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4)
- 2023(13365)
- 2022(11728)
- 2021(10841)
- 2020(9149)
- 2019(20703)
- 2018(20449)
- 2017(38822)
- 2016(21549)
- 2015(23840)
- 2014(23497)
- 2013(23275)
- 2012(21243)
- 2011(19104)
- 2010(18701)
- 2009(16828)
- 2008(16271)
- 2007(13886)
- 2006(11907)
- 2005(10083)
- 学科
- 济(80495)
- 经济(80406)
- 管理(58046)
- 业(55901)
- 企(45621)
- 企业(45621)
- 方法(39859)
- 数学(34977)
- 数学方法(34597)
- 农(22188)
- 学(21602)
- 中国(20005)
- 财(19237)
- 业经(18150)
- 地方(16571)
- 贸(15562)
- 贸易(15556)
- 农业(15189)
- 易(15103)
- 环境(13515)
- 技术(13462)
- 理论(13108)
- 和(13000)
- 制(12737)
- 务(12403)
- 财务(12343)
- 财务管理(12321)
- 企业财务(11641)
- 划(11293)
- 银(10804)
- 机构
- 大学(303890)
- 学院(301749)
- 管理(118127)
- 济(112881)
- 经济(110467)
- 理学(104126)
- 研究(103765)
- 理学院(102902)
- 管理学(100841)
- 管理学院(100338)
- 中国(72786)
- 科学(71594)
- 京(64861)
- 农(62482)
- 业大(55785)
- 所(54173)
- 研究所(50583)
- 农业(49897)
- 财(47848)
- 中心(46002)
- 江(42323)
- 北京(40163)
- 财经(39774)
- 范(39006)
- 师范(38443)
- 院(37532)
- 经(36384)
- 州(34428)
- 技术(33824)
- 农业大学(33649)
- 基金
- 项目(222342)
- 科学(171960)
- 基金(160436)
- 研究(151867)
- 家(144616)
- 国家(143466)
- 科学基金(120958)
- 社会(93594)
- 社会科(88622)
- 社会科学(88597)
- 省(87851)
- 基金项目(86381)
- 自然(83513)
- 自然科(81535)
- 自然科学(81504)
- 自然科学基金(80056)
- 划(75002)
- 教育(69259)
- 资助(65749)
- 编号(60073)
- 重点(50419)
- 部(47239)
- 发(46815)
- 成果(46608)
- 创(46344)
- 计划(44463)
- 科研(43677)
- 创新(43305)
- 课题(41566)
- 大学(40107)
- 期刊
- 济(114285)
- 经济(114285)
- 研究(80652)
- 学报(62482)
- 农(55597)
- 科学(52959)
- 中国(51934)
- 大学(45190)
- 学学(43151)
- 管理(40391)
- 农业(38571)
- 财(33866)
- 教育(29924)
- 技术(23827)
- 业(20536)
- 融(20161)
- 金融(20161)
- 业经(19667)
- 经济研究(18734)
- 财经(18244)
- 业大(18088)
- 科技(17310)
- 版(16523)
- 经(15497)
- 图书(15348)
- 问题(15185)
- 林业(15133)
- 农业大学(14388)
- 资源(14158)
- 技术经济(13939)
共检索到415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丽莉 贾炜珑 张彦芹
以白三叶草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直接再生系统中不同基本培养基成分和激素浓度的研究发现:白三叶草下胚轴顶端细胞的分化能力最强,分化率在65%以上,子叶次之,下胚轴其他部位几乎不分化。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有效提高子叶的再生频率15%,而对下胚轴顶端细胞的分化影响不大。在6-BA3mg/L+NAA0 08mg/L的浓度下,下胚轴上段的再生频率最高,达80%以上。
关键词:
白三叶草 外植体 植株再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储秀云 敖小平 胡尚力 肖兴翠 梁丽蓉 王红霞 徐刚标
首次建立了湘林–77叶片外植体的离体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湘林-77叶片最适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15 mg.L-1 NAA+0.005 mg.L-1 TDZ;最适不定芽伸长培养基为MS+0.5 mg.L-16-BA+0.2 mg.L-1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mg.L-1NAA;炼苗移栽最适的基质为黄土:有机质按5:1混合。
关键词:
湘林–77 叶片 不定芽 再生植株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冰玉 苏晓华 郑书星
建立杨树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是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遗传改良的基础和前提。该研究以山新杨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材料,通过对附加不同浓度BA和NAA的MS培养基的筛选,建立了不定芽的高频再生体系,其再生率、生根率及移栽成活率均达到100%。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不定芽再生和生根的卡那霉素选择压。对再生苗的RAPD分析结果表明,该再生体系基本能够保持原有供体植株的遗传基础,可以应用于试管苗快速无性繁殖及遗传转化。
关键词:
山新杨 高频再生 遗传稳定性 RAP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凡 李岩 曹鸣庆
