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2)
2023(9392)
2022(8192)
2021(7310)
2020(6387)
2019(14470)
2018(14100)
2017(27094)
2016(15170)
2015(16729)
2014(16696)
2013(16490)
2012(15440)
2011(13924)
2010(13848)
2009(13064)
2008(13047)
2007(11907)
2006(10195)
2005(8930)
作者
(48099)
(40504)
(40381)
(38252)
(25479)
(19796)
(18272)
(15908)
(15081)
(14207)
(13765)
(13280)
(13022)
(12830)
(12697)
(12646)
(12484)
(12029)
(11686)
(11589)
(10425)
(9927)
(9741)
(9325)
(9107)
(8977)
(8944)
(8848)
(8265)
(8205)
学科
(60970)
经济(60903)
管理(44424)
(42304)
(33421)
企业(33421)
方法(30929)
数学(27657)
数学方法(27445)
(17768)
(17680)
(14849)
中国(14220)
环境(13694)
(13516)
贸易(13516)
(13156)
业经(12413)
农业(11855)
地方(11313)
(11056)
财务(11043)
财务管理(11017)
(10898)
企业财务(10434)
(10307)
税收(10247)
(10196)
(9977)
(9778)
机构
大学(224806)
学院(223560)
(90177)
经济(88431)
管理(84156)
研究(76442)
理学(73919)
理学院(73061)
管理学(71758)
管理学院(71378)
中国(55388)
科学(51732)
(50864)
(46474)
业大(41727)
(41220)
农业(41217)
(40974)
研究所(38119)
中心(35133)
财经(33329)
(33166)
(30271)
北京(28264)
经济学(28021)
农业大学(27531)
(27078)
师范(26632)
(26535)
(25851)
基金
项目(156359)
科学(120967)
基金(114006)
研究(104339)
(103396)
国家(102571)
科学基金(85643)
社会(66710)
社会科(63273)
社会科学(63248)
(61891)
基金项目(61554)
自然(58443)
自然科(57065)
自然科学(57041)
自然科学基金(56050)
(52813)
教育(47084)
资助(45874)
编号(40383)
重点(35803)
(34032)
(33450)
(32674)
计划(32292)
科研(31564)
成果(31357)
创新(30698)
(28857)
科技(28646)
期刊
(90857)
经济(90857)
研究(57935)
学报(46945)
(45008)
科学(38273)
中国(37236)
大学(33119)
学学(31941)
(31707)
农业(30570)
管理(26208)
(16637)
技术(16352)
(16266)
金融(16266)
财经(16049)
经济研究(15461)
业经(15408)
教育(15277)
(13648)
(13120)
业大(12904)
问题(12868)
农业大学(11209)
技术经济(11207)
科技(11198)
商业(10881)
资源(10678)
(10527)
共检索到310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定清  李霞  周娅  罗丽卉  李旭毅  张东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聂新星  冯敬云  段小丽  张敏敏  刘波  张斌  杨利  
【目的】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现状不容乐观,稻米Cd超标风险日益增加,而秸秆还田将秸秆富集的Cd归还至土壤,且还田秸秆腐解也能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进而改变Cd的生物有效性。探讨秸秆还田对水稻Cd吸收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实现安全的秸秆还田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数据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土壤性质和秸秆特性等因素下秸秆还田对水稻Cd吸收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稻米、秸秆中Cd的含量,但影响不显著。强酸性土壤(pH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妍  朱晓龙  丁咸庆  侯红波  彭佩钦  廖柏寒  
为了解Cd、Pb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探明不同水稻土对Cd、Pb吸附解吸的影响,以红壤、紫色土母质发育的水稻土为对象,研究Cd、Pb在两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分析红壤、紫色土对Cd2+、Pb2+吸附解吸特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土壤对Cd2+的吸附用Langmuir、Freimdlich模型均有较好拟合,相关系数在0.95以上;而Pb2+的吸附则用Freimdlich模型拟合较好,相关系数在0.99以上。随着溶液中Cd2+、Pb2+含量的增大,红壤、紫色土对Cd2+、Pb2+的吸附量增大;解吸量亦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红壤、紫色土对Cd2+、Pb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87...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季希富  陆新明  
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苏省如皋县勇敢乡,水资源十分丰富,至1990年水稻栽插面积已发展到11597亩,占集体总耕地面积的67.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农户分散经营,集体统的功能有所削弱,放松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原有的电灌车口老化,灌渠失修,少数河道改向,加之电力供应一度紧张,出现了一些边远的田块送水难,因此,部分村组陆续兴建了一些组营小车口,致使全乡由“包干”前的4座、装机容量247瓩,增加到现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苑俊丽  梁新强  李亮  叶玉适  傅朝栋  宋清川  
