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7)
- 2023(10311)
- 2022(8912)
- 2021(8047)
- 2020(7121)
- 2019(16231)
- 2018(15966)
- 2017(31547)
- 2016(17433)
- 2015(19663)
- 2014(19668)
- 2013(19630)
- 2012(18486)
- 2011(16956)
- 2010(17169)
- 2009(16214)
- 2008(16254)
- 2007(14920)
- 2006(13073)
- 2005(11668)
- 学科
- 济(72628)
- 经济(72549)
- 管理(48108)
- 业(47777)
- 企(36779)
- 企业(36779)
- 方法(35527)
- 数学(31810)
- 数学方法(31577)
- 农(21094)
- 中国(20379)
- 财(19269)
- 贸(17035)
- 贸易(17031)
- 易(16589)
- 学(15786)
- 制(15099)
- 业经(15065)
- 农业(13754)
- 银(12987)
- 银行(12922)
- 地方(12458)
- 行(12325)
- 融(11562)
- 金融(11560)
- 务(11520)
- 财务(11503)
- 财务管理(11469)
- 环境(10842)
- 企业财务(10827)
- 机构
- 大学(265418)
- 学院(263463)
- 济(110039)
- 经济(107873)
- 管理(98059)
- 研究(91680)
- 理学(84951)
- 理学院(83935)
- 管理学(82578)
- 管理学院(82090)
- 中国(68592)
- 科学(58624)
- 京(55923)
- 农(54999)
- 财(50535)
- 所(49070)
- 业大(45176)
- 研究所(44868)
- 农业(44333)
- 中心(41477)
- 财经(40749)
- 江(38953)
- 经(36874)
- 北京(35090)
- 经济学(34191)
- 范(32903)
- 师范(32431)
- 院(32059)
- 经济学院(31355)
- 州(30754)
- 基金
- 项目(173603)
- 科学(134264)
- 基金(125570)
- 研究(119696)
- 家(112562)
- 国家(111637)
- 科学基金(92801)
- 社会(75906)
- 社会科(71962)
- 社会科学(71935)
- 省(68027)
- 基金项目(67253)
- 自然(61635)
- 自然科(60178)
- 自然科学(60151)
- 自然科学基金(59123)
- 划(58361)
- 教育(54950)
- 资助(51163)
- 编号(47575)
- 重点(39750)
- 部(38574)
- 成果(38571)
- 发(37548)
- 创(36049)
- 计划(34349)
- 科研(34316)
- 创新(33817)
- 课题(32700)
- 教育部(32139)
- 期刊
- 济(116367)
- 经济(116367)
- 研究(74055)
- 学报(49893)
- 农(48793)
- 中国(45827)
- 科学(42335)
- 财(37880)
- 大学(35859)
- 学学(34170)
- 管理(33038)
- 农业(32647)
- 融(24249)
- 金融(24249)
- 教育(22253)
- 财经(20283)
- 技术(19881)
- 经济研究(19820)
- 业经(19712)
- 业(17388)
- 经(17386)
- 问题(16774)
- 贸(14882)
- 版(13748)
- 商业(13718)
- 技术经济(13520)
- 理论(13453)
- 业大(12724)
- 国际(12587)
- 统计(12414)
共检索到380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
我国物价指数CPI从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抬头,到目前已持续了17个月走高。今年一季度,CPI已上升到8%。但是,关于物价走高是"偶发"因素所至,还是由于长期因素造成的,这个问题值得关注。如果导致我国CPI走高的主因是长期的,那么,治理通胀的政策就必须着眼于长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钫
今年以来,价格总水平运行改变过去几年疲弱走势,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回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降幅收窄,市场预期发生较大变化,出现了对通胀的担忧。本文基于历史视角,厘清了影响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通过研判影响因素变化,认为在经济基本面未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当前物价水平回升更多是阶段性的,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仍主要是通缩风险而非通胀风险。
关键词:
物价走势 影响因素 通缩 通胀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虞华 虞丽娜
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物价总水平高位运行,上涨势头初步得到控制,同时经济增长呈平稳减速态势。初步判断,本轮物价涨幅已经见顶,价格运行拐点特征已得到确认,2011年GDP增长9.2%,CPI上涨5.4%。从2012年发改委设定的4%的CPI价格调控目标来看,2012年价格翘尾因素将显著降低,物价总水平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国内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压力加大。虽然控制物价上涨已经逐渐淡出第一调控目标,但是在导致本轮价格上涨的因素一个都没有消除前,就此判断未来价格风险已消除还为时过早。
关键词:
CPI 通胀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蕾
美元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关键词,正是以美元为世界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日益积累的矛盾最终引爆了这场危机。近期美元跌跌不休的走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美元目前仍是世界货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往往更关注世界货币的贬值而非升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延伟 景晓真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能源之一,其价格受经济水平、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随着煤炭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对其价格影响因素的探讨成为煤炭市场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煤炭价格的整体走势,并从理论上对煤炭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灰色聚类得出市场内部供需方面和市场外部方面两大类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煤炭价格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且受经济增速影响较大。最后为我国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和煤炭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建华 黄德龙 杨晓光
从当前价格分项指数来看,似乎2007年通货膨胀是我国价格体系一种局部的结构性失衡,但这一问题若不得到重视和及时解决,那么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会继续加大,且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还将加深。本文先回顾了2007年物价走势,接着分析了2008年影响物价走势的因素,结合模型进行了预测并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志扬
今年以来,价格水平总体继续延续下行走势,主要价格指标均回落至较低水平。从消费价格看,CPI涨幅有所回落。第一季度CPI平均上涨1.2%,涨幅比上个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各月涨幅分别为0.8%、1.4%和1.4%,已连续7个月位于2%之下。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9%,比上个季度低0.7个百分点,拉动CPI上涨约0.7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8%,比上个季度低0.2个百分点,拉动CPI上涨约0.5个百分点。从生产价格看,PPI降幅明显扩大。第一季度PPI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超 孙欧
