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9)
- 2023(7755)
- 2022(6525)
- 2021(5780)
- 2020(4777)
- 2019(10372)
- 2018(9914)
- 2017(18736)
- 2016(10103)
- 2015(10826)
- 2014(10604)
- 2013(10389)
- 2012(9579)
- 2011(8560)
- 2010(8313)
- 2009(7418)
- 2008(7190)
- 2007(6239)
- 2006(5373)
- 2005(4513)
- 学科
- 济(45802)
- 经济(45759)
- 业(28254)
- 管理(26690)
- 企(21743)
- 企业(21743)
- 方法(19328)
- 数学(17212)
- 数学方法(17085)
- 农(13106)
- 业经(11861)
- 地方(11128)
- 产业(10983)
- 中国(10510)
- 贸(9559)
- 贸易(9556)
- 易(9270)
- 学(9205)
- 农业(9049)
- 财(8798)
- 技术(8616)
- 环境(7112)
- 地方经济(6732)
- 制(6653)
- 结构(6127)
- 划(5609)
- 银(5419)
- 融(5416)
- 金融(5416)
- 银行(5372)
- 机构
- 学院(146455)
- 大学(144927)
- 济(63074)
- 经济(62137)
- 管理(56112)
- 研究(52185)
- 理学(50035)
- 理学院(49462)
- 管理学(48634)
- 管理学院(48386)
- 中国(36178)
- 科学(35100)
- 农(34546)
- 京(29655)
- 业大(28518)
- 农业(27813)
- 所(27227)
- 研究所(25551)
- 财(23871)
- 中心(22977)
- 江(21059)
- 财经(20040)
- 经济学(19626)
- 院(18685)
- 农业大学(18551)
- 经(18347)
- 经济学院(18077)
- 北京(17570)
- 范(17328)
- 师范(16991)
- 基金
- 项目(109972)
- 科学(86478)
- 基金(80855)
- 家(74136)
- 国家(73558)
- 研究(72608)
- 科学基金(62048)
- 社会(48864)
- 社会科(46676)
- 社会科学(46665)
- 省(44304)
- 基金项目(43846)
- 自然(41632)
- 自然科(40721)
- 自然科学(40707)
- 自然科学基金(40029)
- 划(37316)
- 教育(31810)
- 资助(31295)
- 编号(26306)
- 重点(25360)
- 发(25243)
- 创(24134)
- 部(23131)
- 计划(22851)
- 创新(22599)
- 科研(21350)
- 国家社会(21163)
- 业(21063)
- 科技(20412)
共检索到200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骏
通过使用1998-2010年间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20个制造业口径的数据考察了该区域的产业集聚水平,发现产业集聚程度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提高。并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及开放经济条件下,提出了影响产业集聚主要因素的相应假说。动态面板模型的结果显示,正反馈效应、企业平均规模、本地市场需求、交易成本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是影响珠三角地区城市产业集聚的显著因素。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 产业集聚 珠江三角洲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倩倩 董会忠 曾文霞
本文基于2008-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数据样本,运用区位熵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揭示物流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与扩散趋势并存,区域物流一体化布局尚未实现,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城市集聚现象明显;人均GDP、社会消费水平、人力资本、政府宏观调控从高到低依次对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对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景春
珠三角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三大产业分工与集聚体系,珠三角产业集聚属外向型集聚。珠三角产业聚集还存在缺乏核心技术、信息资源整合度低、城市间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等问题。发展珠三角产业聚集的基本策略:扶持主导产业,发展“集中竞合型”经济体系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发展有自身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创设聚集经济新载体,打造科技工业园,加强区域规划与协调。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产业聚集 区域经济 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聂普焱 苏银珊
文章实证研究了珠三角产业集聚与城市技术创新水平之间的关系,得出珠三角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集聚度,特别地,深圳的产业集聚程度最高,且产业集聚对城市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的结论。并针对目前珠三角产业集聚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珠三角 产业集聚 城市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国岩
以长三角2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1—2013年会展场馆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研究会展场馆分布和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场馆分布密度的变化是从区域中心城市逐步向区域副中心城市、区域副中心城市向非区域副中心城市以及区域副中心城市所属的县级城市扩散。2未来一段时期,将呈现区域中心城市会展场馆"大型化+阶梯式"、副省级城市以及区域副中心城市会展场馆"一大+多小"、地市级城市会展场馆"均衡分布+查缺补漏"、县级城市会展场馆"综合体+常年展配套设施"等特征。3城市地位、展贸经济、产业政策、交通设施、地理位置、重大活动是影响会展场馆空间布局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德玲 丛海彬 李钰 李汉君
