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95)
2023(21199)
2022(18337)
2021(16880)
2020(14501)
2019(33088)
2018(32780)
2017(62618)
2016(34494)
2015(38862)
2014(38921)
2013(38559)
2012(35517)
2011(32048)
2010(32068)
2009(30082)
2008(29931)
2007(26957)
2006(23746)
2005(20728)
作者
(104760)
(87384)
(86830)
(82788)
(55262)
(42362)
(39588)
(34478)
(33145)
(31245)
(29676)
(29603)
(27728)
(27486)
(27259)
(26982)
(26898)
(25881)
(25143)
(25063)
(22116)
(21492)
(21451)
(20085)
(19817)
(19647)
(19482)
(19375)
(17942)
(17571)
学科
(137490)
经济(137261)
(100774)
管理(96259)
(77330)
企业(77330)
方法(63559)
数学(55030)
数学方法(54279)
(53226)
(37622)
中国(37112)
农业(35125)
业经(33883)
(31920)
(27419)
地方(27304)
(24875)
贸易(24863)
(24262)
财务(24176)
(24145)
财务管理(24125)
理论(22864)
企业财务(22848)
(22496)
银行(22400)
(21231)
(20996)
技术(20880)
机构
大学(496064)
学院(496041)
(191888)
管理(189629)
经济(187582)
研究(168071)
理学(164166)
理学院(162266)
管理学(158900)
管理学院(158041)
中国(128577)
科学(110585)
(105563)
(105447)
(88354)
(87665)
业大(85029)
农业(82473)
研究所(80173)
中心(78462)
(74691)
财经(70525)
北京(66149)
(64313)
(64116)
师范(63508)
(60161)
(59747)
经济学(56993)
(54303)
基金
项目(340329)
科学(263823)
基金(244537)
研究(239051)
(217232)
国家(215378)
科学基金(181987)
社会(148827)
社会科(140195)
社会科学(140147)
(135255)
基金项目(129652)
自然(122005)
自然科(119147)
自然科学(119107)
自然科学基金(116946)
(113850)
教育(109611)
资助(101366)
编号(97038)
成果(78107)
重点(76949)
(73572)
(72328)
(69725)
课题(67148)
科研(66394)
创新(65224)
计划(65069)
大学(62248)
期刊
(210537)
经济(210537)
研究(139856)
(100863)
中国(95772)
学报(92561)
科学(80263)
大学(68948)
(68560)
农业(68144)
学学(65486)
管理(64965)
教育(50269)
(47140)
金融(47140)
技术(41490)
业经(38305)
(34050)
财经(33837)
经济研究(32079)
(28922)
问题(28330)
(28108)
业大(25511)
科技(24646)
技术经济(23882)
图书(23813)
统计(23567)
理论(22495)
资源(21914)
共检索到725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辉  
2009年国务院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的试点工作,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有着决定性意义。在详细分析"新农保"的实施情况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河北省农村的养老保险缺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表明:筹资机制不完善是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根源所在,探讨了可能影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然后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旨在增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促进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冬敏  
当前绝大多数新农保试点地区都实施了县级统筹。在县级管理过程中,由于地域和人数的局限性,基金只能在小范围内管理运行、自我周转,且不同统筹单位间政策不统一,难以互通互联。这种较低的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导致政策碎片化,抗风险能力差,不利于人员流动。基于现阶段新农保试点工作经验,加之城镇养老保险提高统筹层次工作的示范,应建立起"统一政策、分级实施;统一预算、分级调剂;统一考核、属地管理"的新农保全国统筹模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晗  
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体系由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组成的社会养老保险、家庭保障、自我保障构成。社会养老保险保障老年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家庭保障和自我保障提供更高的生活水平。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标准可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经测算,我国目前的个人缴费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都较低,无法满足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的需要。必须适度提高个人的缴费标准,加强个人账户资金的投资运营,同时大幅提高新农保的财政补助数额。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薛惠元  张德明  
新农保的筹资机制为"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该文利用2008年全国人口、财政等方面的数据,分别对个人、集体、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筹资能力做出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全国绝大多数农民有能力缴费,集体可补可不补,中央财政"不差钱",而筹资最困难的便是地方财政,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地方财政。因此,需要重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合理划分地方各级财政之间的责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明岷  
我国2009年底推出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参保方式上具有半强制半诱导性,在资金来源上中央和地方政府责任更明确,在缴费方式上按年缴费多档位可选择,在筹资模式上采用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但存在集体补助资金缺位、地方财政资金到位状况缺乏监督、年轻农民参保比例低、筹资水平较难提供基本养老保障等问题,应当设立动态可调的新农保养老金替代率基准,采用缴费基数属地化的比例制缴费方式,提高新农保基金统筹层次,防范个人账户空账风险,理顺新农保与城乡多种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燕妮  
