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9)
- 2023(16504)
- 2022(13839)
- 2021(12659)
- 2020(10254)
- 2019(23012)
- 2018(22550)
- 2017(42810)
- 2016(23322)
- 2015(25727)
- 2014(25477)
- 2013(25116)
- 2012(23357)
- 2011(21242)
- 2010(21630)
- 2009(20268)
- 2008(20168)
- 2007(18368)
- 2006(16718)
- 2005(15260)
- 学科
- 济(100075)
- 经济(99873)
- 业(73640)
- 管理(64528)
- 农(51280)
- 企(49574)
- 企业(49574)
- 方法(34723)
- 农业(34124)
- 中国(32507)
- 业经(29000)
- 数学(28869)
- 数学方法(28645)
- 财(25633)
- 制(25448)
- 地方(25304)
- 银(20200)
- 银行(20148)
- 行(19340)
- 融(18432)
- 金融(18429)
- 贸(18221)
- 贸易(18208)
- 学(18141)
- 易(17691)
- 发(17463)
- 体(16778)
- 环境(15571)
- 技术(15469)
- 理论(14380)
- 机构
- 学院(335121)
- 大学(330986)
- 济(141221)
- 经济(138300)
- 管理(125110)
- 研究(118836)
- 理学(106460)
- 理学院(105265)
- 管理学(103634)
- 管理学院(103022)
- 中国(95049)
- 农(76883)
- 科学(71780)
- 京(70111)
- 财(67934)
- 所(60939)
- 农业(59208)
- 业大(56065)
- 中心(55207)
- 研究所(54627)
- 江(53182)
- 财经(52069)
- 经(47247)
- 北京(43980)
- 范(43087)
- 师范(42577)
- 经济学(42557)
- 院(41810)
- 州(41729)
- 省(40939)
- 基金
- 项目(219878)
- 科学(173011)
- 研究(160536)
- 基金(159204)
- 家(139851)
- 国家(138509)
- 科学基金(117774)
- 社会(105924)
- 社会科(99321)
- 社会科学(99290)
- 省(87889)
- 基金项目(84261)
- 自然(73938)
- 划(72954)
- 自然科(72214)
- 自然科学(72193)
- 教育(71632)
- 自然科学基金(70942)
- 编号(64466)
- 资助(63125)
- 成果(52190)
- 发(52018)
- 重点(49530)
- 部(48547)
- 创(46153)
- 课题(45170)
- 制(44796)
- 国家社会(43894)
- 创新(43231)
- 科研(41643)
- 期刊
- 济(169398)
- 经济(169398)
- 研究(103447)
- 农(78900)
- 中国(77323)
- 学报(56658)
- 农业(52925)
- 科学(51915)
- 财(51325)
- 管理(44608)
- 大学(43808)
- 学学(41805)
- 融(41631)
- 金融(41631)
- 教育(34356)
- 业经(32784)
- 技术(26444)
- 财经(25918)
- 业(25633)
- 经济研究(24995)
- 问题(22973)
- 经(22125)
- 版(18967)
- 世界(17220)
- 农村(16493)
- 村(16493)
- 技术经济(16072)
- 科技(15955)
- 业大(15936)
- 农业经济(15846)
共检索到525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向红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局良好,但推进中也面临一些影响新农保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制度性的制约因素、主体性的制约因素和环境性的制约因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对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新农保推进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做到未雨绸缪,以确保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农保 可持续发展 制约因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军民 周志凯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按照国务院发布的试点指导意见,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探索推进"新农保"的方式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本期专题对"新农保"政策进行解读,并介绍了部分地区的经验做法,希望对各地推进"新农保"工作有所裨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淑彬 陈静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2009年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现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新农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基金筹集困难、养老保险替代率过低及政策宣传不力等问题不容忽视,必须从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从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统筹出发,建立新农保制度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新农保制度 长效机制 城乡统筹 视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学军 张学文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切实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的重大举措。我国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新农保制度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缺乏法律法规保障、个人缴费易出现逆向选择、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低等问题。本文从我国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法律保障 可持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振伟 卜一 张艳
新农保养老保险制度能否长期可持续发展,在于其长期保障水平与保障能力是否能承受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在对我国未来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预测的基础上,构建养老金收支精算模型和人口预测模型,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并对基金收支平衡进行仿真和评估。仿真结果显示:未来30年左右养老金将会收不抵支,且通过调整基金收支约束变量以缓解基金缺口会与养老金的福利刚性发生冲突。为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应探索新农保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参与机制和路径,创新地方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模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促进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可持续发展 仿真与精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国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鲁爽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农村养老问题也愈加重要,有必要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做进一步的探析。认真面对所出现的现实困境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不断促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新农保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完善,筹资渠道的拓宽,政府补贴的投入,以及村民参保意识的提高。
关键词: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可持续发展 完善路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潘迎冰 罗力 李春芳 蔡琳 宋明山 崔欣 叶真 徐润龙 曾国经 陈瑜 郭清 郝模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现况和变迁。方法:通过领导意向调查,对浙江省试点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政府部门(卫生与非卫生)和卫生技术人员针对下列潜在因素进行意向调查: (1)政府的重视程度和相应政策的权威性不够;(2)政府部门间围绕统一目标的工作难以协调;(3)政策压力欠缺, 实施随意性大;(4)宏观政策具体操作时,存在相当多的技术难点;(5)政府筹资过低;(6)未能针对农村居民的迫切需求;(7)群众集资多少的平衡点问题没有解决。结果:上述问题已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和改善,如政府的重视程度得分由原来的5.13上升到7.64:但同时其中有些问题还是依然存在,如:筹资问题、技术问题等等。同时,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政府重视,技术层面上解决宏观政策的可操作性问题的重要性明显提高;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实施,也提高了人群对上述诸因素可能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意向调查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丽
文章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参与主体-农民入手,通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初级试点市——山东省临沂市进行入户调查的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农村参保意愿的主要因素是三个外部因素——政策设计安排、基层政府政策实施质量和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而农民内部因素如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收入、耕地等并非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新农保 参保意愿 政策设计 政策实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烨 王洪春
实证研究表明,年龄、文化水平和家庭规模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不同缴费档次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年龄与缴费意愿和档次呈正相关关系,且影响最显著;文化水平与缴费意愿和档次呈正相关关系,家庭规模与缴费意愿和档次呈负相关关系。应建立参保缴费档次的动态调整机制,适当提高农民的最低缴费档次,并对不同年龄段农民设置不同的政策标准。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养老保险 缴费档次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大松 刘国磊
文章立足个人、家庭和制度三个层面,通过对湖北省实地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农村居民的自评健康状况、对老年生活的担心程度、经济状况及对制度的预期等是其参保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新农保 参保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云 刘培森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能够客观反映农民需求的满足程度和社会福利水平。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生活状况满意度、供养老人的难度、土地对老年人生活的保障作用、新农保政策的认知情况、养老保险费的承受能力以及政府信誉度等因素对农民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促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如下:继续加大新农保的宣传力度,重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努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政府信誉度,增强农民投保信心。
关键词:
新农保 满意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小芡
我国自2003年开始推行新农合试点工作,制度实施9年来,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但是新农合存在的制度设计缺陷、立法滞后、筹资机制不完善、运行模式不统一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新农合可持续的现实瓶颈,文章提出重视制度设计、完善新农合制度目标、加快立法进程、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等措施,并认为最终实现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