通过对两种生菜及其不同外植体在培养基上不定芽发生能力的筛选,得到“大湖366”叶切片不定芽发生率高达87%的培养体系,并且丛生状不定芽可陆续发生。将叶切片与农杆菌共培养,对经km筛选后所得再生株进行X-Glu染色,兰色反应阳性率为50%。
关键词:
生菜,再生,遗传转化,农杆菌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余晓丽 王正德 刘慧娟 杨珂金
以野生白木香Rosa banksiaevar.normalis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外植体分化、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并对栽培基质与移栽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于白木香分化的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1 mg.L-1NAA;MS+2.0 mg.L-16-BA+0.05mg.L-1NAA作增殖培养基效果最好,增殖率为5.5;利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2 mg.L-1IBA+0.2 mg.L-1NAA;移栽基质为蛭石+珍珠岩+腐叶土(1∶1∶1)效果最好,成活率98%,且苗生长健壮。建立了白木香高效再生体系。表4参1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燕 李仕贵
以籼稻重穗型恢复系蜀恢527的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其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频率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基本培养基NMB中添加2.0mg/L的2,4-D有利于蜀恢527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养;MS+6-BA2.0mg/L+KT2.0mg/L+NAA0.25mg/L的分化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利用本研究建立了适合蜀恢527成熟胚遗传转化的高效植株再生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导入蜀恢527并获得了经PCR检测为阳性的转化植株。
关键词:
籼稻 成熟胚 愈伤组织 再生植株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芳 高瑾 张艳 李乔仙 梁倩
测定了白三叶草提取物的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水相的黄酮含量,并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5种细菌及可可葡萄座腔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多主棒孢霉和尖孢炭疽菌5种真菌为供试菌,采用抑菌圈法和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相的黄酮含量为12.98 mg/g(12.98%),氯仿相的黄酮含量为13.89 mg/g(13.89%),乙酸乙酯相的黄酮含量为7.4 mg/g(7.4%),水相的黄酮含量为1.5 mg/g(1.5%);石油醚相对5种细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氯仿相对普通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
关键词:
白三叶草 黄酮含量 抑菌活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英 王冬梅 黄益宗
以封丘土壤为培养基质,研究在不同N水平下接种分离自封丘长期定位施肥土壤的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N水平下,AMF侵染率随着外界施N水平升高而降低。3种N水平下,分离自NK(N、K混施)土壤的AMF群落能促进白三叶草生长及营养吸收;高N水平下,分离自1/2OM+1/2NPK(一半有机质一半化肥)土壤的AMF群落对白三叶草营养无贡献,反而会抑制其生长。不同N水平下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的营养贡献出现差异,这与长期不同的培肥方式下AMF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有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沈良英 王福军 刘彦培 蔡明 罗富成 钟声 牟兰 黄必志
为深入探究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在草学研究领域中的发展脉络,从主观判断转向客观计量,该研究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借助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白三叶草栽培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关于白三叶栽培技术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初期缓慢、中期迅速、后期趋减”的趋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是国内的主要研究机构。经过生成期、转折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白三叶栽培技术的研究主题逐步从牧草资源开发和生态适应性向果园生草转移,其主要研究趋势为提高牧草产量和发展草业是白三叶的研究基础,新西兰等国家在该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果园生草”及“果园碳氮循环”是未来白三叶牧草栽培的研究重点。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应娥 梁巧兰 魏列新 王冬 田龙 同发宇 张国印 程守丰