本文在一定的制度假设条件下,利用近几年全国人口、财政等方面的数据,分别对新农保中个人、集体、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筹资能力做出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有能力对新农保提供基础养老金的缴费,农民也有能力缴费,集体负担能力则有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丽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但面临筹资水平较低、未来养老保障能力不足等可持续发展难题,这就需要强化对新农保参与主体筹资行动的分析。从新经济社会学嵌入性视角出发,参保农民、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这三个新农保重要筹资主体的行动都是嵌入在一定的结构性背景当中的。本文在对筹资主体行动嵌入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参保农民和地方政府的筹资激励机制改进方式和办法。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薛惠元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筹资能力的可持续性,关系到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运用2009年数据,通过短期静态分析发现:从全国来看,农民个人具备新农保的筹资能力;分地区来看,除陕西省外,全国其他省份的农民都具备新农保的筹资能力;按农民人均纯收入分组的户数比重来看,中国大约有5.60%的农户负担不起新农保个人缴费。运用ARMA模型,通过长期动态分析发现:从全国来看,只要农民的收入能实现持续增长,未来农民完全有能力承担新农保缴费。为实现新农保个人筹资的可持续性,建议明确界定"缴费困难群体"的范围,努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丽  
文章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参与主体-农民入手,通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初级试点市——山东省临沂市进行入户调查的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农村参保意愿的主要因素是三个外部因素——政策设计安排、基层政府政策实施质量和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而农民内部因素如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收入、耕地等并非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大松  刘国磊  
文章立足个人、家庭和制度三个层面,通过对湖北省实地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农村居民的自评健康状况、对老年生活的担心程度、经济状况及对制度的预期等是其参保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云  刘培森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能够客观反映农民需求的满足程度和社会福利水平。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生活状况满意度、供养老人的难度、土地对老年人生活的保障作用、新农保政策的认知情况、养老保险费的承受能力以及政府信誉度等因素对农民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促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如下:继续加大新农保的宣传力度,重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努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政府信誉度,增强农民投保信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柯华  柯元  
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过程中,四方筹资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集体组织、农民)为了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各种博弈,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预期收益,增加了政策实施的难度。因此,要对四方筹资主体利益进行均衡,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以下四种机制,即各级财政补贴资金的保障机制,通过梯度缴费补贴促进农民积极参保缴费的激励机制、集体补助约束机制、农民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使四方筹资主体在信任中实现合作博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烨  王洪春  
实证研究表明,年龄、文化水平和家庭规模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不同缴费档次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年龄与缴费意愿和档次呈正相关关系,且影响最显著;文化水平与缴费意愿和档次呈正相关关系,家庭规模与缴费意愿和档次呈负相关关系。应建立参保缴费档次的动态调整机制,适当提高农民的最低缴费档次,并对不同年龄段农民设置不同的政策标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封铁英  董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变化、土地制度改革及劳动力乡城流动,农村传统养老保障功能严重弱化。为了有效满足农村养老需求、推进新农保试点扩面、实现新农保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需求为导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规模进行测算与优化研究,运用社会保障精算建模方法构建农村养老需求测算模型和新农保筹资规模测算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对模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口和政策因素,制度初期新农保筹资规模能够较好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需求,而随着农村养老需求增长与老年抚养比加大,现行制度框架下新农保筹资规模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需求。根据单一参数和组合参数调整的新农保筹资规模测算分析结果,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筹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增强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制度推进,加强缴费补贴激励效果、稳步提升个人缴费率,引入基础养老金变动机制、增强养老金基本保障功能,根据区域经济差异、合理调整筹资模式等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丽  王明钢  
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情况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家庭纯收入、文化程度、对新农保的了解程度、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等是影响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