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5)
2023(7362)
2022(6120)
2021(5438)
2020(4548)
2019(10068)
2018(9614)
2017(17721)
2016(9988)
2015(10713)
2014(10079)
2013(9931)
2012(9084)
2011(8088)
2010(7880)
2009(6946)
2008(6818)
2007(5881)
2006(5187)
2005(4402)
作者
(32090)
(26936)
(26742)
(25043)
(16781)
(12954)
(11889)
(10511)
(10160)
(9330)
(9155)
(8810)
(8773)
(8498)
(8340)
(8207)
(8148)
(8000)
(7650)
(7634)
(6989)
(6465)
(6364)
(6050)
(6049)
(6008)
(5777)
(5725)
(5481)
(5418)
学科
(37168)
经济(37121)
管理(26820)
(26133)
(20121)
企业(20121)
方法(18229)
数学(16311)
数学方法(16148)
(10996)
(10660)
(9924)
中国(9910)
(9274)
贸易(9270)
(9069)
业经(8440)
农业(7727)
(6518)
技术(6435)
环境(6423)
地方(6400)
(6270)
财务(6248)
财务管理(6235)
企业财务(5951)
(5847)
银行(5795)
(5447)
金融(5447)
机构
大学(140991)
学院(138610)
(56241)
经济(55343)
研究(51167)
管理(50492)
理学(44873)
理学院(44303)
管理学(43377)
管理学院(43145)
中国(36503)
(36488)
科学(35760)
(29468)
业大(29391)
农业(29278)
(27578)
研究所(25769)
(24185)
中心(22775)
(20486)
农业大学(19773)
财经(19650)
(18403)
(18088)
经济学(17718)
北京(17655)
(17531)
(16606)
(16522)
基金
项目(104043)
科学(81210)
基金(77741)
(72901)
国家(72331)
研究(65924)
科学基金(60097)
社会(43279)
自然(42089)
基金项目(41751)
社会科(41205)
社会科学(41193)
自然科(41192)
自然科学(41176)
(40671)
自然科学基金(40486)
(35411)
资助(30346)
教育(30101)
重点(24201)
编号(23240)
计划(22802)
(22395)
(22302)
(21984)
科研(21322)
创新(21038)
科技(20324)
(20012)
国家社会(19134)
期刊
(54116)
经济(54116)
研究(35548)
学报(35219)
(31788)
科学(28452)
中国(26572)
大学(25175)
学学(24222)
农业(20971)
(18741)
管理(17101)
(11528)
教育(11015)
业大(10568)
(10506)
金融(10506)
经济研究(9940)
财经(9824)
技术(9356)
业经(9058)
(8950)
农业大学(8809)
(8496)
科技(8147)
问题(7810)
林业(7596)
(7078)
技术经济(6466)
中国农业(6380)
共检索到196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宝忱  韩士杰  苏润洲  
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仪,在实验的基础上定性或半定量地研究了在电磁辐射、太热条件、氧及臭氧等因子作用下红松试材表面自由基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诸因子均能诱发木材表面自由基的形成、导致试材表面材质的劣化;以电磁辐射的紫外光波段对木材化学组分的木素成分的降解产生的自由基为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秦特夫  阎昊鹏  
采用接触角测定法 ,对经用乙酰化法酯化和苯乙烯单体接枝共聚处理改性前后的杉木和杨树表面接触角的变化和表面自由能变化值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木材的酯化和接枝共聚改性对木材表面自由能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在酯化和接枝改性处理后 ,液体在杉木和杨木表面上的接触角比在未经处理的木材表面的接触角有所增大。酯化处理所产生的接触角增大作用要比接枝共聚所产生的作用大 ;杉木和“三北一号”杨的表面自由能分别为 4 2 8mN m和 52 3mN m与大部分木材的表面自由能相近 ;木材的酯化和接枝共聚改性可以降低木材的表面自由能 ,但酯化对表面自由能的降低程度受树种的影响 ,而接枝共聚改性对表面自由能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新芳  曹远林  曹永建  周冠武  陈永圣  朱家琪  赵保路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free radicals in the suspension liquid of wood treated by laccase, wood powder of 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sapwood , heartwood and Liquidambar formosana were selected to detect the changes of free radicals after laccase treatment. The laccase treatment 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金珍  D.Pascal Kamdem  