采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长三角城市群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同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其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和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有密切联系;(2)小城镇的产业集聚效率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高—高(H-H)型集聚多集中在江浙沪地区;(3)产业集聚效率较高的小城镇主要呈现组团化聚集格局,空间极化现象明显,上海—杭州成为核密度高值轴线;(4)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空间距离、政府投入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对长三角城市群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均有显著提升作用,相邻的小城镇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和资源争夺,导致部分因素在提升当地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时,会挤压邻近地区小城镇的要素资源。基于此,提出区域均衡发展、构建相关机制、推动城市城镇一体化发展、合理分配资源等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蕴琳 赵鹏军
利用人口、产业和环境三大维度相关的多源大数据,构建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测定人口-产业-环境维度的耦合协调度,并结合相关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人口-产业-环境协调度普遍较低,呈现明显的高值与低值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城市群内各地级市与不同城乡地域类型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差异不大。耦合协调度主要受产业维度产业链串联共生度与环境维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人口与产业维度因子间相关性强且呈正相关,但二者与环境维度因子呈负相关关系。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夯实南沙与珠三角西岸地区以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加强珠三角城市群生态保护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等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志彬
在城市化进入快速通道和服务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是我国实现产业深度融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本文利用2003-2014年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对京津冀、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等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进行测度,并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对其驱动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路径存在差异。因此,要基于现实经济基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以城市群为主要空间载体,选择针对性政策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志彬
在城市化进入快速通道和服务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是我国实现产业深度融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本文利用2003-2014年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对京津冀、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等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进行测度,并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对其驱动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路径存在差异。因此,要基于现实经济基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以城市群为主要空间载体,选择针对性政策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发俊 徐飞
本文论述了影响中国科技期刊科技创新水平的主要因素 ,采用中外比较的方法 ,对这些因素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文章还就信息技术时代如何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创新水平 出版时滞 信息技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萍
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货币政策,然而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笔者通过对货币政策运行过程的分析,发现货币政策传导媒介的不畅通是导致货币政策效应得不到发挥的根源。井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趋势也势必将加快。因此,有必要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媒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军
文章从信息、信息系统、信息接受者三方面论述了影响用户接受农业信息的主要因素。在对影响因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就信息系统在信息生产、传播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对提高用户接受农业信息的能力有所帮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海洋 郭国庆
试论影响服务市场营销定价的主要因素李海洋,郭国庆现代市场营销理论认为,影响企业定价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成本、需求和竞争,成本是服务产品价值的基础组成部分,它决定着产品价格的最低界限,如果价格低于成本,企业便无利可图;市场需求影响顾客对产品价值的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超燕 刘洪剑 束庆龙 刘晓莉 张鑫
对合肥市区樟树黄化病与立地条件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不同程度的病株叶片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樟树黄化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原因是pH值过高导致土壤中的有效铁不能被根系吸收;其他原因如地表水泥覆盖过度、土壤密度过大、污染严重、土壤营养条件不良等因素构成。在土壤矿质元素中,黄化程度与速效K、B、Cu、Zn的含量呈正相关;与有机质、有效Fe、速效N、速效P、Mn等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在樟树叶片营养元素中,速效N、Zn、Fe和Mn含量随着黄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S、Ca、B和Cu的含量随着病害的加重而增加。
关键词:
樟树 黄化病 土壤肥力 市区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