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9)
- 2023(7424)
- 2022(6266)
- 2021(5625)
- 2020(4557)
- 2019(10100)
- 2018(9755)
- 2017(17604)
- 2016(10051)
- 2015(10951)
- 2014(10901)
- 2013(10346)
- 2012(9280)
- 2011(8338)
- 2010(8236)
- 2009(7288)
- 2008(7240)
- 2007(6479)
- 2006(5540)
- 2005(4713)
- 学科
- 济(34391)
- 经济(34347)
- 管理(28440)
- 业(26982)
- 企(21225)
- 企业(21225)
- 方法(15659)
- 数学(13649)
- 数学方法(13521)
- 农(11545)
- 财(10317)
- 中国(9380)
- 业经(8864)
- 学(8653)
- 贸(8548)
- 贸易(8545)
- 易(8329)
- 农业(7780)
- 务(6789)
- 财务(6779)
- 财务管理(6757)
- 制(6729)
- 技术(6447)
- 企业财务(6375)
- 理论(6369)
- 环境(6250)
- 地方(6056)
- 银(5684)
- 银行(5640)
- 划(5315)
- 机构
- 学院(140754)
- 大学(138187)
- 济(52313)
- 经济(51219)
- 管理(50330)
- 研究(45776)
- 理学(44129)
- 理学院(43598)
- 管理学(42707)
- 管理学院(42475)
- 农(33882)
- 中国(33791)
- 科学(32077)
- 京(28541)
- 业大(27771)
- 农业(27327)
- 所(24582)
- 财(23185)
- 研究所(22618)
- 江(21937)
- 中心(21307)
- 财经(18877)
- 农业大学(18782)
- 范(17512)
- 技术(17291)
- 州(17225)
- 经(17187)
- 师范(17158)
- 北京(17070)
- 省(16792)
- 基金
- 项目(98456)
- 科学(75498)
- 基金(70024)
- 研究(66186)
- 家(64291)
- 国家(63693)
- 科学基金(53138)
- 社会(41488)
- 省(40456)
- 社会科(39290)
- 社会科学(39278)
- 基金项目(37749)
- 自然(36411)
- 自然科(35597)
- 自然科学(35584)
- 自然科学基金(34993)
- 划(33911)
- 教育(31211)
- 资助(27550)
- 编号(26371)
- 重点(22627)
- 创(21282)
- 发(20833)
- 部(20371)
- 计划(20284)
- 创新(19853)
- 成果(19831)
- 科研(19550)
- 业(18847)
- 课题(18547)
共检索到198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德斌 熊远著 邓昌彦 范春国 蒋思文 刘望宏
利用60头杂交组合试验猪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探讨影响肉质的因素,结果表明,75~85V,2400~3000Hz的电击昏明显优于220V、50Hz,且对肉质无显著影响;肌内温度若高于40℃,则对背最长肌的pH值有显著影响;遗传材料不同,肌肉品质各异。因此,规范化的宰前处理和屠宰条件是正确评判肉质的前提,遗传材料是影响肉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杂交组合猪 肌肉品质 影响因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彬 陈映 李强 钟志君 谭娅 张顺华 朱砺
[目的]通过对5个不同品种和不同性别猪只的肉质性状比较,探究品种和性别对肉质性状的影响效应。[方法]对5个品种共87头达适宜屠宰体重的商品猪进行屠宰,测定肉质性状后进行差异分析。[结果]除了屠宰后45 min的pH值(pH_1),剪切力无显著差异外(P>0.05),品种效应对于屠宰后24 h的pH值(pH_2)、肉色(L值)、熟肉率、滴水损失都有显著的影响(P0.05)。杜凉杂交猪母猪的肉质性状优于公猪。表现为母猪的pH_2显著高于公猪(P<0.05)。凉山猪公猪的滴水损失显著高于母猪(P<0.05),说明在个别品种的某些性状中存在性别效应,而在其他品种中没有呈现相同的规律。[结论]品种对猪肉质性能影响差异显著,性别对个别品种的肉质性状存在影响。
关键词:
猪肉 品种 性别 交互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银果 徐恩波
从消费者需求层次、收入水平、猪肉生产地位以及内外贸易需求及承受力的差异性等角度,阐述了我国猪肉安全标准定位的依据,详细论述了我国猪肉贸易安全标准定位的3个层次,认为猪肉内外贸易宜采纳不同的质量安全标准,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城乡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及承受能力,并使遵从标准的代价和成本相对降低。最后指出,生猪无病区认可、猪肉HACCP安全控制体系以及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是现阶段猪肉国际贸易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我国猪肉安全控制系统建设中应着力解决的3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
生猪和猪肉 安全标准 遵从成本 全面追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世民
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主要猪肉生产组织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优质猪肉供应链建设的依据、策略和基本框架,最后从选择合作伙伴、形成竞合关系、发挥政府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优质猪肉 供应链管理 质量安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显军 边连全 陈静 张飞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肉质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通过基因技术应用于肉质改良成为可能。因此,概述了肉质性状的评价指标、调控肉质的主效基因和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为加快猪肉质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肉质 基因 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春晓 王凯 高峰
