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1)
- 2023(11985)
- 2022(10089)
- 2021(9353)
- 2020(7638)
- 2019(17293)
- 2018(16412)
- 2017(31463)
- 2016(17466)
- 2015(18935)
- 2014(18739)
- 2013(18390)
- 2012(17110)
- 2011(15123)
- 2010(15237)
- 2009(13788)
- 2008(13914)
- 2007(12153)
- 2006(10591)
- 2005(9252)
- 学科
- 济(63448)
- 经济(63376)
- 管理(56465)
- 业(51140)
- 企(41431)
- 企业(41431)
- 财(33067)
- 方法(29468)
- 数学(26650)
- 数学方法(26349)
- 农(19159)
- 中国(18093)
- 务(16242)
- 财务(16225)
- 财务管理(16173)
- 企业财务(15491)
- 制(15099)
- 财政(14913)
- 贸(14706)
- 贸易(14701)
- 易(14405)
- 业经(13879)
- 学(13792)
- 政(12376)
- 农业(12368)
- 地方(12342)
- 银(11548)
- 银行(11499)
- 策(11237)
- 行(10825)
- 机构
- 学院(242591)
- 大学(241524)
- 济(101177)
- 经济(99213)
- 管理(91388)
- 研究(84455)
- 理学(79562)
- 理学院(78718)
- 管理学(77452)
- 管理学院(77016)
- 中国(63928)
- 财(56460)
- 科学(52908)
- 京(49016)
- 农(48243)
- 所(44057)
- 财经(41026)
- 研究所(39901)
- 业大(39652)
- 农业(38373)
- 中心(38302)
- 经(37447)
- 江(36377)
- 经济学(31785)
- 财经大学(30423)
- 院(30199)
- 北京(30118)
- 经济学院(28958)
- 范(28663)
- 师范(28231)
- 基金
- 项目(165826)
- 科学(129843)
- 基金(122251)
- 研究(114486)
- 家(109660)
- 国家(108758)
- 科学基金(91893)
- 社会(74525)
- 社会科(70925)
- 社会科学(70904)
- 省(64101)
- 基金项目(64023)
- 自然(61114)
- 自然科(59798)
- 自然科学(59779)
- 自然科学基金(58758)
- 划(54840)
- 教育(52569)
- 资助(50421)
- 编号(43695)
- 重点(37667)
- 部(37041)
- 成果(35452)
- 创(34771)
- 发(34660)
- 科研(32803)
- 创新(32654)
- 计划(31802)
- 国家社会(31629)
- 教育部(31385)
- 期刊
- 济(106002)
- 经济(106002)
- 研究(71880)
- 财(48045)
- 中国(46778)
- 学报(45181)
- 农(42320)
- 科学(38235)
- 大学(33462)
- 学学(32216)
- 管理(31789)
- 农业(28339)
- 融(26216)
- 金融(26216)
- 财经(20809)
- 教育(20419)
- 经济研究(19382)
- 经(17731)
- 技术(17048)
- 业经(16555)
- 业(14729)
- 问题(13822)
- 版(13143)
- 贸(13001)
- 业大(11833)
- 财会(11384)
- 科技(11250)
- 技术经济(11000)
- 国际(10854)
- 商业(10620)
共检索到358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永光 刘国华 魏世春
自去年以来,为启动内需,遏制紧缩,促进经济增长,我国政府已经和正在推行着积极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虽然措施不少,力度不小,但效果至今尚未尽如人意。因此,在新的建议还在不断提出,新的措施还在不断出台的目前,很有必要探讨影响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效用的因素。笔者认为,影响政府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效用的因素至少有以下方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万解秋 徐涛
本文应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危机冲击条件下政府支出扩张对我国货币政策效率的影响,发现财政支出冲击对货币供应量的波动影响巨大,超过了消费、国际贸易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因此,要改善我国货币政策效率,除了需要提高货币政策独立运作空间之外,还须加强政策协调,完善财政政策调控的稳定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华妤
自从“凯恩斯革命”以来,财政政策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社会总产出,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的方针措施之首选。由于财政政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总需求,再由总需求的变动引致总供给即国民收入的变动,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又必须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相配合才能最终实现,所以货币政策如何与财政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二江
文章通过宏观经济学中普遍运用的IS-LM曲线来分析两项政策搭配使用的合理性,阐述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原理,并在文章结尾部分对未来国内宏观经济的政策取向进行简单的预测。
关键词:
宏观经济 人民币汇率 IS-LM曲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晔
从 1 998年下半年以来 ,我国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就目前经济运行状况而言 ,这些政策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 ,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通货紧缩、有效需求不足及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 ,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通货紧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辉清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1999 年以来所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并重点分析了约束扩张型财政和货币政策发挥 作用的负面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下一步财政货币政策的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
财政 货币 税收 利率 消费信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德友
文章通过构建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门的两部门铸币税收益的动态分析模型,解释了两种铸币税存在的经济学含义,并发现政府负债规模的变化对铸币税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同时,在对金融危机期间美国铸币税的测算中还发现,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对机会成本铸币税收益产生了负面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吕 李浩
由Robert A.Mundell首创的M-F模型是对IS-LM模型的一大扩展,它使对IS-LM的分析扩展到了国际领域,使我们在分析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茕效果时异常简便,M-F模型却没有分析浮动汇率制下大国与小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联动影响,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扩展M-F模型,并提出规则公平不等于结果公平,国际经济合作时,双方应更注重结果公平,选择有利于双方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实现双赢目标。
关键词:
M-F模型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结果公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瑞华
我国近三年多治理通货紧缩的经验似乎验证了经济学界一种流行的观点,即认为货币政策的紧缩功能强而扩张功能弱。事实上,由于货币政策总是通过利率的变动传导的,因此,货币政策扩张功能的强弱也主要取决于利率弹性的大小,而利率弹性的大小又取决于个人、企业和商业银行等微观主体的行为。所以,目前当务之急不是要不要再一次降息的问题.而是要从各方面努力改变我国利息缺乏弹性的现状,如此,货币政策的扩张功能才会彰显出来。
关键词:
利率弹性 货币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敏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俊杉
文章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构建比较静态分析框架对经济增长因素和经济货币化程度因素对我国政府财政扩张行为边际弹性影响进行分析。经验分析揭示,整体上,样本期内我国政府财政行为呈现波动扩张性态。经济增长因素和经济波动周期性因素是推动政府财政扩张的主要因素,而经济货币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财政扩张倾向,但是这种抑制效应远小于经济增长因素对财政扩张的推动效应。
关键词:
财政扩张 经济增长 经济货币化 赤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济广
根据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中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结论为扩张性货币政策总体无效。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增加货币量的中间目标没有达到,降低利率的中间目标效果不显著,但形成通胀预期、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最终目标没有达到。由于中国经济未处于衰退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消费投资的短期拉动中起到了配合作用,但信贷过度膨胀,推动产能过剩,形成严重的通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不可持续性并似乎得小于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柳 王笑笑 王晓敏
实证分析中国经济中资本调整成本的来源、大小和影响,根据1993~2011年宏观经济数据校准引入中国现实经济特征的新凯恩斯模型,发现包含资本调整成本的模型能在相当程度上解释中国宏观经济动态。模拟结果显示,后危机时期资本调整成本增大会弱化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力则制约更显著,且产出和消费均经历约5个季度的倒驼峰调整过程,呈现典型的"高投资低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局面。
关键词:
调整成本 新凯恩斯 经济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