【目的】运用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首次在大尺度范围定量研究高效氮肥施用对中国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的影响,以评估高效氮肥施用的经济效益并为高效氮肥在中国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国内外48篇文献的大田试验数据资料,建立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数据库,进而应用整合分析方法,比较分析高效氮肥施用对中国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的整体影响及高效氮肥的有利施用条件。【结果】与施用常规化肥相比,高效氮肥施用使中国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分别增加了7.5%(95%置信区间:6.7%—8.4%)和10.5%(95%置信区间:9.5%—11.4%)。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在碱性土壤(pH≥...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志强  张丽颖  何娜  付亮  高虹  马作斌  赵明珠  王昌华  郑文静  王辉  
【目的】本文探明了在辽西地区不同育苗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以水稻品种稻花香为试验材料,比较沈阳金桥水稻育秧基质M1、法库琦丰生产基质M2、鑫族丰生物炭基质M3、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配制基质M4及营养土基质M5条件下水稻秧苗形态、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差异。【结果】水稻秧苗在离乳期时,M4处理秧苗长势旺盛,干物质积累量大,根系形态最佳,M4处理秧苗的对氮的吸收量最大,M3处理秧苗对磷、钾的吸收量最大,基质培育的秧苗对养分吸收显著好于营养土。秧苗在移栽期时,基质培育的秧苗生长速度显著加快,M4处理秧苗根长、不定根数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大,养分吸收量加大,尤其对氮元素的吸收更为明显。【结论】由此说明,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配制基质具有培育秧苗素质佳、根系形态好、养分配比合理的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江民  杨永杰  黄奇娜  胡培松  唐绍清  吴立群  王建龙  邵国胜  
【目的】研究持续淹水对不同镉(Cadmium,Cd)积累水稻品种Cd含量的影响,通过分析持续淹水条件下土壤有效性Cd、植株Cd含量以及水稻根系Cd吸收转运关键基因表达,揭示持续淹水对水稻Cd积累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水稻品种辐品36(FP36,Cd高积累品种)和中嘉早17(ZJZ17,Cd低积累品种),盆栽条件下(外源加入1.5 mg·kg-1 Cd Cl2)于水稻分蘖始期开始持续淹水处理,分蘖盛期取样分析植株Cd含量及Cd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测定土壤中有效性Cd、Fe、Mn含量和根膜Cd、F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万淑红  田应兵  许昌雨  任东宜  
【目的】探讨不同氮素调控方式下黄华占的氮素吸收与利用特征,对于黄华占的氮素养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常规施氮(180 kg/hm~2)和减量施氮(135 kg/hm~2)2个水平以及不同的基、蘖、穗肥比例,研究施氮量和施氮比例对植株含氮率、氮在植株体内的分布特征、生物量、氮素吸收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黄华占整个生育期间含氮率的大小顺序表现为分蘖期>拔节期>齐穗期>灌浆期>成熟期,与生育进程一致;与常规施氮相比,减量施氮水平下,基、蘖、穗肥比例为4∶1∶3时黄华占的产量最高(7541.11 kg/hm~2),较其它处理增产7.98%~15.88%且差异显著,总生物量、氮素吸收量、氮素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氮素吸收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常规施氮水平下,不同氮素调控处理的氮素利用率变化范围为31.63%~35.40%,而减量施氮水平下不同氮素调控处理的氮素利用率变化在36.68%~48.33%。【结论】在氮肥总量适当减少、确保获得适宜有效穗数的前提下,基、蘖、穗肥比例为4∶1∶3时,有利于改善黄华占生长中后期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量,提高氮素利用率,为获得高产提供保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衣纯真  傅桂平  张福锁  
研究了镉污染的水稻土上三种钾肥,即KCl,K2SO4和KNO3对水稻在不同生育期吸收累积Cd的影响。结果表明:Cl-对水稻吸收Cd有促进作用,而且K+和Cl-对水稻吸收Cd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生育期表现的程度不一样。SO42-显著降低水稻对Cd的吸收,降低糙米中Cd的含量。在稻田施加KCl,增加了土壤交换态Cd的含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红  宗良纲  黄耀  赵永红  
通过盆栽试验 ,研究不同包膜和非包膜有机酸 (乙二胺四乙酸 (EDTA)、柠檬酸、草酸 )对土壤中铅的活化和水稻吸收铅的影响 ,尤其是对水稻籽粒中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EDTA能强烈活化土壤中的铅 ,经EDTA处理的土壤其有效态铅的含量比对照提高 6 1倍 (包膜 )和 2 3倍 (非包膜 ) ;柠檬酸对铅也有一定的活化作用 ,但效果不显著 ;草酸则抑制了土壤中铅的活化 ,有效态铅含量下降。EDTA处理促进了水稻对铅的吸收和在籽粒中的积累 ,籽粒中铅含量由对照的 0 96 4g·kg-1增加到 1 5 15g·kg-1;柠檬酸和草酸处理后水稻对铅的吸收和在籽粒中的积累均下降 ,柠檬酸处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单君  张爱华  杨爽  吴兴洪  张钦  陈正刚  王培官  刘文启  