文章在分析中国猪肉产品的出口规模、产品结构和市场分布变化的基础上,采用CMS模型分三个时期对2000~2012年间中国猪肉产品出口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其出口波动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影响中国猪肉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是结构效应,竞争效应和二阶效应抑制了中国猪肉出口的增长。通过猪肉产品类别和不同进口地区的分析发现,主要猪肉出口品种及对主要进口国家的猪肉出口都过度依赖于增长效应或市场效应的增加。
关键词:
CMS模型 猪肉出口 结构效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致陆 肖海峰
根据北京市生猪养殖户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户参加猪肉可追溯系统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自愿参加猪肉可追溯系统的意愿总体较高;文化程度越高、养殖规模越大、生猪养殖纯收入占总纯收入比重越高、接受技术培训、对猪肉可追溯系统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的认知程度越高的农户自愿参加猪肉可追溯系统的意愿也越高。
关键词:
农户 猪肉可追溯系统 参加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春晓 王凯 王学真
为切实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全国正逐步推广可追溯体系。文章基于山东省617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Logisitic回归模型分析并测度消费者对生鲜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对追溯食品的认可度、对可追溯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自身年龄及家中是否有孕妇等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产品支付的意愿;并进一步通过模型测算出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溢价为1.19元/斤,溢价水平为6.6%。
关键词:
消费者支付意愿 可追溯猪肉 食品安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燕 杨双慧
自2010年6月份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频繁。本文拟利用月度统计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此次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猪肉供给量的不足、生产成本中仔猪成本的上涨、上期猪肉价格的惯性拉动作用等因素是本轮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突发事件、国家的相关调控政策等因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猪肉价格;通货膨胀和玉米价格对猪肉价格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红
本文利用系统类变量分析法对猪肉的营养品质、安全卫生品质、保健品质以及外观品质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剖析,探讨了影响猪肉产品质量的因素,指出中高档猪肉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体化经营是未来我国中高档猪肉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猪肉产品质量 猪肉产业链 一体化经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继永 孙世民 刘召云
以超市为销售商构建优质猪肉供应链是解决目前我国猪肉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简述超市对农产品质量保障作用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优质猪肉供应链中超市对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和生猪养殖企业的质量促进作用,从超市本身、优质猪肉供应链核心企业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充分发挥超市作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优质猪肉 供应链 超市 质量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屏 甘菊 崔雅郡
回顾我国的猪肉产品出口历程,不难发现以下规律或特点:80年代中期以前,国外进口肉类加工产品时,只要我国检验检疫机构检验产品卫生质量合格并签发检验证书后,产品就可以顺禾IJ通关,但80年代中期以后,进口国不但要求出口国出口食品的卫生质量符合要求,还要求出口国食品加工企业也符合其要求。90年代中期以后,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不但要求食品的卫生质量和工厂卫生条件都符合其要求,而且开始关注食品原料的生产过程是否符合要求,如环境污染情况、动物饲养阶段的动物卫生状况以及动物防疫体系等。这种变迁的趋势体现了国外“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控制理念,同时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环境因素在猪肉产品国际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