782)
- 农业(52221)
- 教育(50554)
- 技术(39778)
- 融(39578)
- 金融(39578)
- 业经(31699)
- 经济研究(31106)
- 财经(31018)
- 业(28302)
- 经(26647)
- 问题(24817)
- 版(22956)
- 统计(22618)
- 科技(22094)
- 技术经济(21832)
- 业大(20975)
- 策(20897)
- 图书(20297)
- 商业(19624)
共检索到648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如宇
随着3G移动通信技术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使用手机进行移动学习的用户将愈来愈多,有必要对影响用户进行移动学习的前置性和潜在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文章在科技接受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感知移动性价值、感知娱乐性等因素,构建了针对移动学习的扩展式科技接受模型,对影响我国移动手机用户选择移动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关键性因素进行了实证性探究和解析。
关键词:
移动学习 科技接受模型 使用态度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美玲 白兴瑞 林艳
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发展为移动学习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许多企业、学校等纷纷关注和开发移动学习系统和平台,各种移动应用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系统能否被长期广泛地使用,与用户的初始接受行为、持续使用行为等有很大关系。本文在Bhattacherjee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移动学习的相关特性,增加感知易用性和感知移动性价值变量,构建了移动学习用户持续使用研究模型,设计问卷并以本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数据,利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和Amos 18.0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进行信效度分析、验证模型假设,找出影响移动学习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关键性因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邓李君 杨文建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验证用户因素对大学生持续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行为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具体以EECM-ISC为基础,融合用户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大学生对于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数据,结合α系数、CR值、问项均值、因子载荷分析等证明用户因素对于大学生持续性使用移动图书馆行为的重要性仅次于信息质量,高于系统质量与服务质量。建议图书馆通过图书馆培训、文献检索课、1小时讲座、移动图书馆检索大赛等方式培养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能力,结合辅助资源系统将移动图书馆的运用融入到课业学习中,使大学生形成使用兴趣并最终达到持续使用移动图书馆的目的,推动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鲁川 孙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移动搜索已经成为用户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也逐渐成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新热点。文章以此问题为背景,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基于扩展的ECM-ISC得到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理论模型,以期概括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微观机理。该模型归纳移动搜索信息系统的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等外生因素对用户的感知有用性以及期望确认的影响;用户的自我功效等个体特性对其持续使用意图的影响;促成因素等对其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图和行为与满意度、用户使用后的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等内生性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遗志 刘煜
在移动购物蓬勃发展背景下,研究消费者移动购物接受意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就消费者创新性对移动购物意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消费者创新性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娱乐性;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消费者移动渠道信息搜寻满意;感知有用性通过信息搜寻满意的中介作用显著影响移动购物意愿;感知娱乐性显著影响信息搜寻满意;信息搜寻满意显著影响移动购物意愿。
关键词:
消费者创新性 移动购物 技术接受模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向东 何丹丹
文章根据当今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使用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具体情景和感知行为深入分析,在TAM理论基础上,充分关注用户泛在化和信息安全感知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互联网相关情景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信息安全感知和移动性对用户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有重要影响,同时得出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观点:网络外部性对感知易用性影响不显著,感知成本对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颖
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会展业作为独树一帜的新兴现代服务业,也正向"智慧"和"互联网+"转型。使用展会APP的用户群体日益壮大,有必要对影响观众和参展商使用展会APP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在科技接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展会APP科技接受模型,对影响使用展会APP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提炼出展会APP应用的影响要素,以期丰富会展信息化发展理论,促进会展业转型与升级。
关键词:
会展业 展会APP 科技接受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晶 李霞
文章基于扩展技术接受模型研究了消费者的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研究结果表明,对移动支付的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态度决定了消费者的使用意愿;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个人创新性、主观规范则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影响使用意愿;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移动支付 扩展技术接受模型 信息支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勇兵
使用网上银行的顾客呈现愈来愈多的趋势,有必要对影响顾客使用网上银行的因素进行分析。文章在科技接受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主观规范、感知风险、感知娱乐性和自我效能等因素,构建了网上银行接受模型,对影响我国顾客使用网上银行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秋灵 孙权
文章收集了225份样本数据,经过变量测量模型的信度与效度检验之后,再运用路径分析进行参数估计,研究结果显示整合科技接受模型具有较高的解释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钱瑛
在线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普及,这为优质教育资源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会各界都在关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腾讯、阿里、百度等巨头也针对在线教育开始布局。如何让在线学习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是重要的实践问题,本文以期望确认理论(ECT)框架为基础,整合社会化网络的感知兴趣、感知互动两个变量,通过加入内容驱动因素和学情定位认识变量,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用户持续网络学习的概念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用户持续在线学习的影响因素,旨在对发展迅猛的在线教育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世俊 晏华 王浩先
[目的/意义]针对已有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之间的不一致问题,对该领域相关实证研究加以梳理和再分析。以明确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一般性因素在程度和方向上的差异。[方法/过程]利用元分析方法,通过系统收集与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梳理和识别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关键因素。从移动图书馆的知识内容特征、技术媒介特征、用户个体特征和接受情境特征等4个维度构建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因素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影响我国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感知有用性、任务-技术匹配、感知质量、感知易用性、便利条件、个体创新、自我效能、社会影响、主观规范和感知成本等10个因素。其中,感知成本和任务-技术匹配对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影响不显著,个体创新和自我效能对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影响最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是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最显著的变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新华 苏婉 齐晓云
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基础,引入网络外部性理论的感知用户数量,结合物联网环境下交易类移动商务的自身特征,分析用户接受的影响因素,提出一个扩展的TAM模型。利用AMOS7.0对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易类移动商务的用户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技术成熟度、感知用户数量、感知风险、感知成本影响用户态度和使用意向。该模型对解释和预测物联网环境下交易类移动商务用户接受问题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接受模型 移动商务 物联网 网络外部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余世英 明均仁
移动图书馆作为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方式,用户对其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其使用行为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移动图书馆的用户接受模型的构建是以技术接受模型理论为基础,并引入相关性、系统帮助、可访问性、领域知识、自我效能、社会影响、感知愉悦性和感知成本8个外部变量。针对该用户模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证分析可以确定影响用户接受移动图书馆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玉明 明均仁 杨艳妮
移动图书馆的成功应用不仅仅在于技术本身先进与否,还在于图书馆用户感知行为问题的解决。文章在技术接受模型基础上,系统梳理国内外已开展移动服务的用户接受研究、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接受理论,构建了移动图书馆的用户接受模型。通过对用户模型的实证分析,探究移动环境下影响用户接受的各种因素,进而改进移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关键词:
移动图书馆 用户接受 技术接受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