为明确苜蓿花叶病毒(AMV)和白三叶草花叶病毒(WCMV)在室内条件下复合侵染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的发病流行因素,以接种磷酸缓冲盐溶液(PBS)的本氏烟为对照,通过对AMV和WCMV单独接种侵染、复合侵染的不同接种浓度、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RH)对本氏烟发病的影响及本氏烟中两种病毒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本氏烟发病的AMV和WCMV单独接种浓度分别为20%(AMV:PBS=1:4)和50%(WCMV:PBS=1:1),两种病毒复合侵染接种的浓度为75%和25%(AMV:WCMV=3:1);最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5℃、RH为60%,在此条件下,AMV和WCMV复合接种侵染本氏烟的平均病情指数为80.12,比单独接种AMV、WCMV的病情指数分别提高了22.36%、45.28%,其病毒含量是两种病毒单独接种本氏烟中的2.11和1.60倍。综上可见,当温度为25℃、RH为60%以及AMV和WCMV复合侵染接种浓度为75%和25%时,本氏烟发病最严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文 胡廷花 刘慧紧 赵一军 徐震 毛文娅
禾草/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草地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主要刈牧地之一,探究不同家畜放牧下禾草/白三叶草地植被构成和群落稳定性,可一定程度揭示其植被演替特征。本研究定量分析了多年放牧牛(grazing cattle pasture, GC)、放牧羊(grazing sheep pasture, GS)的禾草/白三叶草地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构成及群落稳定性。结果显示:1)草地死物质量及植物物种数为GC> GS,植物物种Simpson指数为GS> GC;2)草地禾草[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及原生禾草]、原生双子叶(马鞭草科、车前科、酢浆草科和十字花科)及适口性中等植物地上生物量组分为GC> GS,播种白三叶地上生物量组分为GS> GC;且GC草地地上生物量以禾草为主(77.20%),GS草地地上生物量以禾草(51.79%)和豆科(28.02%)为主;3)草地土壤K含量为GC> GS;4) GC草地植物种Raunkiaer频度直方图呈反J型,群落演替度(37.08)比GS草地(45.45)的低。研究认为,GC草地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GS草地群落处于更高演替阶段,牛放牧更利于禾草/白三叶草地群落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因此,放牧时可实行牛、羊混牧制,或牛、羊轮牧制,以提高禾草/白三叶草地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烈保 胡九林 杨永利 苏德荣
光合和蒸腾作用是植物的两个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对于植物生长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在不同供水下,研究植物生理日变化时段性特征及其生理生态机理,对寻求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该试验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测定了不同灌水处理下,白三叶的蒸散、光合蒸腾日变化,探求在特定地区植物生理日变化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探讨草坪节水灌溉的途径.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处理之间的白三叶蒸散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中从11:00—14:00这一阶段的蒸散值较大;水分条件对白三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影响非常大,都随灌水量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
白三叶 蒸散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灌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佘小玲 李栒
以甘蓝型油菜 Brassica napus双低品种湘油 13号为材料 ,对其下胚轴再生频率影响因素诸如种子萌发培养基、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激素、愈伤组织龄期和 Ag NO3浓度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种子萌发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激素 ,种苗质量好 ,其下胚轴愈伤组织发生早 ,形成快 ,诱导频率高 .选取 4d苗龄的种苗下胚轴靠近根基部或近子叶端 0 .3~ 0 .5 cm长为外植体 ,能使愈伤组织发生早 ,形成快 ,诱导频率也高 .以 B5 + 2 ,4- D0 .3m g/ L+ 6 - BA3mg/ L 为诱导培养基 ,MS+ 6 - BA3m g/ L+ GA30 .5 mg/ L 为...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下胚轴 诱导频率 分化频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海英 韩明玉 张满让 田玉命
为了建立一个稳定的桃再生体系,以晚熟油桃秦光2号为试验材料,对影响其种胚萌发及下胚轴再生的不同激素质量浓度与组合、培养基、预培养时间、低温处理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皮对种胚萌发有抑制作用,在种胚培养中应剥去种皮培养;低温处理可以明显提高胚培养的萌发率,胚培养种胚以5℃低温处理70 d萌发率最高,达到93.33%,且经过7 d常温光培养所得下胚轴健壮、幼嫩,更适宜做下胚轴再生的外植体,诱导率达到34.38%,在蔗糖质量浓度为30 g/L时萌发率最高,达到75.66%,用1600 mg/L GA浸泡24 h,诱导率达到62.3%;下胚轴能够再生植株,形态学上部再生率为34.67%,下部为1...
关键词:
油桃 胚轴培养 下胚轴 再生植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