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1)
- 2023(11304)
- 2022(9805)
- 2021(8779)
- 2020(7762)
- 2019(17850)
- 2018(17611)
- 2017(35043)
- 2016(19308)
- 2015(21473)
- 2014(21466)
- 2013(21470)
- 2012(20302)
- 2011(18415)
- 2010(18616)
- 2009(17722)
- 2008(17715)
- 2007(16163)
- 2006(14308)
- 2005(12792)
- 学科
- 济(85290)
- 经济(85207)
- 业(54091)
- 管理(53464)
- 企(41003)
- 企业(41003)
- 方法(40422)
- 数学(36780)
- 数学方法(36524)
- 农(24014)
- 财(23556)
- 中国(22452)
- 贸(17838)
- 贸易(17831)
- 地方(17479)
- 易(17362)
- 学(17258)
- 农业(16325)
- 业经(16278)
- 制(16090)
- 务(14532)
- 财务(14517)
- 财务管理(14482)
- 银(13841)
- 企业财务(13780)
- 银行(13774)
- 融(13180)
- 金融(13177)
- 行(13114)
- 环境(12324)
- 机构
- 大学(291956)
- 学院(289558)
- 济(123867)
- 经济(121556)
- 管理(108038)
- 研究(100311)
- 理学(93744)
- 理学院(92638)
- 管理学(91116)
- 管理学院(90591)
- 中国(74906)
- 科学(63152)
- 京(60930)
- 农(58163)
- 财(57596)
- 所(53263)
- 研究所(48583)
- 业大(48064)
- 农业(46625)
- 财经(46331)
- 中心(45273)
- 江(42335)
- 经(41954)
- 经济学(39050)
- 北京(38179)
- 经济学院(35881)
- 范(35844)
- 师范(35340)
- 院(35107)
- 财经大学(34362)
- 基金
- 项目(191469)
- 科学(148660)
- 基金(139710)
- 研究(132256)
- 家(124957)
- 国家(123938)
- 科学基金(103445)
- 社会(84900)
- 社会科(80582)
- 社会科学(80549)
- 基金项目(74775)
- 省(73916)
- 自然(68379)
- 自然科(66771)
- 自然科学(66743)
- 自然科学基金(65599)
- 划(63587)
- 教育(60578)
- 资助(57238)
- 编号(52159)
- 重点(43730)
- 部(42893)
- 成果(42154)
- 发(41707)
- 创(39511)
- 科研(37661)
- 计划(37131)
- 创新(37095)
- 教育部(36017)
- 国家社会(35659)
- 期刊
- 济(131334)
- 经济(131334)
- 研究(82979)
- 学报(53543)
- 农(51728)
- 中国(49190)
- 科学(45904)
- 财(44306)
- 大学(38725)
- 学学(37102)
- 管理(36588)
- 农业(34437)
- 融(26907)
- 金融(26907)
- 财经(23454)
- 教育(22822)
- 经济研究(22380)
- 技术(21821)
- 业经(21155)
- 经(20167)
- 问题(19025)
- 业(18192)
- 贸(16593)
- 技术经济(15259)
- 版(14657)
- 商业(14337)
- 国际(14313)
- 统计(14055)
- 理论(13788)
- 业大(13369)
共检索到419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国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呈逐年加快态势,在未来十年,正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期,投资将是拉动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西部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 因素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启明 韦结余 白丽健
利用1978—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12省市的数据,测算了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力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当期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投入;但是,由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太大,因此TFP呈相对平稳下降趋势,TFP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指出:若2010—2020年西部地区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1%,则西部地区能实现以技术进步带来可持续增长。最后提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经济 可持续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清华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本文对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收敛性以及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各地区的经济并不存在收敛性,而是呈发散态势;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结构。最后,针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华 张锦洪
利用1997~2003年省级数据,文章估算了各产业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GDP增长的影响,发现工业对三个地区GDP都起着支柱作用,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对三个地区GDP也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增值仅对西部地区GDP有促进作用。而农业对中西部地区GDP增长都有负面作用,对东部地区GDP增长没有明显影响。其他各产业则对三个地区GDP都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产业结构 GDP 平均贡献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谭志雄 张阳阳 付佳
文章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思想,采用改进的Solow扩展模型测度了环境约束下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份2000-2014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影响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基于环境约束的考虑,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明显高估,并且经济增长率逐年放缓。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不同企业组织形式、能源结构和环境治理强度对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绩效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环境约束 经济增长绩效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后凯
我国地区工业增长因素分析●魏后凯一、改革以来我国地区工业增长格局我国地区工业增长大体可以1978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在全国合理布局工业,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区和产品消费地区,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并有利于巩固国防,国家在中...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课题组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of private investments.The paper analyses the main factors,such as market supply,mentality prospect,interest rate,taxes,market access,financial reform,government bonds investments and the proection of the private wealth.
关键词:
民间投资 市场供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杏花 刘锦钿
文章用超效率SBM-Malmquist-Tobit模型对2011—2016年西部11省份的生态效率及其变化态势、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生态效率差异较大,总体呈现"两极分化"和"东高西低"的态势;西部生态效率总体呈动态上升趋势;产业结构、人均GDP、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对西部生态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能耗水平、城镇化率、环境治理投资占比则会抑制生态效率提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福祥 刘易博
基于西部地区2000~2012的面板数据,运用经典计量和空间计量方法,对我国西部地区能源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计量模型在分析该问题时具有较好效果,并且西部地区省域能源效率的提高对邻近省份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分析还发现,第二产业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的增加对西部地区能源效率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源价格的作用并不显著,而人力资本与能源效率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能源效率 空间计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闫奕荣 李志军
本文运用协整和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对西部地区从1979年到2005年的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当滞后两期时,经济增长是外国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原因,而外国直接投资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给出了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敬勇
运用随机前沿技术实证分析了市场化水平对我国技术效率的具体影响。分析结果指出:1.市场化对于我国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技术效率水平比中西部地区较高,但差距在缩小,我国省际间的技术效率不平衡状态有所缓解;2.市场化对技术效率的当期以及长期影响为正,即技术效率存在时间效应。3.分解的市场化因素:政府与市场化水平、非国有经济比重、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与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对技术效率影响较显著。
关键词:
市场化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家旗 茹少峰
在众多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中寻找出主要因素是本文研究的问题。依据文献梳理和经济增长理论找到了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21个因素;基于2000—2017年西部地区数据,分别运用Lasso回归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变量稀释优化选取和影响程度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因素依次为第二产业增加值、物质资本投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和资源消耗;而金融发展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阻碍作用。总体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仍然是粗放型发展方式。基于此,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于:坚持供给与需求相结合原则,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加强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坚持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扩大对外开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胥嘉国
本文考察了西部地区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西部地区1985年到200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因果关系检验显示经济增长是影响金融发展的原因。通过建立模型和回归检验,发现经济不能全部的解释金融的发展。最后,对相关的回归结果作了原因分析和简单评述。
关键词:
西部地区 金融 经济 因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承亮 安立仁 师萍 岳宏志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的背景下,本文对经济增长效率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构建基于产出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基础上,对节能减排约束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节能减排约束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平均水平为0.758,仍有24.2%的提升空间;从分省来看,除云南和青海处于生产前沿以外,其余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均有待进一步改善;从分区域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略高于中部地区,这可能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环境治理强度及能力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应当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同时要认识到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方发龙 周江
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腹地,肩负着中国经济大盘整体提升和中国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对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西部有着深远意义,正确处理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协调推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演进。论文试图运用区域博弈论、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本质的分析为基础,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博弈关系,探索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