该研究中测定了蒸馏水、二碘甲烷、甲酰胺和甘油等4种参照液体在不同水基防腐处理(包括铬化砷酸铜CCA以及另外两种商品名为NW和NS的处理)后的木材表面所形成的接触角,并根据酸碱作用理论计算得到其表面自由能及其两个分量———LifshizvanderWaals(LW)分量和酸碱作用(AB)分量.结果表明,NW和CCA处理使木材表面的疏水性有所增加,而NS处理由于早材的水分渗透速率加快总体表现为亲水性增加.利用蒸馏水、二碘甲烷、甲酰胺这3种参照液体计算得到的未处理早材、未处理晚材、CCA处理早材、CCA处理晚材、NW处理早材、NW处理晚材、NS处理早材和NS处理晚材的表面自由能分别为43.1、44....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侯少范  王五一  李海蓉  杨林生  
高原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系统,其复杂多变的自然地理条件使移居和新进高原环境的人群或生物出现高原反应或发生“高原(山)病”。大气压低、氧分压低、太阳辐射强所导致的氧化应激反应是高原反应或高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高原气候因素与自由基反应,不同海拔高度对不同民族人群自由基反应的影响,相同海拔高度不同人群的自由基反应,海拔高度与机体抗氧化营养物质变化的关系,不同海拔高度紫外线强度与自由基反应及高原环境地球化学异常与自由基反应等6个方面,论述了高原环境因素与不同人群自由基反应的关系,不仅对探讨环境应激反应所产生的自由基反应与世居高原地区人群起源和进化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研究移居人群高原反应和高原病的预防、治疗及经济、国防建设具有现实应用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彭晓瑞  张占宽  
【目的】基于现有大量空气等离子体对人工林木材表面改性的研究,采用不同气体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3种人工林和3种天然林木材进行改性处理,对比研究其对木材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为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木材表面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持,为等离子体在不同木材表面改性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空气(Air)、氧气(O2)、氮气(N2)、氩气(Ar)和氦气(He)5种气体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分别处理山杨、云杉、蓝桉3种人工林木材和实木制品及木质制品表面饰面常用的红栎、白桦和黑胡桃3种天然林木材,测试计算不同等离子体处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韩书广  周兆兵  江华  张洋  
为了研究分析酶处理工艺对杨木表面动态润湿性能的影响,利用木材表面动态润湿模型研究了酶处理前后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木材表面的动态润湿性能变化情况,以及酶处理用量和处理时间对其动态润湿性能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酶处理方法能提高杨木表面动态润湿性能。在相同条件下,水、甘油和二碘甲烷等3种试剂在酶处理后的杨木表面的K值(与液体湿润速度有关的衰减速率常数)的增幅分别达11.5%,7.3%和4.1%;随着酶用量的增加,以及酶处理时间的延长,杨木表面的动态润湿性能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晨   张扬  
【目的】为了解决木材矿化改性渗透难、矿化位点少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低共熔溶剂(DES)预处理速生杨木、打开木材渗透通道、构建活性位点,研究低共熔溶剂预处理对表面矿化木材性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DES预处理杨木构建矿化位点,诱导SiO2在木材表面实现原位矿化,再通过热压制备表面矿化木材,分析DES预处理对表面矿化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作用;以较优条件制备表面矿化木材,并分析其微观结构形貌和热性能。【结果】(1)表面矿化木材的密度、质量增长率和表面硬度均随DES预处理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预处理为2 h时,较未处理材分别提高了35.25%、16.35%和51.53%;表面矿化木材的疏水性大幅提高,预处理0.5 h时初始接触角增大了74.08%。(2)DES预处理可以显著改善表面矿化木材力学性能;当DES预处理时间为2 h时,表面矿化木材的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提升了20.53%和214.55%。(3)表面矿化处理向木材内引入SiO2形成有机–无机杂化结构,提高木材阻燃性能;DES预处理2 h时,表面矿化木材的质量残余率相较于未处理材提高了70.81%,热释放速率降低了69.9 kW/m2,总热释放量降低了27.3 MJ/m2。【结论】速生杨木经DES预处理和表面矿化联合改性后物理力学性能提升,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良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改宁  熊正英  刘海英  