【目的】为控失尿素在贵州黄壤地区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乐优58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施用等量磷、钾肥的基础上,以无氮和普通尿素为对照,研究控失剂添加量为1%、2%、3%、4%、5%和6%的控失尿素对水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随着控失尿素中控失剂添加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但对水稻籽粒氮的积累量,秸秆氮、磷、钾的积累量以及地上部钾的积累量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同时对水稻氮素、磷素、钾素收获指数及钾素吸收效率也有规律性影响。施用添加1%~6%控失剂的控失尿素的水稻产量较普通尿素高,其中添加1%控失剂的控失尿素的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为12.22%;用添加1%、2%和6%控失剂的控失尿素均有利于水稻对氮、磷、钾养分吸收与积累,且其在籽粒中的积累量更多,有利于水稻产量提高。添加3%控失剂的控失尿素则在水稻秸秆中的氮、磷、钾养分积累量较多,有利提高水稻的抵抗力,促进其成长。【结论】结合生产成本投入,在贵州黄壤地区以施用添加1%控失剂的控失尿素的对水稻生产效果最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明岗  李冬初  李菊梅  秦道珠  八木一行  宝川靖和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南方双季稻地区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下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效应。【方法】在湖南双季稻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稻田上进行连续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不施氮肥(PK)、施用等量氮磷钾养分的有机肥(猪粪,M)、化肥(NPK,氮肥为尿素)及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NPKM,化肥有机肥氮各占一半)水稻地上部养分吸收量、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结果】化肥有机肥配施有利于水稻稳产高产,产量(12.2t·ha-1·a-1)最高,比不施氮肥对照的产量(7.3t·ha-1·a-1)增加68%;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水稻中后期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提高单位面积总穗数和穗粒数。化肥有机肥配施的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绍华  曹卫星  丁艳锋  刘胜环  王强盛  
以迟熟中粳稻武香粳 9号为材料 ,研究了基本苗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氮量增加 ,水稻吸氮量增多 ,但营养器官的氮转运率、氮收获指数和产谷效率显著下降 ;基本苗增加 ,水稻吸氮量也增多 ,而营养器官的氮转运率、氮收获指数、氮素产谷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则明显提高。因此 ,适当增加基本苗是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施氮量的有效方法。研究还发现 ,在 8 5t·hm-2 以上的高产条件下 ,10 0kg稻谷需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基本稳定 ,每生产 10 0kg稻谷需氮量约为 2 1kg ,氮肥利用率在 4 2 %左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迟道才  孙一迪  吴奇  卜凡刚  许杏娟  陈涛涛  张丽  
为探讨沸石潜在的应用价值,在设有遮雨棚的测坑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节水灌溉时不同沸石与氮肥水平对水稻理论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理论产量随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趋势变缓;中低水平沸石5~10t·hm-2对水稻的增产效应显著,高水平沸石15t·hm-2增产趋势变缓。随着氮肥的增加水稻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含氮量增加;适量沸石的投入也有利于提高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含氮量。沸石和肥都能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不同氮肥水平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表现为:N3(105kg·hm-2)>N4(157.5kg·hm-2)>N2(52.5kg·hm-2)>N1(0kg·hm-...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朝晖  张杨珠  黄见良  李合松  周清  黄运湘  
为充分利用磷肥资源 ,确保良好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 ,采用水培试验 ,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下杂交水稻根系生理特性与养分吸收的动态效应 .结果表明 ,施磷极大地促进了杂交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植株干重的增加 ,保持适当的施磷水平能增强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并保持较长时间 .磷的适宜质量浓度 5 0 .4 ,10 0 .8m g/ L 处理 ,杂交水稻各生育期根冠比为 :分蘖盛期为 0 .2 3~ 0 .2 4 ,孕穗期为 0 .17~ 0 .19,齐穗期约为 0 .15 ,灌浆期为 0 .10~ 0 .11.杂交水稻对 N的吸收主要在分蘖盛期和灌浆期 ,对 P的吸收主要在孕穗期 ,对 K的吸收主要在孕穗期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