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03)
2023(15033)
2022(12966)
2021(11971)
2020(10074)
2019(22762)
2018(22624)
2017(43764)
2016(23943)
2015(26715)
2014(26334)
2013(26271)
2012(23833)
2011(21648)
2010(21456)
2009(19738)
2008(19238)
2007(17060)
2006(15051)
2005(12751)
作者
(71435)
(59624)
(59021)
(56128)
(37386)
(28784)
(26642)
(23576)
(22657)
(20934)
(20160)
(20127)
(18738)
(18522)
(18196)
(18137)
(17999)
(17462)
(16996)
(16760)
(15182)
(14464)
(14394)
(13709)
(13465)
(13345)
(13075)
(13047)
(11992)
(11983)
学科
(95708)
经济(95522)
(71004)
管理(63682)
(50322)
企业(50322)
(48322)
方法(42819)
数学(36293)
数学方法(35934)
农业(32053)
业经(26149)
中国(24351)
(22338)
(21827)
地方(18980)
(17258)
(17234)
贸易(17229)
(16761)
理论(15909)
技术(15406)
(15165)
环境(14780)
(13704)
(13649)
财务(13643)
财务管理(13623)
(13294)
教育(13077)
机构
学院(341674)
大学(340438)
管理(135090)
(133608)
经济(130854)
理学(118786)
理学院(117478)
管理学(115414)
管理学院(114819)
研究(114706)
中国(83350)
(80238)
科学(75532)
(71488)
业大(62712)
农业(62442)
(58884)
(56621)
研究所(54284)
中心(52411)
(49124)
财经(46383)
(44969)
师范(44462)
北京(44070)
(42403)
(40204)
农业大学(40113)
(39426)
经济学(38537)
基金
项目(242652)
科学(189148)
基金(175299)
研究(173282)
(155211)
国家(153822)
科学基金(130581)
社会(109751)
社会科(102985)
社会科学(102952)
(96404)
基金项目(94300)
自然(86291)
自然科(84243)
自然科学(84218)
自然科学基金(82721)
(80702)
教育(78135)
编号(71111)
资助(70344)
成果(56184)
重点(54144)
(52724)
(52137)
(50558)
课题(47725)
创新(47075)
科研(46613)
计划(45293)
国家社会(44485)
期刊
(146672)
经济(146672)
研究(94225)
(79965)
学报(63941)
中国(62885)
科学(55640)
农业(54318)
大学(47698)
学学(45431)
管理(43810)
(40512)
教育(35090)
业经(29938)
(27255)
金融(27255)
技术(26441)
(25915)
财经(21679)
经济研究(21499)
问题(20458)
(19488)
业大(18669)
科技(18467)
(18412)
图书(16685)
技术经济(16044)
农业大学(15550)
理论(15522)
资源(15483)
共检索到483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  
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取向既有群体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与新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影响因素直接相关。因此,研究主要社会影响因素,有助于更深层次地认识和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的家庭、企业、政府、学校等主要社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了解新生代农民工与这些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得出主要社会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影响的基本判断,进而分析其未来发展态势及深层次影响,以期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研究"课题组  张鸣鸣  赵丽梅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转型、经济提速、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其价值取向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2571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理性、经济、社会、政治、城市感知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并研究影响其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形成对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基本判断,提出政策主张: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加强初次就业指导和创业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和企业环境;强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科学价值观教育培训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巍  张亦贺  
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和生活的时代正值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崭新的时代赋予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的时代性和新生性特征。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比父辈更为强烈的利益价值观念诉求、高值的职业价值心理预期和美好的幸福价值观念欲求,凸显着"新生代"价值观念独有的特质。阐释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的独特精神特质对于深刻把握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生活方面的现实诉求,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维然  杨康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力量,如何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是目前实践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的研究,揭示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的因素:"人治"观念与"官本位"思想、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执法和司法有失公平、农民工个人素质较低。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波  周恩毅  
幸福是人类社会一直坚持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更是当前"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新时代大背景下每个中国人的理想。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为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筑起城市居民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幸福指数的高低,关系到我国未来劳动力的质量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为此也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在此背景下,以幸福理论为基础,根据调查数据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影响因素模型,从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方面九个部分剖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崔宁  