通过对运动训练大鼠在安静状态、非力竭运动状态及力竭运动状态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测定,研究了槲皮素对运动训练大鼠脑组织自由基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服用槲皮素的运动训练组大鼠力竭运动时间明显高于力竭对照组(P<0.05);服用槲皮素的运动训练组及运动力竭组大鼠脑组织T-SOD,CuZn-SOD,CAT和GSH-Px活性均高于其相应的对照组,MDA含量低于其相应的对照组(P< 0.05)。这表明槲皮素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可减轻运动后因脂质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瑞仙  殷宁  张帝树  
该研究通过试验探索了一种使木质零件表面纹理强化的简便方法.强化后,材面由早材到晚材逐渐凸起,色泽也逐渐加深,纹理呈现出柔美的立体形态,富有艺术韵味.这种方法是用处理剂、加热、机械依次处理木材后获得的.处理后的木材性能不减.该研究还探讨了最佳的处理工艺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王正  郭文静  
以人工林杨木和杉木木材为研究对象 ,对其表面自由能、表面极性和表面化学官能团等木材表面特征因子进行测定 ,并探讨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木材表面特性的变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比杨木有较高的总表面自由能 (42 35mN·m- 1 对 38 93mN·m- 1 )和非极性表面自由能 (41 6 1mN·m- 1 对 35 5 2mN·m- 1 ) ,而杨木的极性表面自由能比杉木要高 (3 4 1mN·m- 1 对 0 74mN·m- 1 )。杨木和杉木木材经过不同温度处理后 ,其总表面自由能和非极性表面自由能都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而极性自由能则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枝  王洁瑛  李黎  
该文采用探针法测定水曲柳、毛白杨和杉木不同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分析了影响木材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并采用心理分析方法讨论了木材表面的粗糙感 ,以及触觉心理量与视觉心理量的关系 .为获得不同树种、切削加工方式、切面对木材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该实验分别选择了锯切、铣削、刨切和磨削加工的木材工件表面进行表面的粗糙度和粗糙感触觉心理量、视觉心理量的测量 .研究结果表明 ,树种、切削方式、切面和木材的表面组织构造会影响木材的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值因为加工方法不同而不同 ,随着加工精度的提高而降低 .水曲柳、毛白杨和杉木表面粗糙感的触觉心理量与视觉心理量呈正相关 ,针叶材表面粗糙感的触觉心理量与视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解林坤  杜官本  代沁伶  王洪艳  
为了使西南桦木材表面具备疏水性能,在等离子体环境下以三甲基氯硅烷(TMCS)为单体对其进行了表面修饰,并采用FTIR-ATR、XPS、SEM和静态接触角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表面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T MCS与木材表面发生了硅烷化反应,引入了甲硅烷基,SI元素含量达到了22.82%;修饰后的木材表面形成了均匀的颗粒状结构,疏水性和疏水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高;随着处理功率的增加,接触角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一星  李坚  徐子才  崔永志  
以我国110个树种的木材材色、光泽度参数测量值为基本数据,分析了木材表面视觉物理量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不同变量组合的一系列主成分分析和综合比较,确定了一种较为有效的简化木材表面视觉物理量参数的方法。简化出的几个主成分分量均具有相对独立的专业含义,为木材视觉环境学特性等研究提供了方便.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魏璐  钱存华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运用eviews计量工具研究了1978-2009年外汇储备量、金融机构贷款额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对我国CPI的影响.本文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向量误差纠正模型,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上述几个影响可能CPI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每年的金融机构贷款额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额与CPI存在协整关系,而且是影响CPI的Granger原因,并且对CPI滞后影响比较显著;而外汇储备额与CPI根本不存在协整关系,可以认为其对CPI影响甚微,模型中忽略不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