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94)
2023(13967)
2022(11945)
2021(10872)
2020(9538)
2019(21622)
2018(21298)
2017(40388)
2016(22677)
2015(25565)
2014(25569)
2013(24606)
2012(22628)
2011(20386)
2010(19961)
2009(17927)
2008(17632)
2007(15629)
2006(12997)
2005(11153)
作者
(66126)
(55261)
(55230)
(52246)
(34777)
(26859)
(25242)
(21870)
(20924)
(19531)
(18633)
(18528)
(17624)
(17433)
(17280)
(17158)
(17050)
(16456)
(15993)
(15887)
(13931)
(13539)
(13445)
(12649)
(12494)
(12336)
(12253)
(12172)
(11378)
(11148)
学科
(86297)
经济(86201)
管理(61257)
(59568)
(48657)
企业(48657)
方法(45237)
数学(40484)
数学方法(39960)
中国(23465)
(23088)
(23018)
(18839)
业经(18127)
(17988)
贸易(17986)
(17510)
农业(15373)
地方(15130)
(15063)
财务(15020)
财务管理(14985)
技术(14400)
(14227)
企业财务(14207)
理论(14199)
(12721)
环境(12655)
(12329)
银行(12260)
机构
学院(317890)
大学(316587)
(124678)
经济(122169)
管理(120718)
理学(106261)
理学院(105000)
研究(104798)
管理学(102892)
管理学院(102323)
中国(73992)
科学(68151)
(65188)
(61012)
(54232)
(53989)
业大(53804)
研究所(49958)
中心(49201)
农业(48986)
(46279)
财经(44848)
(43551)
师范(42960)
(40846)
北京(39902)
技术(38282)
经济学(38228)
(37514)
(36397)
基金
项目(224362)
科学(176496)
基金(162337)
研究(157595)
(144488)
国家(143282)
科学基金(121931)
社会(98538)
社会科(93485)
社会科学(93457)
(89742)
基金项目(86712)
自然(82332)
自然科(80512)
自然科学(80485)
自然科学基金(79066)
教育(77255)
(77206)
资助(66311)
编号(63589)
重点(51835)
(50099)
成果(49745)
(48139)
(47143)
课题(45041)
科研(44589)
创新(44092)
计划(43599)
教育部(42654)
期刊
(122058)
经济(122058)
研究(81086)
学报(57446)
中国(56855)
(52754)
科学(49442)
(42396)
大学(42281)
教育(40927)
管理(40923)
学学(40237)
农业(35860)
技术(31728)
(22751)
金融(22751)
财经(21500)
业经(20502)
经济研究(20300)
(19788)
(18432)
问题(16831)
(16463)
统计(15561)
职业(15141)
技术经济(15140)
业大(15068)
科技(14967)
(14431)
商业(14403)
共检索到439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邱俊杰  何吴明  王馥芸  郑剑虹  
采用整群抽样对湛江市479名在岗特殊教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基于优势分析方法探究7个人口学变量以及幸福感、胜任力和社会支持3个心理因素影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发现,优势分析的全模型仅由幸福感、胜任力和社会支持3个心理因素构成,按照贡献力大小,依次为幸福感、胜任力和社会支持。建议从提升幸福感、培养胜任力和建构支持系统出发,缓解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郭璐露  
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工作特征问卷对145名特教教师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1)职业倦怠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2)私立学校的特教教师的身心衰竭程度显著高于公立学校的特教教师。(3)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特教教师的身心衰竭程度显著高于大专和本科学历的特教教师。(4)教龄在5年内的特教教师人格解体程度最严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5)职业倦怠中的身心衰竭维度与工作特征的全部维度都有较显著的正相关,而人格解体和缺乏支持与公平感呈显著正相关,成就感与感知社会偏见呈显著负相关。结论:(1)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上并不严重,但在各维度上的发展不平衡。(2)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工作特征的关系紧密且复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晓军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备受教师及社会关注。本文对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了心理分析,最后提出了合理进行教师的自我职业发展规划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宜娟  张景焕  
环境是影响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关乎教学的质量及教师的发展。对七所普通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发现环境因素能通过三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通过职业压力的中介作用;通过教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通过职业压力与教学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因此,良好的社会、工作与生活环境有助于减轻英语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学效能感,进而避免或减轻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芳  
近年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必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的原因有社会、职业和个人三个主要方面。因此,必须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自身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期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消极心理状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闫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长期以来,广大思政课教师积极努力,不断创新,在教书育人中发挥了很好作用。然而,据笔者调查,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如果任其持续下去,必然会对教师自身、思想政治课教学以及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永进  
通过采集全国4个地区职业院校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当前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感接近中等程度。方差分析表明,教师职业倦怠感存在地区差异,但是性别、婚姻状态、学校类型并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别。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良好的工作环境与社会支持能显著降低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水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汪明  张睦楚  
本研究选取258名特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特教教师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及不同背景变量下的差异,并探讨二者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特教教师心理资本在不同性别、年龄、教龄、学历、月收入上有显著性差异;在不同的性别、年龄、教龄及月收入上特教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显著性差异。(2)相关分析显示特教教师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与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3)回归分析表明特教教师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可有效预防与纾缓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我们可以以心理资本开发为抓手来预防与纾缓特教教师职业倦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孟静  
目前,高职教育已经撑起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建设一支健康、有活力的高职教师队伍尤其重要。目前,由于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高职教师成了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要缓解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既需要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也需要个体加强心理自我调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雪恩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教师自我发展、对工作具有极强破环力的因素。籍以问卷、座谈方式和工作中积累的资料,试图从现实的微观层面入手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尝试提出缓解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美花  
"职业倦怠"于1973年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首次提出,在以后30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目前造成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有很多,有组织因素,有学生因素,也有教师个人及专业发展因素,分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职业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可以帮助该教师群体尽早走出倦怠的困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梁文永  
女性法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法学教育教师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调查发现,女性法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年龄、教龄、职称、学历、教育背景等方面密切相关,女性法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变化曲线随着教龄等的不同呈现明显的变化,如与学历水平成反比例关系,具有留学背景的女性法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明显低,中青年女性法学教师是女性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群体。为此,应建立健全女性法学教师参与院校决策的制度支持系统,在评价的量化标准中体现对女性法学教师的人文关怀,培养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雪飞  
青年教师在教学新鲜感过后,出现了教学厌倦,教学慵懒等现象。教师职业倦怠极大地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分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对培养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昕  魏峰  周晓璐  
预防和化解教师职业倦怠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必要工作。对教师职业倦怠成因的探究试图从强调个体适应机制“失灵”的心理学归因转向强调个体与环境相互建构的生态学发展。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统筹分析了空间维度内关键环境要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勾勒出教师空间环境系统之间叠加积累、调节抵消的关系;纳入“时间”维度,刻画出教师在社会时间及历史时间内职业倦怠变化的规律;纳入“群体-个体”维度,揭示个体职业倦怠自下而上汇聚融合和群体心理自上而下扩散的双向建构过程。未来对于教师职业倦怠采取预防及化解措施时,应当提供全系统的外部支持,注重系统合力;把握职业倦怠变化规律,建立心理危机预判机制;觉察个体情绪状态,疏导群体负性心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兴国  赵志群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潜在的不良影响。文章通过实证调查,探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承诺、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三者的整体作用机制,发现职业承诺和职业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有显著负向影响,职业承诺对职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职业自我效能感在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作用。为此,建议建立提高职业承诺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制度,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