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6)
- 2023(14686)
- 2022(12739)
- 2021(11747)
- 2020(9913)
- 2019(22505)
- 2018(22312)
- 2017(41883)
- 2016(23044)
- 2015(25463)
- 2014(25270)
- 2013(25024)
- 2012(22699)
- 2011(20583)
- 2010(20172)
- 2009(18328)
- 2008(17726)
- 2007(15014)
- 2006(12962)
- 2005(11074)
- 学科
- 济(91864)
- 经济(91767)
- 管理(62475)
- 业(58953)
- 企(47721)
- 企业(47721)
- 方法(42153)
- 数学(36974)
- 数学方法(36595)
- 农(24221)
- 中国(23424)
- 地方(22185)
- 学(21544)
- 财(21174)
- 业经(19840)
- 贸(16771)
- 贸易(16764)
- 农业(16703)
- 易(16238)
- 环境(14981)
- 技术(14370)
- 制(14320)
- 和(14158)
- 理论(14091)
- 务(12857)
- 财务(12798)
- 财务管理(12778)
- 地方经济(12432)
- 划(12357)
- 银(12333)
- 机构
- 大学(323922)
- 学院(321306)
- 管理(126358)
- 济(124201)
- 经济(121560)
- 研究(111517)
- 理学(110882)
- 理学院(109513)
- 管理学(107475)
- 管理学院(106906)
- 中国(79366)
- 科学(74458)
- 京(68775)
- 农(60761)
- 所(57151)
- 业大(55092)
- 研究所(53131)
- 财(53037)
- 中心(49544)
- 农业(48245)
- 江(45266)
- 财经(43390)
- 范(43150)
- 北京(42896)
- 师范(42608)
- 院(40755)
- 经(39649)
- 州(36949)
- 经济学(36656)
- 师范大学(34717)
- 基金
- 项目(234158)
- 科学(182720)
- 基金(169123)
- 研究(164103)
- 家(151222)
- 国家(149997)
- 科学基金(127030)
- 社会(102440)
- 社会科(97085)
- 社会科学(97058)
- 省(92562)
- 基金项目(90963)
- 自然(85579)
- 自然科(83586)
- 自然科学(83560)
- 自然科学基金(82031)
- 划(78798)
- 教育(74570)
- 资助(68651)
- 编号(65576)
- 重点(53151)
- 成果(51342)
- 发(50628)
- 部(50166)
- 创(48827)
- 创新(45616)
- 科研(45499)
- 课题(45344)
- 计划(45123)
- 大学(42411)
- 期刊
- 济(128592)
- 经济(128592)
- 研究(89384)
- 学报(61216)
- 中国(58411)
- 农(53980)
- 科学(52859)
- 大学(44712)
- 管理(43769)
- 学学(42292)
- 财(37687)
- 农业(37554)
- 教育(34769)
- 技术(25906)
- 融(23253)
- 金融(23253)
- 业经(21720)
- 经济研究(21098)
- 财经(20002)
- 业(19531)
- 科技(17800)
- 图书(17190)
- 经(17054)
- 问题(16990)
- 业大(16636)
- 版(16423)
- 资源(15953)
- 理论(14961)
- 技术经济(14937)
- 商业(14136)
共检索到452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屠年松 付文宇
如何提高滇桂省区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沿边开放水平?哪些因素对沿边开放有显著影响?为科学地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2006-2014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论如下:双方经济规模、外贸依存度、跨境网络建设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其他国家的城市化率对沿边开放有显著正影响;而滇桂省区城市化率对沿边开放有显著负影响;地理距离与外部政策冲击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滇桂省区应加快发展经济、妥善处理好城市化与沿边开放的关系、优化跨境网络建设并加强各方沟通协调来提高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沿边开放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屠年松 付文宇
如何提高滇桂省区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沿边开放水平?哪些因素对沿边开放有显著影响?为科学地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2006-2014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论如下:双方经济规模、外贸依存度、跨境网络建设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其他国家的城市化率对沿边开放有显著正影响;而滇桂省区城市化率对沿边开放有显著负影响;地理距离与外部政策冲击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滇桂省区应加快发展经济、妥善处理好城市化与沿边开放的关系、优化跨境网络建设并加强各方沟通协调来提高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沿边开放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世泽
为实现广西与云南优势的互补与整合,从区位特征、交通条件、旅游资源、合作基础和发展前景来看, 桂滇联合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具有可行性。为此,需要桂滇两省区联合完善交通网络,联合推出旅游线路, 联合开发旅游市场,联合促进旅游便利化,以便共同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
关键词:
次区域 旅游合作 优势互补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喜莎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心,与8个国家接壤,凭借着丰厚的资源禀赋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形成了以边境开放为前沿、以铁路沿线开放为后盾、以城市开放为重点,点线结合、以点带面、辐射全疆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拓 刘晓峰
我国沿边地区在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新时期的进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文章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沿边地区的经济形式,从沿边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必要性出发,分析目前取得的成果,并与沿海地区发展水平进行对比,指出目前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从总纲领到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方针措施,以期沿边地区在新时期取得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