本文通过对2013年全国范围内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个人特征、职业特征、社会福利与保障特征以及社会认同特征4个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四大维度变量、两个模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回归分析结果,提出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陶建杰  
文章从有用性、易用性、可信度、使用意愿四个方面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评价。通过对全国1614例样本的抽样调查发现:社区信息在服务农民工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具体信息内容有待提升;农民工社区信息传播中存在着明显的"需求-供给鸿沟";对社区信息的评价上,两代农民工差异较大,且新生代农民工各亚群体之间也产生分化;年龄、工作稳定性、传播环境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评价的几个主要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桦  王安富  黄蝶君  
作为未来劳动力供给中坚力量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显著的自身群体特征。本文通过对广东省284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探讨了激励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的影响。研究显示,应该从"城镇预备产业工人"的角度重新定位新生代农民工的离职问题,同时应建立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的"政府-企业激励体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丽  郑晶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归纳为职位特征、乡土记忆、城市经历和发展预期四个方面。基于对四川364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使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检验了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较为清晰,且大多认同自己的工人身份;模型中的职位特征、乡土记忆、城市经历以及发展预期都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产生一定影响;受教育程度、所处职位、是否了解惠农政策、是否融入城市生活和入户意愿五个因素最终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丹淅  赖德胜  李宏兵  
基于2012年河南省问卷调查数据,笔者借助欧洲基金会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总体上不高;Porbit和Ordered Probit模型计量结果表明,职业类型、工会、工资水平、工作强度、加班情况、培训状况等是影响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深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和谐度等有助于他们尽早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和社会融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春雷  李长安  石丹淅  
本文使用2013全国城市务工青年工作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OLS回归分析法,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利用PCA模型综合评价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得出主成分综合得分;使用OLS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综合评价得分与各维度下的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就业能力与其正直诚实、积极态度和举止、社会关系、自我分析和相关工作经验五个变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正直诚实、态度和举止积极、社会关系良好、善于自我分析、相关工作经验较多,则其就业能力就强。与其直接照顾责任、职位部门、工作时间三个变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云  李波  
在对重庆480个新生代农民工调研的基础上,基于社会-经济层面、社区-文化层面、结构-制度层面、感知-心理层面四个维度,构建并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解释变量中,影响力由大到小依次是交往程度、政策了解程度、政策评价、管理与服务参与情况、收入水平、挣钱后的打算、被排斥感、转移住处次数,其中,转移住处次数和被排斥感对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余变量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为使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区,应为其创造良好的就业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甫勤  
文章利用"长三角地区工作与生活调查"数据,对1 766位新生代农民工和702位传统农民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民工的公平感普遍低于本地或外地城市工人,尽管两代农民工的公平感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影响因素方面却存在明显的不同。总体上看,结构变量(教育和收入)对两代农民工公平感的解释力不及局部比较变量(主观地位)的解释力;相对而言,教育水平、主观地位对新生代农民工公平感的影响更为明显;而收入水平对传统农民工公平感的影响更大。新生代农民工在判断社会公平时更注重与本地城市人口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而传统农民工则更看重在实际工作中所获得的物质利益。此外,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地级市工作的新生代和传统农民工的公平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文章建议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保障和提升农民工的劳动力收入、各级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推进一系列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以提升两代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感,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丹淅  赖柳华  
基于河南、北京、福建、广东四省市10余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问题。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有较大差别。总体上看,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工作时间偏长,日均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9-10小时、11小时以上比例分别为60%、50%、20%。同时,年龄、子女数量、受教育程度、是否为蓝领、劳动合同关系、工作单位规模、是否为工会会员、是否亲自照看孩子、求职途径等因素显著地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政府必须采取相应举措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过度劳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俊奎  
身份认同不仅关系着新生代农民工是如何看待"我是谁"这一问题,关系着他们在城市生活的情绪体验和思想动态,而且关系着城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通过对南京市1 997名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口学特征、家庭状况、心理状况、工作状况、社会关系、社区环境等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运用交互分析和多分类回归分析方法并相互印证,认为健康状况和他们的市民身份认同存在着非重合性、而工作经验的增加、居住环境的改善、心理压力的增大、社会排斥的减弱,使得他们更加认同自己的市民身份。基于此,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加社会资本、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及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