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53)
- 2023(16198)
- 2022(14117)
- 2021(13187)
- 2020(11080)
- 2019(25355)
- 2018(25175)
- 2017(49169)
- 2016(27069)
- 2015(29951)
- 2014(30000)
- 2013(29678)
- 2012(27503)
- 2011(25113)
- 2010(25019)
- 2009(23024)
- 2008(22660)
- 2007(19984)
- 2006(17616)
- 2005(15594)
- 学科
- 济(102577)
- 经济(102456)
- 管理(76602)
- 业(73920)
- 企(59645)
- 企业(59645)
- 方法(48189)
- 数学(42335)
- 数学方法(41838)
- 农(29641)
- 中国(28764)
- 财(27880)
- 学(23796)
- 业经(22804)
- 贸(21732)
- 贸易(21724)
- 易(21187)
- 制(20969)
- 农业(19539)
- 地方(19295)
- 银(18105)
- 银行(18030)
- 行(17224)
- 务(17183)
- 财务(17116)
- 财务管理(17086)
- 技术(16767)
- 理论(16691)
- 融(16361)
- 金融(16360)
- 机构
- 大学(389261)
- 学院(387985)
- 济(153708)
- 经济(150335)
- 管理(150299)
- 研究(133082)
- 理学(130403)
- 理学院(128921)
- 管理学(126645)
- 管理学院(125952)
- 中国(98800)
- 科学(84973)
- 京(82620)
- 财(72162)
- 农(71270)
- 所(68749)
- 研究所(62930)
- 业大(62865)
- 中心(59434)
- 财经(57855)
- 农业(56619)
- 江(56215)
- 经(52635)
- 北京(52083)
- 范(50144)
- 师范(49551)
- 院(47821)
- 经济学(45942)
- 州(45592)
- 财经大学(43128)
- 基金
- 项目(264824)
- 科学(206107)
- 基金(191306)
- 研究(187897)
- 家(169599)
- 国家(168207)
- 科学基金(142088)
- 社会(117120)
- 社会科(110993)
- 社会科学(110963)
- 省(103246)
- 基金项目(101491)
- 自然(94767)
- 自然科(92526)
- 自然科学(92498)
- 自然科学基金(90838)
- 划(88101)
- 教育(86308)
- 资助(79499)
- 编号(75924)
- 成果(61728)
- 重点(59663)
- 部(58141)
- 发(56214)
- 创(54683)
- 课题(52634)
- 科研(51317)
- 创新(51088)
- 计划(49658)
- 教育部(49012)
- 期刊
- 济(164571)
- 经济(164571)
- 研究(114197)
- 中国(69696)
- 学报(69137)
- 农(64096)
- 科学(60268)
- 管理(53571)
- 财(52420)
- 大学(50952)
- 学学(48348)
- 农业(43940)
- 教育(40736)
- 融(37451)
- 金融(37451)
- 技术(30792)
- 财经(27982)
- 业经(27831)
- 经济研究(27287)
- 经(23875)
- 问题(22046)
- 业(21985)
- 科技(19464)
- 版(18911)
- 理论(18756)
- 图书(18487)
- 贸(18283)
- 技术经济(18191)
- 业大(18106)
- 商业(17589)
共检索到561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绍新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央行货币政策也经历了从计划手段为主向市场手段为主的转换过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货币信贷和商品物资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控制,无所谓货币政策效果问题。本文在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就如何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对策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妍
本文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入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认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存在存贷款利率管制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扭曲,使我国信贷渠道不畅。同时由于股票市场不完善,从而影响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增长,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因此,应通过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及加速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等措施,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向前 孙彤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不断膨胀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根据我国2006—2014年相关变量的月度数据,采用FAVAR模型测度货币政策目标受影子银行影响的效果。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会在一定时期内减弱经济增长波动幅度,加剧物价水平的不稳定性,降低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进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影子银行 货币供应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强 高照
利用1997—2011年的经济金融数据,采用HP滤波法分离出各变量的波动成分后,通过建立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及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传导路径中三目标变量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均小于0.4,相关性不够显著,货币政策传导存在阻滞;货币供应量M2的波动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相比而言,M2的波动对于物价水平的影响更加明显,并且持续时间更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文君 张岩贵
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包括ADF检验、Granger因果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ECM),最终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即货币政策在我国是有效的。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建议,建议包括我国应大力、大幅开放国内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M2 GDP CPI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科 周春生
本文选择有关变量对我国2002-2007年间货币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2002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效。导致货币政策部分失效有诸多因素,主要有体制和政策两方面的原因。从体制方面来看,银行上市带来信贷扩张压力;从政策方面看,利率和汇率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货币政策失效。针对失效原因,作者从加强政府体制建设、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搭配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亚平 张伟宁
本文利用我国2005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宏观数据,通过数据的稳定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比较分析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和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贷传导渠道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有较强滞后性,通过货币渠道进行物价的调控更为有效;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共同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相比较而言,货币渠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庄 陈思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超峰 范从来
货币流通速度和名义货币供给量一起决定了全社会的有效货币供应量,因而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一方面与央行资产负债表所决定的名义货币供应量有关,另一方面由货币流通速度决定。本文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以及已有研究,指出货币流通速度是分析货币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一般利润率、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以及财富总量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关键变量。据此讨论了货币政策在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和一般利润率作用下的有效性及非对称性,并认为货币政策的实施应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定向调控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政策 有效性 非对称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亮 张磊
随着电子金融的快速发展,电子货币已对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我国自1996年以来一直将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然而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已经大大弱化了货币供给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面对步步走来的电子货币时代,我国央行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提高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从而顺利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康庄
本文从我国微观经济主体对宏观经济政策反应的角度入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1995年第1季度至2004年第3季度我国货币政策信号与厂商预期之间的影响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信号与厂商预期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未能有效引导厂商的预期,厂商的经济活动没有按货币当局的意图行事,这导致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程度不尽如人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云峰
本文将1986~2005年的20年按不同的汇率制度分为若干阶段,并就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组研究讨论。试图找出各个汇率制度下,最能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对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发现: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利率成为最能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因素。
关键词:
汇率制度 汇率改革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紫珺 孙森
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大幅波动,减弱了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对此,中央银行可适度考虑将调控重心向货币乘数倾斜。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以及央行票据政策对我国货币乘数均有显著影响,中央银行应强化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乘数,以增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立法
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在我国,当前由于经济运行状态和机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使得人民银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应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发展资本和货币市场,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条件。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 质疑 储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桢 岳喜伟
我国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其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的货币市场发育程度还很低,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而且运行质量较差,外汇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汇率决定的市场机制;二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缺乏充分性和政策操控的独立性,以及商业银行市场主体地位的欠缺;三是与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民间投资约束大以及转轨时期居民预期改变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市场利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