沿边地区 开放 制约因素 解决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联合课题组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REAT MEKONG SUBREGION COOPERATION,简称GMS)机制的目的是推动GMS各国经济合作,开展互联互通,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广西自2005年4月继云南省之后成为我国第二个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的省区以来,其与GMS各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广度与深度均实现了新突破,对外开放程度持续提高,在我国实施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建伦 赵明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东南亚地区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各国间区域合作发展迅速。在这种形势下,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组成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应运而生。本文回顾了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介绍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背景、运行机制和经济社会合作,阐述了农业合作的兴起、发展过程,分析了农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结构以及农业合作的前景,发现各国农业资源互补性较强,具有开展农业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潘顺安 刘继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由中国云南省、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组成。次区域内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并有一条天然大通道———湄公河将次区域的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具有合作发展旅游的优越条件。本文在分析了次区域各方面的条件后认为,将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合作开发置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先地位是最佳选择;同时对次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大湄公河 次区域 旅游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文韬
2013年以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次区域"又重回到公众的视线中。说熟悉,是因为已经听说过这个词许多年;说陌生,是因为似乎这几年很少再见到这个词。尽管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千回百转,但事实上,对于我国这样边境线长、周边国家多,内部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的国家而言,发展次区域合作是突破对外关系瓶颈、拓展国际市场、与周边国家建立更紧密关系最为有效的方式。近期国家高层会议对"次区域"的反复强调,也正验证了这一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南南合作的典范"。通过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相关省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产业、投资等往来日益密切。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从项目而来,...
关键词:
次区域 大湄公河 经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文丽 韩小羽
本文以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为背景,较为详尽地梳理与分析了次区域各国各个时期利率机制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次区域国家利率波动的相关性及其与中国、美国利率的相关程度。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利率机制 波动性 相关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汝凤 梁双陆
本文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边疆经济发展模型,分析和检验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产业结构对西南边疆生产要素聚集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GMS经济合作机制对提升边疆地区生产要素聚集力,整体上具有促进作用,但与泰国和越南的经济合作对西南边疆要素聚集的作用强于与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的经济合作。建议进一步加快推进西南边疆参与GMS次区域合作进程,提升西南边疆的要素聚集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 邹向阳
我国的沿边开放城市(镇),面临着加入WTO、区域经济一体化、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形势,表现出以增长极职能和跨国影响职能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职能缺失。沿边开放城市增长极职能缺失的主要原因是:规模过小、城市体系发育不良、产业链短、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国际影响职能缺失的原因在于:城市在跨境城市体系中能级较低、经济结构单一、支持腹地缺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低。为此,策略性调整势在必行,要完成从沿边开放城市到边境地区中心城市的转变,需要实现边境城市的规模扩张、功能发展和城市体系布局合理化。
关键词:
沿边开放城市 中心城市 城市职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树兴 赵娴
以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的重要性,研究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关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法律机制的完善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昕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腹地涉及东南亚和南亚的众多国家和地区,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如何推动利用现有的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使其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贸易竞争力,是GMS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一个挑战。本文通过对GMS东西经济走廊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及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及人员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逸 苏子煜
滇桂合作建设西南沿边自由贸易区是适应TPP和TTIP等多边协议、上海自贸区初建及国内自贸区申请热背景下的西南经济发展战略,符合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多方复杂现状及中国在西南边境的战略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