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9)
- 2023(10358)
- 2022(8897)
- 2021(8057)
- 2020(7042)
- 2019(16182)
- 2018(15974)
- 2017(31613)
- 2016(17548)
- 2015(19773)
- 2014(19707)
- 2013(19755)
- 2012(18582)
- 2011(17098)
- 2010(17128)
- 2009(16223)
- 2008(16283)
- 2007(14756)
- 2006(12874)
- 2005(11532)
- 学科
- 济(72948)
- 经济(72872)
- 管理(47862)
- 业(47033)
- 方法(37127)
- 企(36241)
- 企业(36241)
- 数学(33784)
- 数学方法(33491)
- 农(20540)
- 中国(19869)
- 财(19298)
- 贸(17363)
- 贸易(17357)
- 易(16953)
- 学(15440)
- 制(14749)
- 业经(14732)
- 农业(13299)
- 银(13074)
- 银行(13011)
- 行(12410)
- 地方(11805)
- 融(11767)
- 金融(11765)
- 务(11662)
- 财务(11647)
- 财务管理(11614)
- 企业财务(10953)
- 环境(10685)
- 机构
- 大学(266286)
- 学院(263996)
- 济(111070)
- 经济(108901)
- 管理(98304)
- 研究(90317)
- 理学(85180)
- 理学院(84194)
- 管理学(82776)
- 管理学院(82297)
- 中国(69250)
- 科学(57533)
- 京(55420)
- 农(53902)
- 财(51523)
- 所(48114)
- 业大(44800)
- 研究所(43971)
- 农业(43487)
- 财经(41657)
- 中心(41306)
- 江(38425)
- 经(37763)
- 经济学(35111)
- 北京(34717)
- 范(32441)
- 经济学院(32278)
- 师范(31967)
- 院(31254)
- 财经大学(30973)
- 基金
- 项目(174129)
- 科学(134733)
- 基金(126524)
- 研究(119547)
- 家(113128)
- 国家(112218)
- 科学基金(93552)
- 社会(76142)
- 社会科(72285)
- 社会科学(72258)
- 省(67892)
- 基金项目(67461)
- 自然(62226)
- 自然科(60770)
- 自然科学(60744)
- 自然科学基金(59701)
- 划(58308)
- 教育(55124)
- 资助(52286)
- 编号(47260)
- 重点(39747)
- 部(38837)
- 成果(38140)
- 发(37109)
- 创(36047)
- 科研(34595)
- 计划(34366)
- 创新(33855)
- 教育部(32557)
- 课题(32356)
- 期刊
- 济(115130)
- 经济(115130)
- 研究(74511)
- 学报(49588)
- 农(47557)
- 中国(44859)
- 科学(41828)
- 财(38653)
- 大学(35688)
- 学学(34121)
- 管理(32744)
- 农业(31710)
- 融(27672)
- 金融(27672)
- 教育(20987)
- 财经(20861)
- 经济研究(19999)
- 技术(19978)
- 业经(19177)
- 经(17856)
- 业(16719)
- 问题(16636)
- 贸(14978)
- 版(13632)
- 商业(13580)
- 技术经济(13522)
- 理论(13438)
- 统计(13034)
- 国际(12587)
- 业大(12562)
共检索到379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中文 朱芳芳 张晓义
目前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化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货币乘数不稳定,不易控制;二是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存在反向运行,表现为当央行增加(减少)基础货币时,货币乘数下降(上升),使得相对于增加的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减少)并不明显。这两个问题给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分析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对于准确地确定货币供应量目标,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货币成数 基础货币 货币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邢哲
货币乘数的变化是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各个国家由于金融制度及金融深化水平不同,央行影响货币乘数的能力自然会有差异,本文从货币乘数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我国2001年至2007年期间货币乘数的变化及央行货币政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货币乘数变化的分析,印证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
货币乘数 中国人民银行 法定存款准备金
[期刊] 征信
[作者]
阮健弘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多数货币政策操作都是通过对基础货币控制,达到货币供应量目标。中央银行虽然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定对货币乘数的变化也产生影响,但是,货币乘数还受到存款人持现行为、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相对基础货币而言,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乘数的能力是有限的。
关键词:
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 基础货币 因素分析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阮健弘 温娇月 高一波
相对基础货币而言,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乘数的能力有限。该文说明了1995年以来我国货币乘数变化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货币乘数的几个因素,尤其是现金漏损率和超储率。
关键词:
货币乘数 现金漏损率 超额储备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翔 梁珊珊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理论的核心变量,在当代经济金融环境下,货币乘数的大小和变化受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监管部门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选择以及社会公众行为偏好的共同影响。本文在对货币乘数影响因素进行扩展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货币乘数决定模型,并进行了实证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监管要求对广义货币乘数的影响最大,货币政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已不是决定因素,这也为我国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必要性依据。
关键词:
货币乘数 宏观审慎管理 扩展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燕芬
本文首次用国际通行的方法对我国的基础货币数据进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协整方法对我国货币乘数的稳定性进行实证检验。本文采用的Johansen协整检验以及Engle-Granger两步法的分析结果均显示,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即我国的货币乘数不稳定。因此,我国央行目前采用的以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这一框架,缺乏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传哲 赵帆
本文从理论探讨入手,选取了1994-2004年的季度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十年来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化趋势及影响货币乘数变化的决定因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货币乘数 定性 定量 弹性系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学彬
我国近期货币乘数变动态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下)陈学彬三、我国近期货币乘数决定因素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要深入分析我国货币乘数决定因素的变动原因,必须对各决定因素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从决定货币乘数变动的几大比率(现金比率k、定期存款比率t、储蓄存款比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学彬
我国近期货币乘数变动态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①(上)陈学彬货币乘数反映了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控制货币供给总量的重要依据。货币乘数是否稳定和能否被准确预测是中央银行能否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总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帆
本文以2000年至2012年的月度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中国狭义货币乘数K1和广义货币乘数K2的趋势;推导出影响K1和K2的因子,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各因子与K1、K2之间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机理;并剖析了各因子的变动原因。
关键词:
狭义货币乘数 广义货币乘数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都红雯 徐斌
以货币乘数理论为依据建立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分析框架,并运用2008-2014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发行会影响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不同类别的电子货币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乘数有不同的影响:卡基电子货币会放大货币乘数m_1和m_2,而网基电子货币会减小货币乘数m_1、放大货币乘数m_2。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丹丹
电子货币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支付方式,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分别以银行卡中的消费金额和转账金额数据代表电子货币,建立与货币乘数的相关模型,研究发现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具有放大作用,增大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电子货币对现金有替代作用,促使流通中的现金向活期存款转化,同时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降低了央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昌利 王艳萍
自1980年代中期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以来,中国的货币乘数增长较快,并对货币供应量(M2)的过快增长有着重要影响;2003年之后,中央银行频繁调整法定准备金率,以之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货币乘数及其影响因素的增长变迁和背景;选取2003年至2012年1季度作为样本期间,研究了货币乘数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协整关系。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应对货币乘数的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明
我国货币乘数的三波规律及预测公式南开大学金融系马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金融机构日益增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现金交易已不能反映经济和货币运行的全貌,单靠传统的贷款规模也越来越难以管住社会信用总量。因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从主要依赖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