本文针对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问题,采用因子拆解法,从人口角度将我国GDP分拆为七项人口结构性因子,以分析1990-2017年间人口各结构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对如何稳定中长期经济增速提出政策建议,其中,创新性构建我国调查失业率数据,解决了我国目前劳动力量化研究领域数据不足的问题。本文得到以下结论:在没有大规模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人口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速的负向影响将逐渐加大。结构方面,(1)劳动生产率是我国经济增速的最强支撑;(2)总人口对经济增速的正面影响逐渐走弱和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速的负面影响继续扩大的趋势基本确定;(3)城镇化及城镇就业吸纳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支撑经济增速4)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对经济增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本文给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大科技研发及资本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相关专业岗位人员培训,打破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继续加速推进城镇化;扶持民营经济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城镇就业吸纳能力;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维稳经济中长期潜在增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管涛
1994年1月1日,我国实行单一汇率制度,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实现并轨。4月1日,银行结售汇制正式实施,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服务性支付用汇取消审批,企业可直接到银行柜台办理兑付,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 半年多来的外汇体制改革证明了人民币单一汇率经受住了考验。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基本稳定在8.70比1左右;4月4日,银行间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鲁 樊纲
中国收入差距在过去20年中持续扩大,对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公正与稳定都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是否存在,证明收入差距还有继续上升的明显趋势,但其下降阶段不能确证。同时模型分析发现有一系列因素对收入差距的扩大或缩小有重要影响。这包括经济增长方面的因素、收入再分配和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以及制度方面的因素。这说明有可能通过合理的政策调整来控制收入差距的继续扩大。文章讨论了这些发现的政策含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舒萍
进入新世纪以来台湾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由此引起学界对台湾经济未来走势的关注。笔者认为,台湾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其经济增长既受制于国际经济环境,更取决于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纵观影响台湾经济发展内外部因素的变动趋势,既有向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部分,未来台湾经济的走势将取决于这两类因素的较量。然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台湾片面依仗美国市场谋求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在区域经济整合的大潮中,只有抓住时机,利用祖国大陆广袤的发展腹地,其经济才有继续成长的空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元龙
一、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基本态势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依然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亚洲一些国家货币汇率的态势尚未得到扭转。然而就在这如此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我国人民币汇率却保持了持续稳定的态势。从1998年年初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稳定地保持在1美元兑换8....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卫峰 季玥秀 马骥 王雁峰 马文奇 张福锁
从化肥的要素特征来说,供应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费需求,中国这一特征更加明显。由于我国资源基础薄弱,生产技术整体较低,化肥供应不足,导致化肥消费在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较低水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化肥生产技术日渐成熟,我国化肥产业在总量上和结构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氮肥已自给有余,磷肥自给率达到94%,高浓度化肥正在逐渐替代低浓度化肥,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消费。但随着氮磷肥的供需总量趋于平衡,供应对需求的制约和影响正在降低,需求拉动供应的时期即将开始。但我国化肥供应仍存在空间不平衡的问题,化肥消费主要集中在化肥产业发达地区。随着资源缺乏和价格变化,化肥工业将不断向部分资...
关键词:
中国 化肥 消费 驱动因素 化肥工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卫峰 季玥秀 马骥 王雁峰 马文奇 张福锁
本文在分析种植结构变化的基础上,运用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不同作物体系化肥消费水平,并核算了化肥在不同作物上的分配。最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定量研究了中国化肥消费对作物结构变化的弹性。结果表明,中国氮、磷肥消费已达到较高水平,氮、磷化肥施用面积比例分别达到87%和66%,大部分作物氮使用量超过了100kg/hm2,磷肥超过80 kg/hm2。相对而言,钾肥施用水平略低,施肥面积比例仅43%,大部分农户很少使用钾肥。中国氮、磷肥用量较高与有机肥施用较少有关系。由于作物间施肥水平差异较大,作物群体变化对化肥消费的影响很大。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已经下降到63%,粮食作物化肥消费比重...
关键词:
中国 化肥 消费 驱动因素 种植结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倪善芹 侯淞译 王洪海 于汶加 陈其慎 陆挺
镍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研究影响镍价格的各种因素及预测未来价格走势,对于更好地了解国际镍市场,并提出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系统收集供需形势、供应安全、市场变化、价格走势等文献资料基础上,应用Eviews软件,以协整分析为主要手段,从供需角度入手,分析不锈钢产量(镍的主要消费领域)与LME镍年均价格、LME镍库存与价格、LME镍现货结算价与国内上海物贸镍均价的关系,并结合诸如印尼禁矿等多种突发、偶发的不确定因素,深入分析影响镍价格的主要因素,对镍价格未来走势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需求因素(不锈钢产量)与价格具有长期互动关系,短期内关系不明显;库存短期内具有调节价格的作用,而长期内价格变化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